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医院的武汉人民医院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即湖北省人民医院、武汉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地处武汉长江南岸武昌解放路与张之洞路(原紫阳路)交汇处,与驰名中外的黄鹤楼翘首相望。
医院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是卫生部评定的首批三级甲等医院、湖北省人民政府重点建设的窗口医院、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
医院创立于1923年,时名湖北省立医科大学实习医院,1926年10月并入武昌中山大学。1928年,武昌中山大学更名为武汉大学时医科独立扩充更名为湖北省立医院。1949年11月,湖北省人民政府主席李先念签署命令,将省立医院、湖北医学院附设医院、省立传染病院、省立结核病院、武昌妇孺医院等合并成立湖北省人民医院,且同为湖北医学院附属医院;1956年改为湖北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1987年恢复并用湖北省人民医院名称。2000年8月,湖北医科大学与武汉大学等四校合并,医院更名为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武汉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并续用湖北省人民医院名称。
医院建有国际一流的门诊部、功能完善的住院大楼、星级宾馆式的病房和外科综合楼群。设有临床医技科室59个,实际开放病床1630张;拥有国际顶级的64排128层CT、螺旋CT、核磁共振成像仪、ECT、PET、直线加速器及系列放疗设备等各种高档医疗设备。年门诊量逾120万人次,年手术量约2.8万台次,年出院患者约4万余人次。医疗服务范围辐射全国乃至亚洲、北美、南美,并承担中央首长、外国元首及外宾、华侨等来湖北视察、访问的保健任务。
医院现有在职职工2100人,其中高级职称以上专业人员508名,包括国家级专家、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等一批饮誉海内外的名医。13位诺贝尔奖得主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受聘医院客座、兼职教授。建有国家人事部批准的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内科学、外科外、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检验医学、肿瘤学先后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定为博士学位授予点,各个临床学科均为硕士学位授予点。承担着武汉大学医学院、药学院2600余名本科生、800余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及留学生的临床教学和600名进修医师的培养任务。
心血管内科学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内科学、外科学等学科为湖北省级重点学科,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肾病内科、心外科、胸外科、泌尿外科、神经外科、乳腺甲状腺外科、整形外科、眼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肿瘤科等为医院的特色和优势学科。设有卫生部心律学重点实验室、湖北省心血管病学重点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药剂学重点实验室、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湖北省神经精神研究所、湖北省儿科研究所和武汉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消化与肝病研究所、泌尿系病研究所、眼科研究所、耳鼻喉-头颈外科研究所以及生物医学工程、临床药学、妇科、康复与运动等研究室。
医院承担了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000余项,包括国家973项目、国家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卫生部基金项目及省级攻关项目,鉴定科研成果148项,已有90多项获奖,其中国家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阴茎延长重建功能的研究,200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房室结折反性心动过速的发病基础及射频消融,2001年;心房颤动的基础与临床研究,2004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主编专著400多部,发表论文10000余篇。据国家科技部信息中心公告,2006年在统计源期刊上论文发表篇数居全国大型医疗机构第11位。SCI论文数常年保持在国内医疗机构第13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