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懂规矩,讲规矩,守规矩,争做美得好少年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按照中央和省委、省纪委的要求,在开展集中学习《廉政准则》教育活动中,部门党委或党组的主要负责同志,要联系实际讲授廉政党课。我办机关党委专门进行了研究,做出了安排部署,各支部都组织了学习活动,还有一些同志写了心得体会,我也看了,有的同志写的相当不错,我们已经推荐给省纪委。今天主要是按照机关党委的统一安排,我把自己的学习体会给大家汇报一下,也是共勉。
我觉得学习《廉政准则》,学习中央和省委、省纪委一系列规定,最主要的,是在思想上和行为上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要懂规矩,不可有非分之想。
大家知道,《廉政准则》涉及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要求的八个方面,共有52项具体规定,是这些年来,中央在出台一系列反腐倡廉法规性文件基础上的进一步细化和深化,几乎涵盖了党员领导干部工作、作风、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对这些要求和具体规定,我们必须学,必须记,必须懂。比如,第一类,就是不能搞各种形式的以权谋私。第二类,就是禁止违法从事营利性活动。第三类,就是禁止违反公共财物管理和使用的规定,假公济私、化公为私。第四类,就是禁止违反规定选拔任用干部。比如要按照规定程序推荐、考察、酝酿、讨论决定任免干部;不能私自泄露民主推荐、测评、考察、酝酿、讨论决定干部等有关情况;还有禁止在干部考察工作中隐瞒或者歪曲事实真相;禁止在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组织考察和选举中搞拉票等非组织活动等。第五类,就是禁止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为亲属及身边工作人员谋取利益。第六类,就是禁止讲排场、比阔气、挥霍公款、铺张浪费。第七类,就是禁止违反规定干预和插手市场经济活动,谋取私利。当然,大家知道现在有一些矛盾的做法,一方面要求领导干部不得插手工程项目,另一方面我们各级各地的领导干部都在包工程,抓项目,代企业招商引资,这是社会转轨制时期的一种现象,以后肯定是要规范的。第八类,就是禁止脱离实际,弄虚作假,损害群众利益和党群干群关系。比如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沽名钓誉的“政绩工程”,以及用不正当手段获取荣誉、职称、学历、学位等。所有这些,我在这里不再一一细说,希望大家牢记在心,时时防范。
除了这些规矩外,作为党政机关的干部,我们还有一些其他的规矩,也应该懂得。比如我们法制办就有15项内部的管理制度,如会议制度,包括党组会议制度、办务会议制度、全办大会制度等。还有财务制度、接待制度、用车制度及办文制度等,这些制度都不应该忘记。有些制度,几乎涉及到每个处和每个人,比如办文制度涉及各处,人人都要遵守;有些制度,相关处室需要更注意一些,比如秘书行政处(人事处)对接待制度、财务制度,就应该更熟悉一些。
在这些明文规定的东西之外,机关还有一些没有明文规定,实际上需要并且约定俗成的规矩,大家也要知道,甚至更应该知道。比如办事办文的流程和规范,一件事需要报告几个领导,谁先谁后?一件公文需要呈请几个领导阅批或阅知,谁先谁后?单位之间联合组织活动,如何启动和沟通,遇到矛盾如何化解?不是分管领导交办的事,这个事可能是份内的,也可能是份外的,但都是公事,如何办?等等。类似这些,好多没有形成文字规定,有的也不好形成文字规定,但大家要注意揣摸和学习。还有一些很细小的环节,如接待来宾乘车时的坐位问题,请重要客人吃饭时迎送的问题,批文中阅处、阅示、审示、审定、审签等词语的使用问题,一定要细心掌握。不要小看这些细节,稍不注意,就会酿成一些误解、隔阂和矛盾,甚至引发事故。
