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龄工资计算方法
工龄工资=工龄×工龄工资标准,工龄即服务企业年数。
职工发生以下情况,其前后工龄连续计算:
1、凡经企业管理机关、企业行政方面调动工作、安排下岗者,调动、下岗(与企业保持劳动关系)前后的工龄应连续计算。
2、经企业管理机关、企业行政方面调派国内外学习者,其学习期间以及调派前后的工龄应连续计算。
3、因企业停工歇业或者破产,职工经企业管理机关调派到其他企业工作者,调派前后的工龄应连续计算。
4、企业经转让、改组或者合并,原有职工仍留企业工作者,其转让、改组或者合并前后的工龄应连续计算。
扩展资料
企业执行工龄工资的政策各不相同。少数企业觉得工龄工资所占比例小、意义不大,干脆不设置这项政策;多数企业的工龄工资政策呈“线型”,即确定X元/年的标准,员工实际所得工龄工资为工作年限×分配标准;有的企业还规定了工龄工资的起拿年限,即工作满几年起计发。
“线型”工龄工资政策计算简单,统计方便。但也存在一些弊端:
一 没有划分社会工龄和企业工龄
以前的企业多是国营性质,人才流动率低。即使流动,也多在国企之间,因此划分社会工龄和企业工龄意义不大。企业的投资主体多元化,人才流动频率也高了起来,而工龄工资的分配应以企业工龄为主,企业工龄参照社会工龄的分配方式不尽合理。
二 没有根据员工的劳动贡献进行分配
员工到新的企业工作,其贡献由零开始。随着对企业情况的不断熟悉和各项业务的逐渐精通,贡献不断增大,并在一定时候达到巅峰。
员工在一个企业工作较长时间后,其创造力、能动性等会有所削弱,加之个人工资的总额不断提高,员工对企业的边际贡献相对逐渐减少。因而,企业按同一标准分配工龄工资不尽公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工龄工资
工龄一般分为企业工龄和社会工龄,社会工龄也叫非企业工龄,是指员工不在该企业上班的工作的年数。一般很多企业都只管企业工龄,工龄有两个主要算法
固定工龄工资。
企业把员工的工龄工资固定,按每年多少钱的计算。假如员工每年的工龄是90元,那么他第5年的工龄还是90元。
累计工龄工资。
累计工龄与固定工龄不同,每一年的工龄工资都在递增,一般这个增加额是固定的。这里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公司表示,S 表示未来某一年的工龄工资。 n表示在企业工作年数,a 表示第一年的工龄工资,b表示每一年的递增额。那么公式为: S=a+(n-1)*b。 假如某员工入职第一年工龄工资是50元,每一年递增额是30元,那么他第4年的工龄工资是:S=50+(4-1)*30=140元。
关于社会工龄工资。
一般的企业都不会注重社会工龄工资,也有一些企业,会制定“线型”的分配政策。但不论是员工的企业工龄工资和生社会工龄工资都和企业的经济效应,企业政策紧密联系。当然,有的企业把工龄工资作为留住人才的一个策略。
这人亏大发了!
================================================
满1年第13个月,工龄为20/月。
满2年第26个月。工龄为30/月。
满3年第39个月。工龄为40/月。
我都提示了你的错误处,对自己的东西都不仔细;
还有,可能你这个术语你们行内一看就明白,可是对我来说我不明白你的意思,你的意思是
第13个月-26个月,就是20/月?
假设A1是日期格式的:2004-6-1
那么B1输入:
=(YEAR(TODAY())-YEAR(A1))*12-MONTH(A1)+MONTH(TODAY())
算出上班的实际月;
=IF(ROUNDDOWN(B1/13,0)<1,0,(ROUNDDOWN(B1/13,0)+1)*10)
C1输入上述公式,求出工龄工资。
当然你可以把这俩公式合并,但是我怕我合并到一起,你看的晕,所以分开写了。
可以用这个函数来计算-=if(datedif("入职日期","评定时间","m")>=24,300,if(datedif(入职日期","评定时间","m")>=12,200,if(datedif("入职日期","评定时间","m")>=6,100,0))))
公式中的入职日期就和评定时间必须是日期格式的。。。。
=IF(DATEDIF(A1,TODAY(),"m")>=6,(DATEDIF(A1,TODAY(),"y")+1)*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