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学校,所以养士也。然古之圣王,其意不仅此也,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学校,所以养士也。然古之圣王,其意不仅此也,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学校》材料二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学校,所以养士也。然古之圣王,其意不仅此也,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学校》 材料二 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臣》 材料三 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宰相一人,参知政事无常员。每日便殿议政。天子南面,宰相、六卿、谏官东西面以次坐。其执事皆用士人。凡章奏进呈。六科给事中主之,给事中以白宰相。宰相以白天子,同议可否,天子批红。天子不能尽,则宰相批之,下六部施行。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置相》 请回答:(1)据材料一,黄宗羲认为“学校”的职能有哪些?体现了他怎样的政治设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据材料二,黄宗羲对君臣关系是怎样认识的?其目的何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据材料三,黄宗羲对宰相制度是如何认识的?其真实意图是什么?明清时期君权与相权的关系较前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据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思想活跃局面产生的背景及黄宗羲思想的时代特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
展开全部
(1)职能:培养人才(养士);监督、议政。设想:设立学校作为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 (2)认识:君臣关系应该是平等的关系(相互协作,共同配合)。目的:限制君主专制。 (3)认识:恢复宰相制;宰相辅佐君主,共议国事。 意图:相权制约皇权。变化:明朝废丞相,君权合并相权;清朝设立军机处,大臣只能依据皇帝的旨意办事。 (4)背景:明清两代,社会动荡;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强化;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理学走向极端。 特色:儒家思想的新发展;反对君主专制的早期民主启蒙。 |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