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武器具有哪五种杀伤破坏因素

 我来答 举报
帐号已注销
2019-06-06 · TA获得超过11.9万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0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5.4万
展开全部

冲击波、核辐射、光辐射、放射沾染、电磁脉冲的五种杀伤破坏因素。

核武器爆炸,不仅释放的能量巨大,而且核反应过程非常迅速,微秒级的时间内即可完成。因此,在核武器爆炸周围不大的范围内形成极高的温度,加热并压缩周围空气使之急速膨胀,产生高压冲击波。地面和空中核爆炸,还会在周围空气中形成火球,发出很强的光辐射。

核武器是指包括氢弹、原子弹、中子弹、三相弹、反物质弹等在内的与核反应有关的巨大杀伤性武器。

核武器系统,一般由核战斗部、投射工具和指挥控制系统等部分构成,核战斗部是其主要构成部分。

扩展资料:

核武器的危害:

某些物质的原子核能发生衰变,放出我们肉眼看不见也感觉不到,只能用专门的仪器才能探测到的射线。物质的这种性质叫放射性

核武器试验的沉降物(在大气层进行核试验的情况下,核弹爆炸的瞬间,由炽热蒸汽和气体形成大球(即蘑菇云)携带着弹壳、碎片、地面物和放射性烟云上升,随着与空气的混合,辐射热逐渐损失,温度渐趋降低,于是气态物凝聚成微粒或附着在其它的尘粒上,最后沉降到地面。

核燃料循环的“三废”排放原子能工业的中心问题是核燃料的产生、使用与回收、核燃料循环的各个阶段均会产生“三废”,能对周围环境带来一定程度的污染。

医疗照射引起的放射性污染,由于辐射在医学上的广泛应用,已使医用射线源成为主要的环境人工污染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核武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核武器杀伤破坏效应

湖南诺方斯新材料有限公司
2023-07-19 广告
核武器的杀伤破坏方式主要有光辐射、冲击波、早期核辐射、电磁脉冲及放射性沾染。光辐射是在核爆炸时释放出的以每秒30万千米速度直线传播的一种辐射光杀伤方式。一枚当量为两万吨的原子弹在空中爆炸后,距爆心7 米会受到比阳光强13倍的光照射,范围达2...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湖南诺方斯新材料有限公司提供
17173bug
推荐于2017-11-22 · TA获得超过439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08
采纳率:25%
帮助的人:67万
展开全部
1、 光辐射
光辐射(又称热辐射),是爆炸时的闪光及高温
火球辐射出来的强光和热.具有大量热能,直接照射
无隐蔽人员会造成烧伤.如果用眼睛看核爆炸的火球,
会造成眼底烧伤.在爆炸中心附近人员吸入被光辐射
加热的空气,会造成呼吸道烧伤.光辐射能引起大面
积火灾,烧坏物体,同时造成人员的间接烧伤.
2、 冲击波
冲击波是核爆炸时产生的高速高压气浪.它对人
员、物体能够造成挤压、抛掷作用.挤压作用造成严
重内伤,如肺、胃、肝、脾出血破裂核骨折.冲击波
可造成建筑物倒塌,人员间接伤害及堵塞交通.
3、 早期核辐射
早期核辐射(又贯穿辐射),是核武器所特有的
一种杀伤破坏因素.形成早期核辐射是爆炸最初十几
秒钟内放射出来的人眼看不见的射线.作用于人体时
无特殊感觉,能破坏人的组织细胞,使人得急性放射
病.早期核辐射能使光学玻璃变暗、胶卷暴光、化学
药品失效,并能影响电子仪器性能.早期核辐射一方
面能穿透各种物质,另一方面又会被各种物质消弱吸
收.例如1米厚的土层或0.7米厚的钢筋混凝土能使早
期核辐射消弱到原来的1% .
4、 核电磁脉冲
核电磁脉冲是爆炸瞬间产生的一种强电磁波.其
作用半径可达几千米,对人员没有直接的杀伤作用,
但能消除计算机上储存的信息,使自动控制系统失灵,
家用电器受到干扰和破坏.
5、 放射性沾染
核爆炸后,蘑菇状烟云中含有大量放射性灰尘,
当烟云随风扩散时,放射性烟尘因重力作用,逐渐
降落到地面或其他物体上,形成一个很大的放射性沾
染区.放射性沾染程度,不仅受气候象件的影响,同
时也与爆炸方式有关,地爆时放射性沾染严重,沾染
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放射性灰尘能放出对人体有害
的射线.处于沾染区的人员,或在沾染区外接触了从
沾染区撤出的受染人员和各种物品,会受到射线的体
外照射,使皮肤灼伤.若受沾染的物质进入体内,其
体内的照射对人员的伤害要比体外照射严重得多,因
此应尽量防止由于呼吸和饮食造成放射性沾染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8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举报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