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中不接受投降意味着什么?
现代战争中可以不接受投降吗?如果可以,那么战争中不接受投降是否意味着我方可以对敌方做任何事?是否可以以不接受投降的名义进行屠杀?...
现代战争中可以不接受投降吗?
如果可以,那么战争中不接受投降是否意味着我方可以对敌方做任何事?
是否可以以不接受投降的名义进行屠杀? 展开
如果可以,那么战争中不接受投降是否意味着我方可以对敌方做任何事?
是否可以以不接受投降的名义进行屠杀? 展开
17个回答
展开全部
在每种文化传统中都有其关于战争的正统信条,有些是为西方国家所共有,尽管存在着具体的差异。像号召全力作战的鼓动方式,局部失利时重树信心的形式,牺牲和投降者所占比例的规律性,管束战俘的某些行为规则,这些在西方国家的战争中都是可以预知的,因为它们拥有一个伟大的文化传统,它甚至适用于战争。
日本人违背西方战争惯例的所有方式,都是他们的人生观和对人的全部责任的看法的体现。为了对日本的文化和行为进行系统的研究,已经不必理会他们背离我们的正统信条在军事上是否重要。关于他们的一切都可能很重要,因为它们提出了需要我们回答的有关日本人性格的种种问题。
日本对其战争的正义性进行辩解的真实前提与美国的正好相反。日本人定义国际形势的观点与我们也不同。美国把战争的原因归咎为轴心国的侵略。日本、意大利、德国三国以非法的征服行动破坏了国际和平。被轴心国夺取政权的地方,不论满洲国、埃塞俄比亚还是波兰,都证明他们推行的是压迫弱小民族的邪恶方针。他们践踏了“共存共荣”的国际准则,至少是违背了对自由企业“开放门户”的国际原则。日本认为战争另有其因。日本人认为,只要各个国家拥有绝对的主权,世界就会处于无政府的状态。日本必然要为建立等级秩序而战。当然,这一秩序必须处于日本的领导之下,因为只有日本是唯一的建立起自上而下的等级制的国家,并最了解“各得其所”的必要性。日本国内实现了统一和和平,平定了匪乱,创建了公路、电力、钢铁产业。根据官方公布的数字,99.5%的日本青少年受到公立学校的教育。因此,按照日本的等级秩序原则,它就应该帮助落后的兄弟之邦--中国。
“大东亚”各国是同一人种,所以日本应当将美国,接着是英国、俄国从世界的这一区域驱逐出去,使之“各得其所”。世界各国都应该确定其在国际等级秩序中的位置。下一章节中,我们将探讨在日本文化中这种受到高度评价的等级秩序所具有的意义。这是日本民族创造的最能被接受的幻想。但对日本而言,最大的不幸就在于被日本占领的国家并没有用同样的眼光来看待这种幻想。但即使日本战败后,日本人也不能从道德上排斥“大东亚”这一幻想。甚至在日本战俘中,连好战情绪最少的人也很少指责日本对大陆和西南太平洋地区的目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日本必定保持它某些固有的态度,而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对等级制度的忠实和信心。这种态度与热爱平等的美国人是水火不相容的。但我们仍然有必要去了解等级制度在日本意味着什么以及与之相关的好处。
日本将胜利的希望建立在与美国所认同的观点大不相同的基础之上,它叫嚷日本必将赢得精神对抗物质的胜利。他们认为:美国是个大国,它的军备确实优越,但这算不了什么!这些是早就在预见之内的。日本人在他们的一家主要报纸--《每日新闻》上读到了这样一段话:“如果害怕数字我们就不会开战。敌人的巨大资源并不是这场战争创造的。”
即使在日本打胜仗的时候,日本的政治家、大本营和军人们都反复强调说这场战争并非军备上的较量,而是日本人所信赖的精神与美国人所信赖的物质之间的战争。在我们打胜仗的时候,他们还是一遍遍反复地讲在这场战争中,物质力量必将失败。这种信念在塞班、硫磺岛溃败时毫无疑问成为很方便的托词,但这并不是专门为失败制造的托词。在日军胜利的几个月中,它一直充当进军号角的角色,而早在偷袭珍珠港以前,它就已成为一个深入人心的战争口号。在三十年代,前陆军大臣、狂热的军国主义者荒木大将在一本名叫《告日本国民书》的宣传册子中写道:日本的“真正使命”在于“弘扬皇道于四海,力量悬殊不足忧,吾等何惧于物质!”
