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绕组的交流绕组
线圈(绕组元件):是构成绕组的基本单元。绕组就是线圈按一定规律的排列和联结。线圈可以区分为多匝线圈
和单匝线圈。与线圈相关的概念包括:有效边;端部;线圈节距等
极距:沿定子铁心内圆每个磁极所占的范围
用长度表示:
用槽数表示: (36槽4极电机的极距为多少槽?)
电角度:
转子铁心的横截面是一个圆,其几何角度为360度。
从电磁角度看,一对N,S极构成一个磁场周期,即1对极为360电角度
电机的机对数为p时,气隙圆周的角度数为p*360电角度。
节距
一个线圈两个有效边之间所跨过的槽数称为线圈的节距。用y表示。
y<τ时,线圈称为短距线圈;y=τ时,线圈称为整距线圈;y>τ时,线圈称为长距线圈。
单层绕组和双层绕组
单层绕组一个槽中只放一个元件边
双层绕组一个槽中放两个元件边。
槽距角,相数,每极每相槽数
一个槽所占的电角度数称为槽距角,用α表示;
相数用m表示,
每个极域内每相所占的槽数称为每极每相槽数,用q表示。 均匀原则:每个极域内的槽数(线圈数)要相等,各相绕组在每个极域内所占的槽数应相等
每极槽数用极距τ表示
每极每相槽数(举例)
对称原则:三相绕组的结构完全一样,但在电机的圆周空间互相错开120电角度。
如槽距角为α,则相邻两相错开的槽数为120/α。(举例)
电势相加原则:线圈两个圈边的感应电势应该相加;线圈与线圈之间的连接也应符合这一原则。
如线圈的一个边在N极下,另一个应在S极下。(举例) 构造方法和步骤
分极分相:
将总槽数按给定的极数均匀分开(N,S极相邻分布)并标记假设的感应电势方向。;
将每个极域的槽数按三相均匀分开。三相在空间错开120电角度。
连线圈和线圈组:
将一对极域内属于同一相的某两个圈边连成一个线圈(共有q个线圈,为什么?)
将一对极域内属于同一相的q个线圈连成一个线圈组(共有多少个线圈组?)
以上连接应符合电势相加原则
连相绕组:
将属于同一相的p个线圈组连成一相绕组,并标记首尾端。
串联与并联,电势相加原则。
按照同样的方法构造其他两相。
连三相绕组
将三个构造好的单相绕组连成完整的三相绕组
△接法或者Y接法。
单层绕组分类
等元件式整距叠绕组
同心式绕组
链式绕组
交叉链式绕组
单层绕组主要用于小型异步电动机。 构造方法和步骤(举例:Z1=24,2p=4,整距,m=3)
分极分相:
将总槽数按给定的极数均匀分开(N,S极相邻分布)并标记假设的感应电势方向;
将每个极域的槽数按三相均匀分开。三相在空间错开120电角度。
连线圈和线圈组:
根据给定的线圈节距连线圈(上层边与下层边合一个线圈)
以上层边所在槽号标记线圈编号。
将同一极域内属于同一相的某两个圈边连成一个线圈(共有q个线圈,为什么?)
将同一极域内属于同一相的q个线圈连成一个线圈组(共有多少个线圈组?)
以上连接应符合电势相加原则
连相绕组:
将属于同一相的2p个线圈组连成一相绕组,并标记首尾端。
串联与并联,电势相加原则。
按照同样的方法构造其他两相。
连三相绕组
将三个构造好的单相绕组连成完整的三相绕组
△接法或者Y接法
10kW以上的电机主要采用双层绕组
绕组英文: winding

2025-08-01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