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常识的作文

明确常识的作用,利用常识... 明确常识的作用,利用常识 展开
匿名用户
推荐于2017-12-15
展开全部
一、尊重常识 何谓常识呢?,就是一般知识,一般人应当具有的知识。常识微不足道,要尊重常识看来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一个小孩给烂铁划破了手指,父母不知及时为他消毒包扎,结果得了破伤风;灯泡烧掉了,一个中学生不会换新的灯泡;终于考上大学了,许多大学生居然不会洗衣服……这些都是缺乏生活常识惹的祸。我想具备一定的生活常识是很重要的,因为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现在不少学生书读的越多越脱离生活,一个个变成了“书呆子”和不动手的“君子”。书念得越多却越不会生活,简直是天方夜谭。到底是谁之过呢?尊重常识需要回归基础回归生活,但更需要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 中国浮夸风劲吹的时期,处处“放卫星”,亩产从几千斤吹到上万斤,当时居然有人深信不疑。有老农说,亩产万斤,打死我也不信:有科学家说,这是违背常识的,有一点点常识的人都不会相信。但为什么当时从上到下竟有那么多人信了?这是皇帝新装式的悲哀!尊重常识是对科学的最好尊重,而对科学的尊重是对真理的尊重,是对良知对事实对讲真话的尊重。巴金的《随想录》是一本被誉为讲真话的书。讲真话其实就是对常识的尊重,不管是那个黑白颠倒的时期还是现在。现在已进入广告时代,广告越吹越神,反而越多人相信。尤其是明星广告,不管它是否符合常识,皆疯狂的信,疯狂的维护。说真话是对常识最好的尊重,对常识的尊重是对科学最好的尊重。 二、挑战常识 刚才说到亩产上万斤,是不可能的事,因为这违背了关于水稻生产规律最简单的常识。几十年前许多农民也说,一般亩产二三百斤,有四五百斤已相当不错了,上千斤是绝不可能的事。这是“常识”。偏偏有人不相信这常识,他要挑战常识,要把亩产提高到上千斤。不少人知道后都嘲笑他是白日做梦,痴人说梦话。对于这些他只是置之一笑,一头扎进稻田里反反复复做实验。失败的次数和汗水一样多。终于他成功研制出杂交水稻,亩产从八百斤到一千斤,从一千斤到二千斤,震惊世界。他就是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现在亩产上千斤是常识,袁隆平又开始痴人说话了:我梦想有一天,我可以呆在水稻下乘凉。袁隆平在不断挑战常识,把一个个不可能变成了可能,把一个个非常识变成了常识,这源于他的科学知识和探索精神,源于他的胆识和创造。科学无止境,“常识”也无常,无止境。挑战常识是对科学的最好发展,是对科学精神的最好阐释。 三、超越常识 愚公移山的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有人说愚公愚,因为这个人缺脑筋,要搬掉这山是不可能的事,一点常识也没有,不如搬个家好了。有人说愚公不愚,坚持不懈,排除万难,精神可嘉。愚公愚还是不愚呢?如果把《愚公移山》这故事放到东晋时代来分析,可能我们很多人都被“愚”了一会。《愚公移山》出自《列子?汤问》。古《列子》一书早已亡轶,今本《列子》是由东晋张湛整理作注后才流传于世的。东晋崇尚玄学,魏晋学人撰书多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汤问》里有许多民间故事、寓言、神话和传说。《愚公移山》是一篇哲学寓言,它告诉人们不能用日常的感官去探寻至道。“山”不是是常识里的“山”,而是一座精神大山。愚公的“移”不是常识里的“移”,而是一种超越常识,把握大道的“愚举”。愚公因为“愚”才会坚持,才会最终感动神灵,借神力搬走摆在眼前的现实的大山,搬走通往大道的精神大山,达到若愚的大智境界。老子尚愚,主张守拙抱朴。这里的“愚”是人类质朴之心,“愚”的境界就是“道”的境界。超越常识,其实是对现实物质生活的超越,是对至简大道的回归,而非耍小聪明,投机取巧的所谓的“超越”。愚公的“愚”是一种精神追求,是对庸俗常识的超越。 从尊重常识、挑战常识到超越常识,是人类从正视现实、改造现实到超越现实的发展过程,是人类从尊重科学到提升心灵的升华过程。人,是常识世界的人,也是常识世界之外的超越自我的人。
该文章转载自搜学网:http://www.sooxue.com/gaokao/gkdj/mfzw/mfzw/200906/120096_2.html
该文章转载自搜学网:http://www.sooxue.com/gaokao/gkdj/mfzw/mfzw/200906/120096.html
匿名用户
2014-02-25
展开全部
1
知之·行之·思之

