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牧事》中分析商纣王灭亡的原因

 我来答
至邪魔尊王
2015-12-16 · TA获得超过3.7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522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410万
展开全部
1.商纣灭亡的很重要的原因是纣王的好色和无道,否则商纣是不会灭亡的

2.根据《史记》的记载,妲己是有苏氏诸侯之女,乃一个美若天仙、能歌善舞、国色天香的美人,在商纣王徵伐苏部落时被好酒贪色的纣王掳入宫中,尊为贵妃,极尽荒淫之能事,酒池肉林等乃是纣王为博她欢颜而创,并为了讨好她发明炮烙之刑。后被周武王所杀。
由此可知,妲己是被商纣王掳入宫中的,并不是妲己主动勾引的纣王,中国自古就有替帝王说好话,夸大其功绩,掩饰其缺点的传统,这也是统治阶级的需要,也只有这样说明皇帝就是天子,才能显示皇权的至高无上。
但是亡国的责任还是要有人来承担的!!但是找谁呢??原来的商纣王是不行的,因为当时商王朝还有很多的遗老重臣并不是就接受了周王室,周王朝也没有那么到的能力把商朝旧势力全部清除,也不可能去清除,因为还需要那些老臣子来为自己效力,就不可能让那些人产生恐慌,那么就只能找个让大家都接受的理由,这就是政治。
在这种情况下,深受纣王宠幸的妲己就成了这样的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所以,殷商的灭亡应该是纣王自己的主要责任,谁叫他自己不能好好的治理自己的国家呢!!!
奈何小仙
2015-12-16 · TA获得超过1873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458
采纳率:75%
帮助的人:177万
展开全部
题主在问的是《牧誓》吧
从《牧誓》的内容来看,帝辛一朝灭亡的原因有四,听信妇人言(应指妲己),不祭祀祖先,不重用同宗贵族,任用身份低微之人做出扰乱平民生活、破坏旧有法律。
然而子贡曾经说过:“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他说,纣王的坏,应该不至于此。所以自重的人不会留下丝毫的坏名声,否则别的什么坏事也都有可能扣在他的身上。也就是说,帝辛的罪名,仅仅就是《牧誓》上的这四点。
然而听信妇人言这样的罪名本身,除了有着歧视女性这样的历史局限性问题,更重要的是,听信妲己的帝辛,为啥没有把战败后向帝辛进贡妲己的有苏氏一族扶持起来,出身于有苏氏的妲己如果可以摆布帝辛,不至于忘了有苏氏的父老乡亲吧。然而有苏氏的地位似乎依然是普通的诸侯国,《牧誓》也没有提到外戚干政这样的事情。
祭祀祖先这种事情,在奴隶制社会的当时,也是比较劳民伤财的事情,而且帝辛一直在进行扩张领土征服邻族的战争。战争当然是被现代的我们所批判的事情,然而帝辛所进行的战争却是在为未来中华文明的民族融合打下了基础,并且《牧誓》也没把这样的战争作为讨伐帝辛的罪名。所以,在非常迷信鬼神的当时,不祭祀祖先,极有可能是国家财力都投入到了征战,没有余力再进行耗费财力民力的祭祀活动。《牧誓》不以帝辛常年发动战争为罪,却以没有余力进行祭祀为罪,而帝辛也没有对日益壮大的西岐进行军事镇压,甚至连基本的防备都没有(因为朝歌一战,帝辛连正规军都没有,是用囚犯组成了军队)。所以,更可能的情形是,西岐扮猪吃虎,在军事反叛帝辛失败后,用越王勾践对付吴王夫差的办法麻痹帝辛,并且在帝辛对西岐失去戒心的同时,鼓励帝辛劳师远征,空耗国力。后世的越王勾践也是在吴王夫差远征他国问鼎春秋的时候突然偷袭吴国的。勾践伐吴,比之武王伐纣,何其相似。武王问罪帝辛不敬先祖,却因为文王之前对帝辛发动战争的鼓励而不敢提不恤民力这样的罪名。
