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有效课堂教学
4个回答
展开全部
每个老师每节课的时间相同,但为什么优秀教师教出来的学生学习能力强,学习成绩优,学习习惯好,同时又学得轻松愉快,这就涉及到教学有效性的问题。 “有效”是教学的本质特性,也是当前课程改革的核心思想,更是教育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有效的课堂教学应是教师永恒的追求。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将关注教学流程各个基本环节,即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试等。这几个基本环节互为基础,相互作用,只有善于发现其内在的联系,才能不断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备好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本点 在备课上多花一份精力,在教学中就会多产生一份效果。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只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深入挖掘教材,真正做到“备学生、备教材”,才能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引导学生有效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完成教学任务。备课是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一个首要抓手,是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本点。 1.强化目标意识,整体把握教材 学科课程标准是指导我们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教师必须牢记课标的课程理念,融入自己的思考;熟悉任教学科的课程总目标,对阶段目标有较为清晰的认识;对课标中的教学建议要有足够的了解,特别是一些具体的建议更要有深入思考;对课标中的评价意见要有针对性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有价值地完善,形成一套适合本班学生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方式。 作为一名任课教师,必须明确本学科在整个高中阶段学生所要达到的知识、能力、学习习惯、学习品质等方面的目标,以保证自己对本学科有全面、深入的把握;教师必须熟知所用教材的编排特点、知识重点和难点,并参考其他版本教材,对教材进行全面整合与分析,以保证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确保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教师必须准确确定一篇课文、一个知识点的教学目标,特别是针对每一课时教学目标的预设,显得尤为重要。这种预设必须是适合学生,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的,在预设目标的基础上还要有生成目标的形成,而这些预设目标能否落实和最终形成是备课的关键所在。 2.加强集体备课,营造教研氛围 集体备课是备课组活动中的一个主要内容。它能促进教师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提高合作效益。集体备课决不仅仅是一份教案、一个课件、一张试卷、一次作业的共享,而是要引导教师在研究问题上下功夫、在研究专题上下功夫。通过集体备课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学科专业问题、甚至是课题研究问题。 集体备课活动前,每个教师对教材要进行充分熟悉和思考,每次活动确立主备者。活动中主备者要分析教材,结合教学目标、教学设计进行说课。每位教师因为有了预先的思考,能很快融入交流、讨论,保证备课活动的实效。新课程背景下,集体备课要求做到“实效、创新、合作”。 3.关注备课前期,完善备课后期 教材有它的连贯性,为此,教师在备课前期要通览教材,对整个高中阶段本学科教材内容有所了解,使前后知识融会贯通。对整套教材全面熟悉知晓,会成为教师的一笔丰厚的教学资源,使教师在备课时,具有更高的立足点。 后期完善备课是一些优秀老师、名师大家的经验之举,很值得借鉴。后期完善包括对教学设计的修改完善、教学经验的总结反思、教学设计的重新定位、甚至是学生情况的再思考等等。只要发现相关信息就及时地补充到原备课中,让自己的备课不断丰富,不断深入。这样的后期完善,是对备课的一种提升,它让备课有效而且高效,课堂教学也会因为备课的有效、高效而变得轻松起来。 二、上好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点 课堂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教师认真上好每一堂课是提升整个教学过程有效性的关键。 1.确立有效教学观念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以确立教师有效教学观念为导向。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让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教师的教学观念直接影响着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应用、教学形式的采纳。 2.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优化课堂结构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课堂结构的优化与否,是课堂教学效率高低的关键。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在课堂教学中要得到协调发展。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学过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努力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让他们主动参与、经历、深入到学习的全过程中去。 (1)营造具有人文气息的情感氛围,有效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当情感的血液在知识这个活的机体中欢腾流过的时候,知识才能融及人的精神世界。”情感是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知活动必定伴随着情感的活动,在课堂上愉快的情感体验可使学生感知敏锐,记忆增强,想象丰富,思维活跃。 (2)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理念认为:不关注学生对教育活动的主动参与,不着力于教育过程中学生主动性的培育,只把教育当作知识的记忆和技能技巧的熟练过程,那么,教育将类似于“驯兽”。因此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是提升教学有效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3)面向全体因材施教,有效促进学生的最佳发展。中学生身心的发展,既有共同的特征,又有个人的特点。教师要正确处理好学生之间的个别差异,确定分层教学目标,设计多层次练习等,因材施教,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课堂教学方法。 (4)把握好课堂教学的深度,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达到预期的效果?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课堂教学的深度应略高于学生的知识水平,这样使学生感到新颖有“味”。教师应切实把握好课堂教学的深度,挖掘教材中的智力因素,使学生“跳一跳,摘果子”。 3.合理运用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是否真正发挥作用,是否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不是看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了多少,也不是看多媒体课件制作得有多么精巧,而是要看信息技术的使用是否帮助师生突破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提高了学生获得知识技能的效率。 在课堂上教师总会遇到一些难以说清或在教室里难以演示的抽象难懂的重点、难点,此时运用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于一体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设备,跨越时间与空间的界限,形象、生动、有趣地向学生展现,有利于学生理解,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因而信息技术的使用要恰到好处,准确把握。 4.建立有效课堂评价 课堂教学中实施及时、适度、多样的评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能只注重结果,更要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合作交流的意识和情感、态度的发展。教学中教师要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展示自己的机会,及时地、有针对性地做出恰当的评价,使之迅速体验成功,建立自信。教师要善于运用个性化的评价或用微笑、点头、等肢体动作予以肯定。对学生的错误回答,不忽视、不轻视,要积极鼓励,激发学习的热情,使教师的评价成为学生努力学习的动力,这样课堂教学会更有效。 三、作业练习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调整点 作业是教学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一个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学生通过完成作业,可以再次调整、强化认知结构,或明晰课堂学习留存下来的困惑,甚至是纠正自己的错误认识;教师通过批改学生的作业,及时了解学习中的疑难,全面把握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也借此找到自身教学的疏漏之处。学生的作业反馈有助于教师更好地认识到学生的学习实际,及时调整教学,使新的课堂教学更有效率。对待作业,教师应努力做到“有做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 1.明确作业布置要求 课前预习力求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自学能力;课堂练习要精心设计,加强辅导;课外作业提倡分层要求,允许学生根据自身实际自主选择。对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提倡布置开放性作业。鼓励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渠道搜集信息,进行探究性课外学习。一般不布置重复性的作业,克服作业布置的随意性,切实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要特别注意训练学生养成静心作业、书写工整、格式规范的良好习惯。 2.明确作业批改要求 批改要认真、及时、规范,保证批改的正确率。 3.明确作业讲评要求 要对学生的作业全面了解,掌握典型,综合分析,及时评讲,查缺补漏。建立优秀作业表扬制度,以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课后辅导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生长点 课后辅导是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造成了学生在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上的差异,所以课后辅导要兼顾两头。不仅要挖掘优秀生的学习潜力,更要加大学困生的辅导力度。 1.教师课后辅导要避免随意性 辅导学生要做到四定:定人、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 2.教师要关爱学困生 教师关心、爱护学困生,及时帮助他们找原因,改进学习方法,多找闪光点,多激励,不断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教师要加强对学困生的个别辅导,注重辅导的有效性。 通过课后辅导,使不同层面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了提高,使其找到了新的学习生长点。学生对学习有了信心和热情,课堂教学才更有效。 五、阶段考试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检测点 考试是教学过程的终端环节。对学生进行考试,是检测一个阶段以来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它承前启后,为新一轮提高教学有效性起到推动作用。 1.科学命题 考试命题,应立足多个版本教材,依据课标要求,紧扣考纲,难度适中,符合大多数学生学习水平。既要检测教学状况,考出学生的实际水平,又要对今后的教学具有引领和导向作用。 (1)必修科目命题要求:重点考查学生的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同时注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力求突出基础性、时代性、创新性和公平性,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不出偏题和怪题。 (2)选修科目命题要求:试题设计以能力立意为主导,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与基本观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在科学性、基础性、公平性、时代性和创新性等方面达到和谐统一,贴近学生实际,不出偏题和怪题。 2.认真分析 每次考试后,要认真及时阅卷,做好质量分析。在进行横向比较的同时,更注重纵向比较。在分析学生知识能力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情感态度。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要及时查漏补缺,以利于改进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从教学流程的各基本环节来看,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都有着或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只有把握住各个环节与提高课堂教学的关联之处,深入研究,寻找对策,改进教学,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展开全部
“有效课堂教学”主要指在一定的教学投入内(时间、精力、努力),通过教师的教学,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和发展,带来最好教学效果的教学,是卓有成效的教学。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是衡量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唯一尺度。
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应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教与学必须有一个和谐课堂步骤,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步骤来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达到有效教学,创设情境,形成问题,使学生愿学。情境的创设关键在于情,以情激境,以最好的境、最浓的情导入新课,形成问题。提出的问题要击中思维的燃点,这样不但能对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迅速唤醒,从而提高单位时间里的学习效率。学生因情境的巧妙刺激,学习热情激发起来,萌芽学习兴趣,认知系统开始运转。
我觉得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切实作到“有效”两个字应该至少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
(一)备课求“实”——预设、生成,相辅相成。
作为一名教师,在备课前要吃透教材,力求备课准确到位,做好课堂教学预设。因此,必须明确编者意图,明确每节课所学的知识点、知识块在整个单元、整册教材、整个学段所处的地位、作用。每节课的重点、难点、关键点都做到心中有数。当然,教材是专家编的供学生学习的材料,内容单一,片面,所以教师不能完全依赖教材,照本宣科。可以将相关的课外材料引入课堂,使现有的课本与课外的材料相互补充,使我们的课堂更加有血有肉,更加形象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教材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为了更好地实施教学,我们需要科学重组教学内容,大胆的改造教材,让教材“为我所用,为生所用”。
课堂教学需要预设,但也不是按部就班,连说开场白、过渡语、结束语都预设好,甚至将语气、手势、表情都事先设计好了,这不是教学而是演戏。同时,过度强调现场生成教学,可能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就到哪里。预设与生成应该是相辅相成,互为作用,通过预设去促进生成,通过生成去完成预设的目标。
有效的预设应促进课堂上的有效生成。有位老师在教学《长城》一课时,做了这样一个预设:他出示课件,向学生饶有兴趣地介绍长城的结构。后来评课时有人问他为什么做这样的预设,他支吾地答道是为了让学生了解长城的构造。像这样的预设就属于无效预设或低效预设,不能完全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思维,不能促进课堂的有效生成。如果我们让学生在图上找一找课文中涉及的长城的各部分,如:城墙外沿、垛子、�0�5t望口、射口、城台等,并在图上注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各部分的作用。充分了解长城的特点,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力量,进而激发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促进学生情感思维的形成,这样才是有效预设。
过去把生成看成一种意外的收获,现在则把生成当成一种价值追求,当成彰显课堂生命活力的常态要求。我们说,预设是为了更好的生成,一堂充满生成活力的课必须要创设有效乃至高效的预设。
(二)课堂求“活”——形式、方法,把握有度。
只有确保课堂教学高效,才能带来教学质量的高效。这就要求我们在“活”字上做文章。即:
1、灵活的教学方法。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对象,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一法为主,多法配合,灵活地运用各种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上每一分钟的作用。
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依据学生特征选择教学方法;根据学科的特点选择教学方法;依据教师的特点选择教学方法;依据时间标准选择教学方法。
