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謇是怎样实业救国的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以下是我找来的一个片段,希望对你有用。
甲午战争以中国战败而告终,中国不得不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消息传到南通,张謇对腐败的满清王朝更加失望。他深深地感到,要使中国“不贫不弱”,不受外国人的欺侮,当务之急,一是要实行政治改革,以议会制取代君主制;二就是要大力发展实业,以求民富国强。他认为,一个有头脑的知识分子,就应当正视现实,勇于投身实业,以拯国家于危难,救百姓于水火。所以,他拒绝回北京重新担任官职,决心在家乡开办工厂。在给翰林院辞职书中,他明确地表示:“愿成一分一毫有用之事,不愿居八命九命可耻之官!”
当时的两江总督张之洞,也是一位办实业的热心倡导者,他原先和张謇就有交往,也有在苏州、南通两地兴办工厂的打算。他看到张謇是新科状元,又热心于实业,便委派张謇在南通筹办纱厂。这正和张謇的心意不谋而合。因为南通地区滨江临海,交通便利,气候适宜,无霜期长,是传统的产棉区。这里的棉花不但产量高,而且质地洁白,纤维长,富有弹性,很早就以"沙花"而闻名天下。同时,当地农民具有纺纱织布的传统技术,他们织的"通州大布"远销东北市场,深受欢迎,所以对于机器纺纱的需要量日益增长。此外,从当时的情况看,搞纺织所需资金比搞其它工业要少一些,生产周期短,能较快地获得利益。这些有利条件再加上官方的支持,都促使张謇放手大干一场!
1895年6月,张謇到江宁,与张之洞谈妥了办厂的事,回到南通,跟当地的豪门富户和亲朋好友一说,当即有人赞成,答应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事情渐渐有了头绪。第二年春天,张謇把本地的花布商人沈燮均、陈维镛、刘桂馨,上海洋行买办郭茂芝、潘鹤琴,以及上海绅商樊时熏等人请到家里,商量集资认股的事情。大家议定以100元为一股,并分别认定了自己负责募集的股数,成立了最初的董事会。这6个人被人们称为纱厂初期的"通沪六董事"。当天,他们又现场勘察,选定了南通城北15里的唐家间作为厂址所在地,并且确定厂名叫"大生纱厂"。
大生纱厂的旗号一打出来,开头也是轰轰烈烈的。大家见领头办厂的是个状元,既觉得新鲜,也感到心里踏实,所以投股的人相当踊跃。特别是唐家间一带的农民,听说土地可以入股,便纷纷以土地折股,省下了厂方不少购地款。张謇又仗着熟人朋友多,亲自写信到处为工厂作宣传,也招徕不少股东。
这样算下来,建厂所需要的资金该够了;可是,购买机器所需要的资金,就完全没有着落了。张謇只得再去找两江总督。这时张之洞已经被调任两湖总督,接任两江总督的是刘坤一。刘坤一的态度很热情,然而谈到钱上,他却也表示为难,先让张謇打他的旗号去借,后来干脆让张謇到湖北去找张之洞。张之洞总算是积极支持张謇的,他为了在湖北办纱厂,已经向国外购了一套机器,这时便决定,如果南通的大生纱厂厂房先完工,就把这套机器先让给大生纱厂用。
经过几番周折,大生纱厂的厂房总算建成了,纺织机器也运到了厂里。1899年4月14日,大生纱厂正式开工,纺出了第一缕棉纱。面对震耳欲聋的机器声,身为总经理的张謇激动得热泪盈眶。看热闹的人感到奇怪,了解内情的人却不觉得意外。他们知道,为这纱厂,前后5年间,张謇不知吃了多少辛苦,受了多少磨难!他一个堂堂的"状元公",不得不东奔西走,集资筹款,看人家的冷脸,听人家的嘲讽。直到前几天厂里试机,还有不三不四的人在说:"纱厂烟囱高,何时才冒烟?机器虽然响,何时纺出纱?"如今烟囱冒烟了,机器出纱了,张謇能不高兴得流下喜泪吗!
