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格格和公主的区别是什么
在清朝,我们经常看到有格格也有公主,区别就是公主一定是君王的女儿,而格格则不一定是君王的女儿,我们看好多清宫剧中可以看到,有的贵族的女儿也被称为格格,但是并不是君王的亲生女儿,能被封为公主的身份要高于格格。
清宫剧中经常看到,君王的女儿一出生就是格格,比如我们看的《还珠格格》,小燕子拿着信物找到了乾隆,但是乾隆碍于颜面,如果直接说是自己在民间的女儿恐怕对自己不利,于是就昭告天下说小燕子是自己的义女,封为了还珠格格,这就可以看出不是君王的亲生女儿也可以称为格格,但是这样的格格是不能封为公主的。
清朝君王的女儿大多数都一直是格格,只有少数需要和亲或者什么的,会提高身份封为公主,《康熙王朝》中可以看到蓝齐儿就是在和亲的时候被封为了公主,这个公主的封号也是有讲究的,比如固伦公主,固伦这个称号只有皇后生的女儿才能用,也就是嫡公主,固伦有天下的意思,所以这是个很高的封号,只有嫡亲的女儿才能享用。
那庶出的女儿如果需要了会封哪些封号呢?大多数都会用和硕两个字,和硕代表着地方的意思,这含义就直接和嫡公主差一截,但是这也没什么,毕竟古代的嫡庶差别还是很大的,就算你是皇贵妃的女儿也是不能用固伦这个封号的,只能用和硕,所以在清朝,我们一听公主的封号就知道是皇后生的还是嫔妃生的。
但是一般情况的话,君王的女儿都是以格格相称的,所以我们可以说格格和公主的地位差不多,也可以说公主比格格的地位高一点,这个要看情况而定的,毕竟不同的格格之间也分受宠和不受宠。
格格,满语,意为小姐。是满族和清朝对女性的一种称谓,为清皇族女儿的统一称呼。作为正式称号使用时,在后金时期,国君和贝勒的女儿称为格格。清太宗起,逐步按照汉人习惯,重新规定了封号。作为非正式称号时,被用于尊称其他地位高贵的女性。另外,清朝亲王的低阶妾有时也被叫做格格。
公主,是中国古代对皇女、王女、宗女的称谓。
起源,《公羊传》曰‘天子嫁女子于诸侯,必使诸侯同姓者主之’,故谓之公主。”西周春秋爵称,可大致分为王、公、侯、伯、子、男六级。而在王即周天子以下就是公侯伯子男五等,周天子把女儿嫁给诸侯时,不亲自主持婚礼,让同为姬姓公爵级别的诸侯主婚,这便是“公主”的由来。并且因为周王室姓姬,所以周天子的女儿也称“王姬”,《诗经·召南·何彼襛矣》就写到:“何彼襛矣,美王姬也。”此后“王姬”也成为帝王的女儿的代称。诸侯之女也称为公主,《史记·吴起列传》记载“公叔为相,尚魏公主。”
没有区别,格格是满族的叫法,公主是汉人的叫法,意思一样。
格格:
满语,意为小姐。是满族和清朝对女性的一种称谓,为清皇族女儿的统一称呼。作为正式称号使用时,在后金时期,国君和贝勒的女儿称为格格。清太宗起,逐步按照汉人习惯,重新规定了封号。作为非正式称号时,被用于尊称其他地位高贵的女性。另外,清朝亲王的低阶妾有时也被叫做格格。
公主:
是中国古代对皇女、王女、宗女的称谓。起源,《公羊传》曰‘天子嫁女子于诸侯,必使诸侯同姓者主之’,故谓之公主。”西周春秋爵称,可大致分为王、公、侯、伯、子、男六级。而在王即周天子以下就是公侯伯子男五等,周天子把女儿嫁给诸侯时,不亲自主持婚礼,让同为姬姓公爵级别的诸侯主婚,这便是“公主”的由来。并且因为周王室姓姬,所以周天子的女儿也称“王姬”,《诗经·召南·何彼襛矣》就写到:“何彼襛矣,美王姬也。”此后“王姬”也成为帝王的女儿的代称。诸侯之女也称为公主,《史记·吴起列传》记载“公叔为相,尚魏公主。”
“公主”不是与生俱来的地位,而是封号,是需要册封的,格格在满语中是“小姐”的意思,从这个含义讲一般贵族的女儿都可以称为格格。而清朝皇太极继位之后,效仿明制将皇帝之女改称“公主”,还根据封号来区分具体的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