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你喜爱的古诗词中的名句来表达自己对崇高人生理想的追求,并写明出处或作者{最少3个},谢谢了
3个回答
展开全部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诗,共有三首,分咏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这一首是望东岳泰山。开元二十四年(736),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裘马清狂”的漫游生活。此诗即写于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时,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蓬勃勃的朝气。
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
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揣摹劲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样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虚字,这里把它融入诗句中,是个新创,很别致。这个“夫”字,虽无实在意义,却少它不得,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齐鲁青未了”,是经过一番揣摹后得出的答案,真是惊人之句。它既不是抽象地说泰山高,也不是象谢灵运《泰山吟》那样用“崔崒刺云天”这类一般化的语言来形容,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所以这一句描写出地理特点,写其他山岳时不能挪用。明代莫如忠《登东郡望岳楼》诗说:“齐鲁到今青未了,题诗谁继杜陵人?”他特别提出这句诗,并认为无人能继,是有道理的。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脚。“钟”字,将大自然写得有情。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判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割”本是个普通字,但用在这里,确是“奇险”。由此可见,诗人杜甫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作风,在他的青年时期就已养成。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因长时间目不转睛地望着,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可知时已薄暮,诗人还在望。不言而喻,其中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最后两句,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会当”是唐人口语,意即“一定要”。如王勃《春思赋》:“会当一举绝风尘,翠盖朱轩临上春。”有时单用一个“会”字,如孙光宪《北梦琐言》:“他日会杀此竖子!”即杜诗中亦往往有单用者,如“此生那老蜀,不死会归秦!”(《奉送严公入朝》)如果把“会当”解作“应当”,便欠准确,神气索然。
从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在,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们所不可缺少的。这就是为什么这两句诗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而至今仍能引起我们强烈共鸣的原因。清代浦起龙认为杜诗“当以是为首”,并说“杜子心胸气魄,于斯可观。取为压卷,屹然作镇。”(《读杜心解》)也正是从这两句诗的象征意义着眼的。这和杜甫在政治上“自比稷与契”,在创作上“气劘屈贾垒,目短曹刘墙”,正是一致的。此诗被后人誉为“绝唱”,并刻石为碑,立在山麓。无疑,它将与泰山同垂不朽。
新闻 网页 贴吧 知道 MP3 图片 视频 百科 文库 帮助 | 设置
百度知道 > 社会民生 > 宗教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的启示 浏览次数:366次悬赏分:5 | 解决时间:2010-11-17 19:40 | 提问者:倩尔迪公主 | 检举
最佳答案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给我的启示录
在学习中,我积累了很多条关于读书的名言,在这当中,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那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在我5岁时,父亲告诉了我这句名言,当时,我并不了解这句话的含义。一天晚上,父亲告诉我:“儿子,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鼓励人们发奋读书的名句,只有多读书,在写作的时你才会如有神助一样,只有通过不停的的读书,不断地积累,才能获得无穷无尽的宝贵素材,明白了吗?快去行动吧!”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从此,我的读书生活开始了。
我开始发疯似的读书,从早到晚,只要有空闲的时间,我便抱着书本去啃,我知道,只有这样,才能获取宝贵的知识和写作素材。