董事们也都兴高采烈地互相道贺。张謇便趁着这个机会,把大家召集起来,商量订立厂规厂约的事。他说:"头一脚虽然踢出去了,但正式生产,没有个规矩是不行的。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这么大个厂,没有厂约,怎么负责理事?这是事业成败的关键!"可是这些人对于办厂并无经验,也不知道厂约该怎么订。幸亏张謇早有准备,提出了自己的方案,从总董事、分职董事、车间执事的职责,到各车间、各账房、各栈所的管理,以及考核标准,奖罚等级,一条条说得头头是道。董事们听得心悦诚服,一致决定就按张謇的办法去做起来。为了提倡新的风气,打破陈规陋习,张謇还规定:"工厂中凡执事人概称'先生',不得沿袭'老爷'旧称。"在19世纪末的中国,张謇就能制定出这样一套比较完整新颖的管理制度,应该说是很有见识的。这些措施的实行,对于改善企业的管理,形成企业新风气,以及增强企业的竞争力,都产生了较好的作用。可是,谁也没有想到,大生纱厂的机器只响了半个月,就突然停了下来。张謇急忙查问,才知道是买棉花的资金用完了,厂里不得不停工待料。管资金的董事前几天已经向张謇反映过这个资金不够周转的问题,张謇因为正忙着办纱厂的附属学堂,希望早日培养出自己的能掌握洋机器的工人,所以把这事给忘了。他内疚地宣布,要给他自己记过一次,并且当即想办法,一方面让厂里把纺出的纱卖了,先买些棉花来维持生产,同时决定再次到上海去借款作为工厂的周转金。
张謇这一次到上海,一连奔走了两个月,却连一分钱也没借到。他发电报向老股东求援,同样没有回音。他急得嘴上起泡,双眼红肿,最后连带出来的旅费都用完了,无可奈何之际,只得在报纸上登出广告,在四马路卖字3天,筹集回家的路费。凭着他的状元名声和一手好字,慕名而来的人很是不少。回家的路费是不成问题了,但他还是久久地在黄浦江边徘徊:空手而返,厂里急需的资金还是没有着落啊!后来上海的朋友给他出主意,说可以先把工厂租给别人,几年后再收回,这样工厂还是自己的,得到的租金又可以作为流动资金。张謇不得已接受了这个办法。可是接连来了几个有钱的大商人,都拼命把租金往下压,并且公然表示,只要张謇答应,他们可以给张謇个人大大的好处。张謇听了大怒,强硬地回答:"你们把张謇当成什么人了?难道我也是货物,可以花钱收买的吗!哼,你们也太小看我张謇了!"
张謇回到了南通,靠着卖纱买棉的办法,苦苦撑持着厂里的生产。好在近几个月里,棉纱的行情看好,售价连涨了几次。纱厂的资金不断扩展,不但保证了工厂的正常生产,而且还略有结余了。大生纱厂终于度过了这一次资金危机。
这一年,由于纱价大涨,大生纱厂获利达到20多万两白银。
张謇脸上的愁容终于烟消云散。
这一天,张謇带着纱厂出产的棉纱,到南京去看望两江总督刘坤一。棉纱用红绸布扎着,一共是两束。张謇笑着说:"这是我们大生纱厂自己生产的棉纱,送给总督做个纪念。"
刘坤一接过棉纱,连声称赞道:"好,好,我收下!过去人们称这种棉纱叫洋纱,织出布来叫洋布,现在我们自己也能生产了。这可全靠你的苦争苦斗啊,我要给你记上一大功!"
张謇说:"苦是苦一点,但这是我'自讨苦吃',怨不得别人。再说为了国计民生,虽说吃一点苦,我心里也痛快啊!"
有一句话张謇没有说,那就是为筹措购买棉花的资金,他的妻子连首饰都卖掉了;而办厂这五六年来,他的家人从来没有在厂里支用过一文小钱!
