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的形象是怎样产生的,又是怎样发展的?《中华第一龙》

 我来答
314cream
推荐于2016-12-02
知道答主
回答量: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龙图腾
  龙,作为华夏民族的图腾,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是永远不可能被忽略的一个形象,是沟通天地人神的瑞兽,是影响自然的神兽,是预示吉凶的灵兽。在远古,它蕴含着人们对神灵的敬畏,和与天地沟通的渴望;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它又作为帝王的象征,是统治人们观念的符号;现代社会中,它又被作为祥和、喜庆、希望的代名词。直到今天,龙的形象还广泛运用于建筑、艺术、文学、宗教、绘画、雕塑、服饰、剪纸、瓷器等各种领域,寄托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愿望。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有中国人生活的地方,就有龙的形象以不同的形式出现。
  龙的形象来源
  龙,是一种完全来自先民想象的动物。象征着宇宙和自然地力量,在造型上综合了鹿角、牛嘴、羊须、蛇身、鹰爪的特征,有龙有九似之说。但是就整体来说,龙的原型应该是扬子鳄,其形象具有扬子鳄的全部基本特征,1、披满鳞甲的身躯;2、长颚大口和位于头顶的翘鼻;3、锋芒毕现的锥型尖牙;4大而圆的突起眼睛;5粗壮的长尾;6、强健的四肢和五指利爪;7、有横条纹的腹部。同时,为了弥补扬子鳄秃头尖尾有损神灵形象的缺陷,古人发挥了充分的想象力,给它添加了角、须、尾鳍以及把背部纵向排列的突起角质棘刺也变换成锯齿状背鳍,并拉长躯体以渲染气势,
  传说在远古时代,扬子鳄在我国分布十分广泛,后来黄河流域由于人为破坏,乱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环境恶化,气候变冷,适宜于暖湿环境的扬子鳄难以生存便逐渐绝迹了(现仅存于我国安徽省南部)。因为扬子鳄在现实生活中不复存在,人们记忆中的印象淡化消失,只留下祖先们创造的龙形象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结果龙与扬子鳄成了两种不同的概念。但是许多关于龙的记载和传说、民俗都与扬子鳄的生活习性相关,时至今日,扬子鳄在我国南方民间的俗称仍是“土龙”、“猪婆龙”。
  很多与龙有关诗词,成语,俗语,完全可以与扬子鳄的生活习性相对应。扬子鳄生活在河湖沼泽地带,《左传》中“深山大泽,实生龙蛇。”就是指龙与蛇是同样生活于类似环境之中,习性相近的两种动物。扬子鳄在水边打造迷宫似的地下洞穴,洞深距地面2—3米,平时也多栖息水中,故人们想像出“龙王居住在水底龙宫”的神奇景象。而在看到每当发洪水时扬子鳄因洞穴被冲毁四处逃避,便认为“龙王在兴风作浪”,岂不知扬子鳄也是洪水的受害者。扬子鳄以鱼、蛙、蚌等为食,蚌壳内多有珍珠。当有人看到扬子鳄争食蚌类时,嘴里吐出珍珠,便有了“二龙戏珠”之说。扬子鳄是六月交配,七月产蛋,雄鳄是通过叫声寻找雌鳄的(鳄是唯一会叫的爬行动物),而每年六月正是黄河流域多雨夏季的开始,于是人们把扬子鳄响亮的叫声与风雨的来临联系在一起,认为“龙可以呼风唤雨”。《说文解字》中描述“龙……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世界上仅有扬子鳄与密西西比鳄两种生活在温带需要冬眠的鳄。因气候原因每到初冬时它们便进入冬眠期,当春天(农历二月)大地解冻时,蛰伏了一冬天的它们开始外出活动,同时也到了黄河流域开始下雨的季节,先民们把二者也联系在一起,于是就有了祭祀“二月二,龙抬头”的风俗。诸如此类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
