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有多高,地有多厚?
3个回答
展开全部
如果用科学的说法来说的话,地的厚度应该是地球的直径,关于天的高度,现在科学家已经用科学的方法观测到100万光年的距离,还没有看到宇宙的边缘,也就是说,现在的观念应该是天有无限高(最起码是应该大于100万光年)。
1.3大气层有多厚枣天有多高?
天到底有多高呢?人类一直在孜孜以求,探索着这个问题:
1783年,法国的孟特格菲兄弟俩成功地释放了人类第一个热气球,热气球载着两名勇敢者飞上天空。这个热气球上升了900多米。
1804年,法国科学家盖吕萨克乘气球上升到了约7千米的高度。
1892年,科学家设计出带有仪器的无人乘坐的气球,这样就能升得更高。
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设计出能保持地球表面空气压力和温度的密封舱,人类得以进入更高的大气层。
1938年,被命名为“探险者2号”的气球上升到21千米的高空。
1960年,载人气球已能上升到34.5千米,而不载人气球已能到达40-50米的高空。
再后来,飞机、火箭、人造地球卫星的发明,使人们对大气层有了更科学的认识。
大气层随与地表面的高度不同,其内含的成份、物理、化学特征不同,科学家为了研究揭开大气的秘密,把整个大气层根据其温度变化、成分、电磁特性随高度分布的不同而分成若干层次。
温度变化科学家将大气层分为5层:
对流层:从地面到大约10~16千米处(极地大约8~9千米,赤道15~18千米),是大气层的最底层。这一层集中了约整个大气的四分之三的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量。大气的对流在这一层十分发达,气温随高度的下升而均匀下降,平均每上升100米降低0.6℃,在11千米附近温度下降到-55℃。在这层里,大气的活动异常激烈,或者上升,或者下降,甚至还会翻滚。正是由于这些不断变化着的大气运动,形成了多种多样复杂的天气变化,风、云、雨、雪、雾、露、雷、雹也多发生在这个层次里,因而也有人称这层为气象层。
这层的顶部叫对流层顶,这里气温不再随高度上升而降低,而是基本不变,是一个很稳定的层次,对流层里的天气影响不到这儿来。这里经常晴空万里,能见度极高,空气平稳,非常适宜喷气客气的飞行。
平流层:从对流层顶向上到55千米高空附近。。这一层是地球大气中臭氧集中的地方,尤其是在其下部,即在15~25千米高度上臭氧浓度最大,因而这一层又称臭氧层。由于臭氧层能大量吸收太阳辐射热而使空气温度大大升高,所以这一层的最大特点是温度随高度的上升而升高,到顶部温度增大到最大值。
平流层虽然水汽极少,天气现象比较少见,但随着气象火箭和卫星的发射,发现这一层的气流等的变化与对流层中天气变化有着密切联系,相互影响。
中层:从平流层顶向上,也就是从55千米到80千米这个范围被命名为中层大气,简称中层。在这里,温度随高度而下降,大约在80千米左右达到最低点,约为-90℃。
热层:从中层大气向上到500千米左右的范围。之所以叫热层,是因为这层中的空气分子和离子直接吸收太阳紫外辐射能量,因而运动速度很快,和高温气体一样。这里空气极其稀薄,尽管热层顶的气温可达1000℃(太阳比较宁静时)~2000℃(太阳活动剧烈时),但实际上却根本不会感到热。
逃逸层:500千米以上是外大气层,这一层顶也就是地球大气层的顶。在这里地球的引力很小。再加上空气又特别稀薄,气体分子互相碰撞的机会很小,因此空气分子就像一颗颗微小的导弹一样高速地飞来飞去,一旦向上飞去,就会进入碰撞机会极小的区域,最后它将告别地球进入星际空间,所以外大气层被称为逃逸层。这一层温度极高,但近于等温。这里的空气也处于高度电离状态。
除了按温度分层外,根据大气的电磁特性,还可以将大气划分为中性层、电离层和磁层。中性层是指地面到60千米高度,这里大气各成分多处于中性,即非电离状态;在60千米~500千米的大气层称为电离层。500千米以上的称为磁层。
