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写的诗现实生活中实现了的诗有哪些?
展开全部
李白诗中的现实主义精神
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是伟大的,也是最典型的。他说自己的诗是“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啸傲凌沧州”。杜甫称赞他的诗也说:“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这种无比神奇的艺术魅力,确是他的诗歌最鲜明的特色. 李白不是一个“万事不关心”的诗人,相反,他似乎什么都关心,很多生活他都体验过,表现过。尽管没有一种生活能永远使他满足,但他那炽热的感情,强烈的个性,在表现各种生活的诗篇中都打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处处留下浓厚的自我表现的主观色彩。因此就其诗歌的内容而言,又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精神,他常用浪漫主义的手法来表现现实题材。《秋浦歌》十七首就是其现实主义精神的代表之作。
唐天宝初年,诗人李白来到了长安。在此后三年的生活中,他渴望施展自己远大抱负的理想破灭了,而逐渐代之以怀才不遇和有志莫酬的感慨。《旧唐书》记载,李白“尝沉醉殿上,引足令高力士脱靴,由是斥去,乃浪迹江湖,终日沉饮”。
其实,李白是在朝中权贵们的排斥之下,离开长安的。长安三年之后,他又开始了前后大约十二年的第二次漫游生活。
《秋浦歌》十七首正是诗人在此次漫游中写下的。李白晚年的政治遭遇是不幸的,其生活道路亦愈加坎坷。他在“山水多奇踪”的秋浦一带漫游吟咏,久久盘垣,抒发自己的情感。并将自己政治上的不得意、苦闷、忧愁、悲愤寄情于山水之间。这是诗人日益觉醒,对现实认识愈加深刻,创作有了新发展的时期。
《秋浦歌》十七首反映了较广阔的社会生活,并有一定的深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热爱自然,热爱生活,与诗人前期作品相比表现得更为执着,更为热烈。
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是与他对祖国、对生活,对自由的热爱统一在一起的。诗人笔下的山川景物是那么绚丽多姿,那么气势豪迈那么富有旺盛的生命力。他简直就是一位巧夺天工的丹青手,将大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呈现在我们面前。
诗人赞美清溪,那里的山川景物兼有浙江会嵇与湖南洞庭湖之美,“山川如剡县,风日似长沙。”(《秋浦歌》其六)诗人还用传神之笔着意临观“天倾欲坠石,水拂寄生枝。”的水车岭(《秋浦歌》其八),“水急客舟疾,山花拂面香。”的万箩山(《秋浦歌》其十一),“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的玉镜潭,“江祖一片石,青天扫画屏。”的江祖石(《秋浦歌》其九)。
又如《秋浦歌》其十二:
水如一尺练,此地即平天
耐可乘明月,看花上酒楼。
齐山山脚插入清溪,旁有平天湖。当年山水相连,乘舟即可登山游览。李白曾在月夜由平天湖乘舟观赏山景,饮酒赋诗。美丽的秋浦平天湖,月光下宛若绢素澄清鲜亮,又似天空般开阔平静。船行水上,仿佛乘月而行。沿岸山花拂面,诗情浓郁。诗人面对这“水如一尺练”的大自然的美妙景致,寄托了自的热爱之情。再如《秋浦歌》其九:
江祖一片石,青天扫画屏。
题诗留万古,绿字锦苔生。
诗人以短短的四句,便将江祖石的雄姿展现在我们面前。字里行间,无不寄托着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驱策李白不断追寻人生的真谛,让自己的心灵游弋于茫茫宇宙大化之中,以获得精神上的慰籍。正因为如此,他笔下的大自然,往往流淌着生命的底蕴。
(二)热情歌颂劳动人民,与诗人的前期作品相比,具有更多的人民性。
诗人通过对社会的长期观察和接触,越来越看清了唐王朝统治集团的黑暗、腐朽,加之自己政治上累遭挫折,生活上每况愈下,使他有机会接触到下层社会,并得以接近当时的普通的劳动人民。在李白诗集中,直接描写劳动人民的诗篇大都是他晚年所做,《秋浦歌》十七首则是这些作品的代表。
在诗中,诗人热情歌颂了樵夫、船工、渔民和冶炼工们的生活、爱情以及他们的美好情操,充分表现了诗人对普通劳动人民的热爱。
如《秋浦歌》其十三:
绿水净素月,明月白鹭飞。
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
这是一首美好动人的爱情颂歌。水净月明,村姑们在月下采菱,小伙子和她们一道唱着歌,踏着皎洁的月光回家。一幅纯洁美好的生活图画,生动形象地展现在了我们面前。这与诗人所憎恨的统治阶级“轻薄儿”们“日暮醉酒归,白马骄且驰”(《古风》其八),“斗鸡金宫里,徇蹴瑶台还”(《古风》其四十六)的花天酒地,斗鸡走狗,百无聊赖的腐朽糜烂生活是一个鲜明的对照。因此,这首诗不仅歌颂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和爱情,更重要的在劳动人民中间,诗人还发现了与统治阶级乌烟瘴气的生活决然不同的别一世界——一个健康明朗的美好天地。
又如《秋浦歌》其十四: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这是一首冶炼工的颂歌。在当年秋浦铜矿冶炼场,诗人看到了一幅壮丽的图景——冶炼工人夜间炼铜的场景。诗人满怀豪情,以鲜明夺目的色彩,将冶炼工人在极其简陋的工地,艰苦夜战的情景传神地描绘了出来,热情歌颂了冶炼工人的美好情操。
再如《秋浦歌》其十六:
秋浦田客翁,采鱼水中宿。
妻子张白鹇,结置映深竹。
丈夫捕鱼,妻子捕鸟,忙忙碌碌,夜以继日地同事劳动。这与统治阶级四体不分,饱食终日的寄生生活相比,显得多么崇高。
由于长期漂泊不定的生活,使得诗人较多地接近了下层人民,对于他们的生活有了一定的熟悉和了解,感情上也逐渐地接近他们,因而才能够在诗歌中较好地刻画出他们的生活与精神面貌。
在诗人笔下,普通劳动者的形象是如此美好:那“一道夜歌归”的采菱女和小伙子,那“歌曲动寒川”的冶铜工人,是那样地乐观向上。这三首绝句仿佛是美好动人的抒情歌曲,紧紧扣住了我们的心弦。可以说,李白若没有亲身深入下层社会,没有亲身接近劳动人民,是绝对写不出如此的好诗。诗人虽然在政治上不得意而有志难骋,也曾经有过苦闷和消沉,但他始终没有沉沦下去。相反,他对当时的黑暗现实认识得也更加深刻了。而对普通劳动者极其生活的关注,正是李白此时期心灵之思、情感之动的真实表露。
(三)对社会现实的不满、怀才不遇的苦闷忧愁和前期作品相比,表现得更为含蓄、深沉。
李白不愿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但又找不到光明正确的道路;满怀济世之心,却英雄无用武之地。他的政治生涯几乎与李隆基统治年代相始终,一方面,李白接受了当时社会的不良风气,如求仙、施道,另一方面,又企图挣脱这种社会风气对自己的束缚。在诗中就可以看出这种矛盾的冲突,以及造成诗人怀才不遇,苦闷忧愁的社会背景。