困难和挫折锻炼着张謇的意志,也激励着他向更加宏伟的目标前进。他想,纱厂纺纱缺不了棉花,棉花需要花钱收购,而随着棉纱的畅销,棉花的价格也在天天上涨,更何况日本的厂家也到这一带来收购棉花……如果我们能有自己的棉田,不就可以不受棉花市场的牵制了吗?
想到这里,张謇毅然决定,建立一个垦牧公司,把沿海的荒滩改造成棉田,自己种棉花自己用!
他与几位老朋友商量后,再次来到南京,拜访两江总督刘坤一,要求将沿海荒弃的滩涂划给他们办个农牧垦殖场,使工商农牧形成一个系统。刘坤一当即表示支持,让张謇以他的名义写一份奏章给朝廷。这份奏章很快得到朝廷的批复,1900年9月,通海垦牧公司正式开始筹备。
第二年3月,垦牧公司的章程经过七易其稿终于确定下来。这时,大生纱厂的事务也很紧,张謇只好把垦牧公司的开办事务交给他的学生江导岷。一些本来无地和少田的农民,听说张状元开办垦牧公司,管吃管住,还给工钱,大家奔走相告,纷纷前来报名,加上张謇到上海招募来的失业游民,一下子就有了二三千人。他们先在海滩上筑堤垒坝,防止海水浸漫上地。一个多月下来,海滩上竟出现了一道石砌的长城!经过一秋一冬的劳作,1902年春天,垦区各处都长出了嫩绿的青草。个别碱性大的地段,工人们便开渠引水冲洗,改造土质。夏天到了,牧草、芦苇渐渐长大,工人们又弄来一些牛羊放牧喂养。秋天来了,芦花开了,牧草黄了,牛羊居然长得又肥又大……
正当人们为成功而欢欣的时候,意外的灾难袭来了。
一天夜里,海上突然起了大风暴。狂涛巨浪冲上海滩,石头砌的堤坝垮了,芦苇和牧草被淹没了,小牛小羊被卷走了。一年的辛苦劳作,转眼间化成了泡影!
张謇从垦牧公司工务处里冲出来,迎着狂风巨浪向海堤奔去,一边大喊:"工友们哪,快到海堤上去啊!"
工人们见年已半百的张状元竟然不顾一切地冲向海堤,开始简直以为他是发疯了,但很快,他们都被张謇的精神感动了,也纷纷跟上了海堤。
"修补堤坝,不能让潮水上岸!"张謇一边发号施令,一边带头挺身而出跳到海水里去搬石头。但是张謇毕竟是一个文弱书生,一浪打来,就把他打得跌倒在地。工友们连忙来扶他,张謇直摇手,说:"快去搬石头!"工友们只得赶紧去搬石垒坝,张謇也艰难地在海水中抱着石头一步步往前挪。
终于,这一段缺口补了,张謇才离开这里,又向前去查看别处的险情。
经过几年的开垦和建设,通海垦牧公司已经初具规模。当年的荒滩,如今有9万多亩变成了良田,年产棉花多达四五万担。他们以堤划区,各堤之间都建有居室和厅堂。储物有仓库,吃菜有园圃,佃工有成排的宿舍。买东西也很方便,离宿舍不远就是市场。出门有路有桥,交通十分便利。特别是每年收获的那堆积如山的棉花,使大生纱厂的原料供应得到了可靠的保证。不常出门的农民到了这里,几乎以为自己是真的进了桃花源。
这确是中国大地上前所未有过的景况。
张謇常常说,一个人办一个县的事,要有一省的眼光;办一省的事,要有一国的眼光;而办一国的事,就要有世界的眼光。这种思想,自始至终贯穿在他兴办实业的过程中。他从来就不满足于现有的事业,一直在不断扩展事业的规模。1904年,他利用大生纱厂的盈利和新人股的资金,投资63万两白银,增添纱锭2.4万枚,所用的机器设备等也逐步加以更新。就这样,到1913年,大生实业集团已经拥有200万两白银、6.7万枚纱锭。