电离层:在这里,由于太阳辐射的影响,大气物质开始电离。根据电离层电子的浓度及对电磁波反向的不同效果,又可划分为D层(大约在60~90千米高度)、E层(约110千米高度)、F1层(约160千米高度)、F2层(300千米高度),以及更高的G层等。根据气象火箭和人造卫星的观测,大约在离地300在远距离无线电通信方面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无线电波借助于在地面和电离层之间的多次反射而传播,实现了远距离的无线电通信。人们形容电离层为一面反射电波的镜子”。
不过,电离层反射的只是普通的无线电广播采用的波段,对于波长较短的无线电波则起不到反射作用。电视机采用的恰恰是波长较短的无线电波,这就是电视机为什么收看不到远处电视台节目的原因。为了能收看到大洋彼岸的电视节目,科学家利用在赤道上空36000千米高度的静止地球卫星来传播电视信号,使生动的电视画面越过大洋或大陆,送到千家万户的电视机中。
我们还有这样的感觉,有些广播电台的广播在较远的地方白天收不到,而到晚上就能收到。这是因为D层往往在白天形成,夜间消散,它在白天起到衰减无线电波传播的作用。
磁层:在大气科学中有时还500千米以上的大气层称为磁层。因为在这里,地球磁场对大气的运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磁层在太阳风的作用下发生一系列变化:向着太阳的一面被压缩了,而在背着太阳的一面形成了一个类似于慧星一样的长尾巴枣磁尾。向着太阳的一端距地心约十几个地球半径,即70000~80000千米,它的尾长(背着太阳一端)约l00个地球半径,即600多万千米。
太阳风是太阳向外抛出的稳定粒子流。它与磁层之间的边界即为磁层顶,顶以外即为星际空间。因此也有人认为磁层顶才是大气圈的顶。
天有600多万千米高
地有多厚
你想知道地有多厚吗?如果你站在地球极点,那么从地表到地心约为6 356.8千米;如果你站在赤道上,从地表到地心约6 378.1千米。两者相差21.3千米。可见,地球是一个椭圆球体。如果站在位于南纬1°28′、西经78°48′的南美洲的钦博腊索山顶(海拔6 272米),那么到地心的距离就有6 384.1千米,这是地球最厚的地方,比从世界上的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 848米)到地心的距离还多2 151米。
1.3大气层有多厚枣天有多高?
天到底有多高呢?人类一直在孜孜以求,探索着这个问题:
1783年,法国的孟特格菲兄弟俩成功地释放了人类第一个热气球,热气球载着两名勇敢者飞上天空。这个热气球上升了900多米。
1804年,法国科学家盖吕萨克乘气球上升到了约7千米的高度。
1892年,科学家设计出带有仪器的无人乘坐的气球,这样就能升得更高。
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设计出能保持地球表面空气压力和温度的密封舱,人类得以进入更高的大气层。
1938年,被命名为“探险者2号”的气球上升到21千米的高空。
1960年,载人气球已能上升到34.5千米,而不载人气球已能到达40-50米的高空。
再后来,飞机、火箭、人造地球卫星的发明,使人们对大气层有了更科学的认识。
大气层随与地表面的高度不同,其内含的成份、物理、化学特征不同,科学家为了研究揭开大气的秘密,把整个大气层根据其温度变化、成分、电磁特性随高度分布的不同而分成若干层次。
温度变化科学家将大气层分为5层:
对流层:从地面到大约10~16千米处(极地大约8~9千米,赤道15~18千米),是大气层的最底层。这一层集中了约整个大气的四分之三的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量。大气的对流在这一层十分发达,气温随高度的下升而均匀下降,平均每上升100米降低0.6℃,在11千米附近温度下降到-55℃。在这层里,大气的活动异常激烈,或者上升,或者下降,甚至还会翻滚。正是由于这些不断变化着的大气运动,形成了多种多样复杂的天气变化,风、云、雨、雪、雾、露、雷、雹也多发生在这个层次里,因而也有人称这层为气象层。
这层的顶部叫对流层顶,这里气温不再随高度上升而降低,而是基本不变,是一个很稳定的层次,对流层里的天气影响不到这儿来。这里经常晴空万里,能见度极高,空气平稳,非常适宜喷气客气的飞行。