关于懂规矩,我还想说一下,这次机关落实“三定”规定中,处室职能和人事调整范围比较大。新的正副处级领导较多,如何找准自己的位置,摆正关系,显得尤为重要。正职的主要职责,应该是谋划大事,把握大局,公正处事,公平待人。副职主要是配合好正职工作。正职难当,副职也难当,有时比正职更难当,当好副职是大学问。我个人的体会,正职通常会认为副职不尽心,不担责,有名有利的事抢着去做,没名没利的事不愿去做,遇到可能得罪人的事,不表态,绕着走,甚至不讲规矩,矫情媚俗。副职呢,往往会觉得正职不够民主,办事不公正,决策不科学,遇事不跟自己商量,或者不尊重自己的意见,等等。这是一般情况,有时也有特殊情况,正副职实际换位。这是不可取的,会造成单位混乱。我在人民网上看到一篇文章,题为《副职要注意避让三盏“红灯”》,我觉得讲得比较透彻。文章说,作为副职,第一是切忌自作主张。副职在干好自己分管工作的同时,要多帮正职挑担子,多帮正职出主意,当好参谋和助手。当与正职出现一些分歧的时候,不能讲一些不讲原则、不负责任的话,要学会求同存异,要善于跟正职领导交流沟通。在班子中,副职要主动配合正职,在任务面前甘当“老黄牛”,勇挑重担,任劳任怨;在困难面前甘当“急先锋”,攻坚克难,勇往直前;在压力面前甘当“防浪坝”,面对风浪,不屈不挠,真心实意地辅助正职。第二是切忌自吹自擂。一些副职为显示自己本事有多大,才能有多高,总喜欢自吹自擂,抬高自己,贬低正职,这是思想上不成熟、能力上不自信的表现。功过是非,群众自有评说。自吹自擂,标榜自己,贬低正职,其实就是折腾自己,使自己逐渐走进死胡同。要设身处地为正职着想,既要锦上添花,又要雨中送伞,更要雪中送炭。工作出现失误时,要虚心接受正职领导的批评;汇报工作时,要实事求是,不要夸大其词。第三是切忌相互拆台。在任务繁重时主动请缨,不能过分强调分管工作如何重要,而应主动向正职提出增加工作的要求,即使是正职交办的中心工作与分管工作发生冲突,也应先完成交办任务,再采取补救措施搞好本职工作。在风口浪尖上时,要挺身为正职解围。特别是当正职遇到纠缠不休的敏感问题时,不管涉及的问题是否属于自己分管范围,都要从大局出发迎难而上,为正职分忧解难。副职还应善于发现正职的长处和短处,助其长,补其短。只有“补台不拆台”,才能维护班子的团结和权威,充分发挥班子的群体效应,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这些话都在理,但主要是对副职提要求。作为正职,也应该给自己提一些要求,最主要的,就是要有肚量,有胸怀。要善识人,有一定的鉴别力;要敢用人,放手放心交工作;要能容人,“宰相肚里可撑船”。如果你成天去算计别人,斤斤计较,睚眦必报,是很难立得住的。
总之,新任正副处长,要学会处理好关系。所有党员干部,都要懂规矩。只有懂得规矩后,才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应得,什么不应得。就不会有一些非分的想法,总说一些不知足的话,做一些出格的事。大家观察,有的人在官场混了一辈子,总是不如意,也很烦恼,但就是找不到为什么不如愿,当然有环境、机遇等因素,但恐怕与不懂规矩,也有一定的关系。我参加工作38年了,摔过不少跟头,有时还摔得比较惨。虽然其中有客观因素,但反思下来,也与自己不大懂规矩,有很大的关系。现在已过了“知命”之年,正在努力做到“不惑”,总想“知命”,力争将来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二是要守规矩,不敢存侥幸之心。
懂规矩了,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该得、什么不该得,还有人想去说、去做、去得,哪是为什么?就是人有侥幸心理!认为这个事情,别人不知道,也不会发现,做了以后,也不会有什么后果。你看那么多的腐败分子,几乎百分之七八十都存有侥幸心理。有些是不懂规矩,有些明明懂,就是心存侥幸。这不就是两个人的事吗?谁会知道!结果问题就出在这一念
我觉得学习《廉政准则》,学习中央和省委、省纪委一系列规定,最主要的,是在思想上和行为上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要懂规矩,不可有非分之想。
