转基因食品真的有害吗?
农业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食用安全和环境安全。科学证明经安全评价上市的转基因产品是安全的。欧盟委员会历时25年,组织500多个独立科学团体参与的130多个科研项目得出的结论是“生物技术,特别是转基因技术,并不比传统育种技术危险”。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目前尚未显示转基因食品批准国的广大民众使用转基因食品后对人体健康产生了任何影响”。
由于转基因食品中有些成分是传统食品中从来没有的。现代生物技术将其他生物基因转入植物,将病毒、细菌和非食物品种的外源基因,以及标记基因中的抗生素抗性基因等引入食用作物,都是传统育种技术无法实现的。再者,现代遗传工程学还比较年青,谁也说不清这些遗传改变将来会产生什么后果。因此,各国对这类食品的安全检验要求比用传统方法培育生产的更加严格。截至2013年,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是以实质等同性原则为依据的安全性评价方法。
扩展资料
转基因食品有较多的优点:可增加作物产量;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可增强作物抗虫害、抗病毒等的能力;提高农产品耐贮性。
例如:转基因食品——土豆;缩短作物开发的时间;摆脱四季供应;打破物种界限,不断培植新物种,生产出有利于人类健康的食品。
转基因食品也有缺点:所谓的增产是不受环境影响的情况下得出的,如果遇到雨雪的自然灾害,也有可能减产更厉害。同时在栽培过程中,转基因作物可能演变为农田杂草;可能通过基因漂流影响其他物种;转基因食品可能会引起过敏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转基因食品
1、致敏性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世界上90%以上的食物过敏是由大豆、花生、坚果、小麦、牛乳、鸡蛋、鱼和贝类8种食物引起的,此外尚有160食物曾有过引起过敏反应的历史。在转基因操作中,有可能加入一些无食用历史的过敏原。如果将编码这些蛋白的基因导入作物中,可能使转基因食物产生过敏反应。
2、抗药性
目前转基因工程中,抗生素抗性标记基因应用的最为广泛,其本身并无安全性问题,但通过基因水平转移,有可能将抗生素抗性标记基因传递给人肠道中的微生物,并在其中表达,获得抗药性,这就可能影响口服抗生素的药效,对健康造成危害。为了彻底消除这一因素的潜在危险,科学家正设法在转基因植物食品中避免使用抗生素抗性标记基因,特别是不用与临床上使用的抗生素抗性编号相同的标记基因。
3、致毒致害作用
1998年苏格兰rowett研究所arpad
pusztai博士报道,用转雪花莲凝集素(gna)基因的抗虫马铃薯饲喂大鼠,引起大鼠体重严重减轻,免疫系统遭破坏。1999年,arpad
pusztai博士又同病理学家stanley
ewen一起研究了转gna基因抗虫马铃薯对大鼠胃肠道不同部分的影响,结果发现,大鼠胃粘膜、腔肠绒毛以及肠道的小囊长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该试验虽经英国皇家学会组织专家评审,发现该研究存在试验动物数量不足,大鼠饲料单一等严重缺陷,认为该结论缺乏真实性,但却引起了媒体与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担心,由此引发了国际上对转基因作物安全性的争论。
4、增强食物中的毒素和抗营养因子
有许多食源性生物本身能产生大量的毒性物质和抗营养因子,以抵抗病原菌和害虫的入侵。如豆类中含有蛋白酶抑制因子、凝集素和生氰糖苷等。传统食品中这类毒性物质和抗营养因子的含量较低,或者在加工过程中可以除去,因此并不影响人体健康。但转基因食品中,特别是抗虫转基因作物的产品,则有可能增加这类物质的含量或改变了这类物质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