平流层:从对流层顶向上到55千米高空附近。。这一层是地球大气中臭氧集中的地方,尤其是在其下部,即在15~25千米高度上臭氧浓度最大,因而这一层又称臭氧层。由于臭氧层能大量吸收太阳辐射热而使空气温度大大升高,所以这一层的最大特点是温度随高度的上升而升高,到顶部温度增大到最大值。
平流层虽然水汽极少,天气现象比较少见,但随着气象火箭和卫星的发射,发现这一层的气流等的变化与对流层中天气变化有着密切联系,相互影响。
中层:从平流层顶向上,也就是从55千米到80千米这个范围被命名为中层大气,简称中层。在这里,温度随高度而下降,大约在80千米左右达到最低点,约为-90℃。
热层:从中层大气向上到500千米左右的范围。之所以叫热层,是因为这层中的空气分子和离子直接吸收太阳紫外辐射能量,因而运动速度很快,和高温气体一样。这里空气极其稀薄,尽管热层顶的气温可达1000℃(太阳比较宁静时)~2000℃(太阳活动剧烈时),但实际上却根本不会感到热。
逃逸层:500千米以上是外大气层,这一层顶也就是地球大气层的顶。在这里地球的引力很小。再加上空气又特别稀薄,气体分子互相碰撞的机会很小,因此空气分子就像一颗颗微小的导弹一样高速地飞来飞去,一旦向上飞去,就会进入碰撞机会极小的区域,最后它将告别地球进入星际空间,所以外大气层被称为逃逸层。这一层温度极高,但近于等温。这里的空气也处于高度电离状态。
除了按温度分层外,根据大气的电磁特性,还可以将大气划分为中性层、电离层和磁层。中性层是指地面到60千米高度,这里大气各成分多处于中性,即非电离状态;在60千米~500千米的大气层称为电离层。500千米以上的称为磁层。
电离层:在这里,由于太阳辐射的影响,大气物质开始电离。根据电离层电子的浓度及对电磁波反向的不同效果,又可划分为D层(大约在60~90千米高度)、E层(约110千米高度)、F1层(约160千米高度)、F2层(300千米高度),以及更高的G层等。根据气象火箭和人造卫星的观测,大约在离地300在远距离无线电通信方面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无线电波借助于在地面和电离层之间的多次反射而传播,实现了远距离的无线电通信。人们形容电离层为一面反射电波的镜子”。
不过,电离层反射的只是普通的无线电广播采用的波段,对于波长较短的无线电波则起不到反射作用。电视机采用的恰恰是波长较短的无线电波,这就是电视机为什么收看不到远处电视台节目的原因。为了能收看到大洋彼岸的电视节目,科学家利用在赤道上空36000千米高度的静止地球卫星来传播电视信号,使生动的电视画面越过大洋或大陆,送到千家万户的电视机中。
我们还有这样的感觉,有些广播电台的广播在较远的地方白天收不到,而到晚上就能收到。这是因为D层往往在白天形成,夜间消散,它在白天起到衰减无线电波传播的作用。
磁层:在大气科学中有时还500千米以上的大气层称为磁层。因为在这里,地球磁场对大气的运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磁层在太阳风的作用下发生一系列变化:向着太阳的一面被压缩了,而在背着太阳的一面形成了一个类似于慧星一样的长尾巴枣磁尾。向着太阳的一端距地心约十几个地球半径,即70000~80000千米,它的尾长(背着太阳一端)约l00个地球半径,即600多万千米。
太阳风是太阳向外抛出的稳定粒子流。它与磁层之间的边界即为磁层顶,顶以外即为星际空间。因此也有人认为磁层顶才是大气圈的顶。
天有600多万千米高
地有多厚
你想知道地有多厚吗?如果你站在地球极点,那么从地表到地心约为6 356.8千米;如果你站在赤道上,从地表到地心约6 378.1千米。两者相差21.3千米。可见,地球是一个椭圆球体。如果站在位于南纬1°28′、西经78°48′的南美洲的钦博腊索山顶(海拔6 272米),那么到地心的距离就有6 384.1千米,这是地球最厚的地方,比从世界上的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 848米)到地心的距离还多2 151米。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天有多高?地有多厚?