  至于龙的名字,汉字是象形文字,甲骨文中的龙字便是大口、曲体的动物形象。龙字的读音则是雷声的模拟音。古人视龙为雷雨之神,《山海经》中就有“雷泽有神,龙身而人头。”的记载,每当风雨欲来时的电闪雷鸣启发了古人,认定雷电与龙有密切的关系,因此,“隆隆”的雷声成了龙字的读音。
  龙的图像演化
  龙的形象不是一天两天就设计出来并且一成不变的。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龙的形象随着内涵的变化而演变着。在远古时期或者努力社会早期,龙的形象是模糊而粗糙的。1987年河南濮阳发掘出土的一个6000年前古墓葬中发现的龙使用蚌壳摆成的。在仰韶文化彩陶上的龙形象也只是大头长尾的爬行动物。四川大足南山的云龙石刻雕塑则是一个无角无须、蹩眉瞪目的扬子鳄形象。有角的龙是后来才有的。有角龙的形象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和青铜器上,山西省出土的一个商代青铜器龙纹觥的造型翘鼻、张口、利齿毕现,器身两侧纹饰与扬子鳄的体纹完全相同。
  随着经济发展,宗教观念的改变,民俗风情、自然环境的改变,龙图像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形态特征。商代龙纹虽变化多端,但基本上仍保持着怪异神兽的体态。往往是夸大头部而简化躯干,令人可怖的形象给人强烈的神秘感和一种狞厉的美,显示出“龙”具有超越世间的神的权威。令人可怖的形象给人强烈的神秘感和一种狞厉的美,显示出“龙”具有超越世间的神的权威。从而出现了朝艺术化、图案化发展的趋向。春秋战国龙则通过镂空或浮雕或片状或谷纹,饰以水滴纹纽丝纹尽显秀美矫健;秦汉的龙仍然保持春秋战国时期龙的秀美,不过用尖角利齿增添了积分雄浑豪放;六朝隋唐时由于技艺提升,龙纹越来越成熟,华文开始繁复,龙身变长,飘逸而健硕;辽宋金元时期龙的形象与唐代龙纹大体相同,延续唐代龙的特点,增加了海水纹,如意纹等元代特色,细节发生变化,变得更加肥硕;明代晚期龙纹在神韵上有一种呆板苍老感,缺乏宋元时期龙的生气和活力.;清代龙纹的形象较明代更为苍老,可谓之苍龙,尽管刻画细腻如微,但缺乏神韵和气势。龙的形象发展体现着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识和意境情趣,中华文化形态发展由此可见一斑。
  龙如何发展为帝王象征的?
  龙最特别的含义就是象征着权利和地位,特指帝王的象征。在公元前二世纪汉代以后,龙的形象与皇权联系起来,成为皇家的徽记。皇帝自称“真龙天子”,他的后代称为龙子龙孙,他的服饰被称作龙袍,他的一切用品都刻画上龙的形象。在以后一千多年的封建时代里,龙的神秘性和权威被绝对化,并渗透到国家意识形态中。这与世界上其他民族都有所不同。
  在原始时代,以龙为图腾的氏族部落成员无疑都以龙作为标志和象征,在身上或衣服上绘龙。如古代哀牢夷以龙为图腾,帮"刻画其身,象龙文,衣皆着尾"古越人亦断发文身,以像龙子。龙为帝王垄断之前,所有崇龙的氏族部落均可自由地使用龙的图像,没有任何限制。在宋元之后,龙纹为帝王所独占,成为个人的私有物,平民百姓不能滥用龙纹,不准穿有龙纹的服饰,龙袍,龙衮只帝王一人能穿。因为在统治者看来,皇帝即龙,龙即皇帝,兴有帝王可能使用龙纹。限制龙纹的使用,目的是维护帝王和龙的神圣性。在统治者看来,如果谁都可以像帝王一样可以穿龙袍,那么就没有神圣和凡俗之别,那就难以树立帝王的绝对权威,王权也就难以巩固。