除了兴办垦牧公司,张謇还以棉纺织业为中心带动了其它行业的发展。1906年,张謇为了解决纺织机器设备的维修制造困难,开办了资生铁冶厂,还有广生榨油公司、大隆肥皂公司、吕四盐业公司、镇江铅笔公司、上海大达轮船公司、江浙渔业公司等也接连兴办起来,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张謇已兴办各类企业二三十个,形成了一个以轻纺工业为核心的企业群,一个在东南沿海地区独占鳌头的新兴的民族资本集团。
在兴办实业之外,张謇一生中最为重视的就是办教育了。因为他认为教育也是救国救民的重要手段,要想国家富强,人民就得掌握知识,因此,中国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他先后兴办了大生纱厂职工专科学校、纺织专科学校、铁路学校、吴淞商船学校等,为东南沿海地区的实业培养了各种有用人才。张謇在1902年创办的通州师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所师范学校。此后,他还先后创办了女子师范学校、城厢初等小学、幼稚园、盲哑学校等。1920年,他又将纺织、医学、农学三个专科学校合并为综合性的南通大学。同时,他还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博物馆——南通博物苑,以及图书馆、气象台、医院、公园等,使南通成为一个文化比较发达的城市。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帝国主义忙于打仗,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的民族工商业的发展进入黄金时期,张謇的事业也在这时达到了顶峰。1917年,单大生纱厂的盈利就达76万两白银,1919年又赚了263万两白银。到1922年张謇70岁生日时,大生集团四个纺织厂,资本达900万两白银,有纱锭15.5万枚,占全国民族资本纱锭总数的7%。同时,在盐、垦、牧方面,他先后开办了20个盐垦公司,成为东南实业界的巨人!
甲午战争以中国战败而告终,中国不得不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消息传到南通,张謇对腐败的满清王朝更加失望。他深深地感到,要使中国“不贫不弱”,不受外国人的欺侮,当务之急,一是要实行政治改革,以议会制取代君主制;二就是要大力发展实业,以求民富国强。他认为,一个有头脑的知识分子,就应当正视现实,勇于投身实业,以拯国家于危难,救百姓于水火。所以,他拒绝回北京重新担任官职,决心在家乡开办工厂。在给翰林院辞职书中,他明确地表示:“愿成一分一毫有用之事,不愿居八命九命可耻之官!”
当时的两江总督张之洞,也是一位办实业的热心倡导者,他原先和张謇就有交往,也有在苏州、南通两地兴办工厂的打算。他看到张謇是新科状元,又热心于实业,便委派张謇在南通筹办纱厂。这正和张謇的心意不谋而合。因为南通地区滨江临海,交通便利,气候适宜,无霜期长,是传统的产棉区。这里的棉花不但产量高,而且质地洁白,纤维长,富有弹性,很早就以"沙花"而闻名天下。同时,当地农民具有纺纱织布的传统技术,他们织的"通州大布"远销东北市场,深受欢迎,所以对于机器纺纱的需要量日益增长。此外,从当时的情况看,搞纺织所需资金比搞其它工业要少一些,生产周期短,能较快地获得利益。这些有利条件再加上官方的支持,都促使张謇放手大干一场!