后来,在三年级的作文竞赛中,我读书获取的宝贵素材,终于有力用武之地,我已经可以写出七百多字的作文了,就是因为我平时积累了很多好句子,所以能与别人的写作水平拉开很大的距离,足以能够让人眼睛一亮。
到了四年级时,我读了很多的历史书籍,历史知识学的非常广泛了,历史上的人物和事件我背的滚瓜烂熟,同时,还积累了很多古诗词句。
有一段时间,爸爸出差几个月才回来。见到父亲,我提议和父亲比赛写作文,45分钟的时间到了,我们互相欣赏着对方的作文。父亲竟然说:“你写作文的水平都超过爸爸了,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啊!”我们俩多开心地哈哈大笑起来。
这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名言陪伴着我走进了读书的生活,让我领会到:要想写好作文,就要多阅读书籍,让你的知识丰富起来,写作时就一定能够左右逢源,涉笔成趣
新闻 网页 贴吧 知道 MP3 图片 视频 百科 文库 帮助 | 设置
百度知道 > 电脑/网络 > 程序设计 > VB
何解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浏览次数:832次悬赏分:0 | 解决时间:2009-12-22 10:36 | 提问者:龙阳刀123 | 检举
何解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最佳答案 [译文] 所以上天将要把重大职责降临到某人身上的时候,一定要先使他的意志遭受折磨,使他的筋骨经受劳累,使他的身体肠胃忍饥饿,使他的全身困苦疲乏,使他的行为总是遭受困扰麻烦。这样,便可使他的心态受到震动,使他的性格更加坚韧,从而增加他们所未具备的能力。
[出典] 《孟子》
注:
1、【原文】
孟子曰:“舜发于畎亩①之中,傅说②举于版筑③之间,胶鬲(4)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土⑤,孙叔敖举于海(6),百里奚举于市(7)。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 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8)益其所不能。人恒过, 然后能改;困于心,衡(9)于虑,而后作;征(10)于色,发于声,而后 喻。入则无 法家拂士(11),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注释】
①畎(quǎn)亩:田间,田地。
②傅说(yuè):殷武丁时人,曾为 刑徒,在傅险筑墙,后被武丁发现,举用为相。
③版筑:一种筑墙工作, 在两块墙版中,填人泥土夯实。
④胶鬲(gé):殷纣王时人,曾以贩卖鱼、 盐为生,周文王把他举荐给纣,后辅佐周武王。
⑤管夷吾:管仲。士:此 处指狱囚管理者。当年齐桓公和公子纠争夺君位,公子纠失败后,管仲随他 一起逃到鲁国,齐桓公知道他贤能,所以要求鲁君杀死公子纠,而把管仲押 回自己处理。鲁君于是派狱囚管理者押管仲回国,结果齐桓公用管仲为宰相。
(6)孙叔敖:是春秋时楚国的隐士,隐居海边,被楚王发现后任为令尹 (宰相)。
(7)百里奚举于市:春秋时的贤人百里奚,流落在楚国,秦穆公 用五张羊皮的价格
把他买回,任为宰相,所以说“举于市”。
(8)曾:同 “增”。
(9)衡:通“横”,指横塞。
(10)征:表征,表现。
(11)法家拂 士:法家,有法度的大臣;拂,假借为“弼”,辅佐;拂士即辅佐的贤士。
3、【常见译文】
孟子说:“舜从田间劳动中成长起来,傅说从筑墙的工作中被 选拔出来,胶鬲被选拔于鱼盐的买卖之中,管仲被提拔于囚犯的位置上,孙叔敖从海边被发现,百里奚从市场上被选拔。所以,上天将要把重大使命降落到某人身上,一定要先使他的意志受到磨练,使他的筋骨受到劳累,使他的身体忍饥挨饿, 使他备受穷困之苦,做事总是不能顺利。这样来震动他的心志,坚韧他的性情,增长他的才能。人总是要经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错误;。心气郁结,殚思极虑,然后才能奋发而起;显露在脸色上,表达在声音中,然后才能被人了解。
一个国家,内没有守法的大臣和辅佐的贤士,外没有敌对国家的忧患,往往容 易亡国。由此可以知道, 忧患使人生存,安逸享乐却足以使人败亡。”
4、【普遍观点】
原文中先列举舜帝、傅说、胶鬲、管仲、孙叔敖、百里 奚六人出身下层,然后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云云,令人很容易想到意志的磨练方面。
最后一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尤其令人想到逆境中发奋图强的浓厚悲剧意识。这种解释一般为后人接受,看似并无大碍。
5、它告诉人们:所有将来要成就一番事业的人,都必然要在内心和身体各方面经受一番痛苦与曲折的磨练,并以此来增长自己的才干。能吃的苦都吃过了,能经受的挫折都经受过了,以后即使再碰到类似的困难和挫折,便能处变不惊,临危不乱,冷静对待,设法克服和应对。
6、(四)追求真理: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告子下》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孟子曰:“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哉?” 《孟子·离娄上》
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
7、它是真正从内在到外在来鼓舞人心的,因为他真的可以在逆境的时候将给自己听,听完后会有充满斗志,不论前方有多少困苦,都能够挺过去,不是吗?