大家知道,《廉政准则》涉及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要求的八个方面,共有52项具体规定,是这些年来,中央在出台一系列反腐倡廉法规性文件基础上的进一步细化和深化,几乎涵盖了党员领导干部工作、作风、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对这些要求和具体规定,我们必须学,必须记,必须懂。比如,第一类,就是不能搞各种形式的以权谋私。第二类,就是禁止违法从事营利性活动。第三类,就是禁止违反公共财物管理和使用的规定,假公济私、化公为私。第四类,就是禁止违反规定选拔任用干部。比如要按照规定程序推荐、考察、酝酿、讨论决定任免干部;不能私自泄露民主推荐、测评、考察、酝酿、讨论决定干部等有关情况;还有禁止在干部考察工作中隐瞒或者歪曲事实真相;禁止在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组织考察和选举中搞拉票等非组织活动等。第五类,就是禁止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为亲属及身边工作人员谋取利益。第六类,就是禁止讲排场、比阔气、挥霍公款、铺张浪费。第七类,就是禁止违反规定干预和插手市场经济活动,谋取私利。当然,大家知道现在有一些矛盾的做法,一方面要求领导干部不得插手工程项目,另一方面我们各级各地的领导干部都在包工程,抓项目,代企业招商引资,这是社会转轨制时期的一种现象,以后肯定是要规范的。第八类,就是禁止脱离实际,弄虚作假,损害群众利益和党群干群关系。比如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沽名钓誉的“政绩工程”,以及用不正当手段获取荣誉、职称、学历、学位等。所有这些,我在这里不再一一细说,希望大家牢记在心,时时防范。
除了这些规矩外,作为党政机关的干部,我们还有一些其他的规矩,也应该懂得。比如我们法制办就有15项内部的管理制度,如会议制度,包括党组会议制度、办务会议制度、全办大会制度等。还有财务制度、接待制度、用车制度及办文制度等,这些制度都不应该忘记。有些制度,几乎涉及到每个处和每个人,比如办文制度涉及各处,人人都要遵守;有些制度,相关处室需要更注意一些,比如秘书行政处(人事处)对接待制度、财务制度,就应该更熟悉一些。
在这些明文规定的东西之外,机关还有一些没有明文规定,实际上需要并且约定俗成的规矩,大家也要知道,甚至更应该知道。比如办事办文的流程和规范,一件事需要报告几个领导,谁先谁后?一件公文需要呈请几个领导阅批或阅知,谁先谁后?单位之间联合组织活动,如何启动和沟通,遇到矛盾如何化解?不是分管领导交办的事,这个事可能是份内的,也可能是份外的,但都是公事,如何办?等等。类似这些,好多没有形成文字规定,有的也不好形成文字规定,但大家要注意揣摸和学习。还有一些很细小的环节,如接待来宾乘车时的坐位问题,请重要客人吃饭时迎送的问题,批文中阅处、阅示、审示、审定、审签等词语的使用问题,一定要细心掌握。不要小看这些细节,稍不注意,就会酿成一些误解、隔阂和矛盾,甚至引发事故。
关于懂规矩,我还想说一下,这次机关落实“三定”规定中,处室职能和人事调整范围比较大。新的正副处级领导较多,如何找准自己的位置,摆正关系,显得尤为重要。正职的主要职责,应该是谋划大事,把握大局,公正处事,公平待人。副职主要是配合好正职工作。正职难当,副职也难当,有时比正职更难当,当好副职是大学问。我个人的体会,正职通常会认为副职不尽心,不担责,有名有利的事抢着去做,没名没利的事不愿去做,遇到可能得罪人的事,不表态,绕着走,甚至不讲规矩,矫情媚俗。副职呢,往往会觉得正职不够民主,办事不公正,决策不科学,遇事不跟自己商量,或者不尊重自己的意见,等等。这是一般情况,有时也有特殊情况,正副职实际换位。这是不可取的,会造成单位混乱。我在人民网上看到一篇文章,题为《副职要注意避让三盏“红灯”》,我觉得讲得比较透彻。文章说,作为副职,第一是切忌自作主张。副职在干好自己分管工作的同时,要多帮正职挑担子,多帮正职出主意,当好参谋和助手。当与正职出现一些分歧的时候,不能讲一些不讲原则、不负责任的话,要学会求同存异,要善于跟正职领导交流沟通。