1895年6月,张謇到江宁,与张之洞谈妥了办厂的事,回到南通,跟当地的豪门富户和亲朋好友一说,当即有人赞成,答应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事情渐渐有了头绪。第二年春天,张謇把本地的花布商人沈燮均、陈维镛、刘桂馨,上海洋行买办郭茂芝、潘鹤琴,以及上海绅商樊时熏等人请到家里,商量集资认股的事情。大家议定以100元为一股,并分别认定了自己负责募集的股数,成立了最初的董事会。这6个人被人们称为纱厂初期的"通沪六董事"。当天,他们又现场勘察,选定了南通城北15里的唐家间作为厂址所在地,并且确定厂名叫"大生纱厂"。
大生纱厂的旗号一打出来,开头也是轰轰烈烈的。大家见领头办厂的是个状元,既觉得新鲜,也感到心里踏实,所以投股的人相当踊跃。特别是唐家间一带的农民,听说土地可以入股,便纷纷以土地折股,省下了厂方不少购地款。张謇又仗着熟人朋友多,亲自写信到处为工厂作宣传,也招徕不少股东。
这样算下来,建厂所需要的资金该够了;可是,购买机器所需要的资金,就完全没有着落了。张謇只得再去找两江总督。这时张之洞已经被调任两湖总督,接任两江总督的是刘坤一。刘坤一的态度很热情,然而谈到钱上,他却也表示为难,先让张謇打他的旗号去借,后来干脆让张謇到湖北去找张之洞。张之洞总算是积极支持张謇的,他为了在湖北办纱厂,已经向国外购了一套机器,这时便决定,如果南通的大生纱厂厂房先完工,就把这套机器先让给大生纱厂用。
经过几番周折,大生纱厂的厂房总算建成了,纺织机器也运到了厂里。1899年4月14日,大生纱厂正式开工,纺出了第一缕棉纱。面对震耳欲聋的机器声,身为总经理的张謇激动得热泪盈眶。看热闹的人感到奇怪,了解内情的人却不觉得意外。他们知道,为这纱厂,前后5年间,张謇不知吃了多少辛苦,受了多少磨难!他一个堂堂的"状元公",不得不东奔西走,集资筹款,看人家的冷脸,听人家的嘲讽。直到前几天厂里试机,还有不三不四的人在说:"纱厂烟囱高,何时才冒烟?机器虽然响,何时纺出纱?"如今烟囱冒烟了,机器出纱了,张謇能不高兴得流下喜泪吗!
董事们也都兴高采烈地互相道贺。张謇便趁着这个机会,把大家召集起来,商量订立厂规厂约的事。他说:"头一脚虽然踢出去了,但正式生产,没有个规矩是不行的。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这么大个厂,没有厂约,怎么负责理事?这是事业成败的关键!"可是这些人对于办厂并无经验,也不知道厂约该怎么订。幸亏张謇早有准备,提出了自己的方案,从总董事、分职董事、车间执事的职责,到各车间、各账房、各栈所的管理,以及考核标准,奖罚等级,一条条说得头头是道。董事们听得心悦诚服,一致决定就按张謇的办法去做起来。为了提倡新的风气,打破陈规陋习,张謇还规定:"工厂中凡执事人概称'先生',不得沿袭'老爷'旧称。"在19世纪末的中国,张謇就能制定出这样一套比较完整新颖的管理制度,应该说是很有见识的。这些措施的实行,对于改善企业的管理,形成企业新风气,以及增强企业的竞争力,都产生了较好的作用。可是,谁也没有想到,大生纱厂的机器只响了半个月,就突然停了下来。张謇急忙查问,才知道是买棉花的资金用完了,厂里不得不停工待料。管资金的董事前几天已经向张謇反映过这个资金不够周转的问题,张謇因为正忙着办纱厂的附属学堂,希望早日培养出自己的能掌握洋机器的工人,所以把这事给忘了。他内疚地宣布,要给他自己记过一次,并且当即想办法,一方面让厂里把纺出的纱卖了,先买些棉花来维持生产,同时决定再次到上海去借款作为工厂的周转金。
张謇这一次到上海,一连奔走了两个月,却连一分钱也没借到。他发电报向老股东求援,同样没有回音。他急得嘴上起泡,双眼红肿,最后连带出来的旅费都用完了,无可奈何之际,只得在报纸上登出广告,在四马路卖字3天,筹集回家的路费。凭着他的状元名声和一手好字,慕名而来的人很是不少。回家的路费是不成问题了,但他还是久久地在黄浦江边徘徊:空手而返,厂里急需的资金还是没有着落啊!后来上海的朋友给他出主意,说可以先把工厂租给别人,几年后再收回,这样工厂还是自己的,得到的租金又可以作为流动资金。张謇不得已接受了这个办法。可是接连来了几个有钱的大商人,都拼命把租金往下压,并且公然表示,只要张謇答应,他们可以给张謇个人大大的好处。张謇听了大怒,强硬地回答:"你们把张謇当成什么人了?难道我也是货物,可以花钱收买的吗!哼,你们也太小看我张謇了!"