不重用同宗贵族这样的罪名,换成一个相似的描述,却成就了后朝一奸雄政治家的名声,那就是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门第观念的曹操。后世挑战奴隶社会制度、冒犯贵族权益的商鞅,最终的下场是车裂。远在商朝末年的帝辛,做出打破奴隶主贵族对国家权力的垄断这样的事情,当然会被贵族势力所怨恨,加之帝辛还任用出身低微的人,贵族人心思变,事前对帝辛的政令阳奉阴违,事后对帝辛进行抹黑诋毁,叛徒的嘴脸向来如此。所以后世所流传的关于帝辛的坏事,除了《牧誓》宣称的那些,恐怕多数就是拜这些叛徒贵族所赐了。
《牧誓》又说,帝辛任用出身卑贱的人,“俾暴虐于百姓”。然而,百姓在战国时候才开始泛指平民,当时的百姓,乃是对贵族的称呼。帝辛任用出身卑微的人,触犯了贵族的利益,这才是“俾暴虐于百姓”的真正含义。
由《牧誓》中对帝辛的控诉可推测,帝辛在对西岐十分放心,甚至是得到了西岐的支持和鼓动下一直在进行着劳师远征,而且还进行着试图打破奴隶主贵族垄断朝政、任人唯才的改革,然而阻力重重。最终在奴隶主贵族与西岐的内外勾结下失败了。
后世常有人以南宋偏暗东南为耻,又感叹于大明天子守国门、崇祯宁死不南逃的民族血性。
我想说的是,兵临朝歌城下的时候,商朝帝辛也没有苟且逃窜,哪怕远方还有征战未归的军队。或许帝辛和后世的夫差、项羽一样,都为自己的霸业雄心下深埋的妇人之仁付出了代价,成为了历史中永远的失败者,然而堂堂正正如斯人者,也是值得人来敬畏的。
牧野一战,周朝留给后世的历史中,一边说商朝军队纷纷倒戈,一边又说此战之后血流漂杵。倒戈的,想必是刚刚从商朝狱中放出来的囚犯,帝辛高估了他们的信义;流血战死的,想必是拥护帝辛的真正军人。英明如常凯申公这样的领袖,到最后的渡江一战,也没有什么血流漂杵、尸断长江的事情发生,而人口远不能和近代中国相比的商朝的最后一战,却有人愿意为帝辛流下足以漂杵的血,帝辛真正的为人也可以想见了。
所以,商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帝辛在进行着内部朝政改革的同时,轻信西岐,耗费国力进行着对外扩张。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5-12-16
展开全部
商纣王谥帝辛,纣王是周武王灭帝辛后对他一种蔑视性的称呼。由于殷商原先只有传说、记录,没有考古实据,国际史学界一度怀疑中国是否存在殷这个朝代,但随着近代越来越多的殷考古遗迹的发现,才开始逐步承认殷商。
商纣王在演义和传说中一向是邪恶的代表,诸多前所未有、耸人听闻的罪行如酒池肉林、炮烙之刑一一加诸于他身上。近代史学家对商纣王的灭亡和罪行进行了很多分析,基本认为商纣王的罪行多是周灭后人牵强附会强加上去的,如淮南子缪称训:“桀纣之谤,千古之积毁也。”近代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的《纣恶七十事发生的次第》,指出商纣王的罪恶在周人的《尚书牧誓》中只有几点“听信女人的话;不祭祀祖先;对祭祀大事不闻不问;不任用同宗兄弟;重用逃犯。 ”(其实在最可信的尚书武成中只有三条罪)战国书中增加了二十七事,西汉书中增加了二十三事,后来又陆续增加了一些,于是商纣就变成了自古未有的残忍暴君了。既然商纣王不是暴君,没有激起天怒人怨,但强大的殷商为何会亡于实力弱小的周之手了?其实商纣王之亡是因为他尝试将当时的分权式专制体制转为集权专制体制。
观阅中外史可以看出,当时殷商王朝和十三世纪的英国王朝的形势差不多,两个王朝最下层的是奴隶和农奴,中层的是自由民,高层的是贵族和诸侯。殷商王朝下属有多诸侯,十二世纪的英国王朝下属有多个贵族,诸侯和贵族各自对属于自己的底层奴隶进行专制,各个诸侯、贵族有自己的军队领地,诸侯平时向殷商王朝朝贡,英国的贵族们则向英国王朝交税,诸侯和贵族同时也承担跟随出兵的义务。