在班子中,副职要主动配合正职,在任务面前甘当“老黄牛”,勇挑重担,任劳任怨;在困难面前甘当“急先锋”,攻坚克难,勇往直前;在压力面前甘当“防浪坝”,面对风浪,不屈不挠,真心实意地辅助正职。第二是切忌自吹自擂。一些副职为显示自己本事有多大,才能有多高,总喜欢自吹自擂,抬高自己,贬低正职,这是思想上不成熟、能力上不自信的表现。功过是非,群众自有评说。自吹自擂,标榜自己,贬低正职,其实就是折腾自己,使自己逐渐走进死胡同。要设身处地为正职着想,既要锦上添花,又要雨中送伞,更要雪中送炭。工作出现失误时,要虚心接受正职领导的批评;汇报工作时,要实事求是,不要夸大其词。第三是切忌相互拆台。在任务繁重时主动请缨,不能过分强调分管工作如何重要,而应主动向正职提出增加工作的要求,即使是正职交办的中心工作与分管工作发生冲突,也应先完成交办任务,再采取补救措施搞好本职工作。在风口浪尖上时,要挺身为正职解围。特别是当正职遇到纠缠不休的敏感问题时,不管涉及的问题是否属于自己分管范围,都要从大局出发迎难而上,为正职分忧解难。副职还应善于发现正职的长处和短处,助其长,补其短。只有“补台不拆台”,才能维护班子的团结和权威,充分发挥班子的群体效应,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这些话都在理,但主要是对副职提要求。作为正职,也应该给自己提一些要求,最主要的,就是要有肚量,有胸怀。要善识人,有一定的鉴别力;要敢用人,放手放心交工作;要能容人,“宰相肚里可撑船”。如果你成天去算计别人,斤斤计较,睚眦必报,是很难立得住的。
总之,新任正副处长,要学会处理好关系。所有党员干部,都要懂规矩。只有懂得规矩后,才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应得,什么不应得。就不会有一些非分的想法,总说一些不知足的话,做一些出格的事。大家观察,有的人在官场混了一辈子,总是不如意,也很烦恼,但就是找不到为什么不如愿,当然有环境、机遇等因素,但恐怕与不懂规矩,也有一定的关系。我参加工作38年了,摔过不少跟头,有时还摔得比较惨。虽然其中有客观因素,但反思下来,也与自己不大懂规矩,有很大的关系。现在已过了“知命”之年,正在努力做到“不惑”,总想“知命”,力争将来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二是要守规矩,不敢存侥幸之心。
懂规矩了,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该得、什么不该得,还有人想去说、去做、去得,哪是为什么?就是人有侥幸心理!认为这个事情,别人不知道,也不会发现,做了以后,也不会有什么后果。你看那么多的腐败分子,几乎百分之七八十都存有侥幸心理。有些是不懂规矩,有些明明懂,就是心存侥幸。这不就是两个人的事吗?谁会知道!结果问题就出在这一念
展开全部
一个很深的印象,就是德国人守规矩.这不是少数几个人守,而是几乎人人有这个毛病.
我多次在德国高速公路上遇见堵车.往往车堵了十几二十几公里.德国高速路上每条车道都很宽,足够两辆有时甚至够三辆车并排.路肩也宽,走一辆车绰绰有余.堵车时,车道上的车都规规矩矩地排成单列等着,或是按了次序慢慢跟了向前移动.车队两边空着宽大的车道,没人在车道里开成并排去向前挤的,也没人占了路肩开到前面去加塞儿的.
市区街道上发生了刮蹭或碰撞事故,也不见有人吵架,更不会有动手斗殴的蠢事.当事人一般彼此对话不多.而是静等警察.警察来后一切都有规矩,照规矩来就行了.
很早时,我开车碰到一回别人对我追尾,那时我还在大学.虽然是对方的不对,但我好像也有点儿责任.当时我想,真糟,得费力去跟人家据理力争了.下车后,撞我的人走过来,很礼貌,说:“你好,”掏出张名片来:“我们来交换一下吧.这是我的电话地址,这是我的保险公司.”然后我们站着等警察.警察来后我们分别被叫到警察车里讲事情经过.警察询问,记录,作现场查看.最后警察给我份事故描述.我接了那份东西傻乎乎地问:“我应该怎么办?”警察惊讶地挑了下眉毛:“去找你的保险公司啊.”于是,我,那个当事人,和警察,三方握手互道:“再见”,分道扬镳.
