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亦称“犬”,在中国文化中,狗属于十二生肖之一,在十二生肖中的第11位,狗与马、牛、羊、猪、鸡并称“六畜”。
扩展资料:
作为人类最早驯化的家畜,狗的存在和进化都与人类文明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于它,西方人用精美的艺术作品加以歌颂,而且还视其为最忠实的守护者。但狗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始终有着不高的地位。这从中国不断出土的考古发现中可见一斑。
最令人期待的是,在中国吉林榆树县周家油坊等地层中,即旧石器时代的更新世晚期,约在公元前2.6万~公元前1万年,发现了大量哺乳类化石,除人类的化石之外,出现了家狗的头骨“半化石”。
虽然有人认为它属于更新世动物化石,但更多的专家则认为它们是全新世或现代动物的遗骸。这类旧石器时代的家狗遗骸,可以表明中国东北地区的居民已开始将狗家化。
也就是说,东北家狗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已经出现,时间大约在公元前1万年以前。中国东北的原初人类是蒙古通古斯族,因此有理由认为,东胡、戎、狄、肃慎的先民,首先驯养了狗,其中戎就是有名的养狗氏族。
由此可见,东北和蒙古是旧石器时代晚期和新石器早、中期的家狗驯化的中心。除此之外,在河南安阳、河北磁山、陕西西安半坡、山东大汶口、江苏常州等地均发掘到全新世后期家狗的骨骼化石,由此可以肯定,中国是家化狗的中心之一。
狗在古代还有一个别称是黄耳,目前有部分的科学家认为狗是由早期人类从灰狼驯化而来的,其驯养时间大约是在4万年前~1.5万年前。在今天,狗这一生物被称为“人类最忠实的朋友”,现如今也是人类社会中饲养率最高的宠物。
扩展资料:
作为人类最早驯化的家畜,狗的存在和进化都与人类文明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于它,西方人用精美的艺术作品加以歌颂,而且还视其为最忠实的守护者。
最令人期待的是,在中国吉林榆树县周家油坊等地层中,即旧石器时代的更新世晚期,约在公元前2.6万~公元前1万年,虽然有人认为它属于更新世动物化石,但更多的专家则认为它们是全新世或现代动物的遗骸。
参考资料:狗-百度百科
狗在古代还有一个别称是黄耳,目前有部分的科学家认为狗是由早期人类从灰狼驯化而来的,其驯养时间大约是在4万年前~1.5万年前。
在今天,狗这一生物被称为“人类最忠实的朋友”,现如今也是人类社会中饲养率最高的宠物。
扩展资料
狗的听觉:
听觉感应力可达12万赫兹,是人类的16倍。听的最远距离大约是人的400倍。狗对于声音方向的辨别能力也是人类的2倍,能分辨32个方向。
它可以区分出节拍器每分钟震动数为96或100次,133次或144次。狗对于人的口令和简单的语言,可以根据音调音节变化建立条件反射。
狗的视力:
犬的视力大约只有人的四分之三,在所有动物种别中,狗的视力大约列在中等。狗的单眼只能看到25度,因此看不见正面最近的距离。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狗
犬。
狗,也称作“犬”,学名“家犬”。一种常见的犬科哺乳动物,是狼的近亲。驯养时间在4万年前至1.5万年前,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被一些人称为“人类最忠实的朋友”,也是饲养率最高的宠物。
与马、牛、羊、猪、鸡并称“六畜”。其寿命约十多年,若无发生意外,平均寿命以小型犬为长。在中国文化中,狗属于十二生肖之一,在十二生肖中排名第11位。
扩展资料:
狗对文明的影响:
作为人类最早驯化的家畜,狗的存在和进化都与人类文明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于它,西方人用精美的艺术作品加以歌颂,而且还视其为最忠实的守护者。但狗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始终有着不高的地位。这从中国不断出土的考古发现中可见一斑。
最令人期待的是,在中国吉林榆树县周家油坊等地层中,即旧石器时代的更新世晚期,约在公元前2.6万~公元前1万年,发现了大量哺乳类化石,除人类的化石之外,出现了家狗的头骨“半化石”。虽然有人认为它属于更新世动物化石,但更多的专家则认为它们是全新世或现代动物的遗骸。
这类旧石器时代的家狗遗骸,可以表明中国东北地区的居民已开始将狗家化。也就是说,东北家狗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已经出现,时间大约在公元前1万年以前。
中国东北的原初人类是蒙古通古斯族,因此有理由认为,东胡、戎、狄、肃慎的先民,首先驯养了狗,其中戎就是有名的养狗氏族。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狗
豺舅,地羊,黄耳,韩卢。
1、黄耳,狗的别名。
晋 崔豹 《古今注·鸟兽》:“狗一名黄耳。”
释义:狗有一个名字叫做黄耳。
2、地羊,犬的别名。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兽一·狗》:“犬, 齐人名地羊,俗又讳之,以龙释狗,有乌龙、白龙之号。”
释义:狗,齐人把它叫做地羊,人们有顾忌不敢说这个名字,于是用龙来代替,有乌龙,白龙的名号。
3、豺舅,俗称狗为豺舅。
《尔雅翼·释兽二》“豺”:“世传狗者豺之舅,豺遇狗,辄跪如拜状。”
《事物异名录·兽畜·犬》引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豺见狗辄跪如拜状,狗为豺舅也。”
释义:豺看见狗,辄跪像拜一样,所以说狗是豺舅。
4、韩卢,泛指良犬。
宋 辛弃疾 《满江红·和廓之雪》词:“记少年,骏马走韩卢,掀 东郭 。”
释义:韩卢:战国时韩国的名犬。色黑,故名卢,韩卢也在今后成为狗的别称 。
扩展资料
韩卢逐块:又作韩卢趁块
发音: hán lú zhú kuài
释义:韩,即战国时的韩国。卢,原意为黑色。韩国有黑色名犬,原以“韩卢”指代韩国名犬,这里就是指代“狗”。块,即土块。
整个词语的意思是狗只知道追逐人投掷的土块。比喻被事物表面现象迷惑,不能弄清事物本质;或做事只在细枝末节上下功夫,抓不住根本;引申为白费精力。
出处: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直须狮子咬人,莫学韩卢逐块。”
用法:作宾语。
例句:1、你这是“韩卢逐块”,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呀!
2、做这些表面文章,都是“韩卢逐块”,决绝不了根本问题!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韩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