2、活跃的教学状态。只要能让学生的思维总处于活跃状态,积极地探索知识并试图将刚刚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这就是一节高效的课,成功的课。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要将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学和练,学习目标由学生确定,过程让学生参与,问题让学生提出,内容让学生总结,方法让学生归纳。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和促进者,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3、科学的学法指导。俗话说:“予人以鱼,惠其一时,授之以渔,惠其一世”。教师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善于为学生创设提问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进而发现问题,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可以随时质疑,会质疑本身就是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通过质疑使学生获得有益的思维训练,变“学会”为“会学”。
形式和方法层出不穷,开辟了课堂教学的新空间,但要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务实高效,还必须有度。例如学习《杨修之死》,老师可设计问题:杨修的死究竟是因为曹操?还是杨修自己?你是怎么看的?对于杨修的死因,历来众说纷纭,这是小说的重点、难点,让同学们讨论的过程,是他们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搜集资料,形成自己观点的过程。通过讨论,表达自己的看法,能加深对小说人物形象的认识,深化对课文主题的理解。有同学的观点为:杨修之死归于他自己。 理由是:杨修恃才放旷,卖弄聪明,轻率大意。有同学的观点为:杨修之死归于曹操。理由是:曹操阴险狡诈,残忍歹毒,虚伪多疑。学生还用小说中的具体事例做为自己观点的支撑。双方有理有据,很有见地。因此针对课文的重难点展开讨论,能激发学生旁征博引,探究主题,提高学习效果。
此外,有效课堂教学具体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始抓:
1、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有的学生是由于自尊心受到了伤害,比如遭到讽刺,挖苦;受到不应有的干涉,与家长、同学、教师发生矛盾,尤其是当和教师发生矛盾时,他就更不可能把精力专注与学习。
2、对学生的期望值不要太高。
有的学生是因为教师、家长对学生的期望太高,孩子因为没有达到预期目标而产生了负罪感和内疚感,因此也就产生了厌学的情绪,这样也就不能去听教师所教的课程了。
3、真正的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
有的学生是因为我们教师没有适应人本教育,没有改正自己的教育观念和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同时自己不能做到以身作则,对学生的爱心不够,不能真正的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与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4、教师要幽默。
有的课堂过于死板,气氛过于沉闷,激发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他更不会去学了。学生很喜欢幽默的教师。
5、教师要讲究对学生评价的方法。
评价很重要,无论是课堂评价还是学生的自评、互评都要准确。课堂上要多鼓励,及时鼓励,肯定评价要多于否定评价;学生之间的评价要把握好,不要使学生的自评、互评变成自我夸耀、自我贬低,或互相进行攻击、互相挑刺,评价要中肯,要切合实际。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专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6、教师做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和鼓励者。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和鼓励者。教学中要尽可能地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准备好充足的学习材料,为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提供广阔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主、自觉、自由的活动中积极、主动、探索式学习。
有效课堂教学是一个蝴蝶破茧、凤凰涅槃的过程。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目前,课堂教学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课堂有效性不是很高。如何提高有效性? 一、 教学目标要有效。 1、教学目标要正确。要求我们老师在设计课前一定要熟悉文本,掘内在的思想、意义,正确把握文本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2、目标的设置要恰当。不仅对教材有一个整体的、正确的把握,还要对学生的现状也有准确的把握,设置的目标不仅要难易适中,还要有切实可行的可操作性。 二、教学策略要有效。 1、教学环节要有效。课堂上环节很多,但每一个环节没有一个明确的训练点,也没有一个要达到的具体的目标,不知道这个环节为何而设。但凡这种没有明确目的性的环节,一定不能让它占取我们的课堂时间。所以,每一节课,我们一定要结合目标抓住一个切入点,由这个切入点展开具体的学习,这样,既能使课堂简洁,也能使课堂更有效。 2、问题的设置要有效。这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问题的设置既要有挑战性,要能够起到发展学生的思维、想象的目的,但也要难易适中。正如大家都熟悉的摘苹果理论:枝头的苹果要是让摘的人感觉努力跳一跳就能摘到的,他才会有兴趣,有信心,但如果他一看就觉得即使努力跳了,使劲跳了,还是连够都够不着的话,那那个苹果再鲜艳,再诱人他也可能不会感兴趣了。同样,如果是一个已经蔫了的甚至是烂掉的苹果的话,就算摘的人一伸手不费一点力气就可以摘到,但谁会稀罕呢?(2)问题的设置要灵活。有些问题,换一种问法,达到的目的是一样,但学生的接受度就不一样了。如《世纪宝鼎》一文,你要直接问学生:“世纪宝鼎蕴含着什么样的意义呢?”学生会觉得这个问题真的很空洞,很难回答。但你要是把它换成“在联合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中国为什么要送世纪宝鼎给联合国呢?”这个问题就实在多了,学生就不会觉得有多难了。 3、教师的语言要有效。(1)语言要准确。教学中,教师无论是解说,是引导,是总结,还是下指令,语言都一定要是精准的。如:老师说了,“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游戏。”那你接下来的就一定要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游戏规则、游戏要求的游戏,而不能说,我随口说出了“游戏”二字,哄哄学生,激起他们的兴趣,可接下来却是“分组朗读课文”,这能叫做游戏吗?