我把那份东西传给我的保险公司.公司通知我自己去修车,把单据传回去.公司给了笔赔金.之后一切平静如初,没事儿了.我再也没见过那位当事人,彼此电话都没打过.责任划分,赔付多少,是两个保险公司的事,我可以不管.
一般说来,德国人并不管人家的闲事.但是在看见有人破坏规则的时候,德国人变得人人喜欢管闲事.
有一次高速路上堵车时,我看见一辆车从队伍里开出来,骑了路肩开,想到前面去加塞儿.沿路德国人开始鸣笛.这时戏剧性地看到从车队里开出两辆车,冲上去把那辆不守规矩的车堵住,一前一后地把它别到了公路外面.我们排队经过那里时,那两辆德国人的车还陪着堵在那儿,好像在等警察.我看见那个想加塞儿的人是个哪儿的外国人.
我刚来的时候缺少守规矩的意识.楼旁边的小街不过二尺宽,街上不见一辆车.我左右看看,抬腿就过.后面听见个老太太在大叫:“年轻人,你就难道不害臊吗?”我回头看时,红灯下好几个人站在那里等着过街,都瞪了眼看我,全都一脸的不屑.我一种被千夫所指的感觉,觉得好没教养.
以后学乖了,只要是红灯,一概停下来等,不管街大街小,不管有车没车.后来时间长了,没留神成了毛病.有次晚上开辆车出来,整段街区空空的无人无车.遇上红灯,踩闸,停车,静候,下意识地一气呵成.我还没反应过来,车里坐了两个刚从国内来的,一齐惊怪起来,夸赞道:“在这儿人真自觉呀.”我挺惭愧,赶紧申辩说,不是我自觉,是叫德国人害的.
德国人管闲事还有一个标准举动是去报告警察.
比如你停车,不小心刮蹭到旁边停着的车.如果有个德国老头老太路过的话,一定会停下来悄悄看着你.你若开了车扬长而去,他或她会记下你的车牌号马上打电话报警.即使路上没有一个人,你也不能开了车就跑,在路边那些黑黢黢的静静的楼窗里,可能潜伏着几百只警惕的眼睛.要知道,肇事逃逸在德国是很恶劣的违法行为,处罚相当重.
晚上你在家聚了朋友开大音响,有了喧哗.你的德国邻居们,尽管平时关系处得很好,会认为你破坏了规矩.但不会有人找上门来吵闹,而是一个电话打给警察.你正在作乐,楼下来了辆警车,两个警察上来敲门,很客气地说有人告你扰民,警告你停止.据说那规矩是:“晚上十点以后喧哗声不得大于45分贝”.警察带有仪器,准备你不服时做测量取证.第二天,邻居们继续和你来往.他或她还会人情感觉迟钝地告诉你,是他或她打的电话.德国人一门死理,认为规矩得维护.感觉不到打电话告警察对街坊友谊有影响.
但在街上看热闹围观被当成是一种愚蠢的行为.德国人管看热闹的人叫做“Gaffer”,那是一个很贬义的词.说某人是个Gaffer,有点儿附带暗示他白痴低能之类.我在个什么电影里看到过一段情节,那是德国人在公众场合看热闹的典型动作.主角儿在地铁车里不安分,做什么怪异举动.没有人Gaffer似地张了口伸着头去傻看他,也不会有人讲话.可是坐着的一排德国人都偷偷地斜着眼睛看他,拿报纸的从报纸的缝里看着他.当主角看大家时,所有的人立刻把眼睛转向别处.拿报纸的马上一起举好报纸,作继续阅读状.
这并不意味着人与人的关系冷漠,相反的,德国人其实极乐意帮人忙.我在列车上曾多次和陌生的德国人坐一个包厢.他们通常是拿了书报看一路,并不理你.但如果你试图请他们帮助,比如打听某城市某情况,他们立刻放下书报,热情友好地回应,回答会是不厌其详,穷其所知,没完没了.邻座其他人也主动加进来补充,弄得你有点儿招架不了.你在公路边停车抛锚,经常会有德国人停下车问你,要不要什么帮助.在城里问路时,会遇到德国人说:“我带你走过去吧.”或“我送你这一段路,再指给你怎么走.”然后热心地带了你走,或是开车给你引一段路.
