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常说的“有病不治,常得中医”如何正解?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中医常说的有病不治,常得中医,实际上就是经方治病的关键所在。经方治病的目的在于反之于平,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关键就是中医二字。 关于这句有病不治,常得中医的理解,多数人没有深入参透其中的要义,认为这句话的意思是:有病与其让下等水平的医生乱治,还不如不治,让机体自身修复,这反而能抵得上一个中等水平的医生治病的疗效。
这是望文生义的理解,没有反映出经方治病的精义。
试想,有了病能不去治吗?轻病有时可以依赖自身机体的调节慢慢修复,而正气虚弱之人患病,或患危重之病证呢?机体处于正虚邪盛的状态,不靠方药因势利导来扶正祛邪(或祛邪助正),能自我修复吗? 笔者认为,有病不治,常得中医这句话,实际上蕴涵着经方辨治的精髓所在。这里的中医实际上是一种状态,是经方治病所应当达到的一种中和平衡状态。
这句话确切的涵义应当是,有病被庸医用药失其宜,误治到了不治的地步,也就是说治成了坏病了,病情已经很危重或缠绵难愈,难以治好了,必须以经方通闭解结,反之于平,使机体达到中医的动态平衡的状态。
在《伤寒论》中,论述误治而致坏病的条文有77条之多,可见违反中医的治疗法度而失其宜的治法是何其多呀,至今也是屡见不鲜。《广韵》曰:平,和也。平在治病理念里就是中医的平衡状态。
经方治病的法度就是辨证明确,无失其宜,谨守病机,各司其属,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素问.至真要大论》)。必先度其形之肥瘦,以调其气之虚实,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必先去其血脉而后调之,无问其病,以平为期(《素问·三部九候论》)。
《伤寒论》的经方学术就体现了反之于平的中医辨治理念。
如《伤寒论》95条: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
人体正常时荣行脉中,卫行脉外,荣卫处于中和的状态。而患太阳中风证时,荣卫便失和而为病:风寒之邪外袭,卫气大量趋表抗邪,病邪盛,阻碍卫气的运行,此乃卫强;荣气失去了协和的对方,不能与卫气和调,就会汗出,此乃荣弱。总之,就是荣卫失却中和了,就要用桂枝汤使机体微似有汗,以助卫气发表祛邪,邪风去则卫气复与荣气中和同步,达到中医状态,则诸症悉除。
再如:四逆汤证的三阴虚寒,法当寒则温之。承气汤证的里实热伤津,法当热实则泻之。小柴胡汤证的三焦不利,表里阴阳不通,法当和解表里,疏利三焦。半夏泻心汤证寒热错杂成痞,法当寒温并用,和中降逆消痞,等等。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