如果一个人定了一个长期的目标,那他会很难实现它。如果只是在一段时间内定下一个短期目标,那么这个人只要付出终会有一天实现它,而不断的加难自己的目标,人也就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的进步。
生活中有许多的事情都在等着我们去做,别太在意眼前的得失。我说“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很有道理。但是无论是幸还是命,人都要去努力。没有到最后一刻,你永远都是有得到的可能,不要放弃。
也有朋友对我说“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勇敢面对失败,可怕的是失败之后就再也站不起来了。”参考资料:http://wangyuelawyer.blog.163.com/blog/static/5808410920092611016190/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诗,共有三首,分咏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这一首是望东岳泰山。开元二十四年(736),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裘马清狂”的漫游生活。此诗即写于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时,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蓬勃勃的朝气。
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
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揣摹劲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样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虚字,这里把它融入诗句中,是个新创,很别致。这个“夫”字,虽无实在意义,却少它不得,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齐鲁青未了”,是经过一番揣摹后得出的答案,真是惊人之句。它既不是抽象地说泰山高,也不是象谢灵运《泰山吟》那样用“崔崒刺云天”这类一般化的语言来形容,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所以这一句描写出地理特点,写其他山岳时不能挪用。明代莫如忠《登东郡望岳楼》诗说:“齐鲁到今青未了,题诗谁继杜陵人?”他特别提出这句诗,并认为无人能继,是有道理的。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脚。“钟”字,将大自然写得有情。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判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割”本是个普通字,但用在这里,确是“奇险”。由此可见,诗人杜甫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作风,在他的青年时期就已养成。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因长时间目不转睛地望着,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可知时已薄暮,诗人还在望。不言而喻,其中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最后两句,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会当”是唐人口语,意即“一定要”。如王勃《春思赋》:“会当一举绝风尘,翠盖朱轩临上春。”有时单用一个“会”字,如孙光宪《北梦琐言》:“他日会杀此竖子!”即杜诗中亦往往有单用者,如“此生那老蜀,不死会归秦!”(《奉送严公入朝》)如果把“会当”解作“应当”,便欠准确,神气索然。
从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在,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们所不可缺少的。这就是为什么这两句诗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而至今仍能引起我们强烈共鸣的原因。清代浦起龙认为杜诗“当以是为首”,并说“杜子心胸气魄,于斯可观。取为压卷,屹然作镇。”(《读杜心解》)也正是从这两句诗的象征意义着眼的。这和杜甫在政治上“自比稷与契”,在创作上“气劘屈贾垒,目短曹刘墙”,正是一致的。此诗被后人誉为“绝唱”,并刻石为碑,立在山麓。无疑,它将与泰山同垂不朽。
新闻 网页 贴吧 知道 MP3 图片 视频 百科 文库 帮助 | 设置
百度知道 > 社会民生 > 宗教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的启示 浏览次数:366次悬赏分:5 | 解决时间:2010-11-17 19:40 | 提问者:倩尔迪公主 | 检举
最佳答案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给我的启示录
在学习中,我积累了很多条关于读书的名言,在这当中,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那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在我5岁时,父亲告诉了我这句名言,当时,我并不了解这句话的含义。一天晚上,父亲告诉我:“儿子,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鼓励人们发奋读书的名句,只有多读书,在写作的时你才会如有神助一样,只有通过不停的的读书,不断地积累,才能获得无穷无尽的宝贵素材,明白了吗?快去行动吧!”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从此,我的读书生活开始了。
我开始发疯似的读书,从早到晚,只要有空闲的时间,我便抱着书本去啃,我知道,只有这样,才能获取宝贵的知识和写作素材。
后来,在三年级的作文竞赛中,我读书获取的宝贵素材,终于有力用武之地,我已经可以写出七百多字的作文了,就是因为我平时积累了很多好句子,所以能与别人的写作水平拉开很大的距离,足以能够让人眼睛一亮。