而让我印象特深的,是看到过一回德国人集体管闲事.
那次是在慕尼黑.人行道旁一街区草地.草地上远远地坐几个流浪汉,衣着不洁,空酒瓶扔在脚边.我经过时,忽然见那几个汉子爬起来吵闹,互相有撕扯,很激烈.人行道上许多德国人住了脚,不作声,看着.就见汉子们都跳起来,四个人围了一个人打,踢那人倒坐到地上.人行道上忽听有人大喝:“住手!”立刻四下响一片喊声:“住手!”两西装绅士,衣冠楚楚,Boss派头儿,一中年淑女,端装,同时冲进草地.那女人不管不顾,冲进人堆,径去搀扶那倒地人.一绅士挡在众汉子前面,护住.一绅士扯住一正挥老拳的汉子,彼此纠缠.这时草地一边厢冲进来两骑骑警,显然有人电话报警.但来的之快,让我惊讶.骑警高坐马上,将汉子们冲散.骑警马初次见到.一身纯黑,好光泽.都极高大俊美,我肩膀仅及马腹.见骑警来,绅士淑女撒手退出.一绅士笔挺西裤被踹了一脚的泥,淑女头发有凌乱.三个人彼此互不相识,皆是路人.一骑警下马,笼住汉子们盘问.一时间,人行道上观者散去,各人掉头走路.两绅士一淑女不见了踪影.只剩了我,还两个闲人,站了傻看.
我多次在德国高速公路上遇见堵车.往往车堵了十几二十几公里.德国高速路上每条车道都很宽,足够两辆有时甚至够三辆车并排.路肩也宽,走一辆车绰绰有余.堵车时,车道上的车都规规矩矩地排成单列等着,或是按了次序慢慢跟了向前移动.车队两边空着宽大的车道,没人在车道里开成并排去向前挤的,也没人占了路肩开到前面去加塞儿的.
市区街道上发生了刮蹭或碰撞事故,也不见有人吵架,更不会有动手斗殴的蠢事.当事人一般彼此对话不多.而是静等警察.警察来后一切都有规矩,照规矩来就行了.
很早时,我开车碰到一回别人对我追尾,那时我还在大学.虽然是对方的不对,但我好像也有点儿责任.当时我想,真糟,得费力去跟人家据理力争了.下车后,撞我的人走过来,很礼貌,说:“你好,”掏出张名片来:“我们来交换一下吧.这是我的电话地址,这是我的保险公司.”然后我们站着等警察.警察来后我们分别被叫到警察车里讲事情经过.警察询问,记录,作现场查看.最后警察给我份事故描述.我接了那份东西傻乎乎地问:“我应该怎么办?”警察惊讶地挑了下眉毛:“去找你的保险公司啊.”于是,我,那个当事人,和警察,三方握手互道:“再见”,分道扬镳.
我把那份东西传给我的保险公司.公司通知我自己去修车,把单据传回去.公司给了笔赔金.之后一切平静如初,没事儿了.我再也没见过那位当事人,彼此电话都没打过.责任划分,赔付多少,是两个保险公司的事,我可以不管.
一般说来,德国人并不管人家的闲事.但是在看见有人破坏规则的时候,德国人变得人人喜欢管闲事.
有一次高速路上堵车时,我看见一辆车从队伍里开出来,骑了路肩开,想到前面去加塞儿.沿路德国人开始鸣笛.这时戏剧性地看到从车队里开出两辆车,冲上去把那辆不守规矩的车堵住,一前一后地把它别到了公路外面.我们排队经过那里时,那两辆德国人的车还陪着堵在那儿,好像在等警察.我看见那个想加塞儿的人是个哪儿的外国人.
我刚来的时候缺少守规矩的意识.楼旁边的小街不过二尺宽,街上不见一辆车.我左右看看,抬腿就过.后面听见个老太太在大叫:“年轻人,你就难道不害臊吗?”我回头看时,红灯下好几个人站在那里等着过街,都瞪了眼看我,全都一脸的不屑.我一种被千夫所指的感觉,觉得好没教养.
