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郁气滞证的常见疾病
临床常见疾病
1.肝郁气滞型胃痛
(1)病因肝气失于疏泄条达,横犯脾胃,而致肝胃不和或肝脾不和,气血阻滞而致胃痛。
(2)表现胃脘疼痛,连及两胁,攻撑走窜,每因情志不遂而加重,善太息,不思饮食,寐差.舌苔薄白,脉弦。
(3)治则疏肝和胃,理气止痛。
(4)主方柴胡疏肝散加减。
2.肝郁气滞型痞满
(1)病因情志失和,气机乖乱,忧思太过则伤脾,恼怒太过则伤肝,肝脾气机郁滞,影响胃脘和降,升降失常,引发痞满。
(2)表现脘腹痞塞胀闷不舒,连及两胁,嗳气则舒,心烦易怒,时作太息,常因情志因素而加重,苔薄白,脉弦。
(3)治则疏肝解郁,理气消脾。
(4)主方柴胡疏肝散或半夏厚朴汤加减。
3.肝郁气滞型呃逆
(1)病因肝气郁结,失于调达,以致肝气乘逆于胃,胃气上冲动隔而成呃逆。
(2)表现呃逆连声,胸胁胀满,或肠鸣矢气,或呼吸不利,或恶心嗳气,脘闷食少,舌苔薄腻,弦而滑。
(3)治则理气化痰,降逆止呃。
(4)主方旋覆代赭汤加减。
4.肝郁气滞型腹痛
(1)病因抑郁恼怒,肝气失于疏泄条达,气机不畅,气滞而痛;或忧思伤脾,或肝郁克脾,肝胃不和,气机不利,腹气失于通降而发腹痛,或气滞日久,血行不畅,气滞血瘀于腹中,脉络不通而致腹痛。
(2)表现腹部疼痛,胀满不舒,痛无定处,攻撑走窜,常引发少腹,时聚时散,得嗳气则舒,每因情志不遂而加重,舌苔薄白,脉弦。
(3)治则疏肝和胃,理气止痛。
(4)主方柴胡疏肝散加减。
5.肝郁气滞型便秘
(1)病因情志失和,肝气郁结,失于调达,导致传导失司从而导致便秘。
(2)表现大便干结、欲便不出,腹中胀满,伴见胸胁满闷,嗳气呃逆,食欲不振,肠鸣矢气,便后不畅,舌苔薄白,或薄黄,脉弦。
(3)治则顺气导滞,降逆通便。
(4)主方六磨汤加减。
6.肝郁气滞型胁痛
(1)病因抑郁恼怒,情志不舒,肝气失于疏泄条达,气机不畅,气阻络闭,发为胁痛。
(2)表现胁肋胀痛,走窜,痛无定处,每因情志喜怒而增减,胸闷脘痞,饮食减少,嗳气频作,善太息,苔薄,脉弦。
(3)治法疏肝理气止痛。
(4)主方柴胡疏肝散加减。
7.肝郁气滞型积聚
(1)病因长期情志抑郁,情志不舒,所愿不遂,导致气机阻滞,聚而不散,而成聚证;气滞日久,血运不畅,脉络受阻,使瘀血内停,结而为块,故成积证。
(2)表现腹中气聚,结块柔软,攻窜胀痛,时聚时散,脘肋胀闷不舒,多因情志而引起。
(3)治则疏肝解郁,行气消聚。
(4)主方木香顺气散加减。
8.肝郁气滞型郁病
(1)病因愤懑不解,郁怒不舒,肝木不能遂其条达之性,气失疏泄,而致肝气郁而致精神抑郁,情绪不宁。
(2)表现精神抑郁,情绪不宁,胁肋胀痛,痛无定处,脘腹胀闷不舒,不思饮食,善太息,或大便不调,女子月经不调,舌质淡红,苔薄腻,脉弦。
(3)治则疏肝理气解郁。
(4)主方柴胡疏肝散加减。
9.肝郁气滞型瘿病
(1)病因长期愤懑恼怒,郁怒不舒,心肝气机郁滞,肝木不能遂其条达之性,气结成瘿,或气滞津聚成痰,痰气交阻,结于颈前,形成瘿病。
(2)表现颈前喉结两旁结块肿大,质软不痛,颈部感觉肿胀,胸闷,善太息,或胁肋窜痛,病情随情志波动,苔薄白,脉弦。
(3)治则疏肝理气,化痰消瘿。
(4)主方四海舒郁丸加减。
在现代医学中,很多疾病,如急性肝炎,慢性肝炎,中期肝硬化,脂肪肝,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肋间神经痛等病都可以因肝郁气滞导致胁痛腹痛;单纯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瘤,甲状腺炎等病症,见肝郁气滞表现者,均可以参照此证型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