  据现有资料,最早穿龙袍的帝王大概是周天子。不过,龙衮不是仅天子一人可穿,其他王族成员也可穿。宋代以后,限制使用龙纹,规定越来越多。到了元代,对龙纹的垄断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明文规定龙纹的使用范围。元世祖忽必烈曾明令市街商店不得织造或贩卖日月龙凤纹的缎匹,违者除没收其缎匹外,"仍将犯人痛行治罪。"仁宗是曾定服色等第,除蒙古人外,其他人"不许龙凤文"。此外,器皿不得使用龙凤纹,帐幕"不得使用赭黄龙凤文",车舆亦"不得用龙凤纹"。
  明代龙纹的使用和控制更为严格。明代初期的皇帝衮服,饰十二章,其中以龙纹为最重要。明太祖洪武二十四年,明文规定:"官吏衣服、帐幔,不许用玄、黄、紫三色,并织绣龙凤纹,违者罪及染造之人。"清代皇帝服饰的龙纹亦有定制。据《清史稿。舆服志二》记载:皇帝"朝服色用明黄,惟祀天用蓝,朝日用红,夕月用白。披领及袖皆石青,缘用片金,冬加海龙。"
  总之,在古代中国人的心目中,帝王都是"真龙天子",帝王的子孙被认为是"龙子龙孙",帝王的后代被称为"龙种"。龙,尤其是黄龙,是帝王的象征,皇帝即龙,龙即皇帝,两者不可分离,龙成为帝王个人的私有物。皇帝吃的、穿的、住的、用的全都是有龙的标记。皇帝本身及有关的一切都与龙拉上了关系。
  由上可见,在中国历史上,王权的取得和巩固与龙有密切的关系。古代帝王借助龙的威力,利用人们对龙虔诚崇拜的心理,编造种种谎言,充自己说成是"真成天子",与传说中的具有无穷威力的龙无异。
  龙作为一种中国人喜爱的形象,经历了数千年而不衰,并被不断赋予吉祥、和谐、积极进取、不怕困难等精神含义。在今天,“龙的传人”已经成为流传在中国人当中最有亲和力和号召力的字眼。几千年来,它静观华夏沧海桑田,起起伏伏,寄寓着中华民族不止的精神追求,是我们共同的信念,也是华夏复兴的精神力量。
匿名用户
2013-04-13
展开全部
龙图腾
  龙,作为华夏民族的图腾,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是永远不可能被忽略的一个形象,是沟通天地人神的瑞兽,是影响自然的神兽,是预示吉凶的灵兽。在远古,它蕴含着人们对神灵的敬畏,和与天地沟通的渴望;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它又作为帝王的象征,是统治人们观念的符号;现代社会中,它又被作为祥和、喜庆、希望的代名词。直到今天,龙的形象还广泛运用于建筑、艺术、文学、宗教、绘画、雕塑、服饰、剪纸、瓷器等各种领域,寄托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愿望。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有中国人生活的地方,就有龙的形象以不同的形式出现。
  龙的形象来源
  龙,是一种完全来自先民想象的动物。象征着宇宙和自然地力量,在造型上综合了鹿角、牛嘴、羊须、蛇身、鹰爪的特征,有龙有九似之说。但是就整体来说,龙的原型应该是扬子鳄,其形象具有扬子鳄的全部基本特征,1、披满鳞甲的身躯;2、长颚大口和位于头顶的翘鼻;3、锋芒毕现的锥型尖牙;4大而圆的突起眼睛;5粗壮的长尾;6、强健的四肢和五指利爪;7、有横条纹的腹部。同时,为了弥补扬子鳄秃头尖尾有损神灵形象的缺陷,古人发挥了充分的想象力,给它添加了角、须、尾鳍以及把背部纵向排列的突起角质棘刺也变换成锯齿状背鳍,并拉长躯体以渲染气势,
  传说在远古时代,扬子鳄在我国分布十分广泛,后来黄河流域由于人为破坏,乱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环境恶化,气候变冷,适宜于暖湿环境的扬子鳄难以生存便逐渐绝迹了(现仅存于我国安徽省南部)。因为扬子鳄在现实生活中不复存在,人们记忆中的印象淡化消失,只留下祖先们创造的龙形象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结果龙与扬子鳄成了两种不同的概念。但是许多关于龙的记载和传说、民俗都与扬子鳄的生活习性相关,时至今日,扬子鳄在我国南方民间的俗称仍是“土龙”、“猪婆龙”。