以后学乖了,只要是红灯,一概停下来等,不管街大街小,不管有车没车.后来时间长了,没留神成了毛病.有次晚上开辆车出来,整段街区空空的无人无车.遇上红灯,踩闸,停车,静候,下意识地一气呵成.我还没反应过来,车里坐了两个刚从国内来的,一齐惊怪起来,夸赞道:“在这儿人真自觉呀.”我挺惭愧,赶紧申辩说,不是我自觉,是叫德国人害的.
德国人管闲事还有一个标准举动是去报告警察.
比如你停车,不小心刮蹭到旁边停着的车.如果有个德国老头老太路过的话,一定会停下来悄悄看着你.你若开了车扬长而去,他或她会记下你的车牌号马上打电话报警.即使路上没有一个人,你也不能开了车就跑,在路边那些黑黢黢的静静的楼窗里,可能潜伏着几百只警惕的眼睛.要知道,肇事逃逸在德国是很恶劣的违法行为,处罚相当重.
晚上你在家聚了朋友开大音响,有了喧哗.你的德国邻居们,尽管平时关系处得很好,会认为你破坏了规矩.但不会有人找上门来吵闹,而是一个电话打给警察.你正在作乐,楼下来了辆警车,两个警察上来敲门,很客气地说有人告你扰民,警告你停止.据说那规矩是:“晚上十点以后喧哗声不得大于45分贝”.警察带有仪器,准备你不服时做测量取证.第二天,邻居们继续和你来往.他或她还会人情感觉迟钝地告诉你,是他或她打的电话.德国人一门死理,认为规矩得维护.感觉不到打电话告警察对街坊友谊有影响.
但在街上看热闹围观被当成是一种愚蠢的行为.德国人管看热闹的人叫做“Gaffer”,那是一个很贬义的词.说某人是个Gaffer,有点儿附带暗示他白痴低能之类.我在个什么电影里看到过一段情节,那是德国人在公众场合看热闹的典型动作.主角儿在地铁车里不安分,做什么怪异举动.没有人Gaffer似地张了口伸着头去傻看他,也不会有人讲话.可是坐着的一排德国人都偷偷地斜着眼睛看他,拿报纸的从报纸的缝里看着他.当主角看大家时,所有的人立刻把眼睛转向别处.拿报纸的马上一起举好报纸,作继续阅读状.
这并不意味着人与人的关系冷漠,相反的,德国人其实极乐意帮人忙.我在列车上曾多次和陌生的德国人坐一个包厢.他们通常是拿了书报看一路,并不理你.但如果你试图请他们帮助,比如打听某城市某情况,他们立刻放下书报,热情友好地回应,回答会是不厌其详,穷其所知,没完没了.邻座其他人也主动加进来补充,弄得你有点儿招架不了.你在公路边停车抛锚,经常会有德国人停下车问你,要不要什么帮助.在城里问路时,会遇到德国人说:“我带你走过去吧.”或“我送你这一段路,再指给你怎么走.”然后热心地带了你走,或是开车给你引一段路.
而让我印象特深的,是看到过一回德国人集体管闲事.
那次是在慕尼黑.人行道旁一街区草地.草地上远远地坐几个流浪汉,衣着不洁,空酒瓶扔在脚边.我经过时,忽然见那几个汉子爬起来吵闹,互相有撕扯,很激烈.人行道上许多德国人住了脚,不作声,看着.就见汉子们都跳起来,四个人围了一个人打,踢那人倒坐到地上.人行道上忽听有人大喝:“住手!”立刻四下响一片喊声:“住手!”两西装绅士,衣冠楚楚,Boss派头儿,一中年淑女,端装,同时冲进草地.那女人不管不顾,冲进人堆,径去搀扶那倒地人.一绅士挡在众汉子前面,护住.一绅士扯住一正挥老拳的汉子,彼此纠缠.这时草地一边厢冲进来两骑骑警,显然有人电话报警.但来的之快,让我惊讶.骑警高坐马上,将汉子们冲散.骑警马初次见到.一身纯黑,好光泽.都极高大俊美,我肩膀仅及马腹.见骑警来,绅士淑女撒手退出.一绅士笔挺西裤被踹了一脚的泥,淑女头发有凌乱.三个人彼此互不相识,皆是路人.一骑警下马,笼住汉子们盘问.一时间,人行道上观者散去,各人掉头走路.两绅士一淑女不见了踪影.只剩了我,还两个闲人,站了傻看.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