当然,同其他积极备战的国家一样,日本实际上也在担忧。在整个三十年代中,日本用于军备上的国民收入的比例在惊人地攀升。在日本偷袭珍珠港的那年,将近一半的国民收入被用于陆海军的军备上,而有关民用的行政支出只占政府总支出额的17%。日本与西方各国的区别并不在于日本对物质军备毫不关心。但是,军舰和大炮只是永恒的日本精神的外在象征,犹如武士的佩刀是他道德品质的象征一样。
日本十分强调非物质资源,就像美国信奉强者一样。日本也像美国那样开展全民增产运动,但日本增产运动的出发点却基于其独特的前提。日本人说,精神就是一切,是不朽的。物质当然也是必需的,但却是次要的,会消失的。日本的广播电台经常宣传说:“物质资源是有限的,没有千年不灭的物质,这是永恒的真理。”这种对精神的信任被完全地应用在战争的日常事务中。在他们的战争手册中有这样一句口号:“以我之训练对抗敌军数量上之优势,以我之血肉对抗敌军之钢铁。”这是日本的传统口号,而并非是为这次战争而刻意制定的,他们的战争手册开头上就用粗体字印着“必读必胜”四个字。他们的飞行员驾驶着小型飞机以自杀方式进攻我们的军舰,就是精神战胜物质的数不尽的范本之一。他们把这样的飞行队命名为“神风特攻队”。所说的“神风”,就是指神圣之风,在公元13世纪成吉思汗东征日本时,神风覆灭了其船队,从而拯救了日本。
甚至在民众生活中,日本当局也照本宣科地贯彻精神胜于物质条件的理念。人们不是在工厂里工作了12小时,又被彻夜的轰炸折腾得筋疲力尽了吗?他们就说,“我们的身体越累,我们的意志和精神就越昂扬”,“我们越疲倦,训练就越有成效”。冬季人们在防空洞不是很冷吗?大日本体育文化协会就在广播中要求做暖身体操,说它不仅能代替取暖设备和被褥,而且更妙的是,它可以代替维持人们正常体力的食物。他们说:“当然,有人会说在目前食物匮乏的条件下,我们不应该考虑做什么体操。不!食物越是匮乏,我们就越要用其他方式来增强我们的体力。”这就是说,我们必须用更多的耗费体力的方法来增强体力。美国人对体力的看法,总是看昨夜是否有八小时或五小时的睡眠,饮食是否规律,是否感到寒冷,进而确定体力支出的多少。这与日本人恰恰相反,他们不以能量储存来计算体力,如果那样就是物质主义。
在战争中,日本的广播更为极端,甚至说在战斗中,精神可以战胜死亡这种生理上的现实。有一家广播电台曾播报过一个英雄飞行员战胜死亡的神话:
空战结束后,日军飞机以三四架为编制飞回基地。一个大尉从最先返回的一批飞机上下来后,站在地面上用双筒望远镜注视着天空。他的部下归来时,他一架架地数着,他的脸色看上去有些苍白但却十分的镇定。当看到最后一架飞机已经返回后,他写了报告并朝司令部走去。在司令部他向司令官作了汇报。然而,汇报刚一结束,他就倒在了地上。在场的军官们连忙跑上前去抢救,但是,他已经死了。检查时发现他的身体已经是冰凉的,在他的胸口上有弹伤,经检查是致命的弹伤。但一个刚刚死去的人的身体不可能是冰冷的,而大尉的身体却像冰块一样凉。大尉一定是早就已经死了,是他的精神支撑他完成了这次汇报。已逝的大尉用他所持有的强烈责任感创造了这样的奇迹。