如《秋浦歌》其一:
秋浦长似秋,萧条使人愁。
客愁不可渡,行上东大楼。
正西望长安,下见江水流。
寄言向江水,汝意忆侬不。
遥传一掬泪,为我达扬州。
《李太白诗文系年》引奚禄治说:“白时从金陵客宣,故不能忘情于扬州,然其意实在长安也。”又说:“又云望长安矣,而结云扬州者,盖长安之途所经处也。”这真是画龙点睛之笔记,道出了其诗的主旨。
诗人初到长安本来幻想的是建立一番“济苍生”、“定寰区”的大事业,不料唐玄宗欣赏于他的并不是什么“游说万乘”的“霸王略”,偏偏是李白所不安心的“蓬篙人”的生活,这不能不使他大失所望。
其实,长安三年李白不过是个为唐王朝点缀升平的御用文人而已。然而,他是不甘心充当粉饰太平的摆设、阿谀逢迎的帮闲。因此,诗中的“愁”字,就不仅仅是因得不到当权者的重用,所发出的怀才不遇的悲叹,同时也表露出对现实社会的强烈不满。在这里,他的感情是十分深沉的。在此之前,他目睹了“鼻息干虹霓,行人皆怵忧”(《古风》其二十四)的权贵们的飞扬跋扈,“白日掩徂辉,浮云无定端”(《古风》其三十九)那样的朝政的昏庸腐败,“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古风》其十五)的贤士进身无门,反遭摧残的现实。这些无不激起诗人的强烈愤慨。
但是,李白对自己亲身体验,并加以抨击的社会腐败没落的本质是不理解的。因而,对自己创作中体现出来的新觉悟,也是不自觉的。表现在这首诗中,他的心情只能是苦闷、忧愁。“客愁不可渡,行上东大楼。正西望长安,下见江水流。”诗人站在高高的大楼山上,怀念自己在长安的三年生活。然而现实无情,他的面前不过是东逝的江水,思之不免心灰意冷,悲观失望起来。接着,诗人又发出“寄言向江水,汝意忆侬不。”的愿望,仍幻想自己能够被皇帝重用。但连诗人自己都认为这种可能性是极小的,只有独自叹息而已。最后两句“遥传一掬泪,为我达扬州”诗人仍希望施展自己的远大抱负。这“遥传一掬泪”,说明他是何等的恳切啊。在这里,诗人的感情一唱三叹,真切地反映出诗人内心世界的矛盾冲突以及怀才不遇的心情,说明诗人对现实生活的观察更为透彻,对唐王朝的认识也更加深刻。
不过,对于李白这样的封建文人来说,旧的传统观念犹如“抽刀断水”,想断也断不了,因而,也就缺乏投入现实斗争的勇气,只能陷入“举杯锁愁”的无法排遣的苦闷之中。
我们倘若比较一下诗人公元753年南下以前和以后的诗歌,即可发现有着显著的不同。诗人来到秋浦以后,很少有慷慨激昂之作,更多的是悲愤忧愁的低回咏叹。游览之作也多注重山水外貌的刻画,而不作更多的情感抒发。所以,在《秋浦歌》中,与其说是寄情于山水,不如说是寄“愁”于山水。例如,“秋浦长似秋,萧条使人愁”,“秋浦猿夜愁,黄山堪白头”,可谓“愁”思绵绵。我们再看《秋浦歌》其二:
秋浦猿夜愁,黄山堪白头。
青溪非陇水,翻作断肠流。
欲去不得去,薄游成远游。
何年是归日,雨泪下孤舟。
在这里,诗人歧路彷徨的心情表达得如此混茫莫测。他所抒发的怀才不遇,已经不是前期那种“功业莫从就”(《淮南卧病抒怀》)的单纯感叹,而变成了对社会不满的复杂情绪。
李白之所以感到政治上没有出路,首先是他不愿意和佞幸小子为伍。同时,也意味着他对宫廷权贵以及对唐玄宗本人的失望。在此诗中,一个“愁”字,读之令人感到诗人对自己的前途是如此渺茫、如此肃杀。“青溪非陇水,翻作断肠流”,表面上似乎没有多大伤感之情,实际却是历经事故,愤怒到极点的强作镇静,流露的是无可奈何之感。诗中的后四句,表现出他不甘隐退,决意漫游的思想。诗人此时已经感到自己与黑暗势力决不相容。“何年是归日,雨泪下孤舟”,诗人反抗的心声此时从高昂的基调又跌落到不可解脱的苦闷之中。这忧郁、愤慨两种感情基调的交织,最终又归结到一个“愁”字。这即是诗人思想上无法解决的矛盾所决定的,也是那个让诗人失望的社会投在诗人心灵上的阴影。