到了四年级时,我读了很多的历史书籍,历史知识学的非常广泛了,历史上的人物和事件我背的滚瓜烂熟,同时,还积累了很多古诗词句。
有一段时间,爸爸出差几个月才回来。见到父亲,我提议和父亲比赛写作文,45分钟的时间到了,我们互相欣赏着对方的作文。父亲竟然说:“你写作文的水平都超过爸爸了,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啊!”我们俩多开心地哈哈大笑起来。
这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名言陪伴着我走进了读书的生活,让我领会到:要想写好作文,就要多阅读书籍,让你的知识丰富起来,写作时就一定能够左右逢源,涉笔成趣
新闻 网页 贴吧 知道 MP3 图片 视频 百科 文库 帮助 | 设置
百度知道 > 电脑/网络 > 程序设计 > VB
何解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浏览次数:832次悬赏分:0 | 解决时间:2009-12-22 10:36 | 提问者:龙阳刀123 | 检举
何解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最佳答案 [译文] 所以上天将要把重大职责降临到某人身上的时候,一定要先使他的意志遭受折磨,使他的筋骨经受劳累,使他的身体肠胃忍饥饿,使他的全身困苦疲乏,使他的行为总是遭受困扰麻烦。这样,便可使他的心态受到震动,使他的性格更加坚韧,从而增加他们所未具备的能力。
[出典] 《孟子》
注:
1、【原文】
孟子曰:“舜发于畎亩①之中,傅说②举于版筑③之间,胶鬲(4)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土⑤,孙叔敖举于海(6),百里奚举于市(7)。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 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8)益其所不能。人恒过, 然后能改;困于心,衡(9)于虑,而后作;征(10)于色,发于声,而后 喻。入则无 法家拂士(11),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注释】
①畎(quǎn)亩:田间,田地。
②傅说(yuè):殷武丁时人,曾为 刑徒,在傅险筑墙,后被武丁发现,举用为相。
③版筑:一种筑墙工作, 在两块墙版中,填人泥土夯实。
④胶鬲(gé):殷纣王时人,曾以贩卖鱼、 盐为生,周文王把他举荐给纣,后辅佐周武王。
⑤管夷吾:管仲。士:此 处指狱囚管理者。当年齐桓公和公子纠争夺君位,公子纠失败后,管仲随他 一起逃到鲁国,齐桓公知道他贤能,所以要求鲁君杀死公子纠,而把管仲押 回自己处理。鲁君于是派狱囚管理者押管仲回国,结果齐桓公用管仲为宰相。
(6)孙叔敖:是春秋时楚国的隐士,隐居海边,被楚王发现后任为令尹 (宰相)。
(7)百里奚举于市:春秋时的贤人百里奚,流落在楚国,秦穆公 用五张羊皮的价格
把他买回,任为宰相,所以说“举于市”。
(8)曾:同 “增”。
(9)衡:通“横”,指横塞。
(10)征:表征,表现。
(11)法家拂 士:法家,有法度的大臣;拂,假借为“弼”,辅佐;拂士即辅佐的贤士。
3、【常见译文】
孟子说:“舜从田间劳动中成长起来,傅说从筑墙的工作中被 选拔出来,胶鬲被选拔于鱼盐的买卖之中,管仲被提拔于囚犯的位置上,孙叔敖从海边被发现,百里奚从市场上被选拔。所以,上天将要把重大使命降落到某人身上,一定要先使他的意志受到磨练,使他的筋骨受到劳累,使他的身体忍饥挨饿, 使他备受穷困之苦,做事总是不能顺利。这样来震动他的心志,坚韧他的性情,增长他的才能。人总是要经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错误;。心气郁结,殚思极虑,然后才能奋发而起;显露在脸色上,表达在声音中,然后才能被人了解。
一个国家,内没有守法的大臣和辅佐的贤士,外没有敌对国家的忧患,往往容 易亡国。由此可以知道, 忧患使人生存,安逸享乐却足以使人败亡。”
4、【普遍观点】
原文中先列举舜帝、傅说、胶鬲、管仲、孙叔敖、百里 奚六人出身下层,然后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云云,令人很容易想到意志的磨练方面。
最后一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尤其令人想到逆境中发奋图强的浓厚悲剧意识。这种解释一般为后人接受,看似并无大碍。
5、它告诉人们:所有将来要成就一番事业的人,都必然要在内心和身体各方面经受一番痛苦与曲折的磨练,并以此来增长自己的才干。能吃的苦都吃过了,能经受的挫折都经受过了,以后即使再碰到类似的困难和挫折,便能处变不惊,临危不乱,冷静对待,设法克服和应对。
6、(四)追求真理: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告子下》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孟子曰:“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哉?” 《孟子·离娄上》
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
7、它是真正从内在到外在来鼓舞人心的,因为他真的可以在逆境的时候将给自己听,听完后会有充满斗志,不论前方有多少困苦,都能够挺过去,不是吗?
如果一个人定了一个长期的目标,那他会很难实现它。如果只是在一段时间内定下一个短期目标,那么这个人只要付出终会有一天实现它,而不断的加难自己的目标,人也就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的进步。
生活中有许多的事情都在等着我们去做,别太在意眼前的得失。我说“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很有道理。但是无论是幸还是命,人都要去努力。没有到最后一刻,你永远都是有得到的可能,不要放弃。
也有朋友对我说“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勇敢面对失败,可怕的是失败之后就再也站不起来了。”参考资料:http://wangyuelawyer.blog.163.com/blog/static/5808410920092611016190/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