古语云:“易有三训,一训简易,二训变易,三训不易”,“易与天地准”,之于常识,不也是如此吗?我们生活在常识中,“春暖花开”、“秋高气爽”,我们不假思索地运用它们,是为简易;同一事物不同时刻有不同的表现,变化无穷,是为变易;常识由生活而来,经久适用,是为不易;故庄子云:“道在便溺”;因常识,于生活,我们泰然;

老子云:“大象若希”;正是由于常识之于我们太过习惯了,时常,我们会无所察觉,如同时空之于我们过于静止与绝对,在爱氏之前,我们被蒙骗了千万年;于是我们在恍然后明白,常识虽常,但亦要知之、行之、思之;

所谓的对常识的知之,并非仅仅为热则却衣寒则添衣的自然反射,而是对自然存在的用心观察;没有这用心,何来常识?没有常识,何以行之?不得而行之,必遭祸患;譬如之于人,了解交通拥挤之时间,于约会便不会误时;又譬如拿破仑不知俄国之地广与冬天之寒冷,便因俄国坚壁清野而为滑铁卢之役埋下伏笔;

所以对于常识,要知之;

所谓的对常识的行之,不仅是于知之之后的体证,还是生活的必需,之所以要知且行,系因为知易而行难;行难,故特以行之;常识的知之,是困则眠、疲则休息,是诸葛顺势三分天下,是刘邦知楚强汉弱而强赴鸿门;对常识的行之,是顺应自然、顺时而动,故可避害趋利,所以才有一觉醒来的精神,才有汉朝天下;

所以对于常识,要行之;

至于对于常识的思之,那便是在知行合一后更高的要求;正因为常识之常,所以无形中被我们忽略、习惯,然世间万物莫不在变易中永恒,拘泥而行自己不适合,若死守既得,便永无进步可言;故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诏》曰:“作新民”;曾子曰:“君子无所不用其极”;因为对常识的思之,爱氏提出了相对论,玻尔提出了量子力学;之于历史的,不正是由于对意识形态的思之与变革,再知而行之,才有三十年改革开放而至于今日之中华崛起?

“易与天地准”,也正是凭借常识,凭借与常识同行,我们维系了一个旷古的文明,然而无论是生活还是发展,不知常识无语进步,不行常识无以趋利避患,不思常识却也无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于是,不妨化用子思的“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而说,对于常识,我们要知之、行之、思之,由是,则有泰然的生活与不断的前进。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4-02-25
展开全部
懂得常识

  说到常识,突然想起赵本山的小品,之所以每年看后都乐而忘怀,现在想起来才明白,其实他说的都是常识。人们也许离常识太近而又无法触摸,想得到而又怕失去,所以我们只有以笑释怀。海子说:该得到的尚未得到,该丧失的早已丧失。我们曾经生活在一个常识被割断的年代,看过《高考1977》后,我说不出是哭还是笑,可能在我们这个年代觉得那是一个完全没有常识的年代,但是反过来问我们自己,我们是否懂得了常识而真正的生活在常识中呢?我们每个人是否也象《皇帝的新衣》里面围观群众一样噤若寒蝉,我们敢不敢站在敢说出常识的那个小孩的后面呢?

  经常看到小鸟嗷嗷待哺的样子,很可爱,大鸟的神情举动更令人敬佩,不知为什么没次也就会联想到母亲那伫立在校门口为我送东西的一幕,“最近在校怎么样?”“身体如何?”她总是那么通常很普通的一句,有时我还觉得很烦的心理,只是简单的问候,拿过东西就走,不知她有没有感受到。但无论是什么样的季节,母亲都在那里。终于要毕业了,然而我越发觉得我虽然能把试卷答得满满的,懂得了很多东西,但我确还没有明白一个普通的常识,那就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母亲,生命来自您,在风霜雪雨的交织中,在锅碗瓢盆的交响里,在岁寒织就的白发里,有您不变的期待和爱的常识,如果可以我想为您扶起倒掉的酱油瓶子,做一次自己每天都会享用的早餐,为您按摩劳累的双肩,将饭后的碗筷用清水洗刷,用名牌的护肤品将您装扮,挽着您的手,与您一同享受一次美好的春天!

  父母是无私的,他们倾尽所有,将全部的爱都给了自己的子女。为人子女,应对父母常怀感恩之心,有报答之情,因为这是常识,它会让我们懂得了生命的真谛。

  感恩是常识,我们要牢记在心。明代的《增广贤文》中有“鸦有反哺之义,羊知跪乳之恩”。意思是说,乌鸦在母亲老了的时候,知道反过来哺育自己的母亲;羊懂得喝奶时给母亲下跪,感谢母亲的哺育之恩。李密在《陈情表》中说“乌鸟私情,愿乞终养”令人情不自禁,禽兽尚知礼义,知恩报答,人类岂可丧德?老子曾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个“自然”就是常识,我们丢失了常识就会失去我们生存的根本。杰弗逊说,“我对人类的常识有巨大的信心”,我也相信感恩的常识犹如隔窗的阳光,必将唤醒我们每一个人。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