《秋浦歌》十七首中的政治抒情诗,除了以上所举的较直接抒发感情的篇章外,还有的采取夸张、联想与现实杂揉在一起的比较隐晦曲折的诗篇。
如历来倍受赞赏的《秋浦歌》其十五: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表现了诗人惟恐时光逝去,理想不能实现的忧愁、苦闷的心理。他希望挽留以往飞逝的时光,因为时光的逝去,就意味着理想的落空。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尽情地抒发了自己的怀才不遇、愁绪万端的复杂感情。悲叹中透出不平,感慨中蕴寓着忧愁。这是李白政治上不得志后的慷慨悲歌。
类似的还有其四:
两鬓入秋浦,猿声催白发。
一朝飒已衰,长短尽成丝。
诗人苦闷的心情,表达得可谓回肠荡气,曲折深沉。借助“猿声”、“白发”这一形象化的语言,我们不是可以窥探到李白那悲愁的心境吗?
《古风》第十九也同样表现了李白诗歌创作中的现实主义精神。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在升天神游的美丽幻想中,突然俯见被安禄山蹂躏毁灭了的洛阳。使我们不禁想起《离骚》的结尾:“陟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乎旧乡。”急转直下的感情,浪漫幻想的破灭,深刻地表现出诗人无比沉痛的爱国心情。诗人在幻境中充分表现了现实与理想的对立,或是不能忘怀苦难现实的拳拳之心。把丰富的现实生活感受寄托在幻境之中,在惝恍迷离的幻觉形象中表现出清醒的抗争意识和热情
综上所述,可看出李白的诗歌创作中也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精神。
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是伟大的,也是最典型的。他说自己的诗是“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啸傲凌沧州”。杜甫称赞他的诗也说:“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这种无比神奇的艺术魅力,确是他的诗歌最鲜明的特色. 李白不是一个“万事不关心”的诗人,相反,他似乎什么都关心,很多生活他都体验过,表现过。尽管没有一种生活能永远使他满足,但他那炽热的感情,强烈的个性,在表现各种生活的诗篇中都打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处处留下浓厚的自我表现的主观色彩。因此就其诗歌的内容而言,又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精神,他常用浪漫主义的手法来表现现实题材。《秋浦歌》十七首就是其现实主义精神的代表之作。
唐天宝初年,诗人李白来到了长安。在此后三年的生活中,他渴望施展自己远大抱负的理想破灭了,而逐渐代之以怀才不遇和有志莫酬的感慨。《旧唐书》记载,李白“尝沉醉殿上,引足令高力士脱靴,由是斥去,乃浪迹江湖,终日沉饮”。
其实,李白是在朝中权贵们的排斥之下,离开长安的。长安三年之后,他又开始了前后大约十二年的第二次漫游生活。
《秋浦歌》十七首正是诗人在此次漫游中写下的。李白晚年的政治遭遇是不幸的,其生活道路亦愈加坎坷。他在“山水多奇踪”的秋浦一带漫游吟咏,久久盘垣,抒发自己的情感。并将自己政治上的不得意、苦闷、忧愁、悲愤寄情于山水之间。这是诗人日益觉醒,对现实认识愈加深刻,创作有了新发展的时期。
