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该怎样在三十多天内提高 ?(我什么都不会)

 我来答
21edu010
2011-05-02 · TA获得超过1185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7042
采纳率:64%
帮助的人:2127万
展开全部
历史:

对于文综历史部分来说,针对今年提纲来说有几大新的变化:不拘泥于某一版本的教材,不拘泥于某一标准等。对于学生具备的考试的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要求包括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等。所以想得高分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课本基础知识必须要扎实。特别是小知识点,近几年高考的命题很多就来源于课本的小字部分或者是附加知识。而往往所考的知识就是这部分知识所在的那一课或者是那一页的知识点。第二,就是掌握好了基础的知识还要求必须要建立起完美的知识框架,因为答题的时候我们想的不是某一个知识点而是整个知识体系。第三,答历史试题必须具备一定的答题技巧,比如说让你分析某一事件的历史背景,历史条件,原因,作用影响的时候要记得最起码要从三个方面去分析:就是结合这一历史事件的历史时间或者背景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这几方面去分析。第四,答历史试题,还要记住,历史试题的答案来源有两到三部分:一,就是通过材料所分析出的课本知识点,二,就是题目所要求的结合材料知识,所以一份完整的历史答案是:课本+材料(切记:材料一定不要照抄)。第五,近几年高考试题对主观能力题的考察有所加强,对于这样的题,答案没有固定的标准。但是有所要求:一,观点必须明确,二,理由(论据)必须充分完整,足以说明支持你的观点。这部分题是高考中最容易的分数。第六,对于陌生材料,超出课本大纲的题,不要慌。这部分题有诀窍:看它的题目,一般都是:请依据材料。。。这部分题呢,它的答案就来源于材料,这样的题就是要求你对材料的充分理解和把握,用概括和创新的话术来把答案根据分数逐进列出即可!
解答论述题。论述题灵活多样,很难分出明确的类型来制定相应的对策。历史论述题,有以下几点需要大家注意。一个是现在的历史大题,论述题很少连篇累牍地铺陈史实,史料论述的结合是非常重要的,要有相应的史实来支持这个观点,这个史实的选择要选择最具典型意义的,因为同类的史实可能接触很多,不可能把同类的史实都作为论据反映在卷面上,就应该选择最典型的史实。另外要论从史出,观点和史实不能分家,观点是观点,史实是史实不行,回答一道大题,应该有一个总体设计的思路,用哪个理论贯穿回答这个问题的全过程,而不要把论点和论据分家。最后要进行历史阐释。这是历史学科能力的集中体现,就连再认、再现历史知识和材料处理两项要求,也离不开历史阐释能力的参与。
来自:求助得到的回答
绿盾先锋
2011-05-03 · TA获得超过115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6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08万
展开全部
1.框架记忆法
要形成知识框架,首先要背好课本的章节目录,这是最粗的线条,也是最基础的内容。比如本册书共包括七个单元,可归纳为三个大框架:古代的中国(第一单元)和世界(第二单元);近代的世界(第三单元)与中国 (第四单元——旧民主主义革命;第五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及其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当代的中国(第六单元)和世界(第七单元)。有了基本的框架,再向其中填充相应的内容,逐渐细化,最后,书本上的每一个知识点都在框架之中。走向考场的一刹那,虽然脑海中只有一个知识框架,但实际上它包含了若干子目录。
2.联想记忆法
(1)时间上的联想
就是利用事物在时间上或空间上的接近关系,由一事物联想到另一事物。
我们可以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展开联想,如: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开始长征;1935年10月,陕北会师;1936年10月,甘肃会宁会师,宣告长征结束。
我们还可以抓住某一时间,联想到同时发生的几件大事。如:1861年,美国爆发了南北战争,俄国进行了废除农奴制的改革,中国开始了洋务运动。
(2)空间上的联想
我们可以对发生在同一地点的历史事件产生联想。例如,南京是一座历史名城,由南京这座城市我们可以联想到本学期学过的有关的知识点:①近代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②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改称天京。③1937年,南京大屠杀。④1940年,汪精卫成立了南京伪国民政府。⑤1949年,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标志着国民党政府在大陆的统治结束。
3.比较记忆法
就是从众多的历史现象中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从共同点中寻求规律性,从不同点中探索出矛盾的特殊性。