在人们日常交谈中不时会听到有人用“不知天高地厚”来形容某人胆大狂妄,不可预测。在科学技术相当发展的今天,“天高地厚”这个谜已经解开。人们已知宇宙是一个无限的空间,从地球表面往上看,天穹是无边无际的,但我们头顶的“蓝天”是有一定高度的。据报道,前苏联曾有3位科学家坐气球作了一次详细的观测。当他们从地面升到8.6公里高空时,天空一直是蓝色的;当升到10.8公里的高空时,天空呈暗蓝色;再升到13公里高空时,天空就变成暗紫色了;超过18公里高空时,由于空气稀薄,光不发生散射,天空已是一片黑暗。所以,名副其实的蓝天天高只有10公里。地有多厚?经过人类长期以来对地球的认识和科学探测,已知地球是一个南北两极半径稍短的椭球,赤道半径稍长,两者相差21公里,平均半径是6371公里。其球体内部大致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大部分。地壳是由各种不均匀的岩石组成,除地表覆盖着一层薄薄的沉积岩、风化土和海水外,主要是花岗岩一类的物质组成。地壳的厚度,在地球全部结构中,只占极薄的一层,据新近的探测资料报道,它的平均厚度为17公里。当然,由于地球表面是凹凸不平的,有些地方地壳就较厚,如我国西藏高原达到四五十公里;有些地方很薄,如在大洋深处,地壳只有几公里。人们所说的地厚应该说就指的是地壳这一层。科学家们了解的地幔则是约有2900公里厚、非常坚硬、有很大刚性的橄榄岩一类的物质。推测地幔以下的地核则是由温度很高的液态物质组成的。
目前,人类钻进不过八至十千米,还远没有突破地壳。
原载《中学政史地》
在人们日常交谈中不时会听到有人用“不知天高地厚”来形容某人胆大狂妄,不可预测。在科学技术相当发展的今天,“天高地厚”这个谜已经解开。人们已知宇宙是一个无限的空间,从地球表面往上看,天穹是无边无际的,但我们头顶的“蓝天”是有一定高度的。据报道,前苏联曾有3位科学家坐气球作了一次详细的观测。当他们从地面升到8.6公里高空时,天空一直是蓝色的;当升到10.8公里的高空时,天空呈暗蓝色;再升到13公里高空时,天空就变成暗紫色了;超过18公里高空时,由于空气稀薄,光不发生散射,天空已是一片黑暗。所以,名副其实的蓝天天高只有10公里。地有多厚?经过人类长期以来对地球的认识和科学探测,已知地球是一个南北两极半径稍短的椭球,赤道半径稍长,两者相差21公里,平均半径是6371公里。其球体内部大致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大部分。地壳是由各种不均匀的岩石组成,除地表覆盖着一层薄薄的沉积岩、风化土和海水外,主要是花岗岩一类的物质组成。地壳的厚度,在地球全部结构中,只占极薄的一层,据新近的探测资料报道,它的平均厚度为17公里。当然,由于地球表面是凹凸不平的,有些地方地壳就较厚,如我国西藏高原达到四五十公里;有些地方很薄,如在大洋深处,地壳只有几公里。人们所说的地厚应该说就指的是地壳这一层。科学家们了解的地幔则是约有2900公里厚、非常坚硬、有很大刚性的橄榄岩一类的物质。推测地幔以下的地核则是由温度很高的液态物质组成的。
目前,人类钻进不过八至十千米,还远没有突破地壳。
原载《中学政史地》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这个问题如果是用社会俚语来说就不好听了,如果用科学的说法来说的话,地的厚度应该是地球的直径,关于天的高度,现在科学家已经用科学的方法观测到100万光年的距离,还没有看到宇宙的边缘,也就是说,现在的观念应该是天有无限高(最起码是应该大于100万光年)。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