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用康熙字典?
使用“康熙字典”查字的采用部首检字和笔画检字方法。
该字典采用部首分类法,按笔画排列单字,字典全书分为十二集,以十二地支标识,即子集、丑集、寅集、卯集、辰集、巳集、午集、未集、申集、酉集、戌集、亥集。
1、部首检字有一个歌诀:一二子中寻,三画问丑寅,四在卯辰巳,五午六未申,七酉八九戌,其余亥部存。或是“一二在子三丑寅,四卯辰巳五午寻,六在未申七在酉,八九在戌余亥存。”大意为:部首的笔画为一画或二画在子集中找,三画在丑、寅集中找……诸如此类。
例如:查“康”字。在部首索引中找“广(yan)”部,在“寅下”5页。除部首外,“隶”为8画,再到“寅集下”“广”部8画里查“康”字,在“寅下集”9页中可以查到。
2、笔画检字用于难字查检,可依笔画检字表。
例如:查“民”字,如果不知道其部首,可以查笔画检字表。“民”为5画,可以在5画中查到。“民”下注为“氏”部,再到“部首索引”中查到“氏”部。“氏”在“辰集”33页,“辰集下”中“氏”部1画里即可查到“民”字。
扩展资料:
《康熙字典》有这样三个优点:
1、收字相当丰富;
2、它以二百一十四个部首分类,并注有反切注音、出处、及参考等,差不多把每一个字的不同音切和不同意义都列举进去,可以供使用者检阅;
3、除了僻字僻义以外,它又差不多在每字每义下,都举了例子。
《康熙字典》是清朝康熙皇帝亲自下诏编撰。原四十二卷。翰林院掌院学士张玉书主持编写工作。依据《字汇》、《正字通》加以增订而成。康熙五十年(1716)年印行于世。其内容引古代诗文以溯其字源,又注各代用法以佐证其变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康熙字典
字典先列出一个读音:《广韵》居黝切;《集韵》吉酉切,然后说「并音朻」。这个音,用广府话来读是粗口(所以广府人便变音读之为「斗」)。这个音的音义呢?字典引《说文》,解为「绳三合」,又引《史记》的注文:「合绳为纠」,这便即是「纠缠」的「纠」字。
字典接解之为「发举其愆过」,那便是「纠正」了。它还举出一个字义,是「察」的意思,那便是「纠察」了。这样一来,「朻」音便有三个主要字义。
字典接列出一个读音:《集韵》举夭切音矫。那是姿熊安详舒展之意。不过在这字义之下却又有另一读音:《正韵》举有切音九。
这样一分别,相信立刻便明白「纠」字的主要意义,同时知道应不应该凡「纠」必读为「九」。
康熙字典的部首,按笔画多少的顺序排列在以地支命名的十二集中。其歌诀为:“一二子中寻,三画问丑寅,四在卯辰巳,五午六未申。七酉八九戌,其余亥部存。”
解放前出版的字典和辞典大都这样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