如:师在引导学生分析一篇课文中的左右结构的生字时,说“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左窄右宽的”,请问,左右结构的字中,“割”“形”“到”“都”……也是左窄右宽吗?这不仅是语言的不准确,而且是知识性的错误啊。(2)语言要有效。很多老师老觉得课堂上时间总是不够用,其实老师太多的废话就是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拿鼓励学生来说吧,对学生精彩的发言,对学生突出的表现,只需要送上老师或真诚的赞美、或肯定的眼神、或会心的微笑,或者是同学们发自内心的掌声就足够了,但要是老师再来一些问答:“同学们,这个同学回答得好不好啊?”“好。”“那想不想表扬他一下呀?”“想。”“那咱们就来表扬表扬他吧。”然后再是学生整整齐齐,拖长声调的“****你真棒”,这样,表扬一次学生就浪费掉了多少时间啊!还谈何有效呢!再比如,在《三个儿子》一文中,有“跟头”一词,师就忍不住拓展开了:“你们会翻跟头吗?”学生兴致来了,纷纷嚷着想要展示自己翻跟头的本领呢。师再接着说道:“是啊,尤其是一走到那些草坪上,我们呀,就忍不住去翻上几个跟头,老师小时候也很喜欢翻跟头的。”这时,课堂气氛好像是听热闹的,但仔细一想,这与教学目标的达成有一点帮助吗?如果没有,我们说它干嘛呢!我想,我们老师,应该在“有效课堂”上下下功夫了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新课程强调教育不只是让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更应该使学生不断生成智慧和人格。而智慧和人格是在师生、生生的互动中生成的。有效教学理论认为:教学的有效性=教学内容总量×学生接受内容的百分数。由此可知,有效性的教学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二是教学对象。然而,实践证明,有效性教学的决定因素,并非教学内容,而取决于教学对象——学生,即学生对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专注性。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学会提高学生对课堂学习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认知智慧增值。笔者认为,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该从以下几点做起。一、教师要观念转变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优化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业务素质的优劣,对课堂教学最优化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教师应积极参加各种教师业务、理论、实践培训活动,努力成为一个教学素质好、基本功扎实、教改意识强、课堂教学最优化的研究者和实践者。不要用自己任教时间长短,对原来教材的理解去按经验教学,认为传授完知识,就完成了任务。而应该通过课堂教学,认真关注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会不会学”,用这样的理念去指导自己的教学。二、组织教学要有严谨性所谓组织教学,就是要把学生的目光、注意力、情绪、思维集中到课堂上来。组织教学而应贯彻教学的始终。其严谨性着重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教师对所授课程要有严谨的态度。即每次课前认真备课,保证授课内容的思想性、科学性、正确性。第二,对教学过程要严密组织,做到周密思考、张弛有致、紧凑有序。第三,教师对教育对象要严格管理。从上课起立的站姿,课堂上的坐姿和眼神、回答问题、操作练习等,都要严格要求,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不把问题推给班主任,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从而维持良好的课堂秩序。三、提倡新的学习方式我国基础教育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因此,新课程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建立新的学习方式(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提倡学生参与确定学习目标、学习进度和评价目标,在学习中积极思考,在解决问题中学习。为实现互动式、交流式的合作学习,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参与学习、体验成功的机会,在合作学习中有明确的责任分工,促进学生之间能有效地沟通。在探究性学习中,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通过调查、信息搜集及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活动,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知识与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情感体验。四、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心理学家罗杰斯曾指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其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教育学研究也表明,人在轻松、自由的心理状态下才可能有丰富的想象,才会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由此看来,政治课堂教学要实现有效教学,营造一个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必不可少。首先,要建立充分体现尊重、民主和发展的新型伦理关系。其次,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还要学会赞赏他们的付出所表现出来的微小的变化及对教科书的大胆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此外,除了以上几点,笔者还认为,要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应该做到这样几点:教学语言要有艺术性、教学方法要有灵活性、教学过程要有情感性、教育手段要有策略性。
以上几点,既是“传道、授业、解惑”有效性教学必不可少的内涵,又是一名教师综合实力的反映。具备这样几点,非一日之功,需要千锤百炼。
以上几点,既是“传道、授业、解惑”有效性教学必不可少的内涵,又是一名教师综合实力的反映。具备这样几点,非一日之功,需要千锤百炼。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