张謇回到了南通,靠着卖纱买棉的办法,苦苦撑持着厂里的生产。好在近几个月里,棉纱的行情看好,售价连涨了几次。纱厂的资金不断扩展,不但保证了工厂的正常生产,而且还略有结余了。大生纱厂终于度过了这一次资金危机。
这一年,由于纱价大涨,大生纱厂获利达到20多万两白银。
张謇脸上的愁容终于烟消云散。
这一天,张謇带着纱厂出产的棉纱,到南京去看望两江总督刘坤一。棉纱用红绸布扎着,一共是两束。张謇笑着说:"这是我们大生纱厂自己生产的棉纱,送给总督做个纪念。"
刘坤一接过棉纱,连声称赞道:"好,好,我收下!过去人们称这种棉纱叫洋纱,织出布来叫洋布,现在我们自己也能生产了。这可全靠你的苦争苦斗啊,我要给你记上一大功!"
张謇说:"苦是苦一点,但这是我'自讨苦吃',怨不得别人。再说为了国计民生,虽说吃一点苦,我心里也痛快啊!"
有一句话张謇没有说,那就是为筹措购买棉花的资金,他的妻子连首饰都卖掉了;而办厂这五六年来,他的家人从来没有在厂里支用过一文小钱!
困难和挫折锻炼着张謇的意志,也激励着他向更加宏伟的目标前进。他想,纱厂纺纱缺不了棉花,棉花需要花钱收购,而随着棉纱的畅销,棉花的价格也在天天上涨,更何况日本的厂家也到这一带来收购棉花……如果我们能有自己的棉田,不就可以不受棉花市场的牵制了吗?
想到这里,张謇毅然决定,建立一个垦牧公司,把沿海的荒滩改造成棉田,自己种棉花自己用!
他与几位老朋友商量后,再次来到南京,拜访两江总督刘坤一,要求将沿海荒弃的滩涂划给他们办个农牧垦殖场,使工商农牧形成一个系统。刘坤一当即表示支持,让张謇以他的名义写一份奏章给朝廷。这份奏章很快得到朝廷的批复,1900年9月,通海垦牧公司正式开始筹备。
第二年3月,垦牧公司的章程经过七易其稿终于确定下来。这时,大生纱厂的事务也很紧,张謇只好把垦牧公司的开办事务交给他的学生江导岷。一些本来无地和少田的农民,听说张状元开办垦牧公司,管吃管住,还给工钱,大家奔走相告,纷纷前来报名,加上张謇到上海招募来的失业游民,一下子就有了二三千人。他们先在海滩上筑堤垒坝,防止海水浸漫上地。一个多月下来,海滩上竟出现了一道石砌的长城!经过一秋一冬的劳作,1902年春天,垦区各处都长出了嫩绿的青草。个别碱性大的地段,工人们便开渠引水冲洗,改造土质。夏天到了,牧草、芦苇渐渐长大,工人们又弄来一些牛羊放牧喂养。秋天来了,芦花开了,牧草黄了,牛羊居然长得又肥又大……
正当人们为成功而欢欣的时候,意外的灾难袭来了。
一天夜里,海上突然起了大风暴。狂涛巨浪冲上海滩,石头砌的堤坝垮了,芦苇和牧草被淹没了,小牛小羊被卷走了。一年的辛苦劳作,转眼间化成了泡影!
张謇从垦牧公司工务处里冲出来,迎着狂风巨浪向海堤奔去,一边大喊:"工友们哪,快到海堤上去啊!"
