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忠市太阳山开发区的投资环境
商贸:开发区现有城乡大型集贸市场上百个,辐射陕甘蒙周边省区。
旅游:在旅游方面,黄河大漠、回乡风情、西夏遗韵交相辉映,境内秦汉明古长城遗址、青铜峡旅游区、牛首山寺庙群、同心清真大寺、罗山等景观融历史底蕴、自然风光于一体,形成了开发区独特的旅游资源。
交通:开发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通讯便捷。开发区所在地距宁夏首府银川市60公里,距国家级航空港口银川河东机场40公里,目前已形成以航空、铁路、公路为主的立体交通网络。大古、包兰、中太铁路穿境而过,公路四通八达,通车里程3985.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51.9公里,公路密度为25.7公里/百万平方公里。
通信:邮电通信业发展迅速,全市全部开通程控电话、移动电话和无线寻呼,电话普及率达60%。 开发区市现有各级各类学校837所,其中小学676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6所,初级中学55所,完全中学11所,高级中学4所,幼儿园33所,职业中学(职教中心)3所,职业技术学院1所,聋哑学校2所。各级各类在校学生244582人,其中小学生146505人,初中生45711人,高中生21021人,职业中学学生2709人,幼儿园在园幼儿6873人,学前班儿童19539人,职业学院学生2164人。全市共有教职工14354人,其中专任教师13020人。
扩大高中教育成效显著。随着初、高中的分离和农村中学高中部的恢复,开发区高中招生人数逐年提高;仅开发区城区今年开发区高级中学建成投入使用后,秋季就扩招6个班,开发区中学初中扩招4个班,既缓解了初中班额过大的突出矛盾,又增加了高中招生人数。去年开始筹建的开发区高级中学是自治区统一规划的全区5所示范性高级中学之一,也是自治区、开发区2003年重点建设项目,工程概算投资9576万元,设计规模3600名在校学生,建筑总面积为60000m2,截止去年年底10栋大楼主体全部完工,今年8月底即可交付使用,秋季开始招生,届时,高中招生人数将有一个大幅度的提高。
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稳步发展,各级政府加大统筹力度,广泛调动全社会兴办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宏观调控,狠抓学校内部管理,在招生、专业设置与调整等方面给予积极指导,以农村中学实行“3+1”、“3+2”等办学模式为主的初等职业教育逐步扩大。成人教育也有较大发展,参加电大、自考、函授学习的人数稳中有升。
民族教育健康发展。全市中小学学生中,回族学生占近三分之一,升入高等院校的回族学生比例达到或超过了回族人口比例。在民族教育投入上,一些重点回民中小学的办学经费基本上得到了保证,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开发区回民中学、利通区金积镇秦渠中学、同心县回民中学、同,心县一小等学校已列入自治区“百所回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项目学校,硬件设施建设已全面展开,一大批回民中小学办学效益、办学质量在不断提高。在中专招生工作中,继续实行了优惠政策,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了机会。
开发区职业技术学院的成立,填补了开发区没有高校的空白,2001年2月9日,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将开发区师范、职教中心、职工中专、电大分校合并,组建开发区职业技术学院。目前,学院开设三年制高职,五年制高职,三.年制中职成人业余函授等学制专业,共有学生4987人,其中全日制在校学生达2100余人,开发区人不出远门能上开发区人自己的大学,将会对开发区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开发区有乡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94家(包括厂、矿、场职工医院),各类卫生技术人员3094人,专业技术人员占总数84.3%,床位总数2234张,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9人,每千人拥有床位2.03张,在卫生技术人员中,高级职称109人,中级职称406人,初级职称2579人,高、中、初级职称比例为1:4:23。县级综合医院4家,中医院4家,妇幼保健所4家;防疫站5家;专科防治机构2家,厂矿等其它部门医院8家,中心卫生院12家。全市60个乡(镇)卫生院实现了“一无三配套”,县、乡、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得到巩固。2003年新建、翻建、扩建了20余个乡(镇)卫生院,为乡(镇)卫生院配备了必要的医疗设备。有28.7%的乡(镇)卫生院开展了临床生化检验业务,39.6%的乡(镇)卫生院配置了B超,60.8%的乡(镇)卫生院配置了心电图。550个行政村中有88.8%的村设立了村医疗站(其中甲级医疗站占41.2%)。全市基本实现“乡乡有一名专职防疫专干和妇幼专干,村村有一名防保员”的目标,负责乡村预防保健工作,配备了计免冷藏和产包,基本上做到了“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乡、手术治疗不出县”。
各类传染病得到了有效控制。脊髓灰质炎(即小儿麻痹症)连续多年零报告。2001年顺利通过了自治区人民政府督导组对消灭脊灰的评估验收。盐池在2001年发现21株鼠间鼠疫毒株,由于采取了“疫情监测、保护性灭鼠和健康教育”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鼠疫疫情控制稳定。“非典”因防治有力,至今无病例报告。其它传染病报告发病率为407.16/10万,死亡率为0.167/10万。儿童计划免疫“四苗”覆盖率达到了95%以上,计划免疫实现了三个85%目标。
食品卫生监督监测得到了加强。全市食品卫生监督覆盖率达95%以上,食品监测覆盖率达90%以上,食品卫生合格率达80%以上,餐具消毒合格率达85%以上,食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发放率达98%以上,从业人员《健康证》办证率达95%以上。2003年率先进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试点,促进食品卫生监督规范化管理。对217家进行分级认定,其中A级3家、B级38家、C级105家、D级77家,有效地促进食品经营单位自律和诚信水平,这项工作得到了卫生部的肯定,并与2003年8月份成功举办了全国食品量化分级管理现场会议,进一步营造了一个良好食品安全环境。
新技术、新设备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全市有6家医院购置了CT和彩超,4家医院购置了高压氧舱。建立了无偿献血制度。2001年市中心血站的成立,标志着开发区血液管理工作纳入了法制化、规范化轨道。2003年,全市参加无偿献血的公民5500多人次,献血量1587升,无偿献血率达到95.2%以上。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新的进展。医疗机构实行营利性、非营利性分类管理,全市营利性医疗机构78家和非营利性医疗机构34家已确认并公告,建立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医疗机构新的运作模式。实行“病人选择医生”试点基础上,县级医疗机构均已全面开展了此项活动,推动了医疗机构内部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的改革。严格执业准入,使广大的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严格按照《执业医师法》及相关的法规,规范行医,对全市2800名医师进行了执 业资格注册。 城乡文化体育网络基本形成。开发区基本形成了从市(县、区)、乡(镇)、村、户的城乡文化体育网络,初步构筑了提高人民群众科学文化素质、活跃人民群众文体生活的基本阵地。
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得到改善。积极争取项目,多方筹措资金,加快文体设施建设,一批集休闲娱、文化体育活动为一体的县级文化广场和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体育场相继建成或正在建设,新建、改建、翻建了部分乡镇文化馆(站),占全市乡镇总数的36.4%。市上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积极争取国债资金,改善市级文体设施,启动建设了综合体育馆,完成了市宣传文化中心项目建设。
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多彩。开发区坚持以广场文化体育活动为龙头,以重大节假日为载体,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系列文化体育活动,并逐步形成了各自特有的文化体育活动品牌,以城市文化厂乡、乡村文化进城,城乡文化互动为特点的群众文体活动蓬勃发展,推出了精品力作,活跃了精神生活,培养了文体骨干,每年平均举办广场文艺演出150场,观众达150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