《秋浦歌》十七首反映了较广阔的社会生活,并有一定的深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热爱自然,热爱生活,与诗人前期作品相比表现得更为执着,更为热烈。
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是与他对祖国、对生活,对自由的热爱统一在一起的。诗人笔下的山川景物是那么绚丽多姿,那么气势豪迈那么富有旺盛的生命力。他简直就是一位巧夺天工的丹青手,将大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呈现在我们面前。
诗人赞美清溪,那里的山川景物兼有浙江会嵇与湖南洞庭湖之美,“山川如剡县,风日似长沙。”(《秋浦歌》其六)诗人还用传神之笔着意临观“天倾欲坠石,水拂寄生枝。”的水车岭(《秋浦歌》其八),“水急客舟疾,山花拂面香。”的万箩山(《秋浦歌》其十一),“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的玉镜潭,“江祖一片石,青天扫画屏。”的江祖石(《秋浦歌》其九)。
又如《秋浦歌》其十二:
水如一尺练,此地即平天
耐可乘明月,看花上酒楼。
齐山山脚插入清溪,旁有平天湖。当年山水相连,乘舟即可登山游览。李白曾在月夜由平天湖乘舟观赏山景,饮酒赋诗。美丽的秋浦平天湖,月光下宛若绢素澄清鲜亮,又似天空般开阔平静。船行水上,仿佛乘月而行。沿岸山花拂面,诗情浓郁。诗人面对这“水如一尺练”的大自然的美妙景致,寄托了自的热爱之情。再如《秋浦歌》其九:
江祖一片石,青天扫画屏。
题诗留万古,绿字锦苔生。
诗人以短短的四句,便将江祖石的雄姿展现在我们面前。字里行间,无不寄托着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驱策李白不断追寻人生的真谛,让自己的心灵游弋于茫茫宇宙大化之中,以获得精神上的慰籍。正因为如此,他笔下的大自然,往往流淌着生命的底蕴。
(二)热情歌颂劳动人民,与诗人的前期作品相比,具有更多的人民性。
诗人通过对社会的长期观察和接触,越来越看清了唐王朝统治集团的黑暗、腐朽,加之自己政治上累遭挫折,生活上每况愈下,使他有机会接触到下层社会,并得以接近当时的普通的劳动人民。在李白诗集中,直接描写劳动人民的诗篇大都是他晚年所做,《秋浦歌》十七首则是这些作品的代表。
在诗中,诗人热情歌颂了樵夫、船工、渔民和冶炼工们的生活、爱情以及他们的美好情操,充分表现了诗人对普通劳动人民的热爱。
如《秋浦歌》其十三:
绿水净素月,明月白鹭飞。
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
这是一首美好动人的爱情颂歌。水净月明,村姑们在月下采菱,小伙子和她们一道唱着歌,踏着皎洁的月光回家。一幅纯洁美好的生活图画,生动形象地展现在了我们面前。这与诗人所憎恨的统治阶级“轻薄儿”们“日暮醉酒归,白马骄且驰”(《古风》其八),“斗鸡金宫里,徇蹴瑶台还”(《古风》其四十六)的花天酒地,斗鸡走狗,百无聊赖的腐朽糜烂生活是一个鲜明的对照。因此,这首诗不仅歌颂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和爱情,更重要的在劳动人民中间,诗人还发现了与统治阶级乌烟瘴气的生活决然不同的别一世界——一个健康明朗的美好天地。
又如《秋浦歌》其十四: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这是一首冶炼工的颂歌。在当年秋浦铜矿冶炼场,诗人看到了一幅壮丽的图景——冶炼工人夜间炼铜的场景。诗人满怀豪情,以鲜明夺目的色彩,将冶炼工人在极其简陋的工地,艰苦夜战的情景传神地描绘了出来,热情歌颂了冶炼工人的美好情操。