这种体制在历史上很常见,上层相互之间是有一定制约,或者说有一定的民主,帝王和贵族、世家、诸侯之间可以进行议事,各个贵族、世家、诸侯享有自己的领地,在领地内行使自己的权力,帝王并不对贵族、世家、诸侯的权力进行过份的干预,但他们又对下层奴隶、农奴、民众进行专制。
这种体制被称之为分权式专制,在这种体制内,上层象一个强盗团体,对下层进行剥削,剥削所得利益由上层进行分配,但在上层内部,却不是绝对专制,相互之间有一定制衡或者说初步的民主。分权式专制与集权专制是有区别的,集权专制是指绝对的集中权力到某一个人或一个极小的中央小团体上,其他的所有人都可以随集权者的心意而摆布,一个人的决定可以绝对的动摇整个团体,任何人无法与之抗衡。
在这种分权式专制体制中,帝王的权利是受到一定限制的,帝王为了实现他自己的大业,必须和各个贵族、诸侯、世家进行权力利益的交换。但在名义上,帝王又是最高统治者,贵族、诸侯、世家都是他的下属。因人性欺软避硬天性的展现,他们不甘心也不情愿自己的权力受到一个比自己弱小的人的制约,历史上不少帝王纷纷尝试走集权之路。最著名的在十三世纪的英国,当时的约翰王试图聚拢王权,削弱贵族权力,仿效法国进行一定的集权专制,因此遭到了贵族们一再的起兵反抗,最后他多次被贵族打败,手中没有一块土地,被后人戏称为无地王约翰(John Lackland)。
再来观看商纣王的例子,便可以看到他和约翰王的举动差不多。当时在商朝下属不光有各个诸侯,而且殷商内部还有各个贵族,他们和商纣王争权,有一定的对王权制约能力。为此,商纣王做出了和许多帝王一样的举动,就是意图收拢权力,进行集权专制,因此他收用其他诸侯的逃奴,并将出色者任为大臣。但这一举动严重触动了各个诸侯的利益,如果商纣王一直这样收用诸侯的逃奴,那各个诸侯那还有可用之人,奴隶不都跑到商纣王那里去了。
同时商纣王任用逃奴为大臣,打压殷商内部贵族,也引起了巨大的反抗,商纣王的弟弟微子就与周朝结盟,带领一帮殷商内部贵族反对商纣王。商纣王为了集权,还主动出击,四处征讨不听话的诸侯,伐有苏,囚西伯昌,征东夷,这一切举动,严重的伤害到了各个殷商贵族和诸侯们的利益。才使得周武王出兵伐殷商时,号称有“八百诸侯”助阵,虽然有一定程度的夸大,但可想而知,出兵反对商纣王诸侯的众多。
换个角度来想,商纣王再怎么暴政,玩美女,杀比干,建炮烙,也只是在殷商内部暴政,与各路诸侯何关,没有切身利益,各路诸侯何必跑来跟着周武王出兵征伐殷商了?这一切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商纣王和英国的无地王约翰(John Lackland)一样,有一定程度的想聚拢王权,从分权式专制转变为集权专制!当然,商灭亡还有其它的原因存在,如周朝对奴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解放等,但这些都是次要原因。
在中国历史上,每一个朝代灭亡之后,接续的朝代都会吸取他灭亡的主要原因,并不再犯他的错误。西汉亡于外戚,东汉则用宦官打压外戚;唐亡于武人乱政藩镇割据,宋则重文轻武,杯酒释兵权;宋亡于对外妥协和谈,明朝则坚决对外做战。
而商纣王亡后,周朝一而再再而三的对有功诸侯进行大规模的封尝,最后封尝到了周朝自身成为一个极小势力的王国,面对犬戎的进攻竟然无兵力以对抗,必须靠各路诸侯来救驾。周王朝的这一举动,更反向说明了商纣王之亡就是因集权改革举动触及了诸侯的利益,引起各诸侯的暴乱,周朝则吸取这一教训,继续推行分权式专制,从不试图集权。
但东周灭亡以后,各国看到了这种分封诸侯使国家越分越小的弊端,随即继续开始集权改革,商鞅变法则是集权改革成功的例子,而商纣王是集权改革失败灭国的最好例子。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1条折叠回答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