日本人违背西方战争惯例的所有方式,都是他们的人生观和对人的全部责任的看法的体现。为了对日本的文化和行为进行系统的研究,已经不必理会他们背离我们的正统信条在军事上是否重要。关于他们的一切都可能很重要,因为它们提出了需要我们回答的有关日本人性格的种种问题。
日本对其战争的正义性进行辩解的真实前提与美国的正好相反。日本人定义国际形势的观点与我们也不同。美国把战争的原因归咎为轴心国的侵略。日本、意大利、德国三国以非法的征服行动破坏了国际和平。被轴心国夺取政权的地方,不论满洲国、埃塞俄比亚还是波兰,都证明他们推行的是压迫弱小民族的邪恶方针。他们践踏了“共存共荣”的国际准则,至少是违背了对自由企业“开放门户”的国际原则。日本认为战争另有其因。日本人认为,只要各个国家拥有绝对的主权,世界就会处于无政府的状态。日本必然要为建立等级秩序而战。当然,这一秩序必须处于日本的领导之下,因为只有日本是唯一的建立起自上而下的等级制的国家,并最了解“各得其所”的必要性。日本国内实现了统一和和平,平定了匪乱,创建了公路、电力、钢铁产业。根据官方公布的数字,99.5%的日本青少年受到公立学校的教育。因此,按照日本的等级秩序原则,它就应该帮助落后的兄弟之邦--中国。
“大东亚”各国是同一人种,所以日本应当将美国,接着是英国、俄国从世界的这一区域驱逐出去,使之“各得其所”。世界各国都应该确定其在国际等级秩序中的位置。下一章节中,我们将探讨在日本文化中这种受到高度评价的等级秩序所具有的意义。这是日本民族创造的最能被接受的幻想。但对日本而言,最大的不幸就在于被日本占领的国家并没有用同样的眼光来看待这种幻想。但即使日本战败后,日本人也不能从道德上排斥“大东亚”这一幻想。甚至在日本战俘中,连好战情绪最少的人也很少指责日本对大陆和西南太平洋地区的目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日本必定保持它某些固有的态度,而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对等级制度的忠实和信心。这种态度与热爱平等的美国人是水火不相容的。但我们仍然有必要去了解等级制度在日本意味着什么以及与之相关的好处。
日本将胜利的希望建立在与美国所认同的观点大不相同的基础之上,它叫嚷日本必将赢得精神对抗物质的胜利。他们认为:美国是个大国,它的军备确实优越,但这算不了什么!这些是早就在预见之内的。日本人在他们的一家主要报纸--《每日新闻》上读到了这样一段话:“如果害怕数字我们就不会开战。敌人的巨大资源并不是这场战争创造的。”
即使在日本打胜仗的时候,日本的政治家、大本营和军人们都反复强调说这场战争并非军备上的较量,而是日本人所信赖的精神与美国人所信赖的物质之间的战争。在我们打胜仗的时候,他们还是一遍遍反复地讲在这场战争中,物质力量必将失败。这种信念在塞班、硫磺岛溃败时毫无疑问成为很方便的托词,但这并不是专门为失败制造的托词。在日军胜利的几个月中,它一直充当进军号角的角色,而早在偷袭珍珠港以前,它就已成为一个深入人心的战争口号。在三十年代,前陆军大臣、狂热的军国主义者荒木大将在一本名叫《告日本国民书》的宣传册子中写道:日本的“真正使命”在于“弘扬皇道于四海,力量悬殊不足忧,吾等何惧于物质!”