再如《秋浦歌》其十六:
秋浦田客翁,采鱼水中宿。
妻子张白鹇,结置映深竹。
丈夫捕鱼,妻子捕鸟,忙忙碌碌,夜以继日地同事劳动。这与统治阶级四体不分,饱食终日的寄生生活相比,显得多么崇高。
由于长期漂泊不定的生活,使得诗人较多地接近了下层人民,对于他们的生活有了一定的熟悉和了解,感情上也逐渐地接近他们,因而才能够在诗歌中较好地刻画出他们的生活与精神面貌。
在诗人笔下,普通劳动者的形象是如此美好:那“一道夜歌归”的采菱女和小伙子,那“歌曲动寒川”的冶铜工人,是那样地乐观向上。这三首绝句仿佛是美好动人的抒情歌曲,紧紧扣住了我们的心弦。可以说,李白若没有亲身深入下层社会,没有亲身接近劳动人民,是绝对写不出如此的好诗。诗人虽然在政治上不得意而有志难骋,也曾经有过苦闷和消沉,但他始终没有沉沦下去。相反,他对当时的黑暗现实认识得也更加深刻了。而对普通劳动者极其生活的关注,正是李白此时期心灵之思、情感之动的真实表露。
(三)对社会现实的不满、怀才不遇的苦闷忧愁和前期作品相比,表现得更为含蓄、深沉。
李白不愿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但又找不到光明正确的道路;满怀济世之心,却英雄无用武之地。他的政治生涯几乎与李隆基统治年代相始终,一方面,李白接受了当时社会的不良风气,如求仙、施道,另一方面,又企图挣脱这种社会风气对自己的束缚。在诗中就可以看出这种矛盾的冲突,以及造成诗人怀才不遇,苦闷忧愁的社会背景。
如《秋浦歌》其一:
秋浦长似秋,萧条使人愁。
客愁不可渡,行上东大楼。
正西望长安,下见江水流。
寄言向江水,汝意忆侬不。
遥传一掬泪,为我达扬州。
《李太白诗文系年》引奚禄治说:“白时从金陵客宣,故不能忘情于扬州,然其意实在长安也。”又说:“又云望长安矣,而结云扬州者,盖长安之途所经处也。”这真是画龙点睛之笔记,道出了其诗的主旨。
诗人初到长安本来幻想的是建立一番“济苍生”、“定寰区”的大事业,不料唐玄宗欣赏于他的并不是什么“游说万乘”的“霸王略”,偏偏是李白所不安心的“蓬篙人”的生活,这不能不使他大失所望。
其实,长安三年李白不过是个为唐王朝点缀升平的御用文人而已。然而,他是不甘心充当粉饰太平的摆设、阿谀逢迎的帮闲。因此,诗中的“愁”字,就不仅仅是因得不到当权者的重用,所发出的怀才不遇的悲叹,同时也表露出对现实社会的强烈不满。在这里,他的感情是十分深沉的。在此之前,他目睹了“鼻息干虹霓,行人皆怵忧”(《古风》其二十四)的权贵们的飞扬跋扈,“白日掩徂辉,浮云无定端”(《古风》其三十九)那样的朝政的昏庸腐败,“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古风》其十五)的贤士进身无门,反遭摧残的现实。这些无不激起诗人的强烈愤慨。
但是,李白对自己亲身体验,并加以抨击的社会腐败没落的本质是不理解的。因而,对自己创作中体现出来的新觉悟,也是不自觉的。表现在这首诗中,他的心情只能是苦闷、忧愁。“客愁不可渡,行上东大楼。正西望长安,下见江水流。”诗人站在高高的大楼山上,怀念自己在长安的三年生活。然而现实无情,他的面前不过是东逝的江水,思之不免心灰意冷,悲观失望起来。接着,诗人又发出“寄言向江水,汝意忆侬不。”的愿望,仍幻想自己能够被皇帝重用。但连诗人自己都认为这种可能性是极小的,只有独自叹息而已。最后两句“遥传一掬泪,为我达扬州”诗人仍希望施展自己的远大抱负。这“遥传一掬泪”,说明他是何等的恳切啊。在这里,诗人的感情一唱三叹,真切地反映出诗人内心世界的矛盾冲突以及怀才不遇的心情,说明诗人对现实生活的观察更为透彻,对唐王朝的认识也更加深刻。