  很多与龙有关诗词,成语,俗语,完全可以与扬子鳄的生活习性相对应。扬子鳄生活在河湖沼泽地带,《左传》中“深山大泽,实生龙蛇。”就是指龙与蛇是同样生活于类似环境之中,习性相近的两种动物。扬子鳄在水边打造迷宫似的地下洞穴,洞深距地面2—3米,平时也多栖息水中,故人们想像出“龙王居住在水底龙宫”的神奇景象。而在看到每当发洪水时扬子鳄因洞穴被冲毁四处逃避,便认为“龙王在兴风作浪”,岂不知扬子鳄也是洪水的受害者。扬子鳄以鱼、蛙、蚌等为食,蚌壳内多有珍珠。当有人看到扬子鳄争食蚌类时,嘴里吐出珍珠,便有了“二龙戏珠”之说。扬子鳄是六月交配,七月产蛋,雄鳄是通过叫声寻找雌鳄的(鳄是唯一会叫的爬行动物),而每年六月正是黄河流域多雨夏季的开始,于是人们把扬子鳄响亮的叫声与风雨的来临联系在一起,认为“龙可以呼风唤雨”。《说文解字》中描述“龙……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世界上仅有扬子鳄与密西西比鳄两种生活在温带需要冬眠的鳄。因气候原因每到初冬时它们便进入冬眠期,当春天(农历二月)大地解冻时,蛰伏了一冬天的它们开始外出活动,同时也到了黄河流域开始下雨的季节,先民们把二者也联系在一起,于是就有了祭祀“二月二,龙抬头”的风俗。诸如此类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
  至于龙的名字,汉字是象形文字,甲骨文中的龙字便是大口、曲体的动物形象。龙字的读音则是雷声的模拟音。古人视龙为雷雨之神,《山海经》中就有“雷泽有神,龙身而人头。”的记载,每当风雨欲来时的电闪雷鸣启发了古人,认定雷电与龙有密切的关系,因此,“隆隆”的雷声成了龙字的读音。
  龙的图像演化
  龙的形象不是一天两天就设计出来并且一成不变的。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龙的形象随着内涵的变化而演变着。在远古时期或者努力社会早期,龙的形象是模糊而粗糙的。1987年河南濮阳发掘出土的一个6000年前古墓葬中发现的龙使用蚌壳摆成的。在仰韶文化彩陶上的龙形象也只是大头长尾的爬行动物。四川大足南山的云龙石刻雕塑则是一个无角无须、蹩眉瞪目的扬子鳄形象。有角的龙是后来才有的。有角龙的形象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和青铜器上,山西省出土的一个商代青铜器龙纹觥的造型翘鼻、张口、利齿毕现,器身两侧纹饰与扬子鳄的体纹完全相同。
  随着经济发展,宗教观念的改变,民俗风情、自然环境的改变,龙图像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形态特征。商代龙纹虽变化多端,但基本上仍保持着怪异神兽的体态。往往是夸大头部而简化躯干,令人可怖的形象给人强烈的神秘感和一种狞厉的美,显示出“龙”具有超越世间的神的权威。令人可怖的形象给人强烈的神秘感和一种狞厉的美,显示出“龙”具有超越世间的神的权威。从而出现了朝艺术化、图案化发展的趋向。春秋战国龙则通过镂空或浮雕或片状或谷纹,饰以水滴纹纽丝纹尽显秀美矫健;秦汉的龙仍然保持春秋战国时期龙的秀美,不过用尖角利齿增添了积分雄浑豪放;六朝隋唐时由于技艺提升,龙纹越来越成熟,华文开始繁复,龙身变长,飘逸而健硕;辽宋金元时期龙的形象与唐代龙纹大体相同,延续唐代龙的特点,增加了海水纹,如意纹等元代特色,细节发生变化,变得更加肥硕;明代晚期龙纹在神韵上有一种呆板苍老感,缺乏宋元时期龙的生气和活力.;清代龙纹的形象较明代更为苍老,可谓之苍龙,尽管刻画细腻如微,但缺乏神韵和气势。龙的形象发展体现着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识和意境情趣,中华文化形态发展由此可见一斑。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