工人们见年已半百的张状元竟然不顾一切地冲向海堤,开始简直以为他是发疯了,但很快,他们都被张謇的精神感动了,也纷纷跟上了海堤。
"修补堤坝,不能让潮水上岸!"张謇一边发号施令,一边带头挺身而出跳到海水里去搬石头。但是张謇毕竟是一个文弱书生,一浪打来,就把他打得跌倒在地。工友们连忙来扶他,张謇直摇手,说:"快去搬石头!"工友们只得赶紧去搬石垒坝,张謇也艰难地在海水中抱着石头一步步往前挪。
终于,这一段缺口补了,张謇才离开这里,又向前去查看别处的险情。
经过几年的开垦和建设,通海垦牧公司已经初具规模。当年的荒滩,如今有9万多亩变成了良田,年产棉花多达四五万担。他们以堤划区,各堤之间都建有居室和厅堂。储物有仓库,吃菜有园圃,佃工有成排的宿舍。买东西也很方便,离宿舍不远就是市场。出门有路有桥,交通十分便利。特别是每年收获的那堆积如山的棉花,使大生纱厂的原料供应得到了可靠的保证。不常出门的农民到了这里,几乎以为自己是真的进了桃花源。
这确是中国大地上前所未有过的景况。
张謇常常说,一个人办一个县的事,要有一省的眼光;办一省的事,要有一国的眼光;而办一国的事,就要有世界的眼光。这种思想,自始至终贯穿在他兴办实业的过程中。他从来就不满足于现有的事业,一直在不断扩展事业的规模。1904年,他利用大生纱厂的盈利和新人股的资金,投资63万两白银,增添纱锭2.4万枚,所用的机器设备等也逐步加以更新。就这样,到1913年,大生实业集团已经拥有200万两白银、6.7万枚纱锭。
除了兴办垦牧公司,张謇还以棉纺织业为中心带动了其它行业的发展。1906年,张謇为了解决纺织机器设备的维修制造困难,开办了资生铁冶厂,还有广生榨油公司、大隆肥皂公司、吕四盐业公司、镇江铅笔公司、上海大达轮船公司、江浙渔业公司等也接连兴办起来,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张謇已兴办各类企业二三十个,形成了一个以轻纺工业为核心的企业群,一个在东南沿海地区独占鳌头的新兴的民族资本集团。
在兴办实业之外,张謇一生中最为重视的就是办教育了。因为他认为教育也是救国救民的重要手段,要想国家富强,人民就得掌握知识,因此,中国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他先后兴办了大生纱厂职工专科学校、纺织专科学校、铁路学校、吴淞商船学校等,为东南沿海地区的实业培养了各种有用人才。张謇在1902年创办的通州师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所师范学校。此后,他还先后创办了女子师范学校、城厢初等小学、幼稚园、盲哑学校等。1920年,他又将纺织、医学、农学三个专科学校合并为综合性的南通大学。同时,他还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博物馆——南通博物苑,以及图书馆、气象台、医院、公园等,使南通成为一个文化比较发达的城市。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帝国主义忙于打仗,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的民族工商业的发展进入黄金时期,张謇的事业也在这时达到了顶峰。1917年,单大生纱厂的盈利就达76万两白银,1919年又赚了263万两白银。到1922年张謇70岁生日时,大生集团四个纺织厂,资本达900万两白银,有纱锭15.5万枚,占全国民族资本纱锭总数的7%。同时,在盐、垦、牧方面,他先后开办了20个盐垦公司,成为东南实业界的巨人!
北京正科科技有限公司
2024-08-14 广告
2024-08-14 广告
北京正科科技有限公司:是为了解决国内机械行业各类疑难问题应运而生的公司,主营市场上独、特、专的高端产品:高精度机床、测量仪器与机床核心零部件。为大量客户带来瑞士、意大利、英国、荷兰等优质产品,帮助客户突破技术瓶颈,推动机械行业的快速发展。 ...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北京正科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