不过,对于李白这样的封建文人来说,旧的传统观念犹如“抽刀断水”,想断也断不了,因而,也就缺乏投入现实斗争的勇气,只能陷入“举杯锁愁”的无法排遣的苦闷之中。
我们倘若比较一下诗人公元753年南下以前和以后的诗歌,即可发现有着显著的不同。诗人来到秋浦以后,很少有慷慨激昂之作,更多的是悲愤忧愁的低回咏叹。游览之作也多注重山水外貌的刻画,而不作更多的情感抒发。所以,在《秋浦歌》中,与其说是寄情于山水,不如说是寄“愁”于山水。例如,“秋浦长似秋,萧条使人愁”,“秋浦猿夜愁,黄山堪白头”,可谓“愁”思绵绵。我们再看《秋浦歌》其二:
秋浦猿夜愁,黄山堪白头。
青溪非陇水,翻作断肠流。
欲去不得去,薄游成远游。
何年是归日,雨泪下孤舟。
在这里,诗人歧路彷徨的心情表达得如此混茫莫测。他所抒发的怀才不遇,已经不是前期那种“功业莫从就”(《淮南卧病抒怀》)的单纯感叹,而变成了对社会不满的复杂情绪。
李白之所以感到政治上没有出路,首先是他不愿意和佞幸小子为伍。同时,也意味着他对宫廷权贵以及对唐玄宗本人的失望。在此诗中,一个“愁”字,读之令人感到诗人对自己的前途是如此渺茫、如此肃杀。“青溪非陇水,翻作断肠流”,表面上似乎没有多大伤感之情,实际却是历经事故,愤怒到极点的强作镇静,流露的是无可奈何之感。诗中的后四句,表现出他不甘隐退,决意漫游的思想。诗人此时已经感到自己与黑暗势力决不相容。“何年是归日,雨泪下孤舟”,诗人反抗的心声此时从高昂的基调又跌落到不可解脱的苦闷之中。这忧郁、愤慨两种感情基调的交织,最终又归结到一个“愁”字。这即是诗人思想上无法解决的矛盾所决定的,也是那个让诗人失望的社会投在诗人心灵上的阴影。
《秋浦歌》十七首中的政治抒情诗,除了以上所举的较直接抒发感情的篇章外,还有的采取夸张、联想与现实杂揉在一起的比较隐晦曲折的诗篇。
如历来倍受赞赏的《秋浦歌》其十五: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表现了诗人惟恐时光逝去,理想不能实现的忧愁、苦闷的心理。他希望挽留以往飞逝的时光,因为时光的逝去,就意味着理想的落空。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尽情地抒发了自己的怀才不遇、愁绪万端的复杂感情。悲叹中透出不平,感慨中蕴寓着忧愁。这是李白政治上不得志后的慷慨悲歌。
类似的还有其四:
两鬓入秋浦,猿声催白发。
一朝飒已衰,长短尽成丝。
诗人苦闷的心情,表达得可谓回肠荡气,曲折深沉。借助“猿声”、“白发”这一形象化的语言,我们不是可以窥探到李白那悲愁的心境吗?
《古风》第十九也同样表现了李白诗歌创作中的现实主义精神。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在升天神游的美丽幻想中,突然俯见被安禄山蹂躏毁灭了的洛阳。使我们不禁想起《离骚》的结尾:“陟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乎旧乡。”急转直下的感情,浪漫幻想的破灭,深刻地表现出诗人无比沉痛的爱国心情。诗人在幻境中充分表现了现实与理想的对立,或是不能忘怀苦难现实的拳拳之心。把丰富的现实生活感受寄托在幻境之中,在惝恍迷离的幻觉形象中表现出清醒的抗争意识和热情
综上所述,可看出李白的诗歌创作中也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精神。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