当然,同其他积极备战的国家一样,日本实际上也在担忧。在整个三十年代中,日本用于军备上的国民收入的比例在惊人地攀升。在日本偷袭珍珠港的那年,将近一半的国民收入被用于陆海军的军备上,而有关民用的行政支出只占政府总支出额的17%。日本与西方各国的区别并不在于日本对物质军备毫不关心。但是,军舰和大炮只是永恒的日本精神的外在象征,犹如武士的佩刀是他道德品质的象征一样。
日本十分强调非物质资源,就像美国信奉强者一样。日本也像美国那样开展全民增产运动,但日本增产运动的出发点却基于其独特的前提。日本人说,精神就是一切,是不朽的。物质当然也是必需的,但却是次要的,会消失的。日本的广播电台经常宣传说:“物质资源是有限的,没有千年不灭的物质,这是永恒的真理。”这种对精神的信任被完全地应用在战争的日常事务中。在他们的战争手册中有这样一句口号:“以我之训练对抗敌军数量上之优势,以我之血肉对抗敌军之钢铁。”这是日本的传统口号,而并非是为这次战争而刻意制定的,他们的战争手册开头上就用粗体字印着“必读必胜”四个字。他们的飞行员驾驶着小型飞机以自杀方式进攻我们的军舰,就是精神战胜物质的数不尽的范本之一。他们把这样的飞行队命名为“神风特攻队”。所说的“神风”,就是指神圣之风,在公元13世纪成吉思汗东征日本时,神风覆灭了其船队,从而拯救了日本。
甚至在民众生活中,日本当局也照本宣科地贯彻精神胜于物质条件的理念。人们不是在工厂里工作了12小时,又被彻夜的轰炸折腾得筋疲力尽了吗?他们就说,“我们的身体越累,我们的意志和精神就越昂扬”,“我们越疲倦,训练就越有成效”。冬季人们在防空洞不是很冷吗?大日本体育文化协会就在广播中要求做暖身体操,说它不仅能代替取暖设备和被褥,而且更妙的是,它可以代替维持人们正常体力的食物。他们说:“当然,有人会说在目前食物匮乏的条件下,我们不应该考虑做什么体操。不!食物越是匮乏,我们就越要用其他方式来增强我们的体力。”这就是说,我们必须用更多的耗费体力的方法来增强体力。美国人对体力的看法,总是看昨夜是否有八小时或五小时的睡眠,饮食是否规律,是否感到寒冷,进而确定体力支出的多少。这与日本人恰恰相反,他们不以能量储存来计算体力,如果那样就是物质主义。
在战争中,日本的广播更为极端,甚至说在战斗中,精神可以战胜死亡这种生理上的现实。有一家广播电台曾播报过一个英雄飞行员战胜死亡的神话:
空战结束后,日军飞机以三四架为编制飞回基地。一个大尉从最先返回的一批飞机上下来后,站在地面上用双筒望远镜注视着天空。他的部下归来时,他一架架地数着,他的脸色看上去有些苍白但却十分的镇定。当看到最后一架飞机已经返回后,他写了报告并朝司令部走去。在司令部他向司令官作了汇报。然而,汇报刚一结束,他就倒在了地上。在场的军官们连忙跑上前去抢救,但是,他已经死了。检查时发现他的身体已经是冰凉的,在他的胸口上有弹伤,经检查是致命的弹伤。但一个刚刚死去的人的身体不可能是冰冷的,而大尉的身体却像冰块一样凉。大尉一定是早就已经死了,是他的精神支撑他完成了这次汇报。已逝的大尉用他所持有的强烈责任感创造了这样的奇迹。
展开全部
不接受投降那就意味着继续战争直到另一方无在战之力,彻底消灭对方。但无论接受不接受投降,都不能对另一方进行屠杀,这是违反人道主义的,违反日内瓦有关条约的!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屠杀平民是违反国际法的。
当然可以不接受投降,其结果不过是其领导的武装势力土崩瓦解而已~~~
当然可以不接受投降,其结果不过是其领导的武装势力土崩瓦解而已~~~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狗屁的人道主义,不过是西人的自我标榜罢了
战争中不接受投降意味着有我无他,不死不休的结局
战争中不接受投降意味着有我无他,不死不休的结局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