本册书中可以比较的知识点有很多,比如,可以比较古代的中国和西方政体的不同;古代的希腊和罗马的民主政体的不同;古代的民主政体与近代民主政体的不同;近代英、美、法、德政体的不同;现代中外政体的不同等。
再比如,我们还可以把1848年中外两个事件联系起来进行比较,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使国际工人运动有了先进的思想武器;而1848年,洪秀全以“拜上帝教”组织发动群众,说明农民阶级革命纲领的落后性,不能领导近代的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4.归纳记忆法
就是对知识的横向或纵向的分析和归纳,也是记住线索和要点的过程。
比如,俄国十月革命的背景,可以归纳为三个“一”:一弱 (帝国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节)、一强(无产阶级革命性强)、一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矛盾)。
对俄国十月革命的经过,可以归纳为四句话:“二月革命推沙皇,《四月提纲》指方向,七月流血抛幻想,十月革命现曙光。 ”在掌握了革命的基本史实后,可以得出结论:二月革命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十月革命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
5.趣味记忆法
就是把枯燥的记忆趣味化,或者叫寓记忆于趣味之中。趣味记忆的方法很多,有时甚至很荒诞,但只要有利于记忆,都无大碍。
(1)谐音记忆法
比如,《南京条约》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可以谐音记忆为“光(广州)下(厦门)不(福州)能(宁波)上(上海)”。
(2)关键词记忆法
比如,《马关条约》的内容,可以记忆为:“一开厂、赔二亿、割三岛、开四口。 ”
再比如,“查士丁尼法典”的内容,同学们总容易混淆,可以记忆为:“历代敕令法典看,人财诉讼总论翻;学说解释在汇纂,查帝又把新敕传”。
(3)荒诞记忆法
南京不在南京,在天津;(南京被开放为通商口岸,在《天津条约》)
天津不在天津,在北京;(天津被开放为通商口岸,在《北京条约》)
北京不在北京,在天津。(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在《天津条约》)
记忆有法,而无定法。以上介绍的几种比较常用的记忆方法,由于各人的思维习惯与记忆水平的不同,并不可能适应每一位同学,但是希望以本文为契机,激发同学们的探索实践精神,开发出更有效、更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天才的海豚
2011-05-07 · TA获得超过151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71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9.2万
展开全部
归纳时间。按照时间先后来记
归纳事件。像:思想解放运动为一类(共三次),资产阶级革命为一类(英国、法国、德国、俄国、日本),中国签订的屈辱条约为一类。
归纳笔记。标注出重点。
趣味记忆也可以试一试。像1840年,鸦片战争。时间可以这样记,一把司令要打仗。一把司令不就是1840的谐音嘛!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MCLDENG
2011-05-02 · TA获得超过637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5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91万
展开全部
什么都不会,那么你就多去总结参考答案,直接学习答案,会得就快。加油,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songshaoze123
2011-05-02 · TA获得超过635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63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503万
展开全部
找你的同学借课本,把重点画出来。再去找你的老师让他给你找重点中的重点。零散知识点一个晚自习时间你列一张表格(包括 什么时间 什么人物 什么事件 如, 林则徐 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 早晚看一边。 半个月后 你应该能记住80% 这些足够你用的了。 最后15天,再次详细的过一边课本 ,一定要全面。与此同时利用模拟考来发现自己欠缺的地方,缺什么就补什么。最后五天,找老师 让他 给你猜题。 猜完后 把 重点中的重点 、模拟考发现的不足,重点看这些。 临考前 看看 零碎知识点。就行了。 专家辅导+看重点+做题 这些都不用,学校给你发的参考资料你能吃透了 就够你考大学了。
祝你学业顺利,五一快乐。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5)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