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那么什么是“一”
解读:孔子说:“曾参呀!我的道一用其他的就都贯通出来了。”曾参答道:“是的。”孔子走出去以后,其他学生问道:“这是什么意思?”曾参说:夫子的道,需要去用才可以贯通出来所以讲到忠恕就停止了。再往下讲你不去用也白讲。你去用了孔子不讲你自己也能贯通出来了。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子夏之流,其祸大矣。孔子门下,真得孔子之髓的颜回比孔子还早死,后继无人,结果就给曾参这知解宗徒搞出大名堂,2000年来对中国有着最大影响的儒家,其实就是曾家一脉,其门派出了子思,再下传孟子,四书中,除了《论语》,另外《大学》、《中庸》、《孟子》,三本都出自曾参门下
详解:关于孔子的“一以贯之”,两千多年来争论不休。最常见的,就是先假设一所谓“仁”道,人人本于心,从而因我心而贯通万人之心,进而万世人之心。这假设的荒谬性,根本不值得反驳。如果这假设成立,那么,集中营里的犹太人在被扒皮拆骨时一定感应到希特勒一人的快感、仁慈,从而被扒皮拆骨还高潮不断;南京大屠杀的时候,无论杀者、被杀者还是观看者、评论者都一起快感不断,所以万世以后汉奸都可以长盛不衰了。这里,千万别用谁谁谁不是人的逻辑来搪塞,老话说的好,“一种米养百样人”,都是人,只是在“人不知”社会的当下现实中,这人和人不是一样的人。这不是什么上帝、先验的逻辑,而是当下现实的现实逻辑所决定的,在这点上,孔子和马克思是一致的。
但孔子的学生们,总是自作聪明,本章的主角曾参,孔子死时曾参才29岁,来了一句“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为祸神州2000多年。本章字面意思很简单,但其中情节,却与下面神会的故事类似。
曾参是孔子的关门弟子,神会也可以算是惠能的关门弟子,但这两个关门弟子,其实都没入门。一天惠能问:“吾有一物,无头无尾,无名无字,无背无面,诸人还识否?”这就如同孔子说“参乎!吾道一以贯之”,这里也同样有一个潜台词“还识否?”神会就抢着回答惠能:“是诸佛之本源,神会之佛性。”这就如同曾参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孔子后面说什么,《论语》里没记载,但在《六祖坛经》里,惠能对神会的回答有如下回应:“向汝道无名无字,汝便唤作本源佛性,汝向去有把茆盖头,也只成个知解宗徒!”这回应完全可以同样给曾参:“向汝道吾道一以贯之,汝便唤作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汝向去有把茆盖头,也只成个知解宗徒!”
曾参,也就是一知解宗徒,神会和曾参这两个知解宗徒,在历史上却有相同的一点,就是都成了把本门“发扬广大”的人,神会扫荡北宗使得惠能的南宗一脉大显,而曾参,后来成了曾子,成了孔子门人里实际上影响最大的一个。曾参比神会为祸更深的是,当时禅宗大德辈出,神会这门都没找着的一脉很快就断灭了,而孔子门下,真得孔子之髓的颜回比孔子还早死,后继无人,结果就给曾参这知解宗徒搞出大名堂,2000年来对中国有着最大影响的儒家,其实就是曾家一脉,其门派出了子思,再下传孟子,四书中,除了《论语》,另外《大学》、《中庸》、《孟子》,三本都出自曾参门下,由此就知道,中国这两千多年的正统儒家究竟都是些什么货色了。
白话直译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孔子说:“曾参啊!我“闻见学行”圣人之道一以贯之。”曾参说:“是。”孔子出去。孔子的其他弟子问:““一以贯之”是什么意思?”曾参回答:“老师的道理,只是“尽已之心以待人,推己之心以及人”罢了。”
2017-03-18 ·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贯:贯穿。
一以贯之,用一个根本性的事理贯通事情的始末或全部的道理。贯:贯穿。之:代词,代“道”。
【出处】:《论语·里仁》: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翻译】:孔子说:“参啊!我讲的道是由一个基本的思想贯彻始终的。”曾子说:“是的,我懂了!”孔子出去之后,同学便问曾子:“这是什么意思?”曾子说:“老师的道,大概就是忠恕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