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罗马军团真与汉朝军队战斗过吗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近几年来,一些媒体和学者反复地炒作这样一个所谓“历史真相”:在中国甘肃省永昌县境内有一座罗马城,是汉朝军队俘获的罗马战俘在此建立的,现在这个地方还有许多具有古罗马体貌特征的当地居民,就是那些战俘与当地人通婚的后裔。这个故事太引人入胜了,引发的炒作调门一次比一次高,最早说是“永昌境内有一座罗马战俘城”,后来变成了“一支罗马军队在中国境内消失”,最后变成“中国境内驻扎过一支罗马军团”。
其实,这只是在炒一位外国学者的冷饭。早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历史学家、汉学家德效骞教授8就提出永昌境内有罗马城这一学术命题的。
汉朝确实曾在永昌境内设立过一个古城,叫犁鞬城,此事史籍有载,并且早已被德效骞教授和中国学者确认。但是却没有理由据此说是汉朝军队与罗马军队打过仗,其后把战俘安置在这里。炒作这一话题的学者所依据的是《汉书》中记载的一个事件。
汉元帝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在中亚地区的一支匈奴人的首领郅支单于,趁汉朝无暇西顾,在当地作乱,挑战汉朝政权在这里的统治。汉朝西域都护骑都尉甘延寿和他的副手副校尉陈汤,矫诏(假冒汉朝皇帝的命令)与他们在郅支城都赖水(今哈萨克斯坦与吉尔吉斯斯坦交界处,或即唐代所称怛逻斯)打了一场大仗。汉军在郅支城离城三里处扎营布阵,看到一支奇怪的军队:
望见单于城上立五采幡帜,数百人披甲乘城,又出百余骑往来驰城下,步兵百余人夹门鱼鳞陈(阵),讲习用兵。土城外有重木城,重木城中射,颇杀伤外人。”(《汉书·陈汤传》)
所谓罗马军团的传说就出自这段记载。据称,这种用(圆形)盾牌连成鱼鳞形状的防御阵式(可能是古罗马军队的龟甲战阵)和修“重木城(即城外用木料再修一道城墙)”的方法,只有古罗马军队采用。因此,他们应该是一支被匈奴单于雇用的罗马军队。那么,这支罗马军队来自何处?德效骞教授推测,他们就是古罗马在与安息帝国进行的著名的卡雷战役中失踪的那支军队。
公元前53年的卡雷战役,是西方战争史上最著名的战役之一。古罗马著名历史学家普鲁塔克在其名著《希腊罗马名人传》中,生动描写了这场战役。
公元前2世纪,波斯人建立了安息帝国,波斯与罗马之间战事不断,与波斯作战也是罗马政治军事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公元前53年,得到叙利亚行省总督职位的罗马著名军事领袖克拉苏,带领至少几万人的罗马军团远征安息,前面提到的卡雷战役即发生在这次远征过程中。克拉苏当时60多岁,他的儿子小克拉苏与他一同出征。在战争的拉锯战中,小克拉苏率领1800人的小分队,想绕到安息军队的后面实行突袭,但中了安息军队的埋伏。小克拉苏见局势无可挽回,让副手把自己杀死,他的士兵多数被杀死,一些人被俘虏。老克拉苏背水一战,最后兵败,本人也被安息人杀死。他死后,“于是一些人下山主动投降了,其余的则在夜里四散奔逃,他们之中逃得活命的寥寥无几在整个战役中据说有二万人被杀死,一万人被生俘。”(普鲁塔克:《希腊罗马名人传》)
德效骞教授就是从研究这“一万人被生俘”后的下落着手的。他推论,这些人辗转地来到了中亚,投靠了在当地称雄的匈奴人,做了匈奴人的雇佣兵,17年之后,即公元前36年,在郅支城与汉朝军队打了这场战役。战败之后,这些人被汉朝军队俘虏到中国甘肃境内设立的犁鞬古城安置下来。
这个故事虽引人入胜,但证据不足。
首先,没有任何史料表明,这些罗马战俘到匈奴当雇佣兵去了。
其次,《汉书》记载,郅支城战役的结果是阏氏(单于夫人)、太子、名王以下千五百一十八人被杀,一百四十五人被生虏,千余人投降。甘延寿和陈汤把这些俘虏“赋予城郭诸国所发十五王”,就是送给了跟着汉朝军队作战的十五个西域国家的国王,没说这些人被带到中国境内、带到甘肃。
因此德效骞教授也就是做出了一个引人入胜的历史推测,但也仅仅是个推测而已。
如果汉与罗马两大帝国、两支强军曾经面对面地对阵作战,那将是个足以让人遐想联翩的故事,但是毕竟没有证据表明这件事确实发生过。
那么,为什么当地确实存在一些具有与欧洲人相似的体貌特征的居民呢?这个问题也很好理解:当地正处在中国内地连接西域的交通要道,在中国内地与西域两千年的接触中,有具有欧洲人体貌的外国人到中国来太容易了,未必非得认定他们是罗马军队的后裔。此外,在当地曾经发掘出一些元朝时期的等器物。元朝时欧亚大陆畅通无阻,各种各样的人种都有可能到中国来居住生活,也许这些人就是元朝到此居住的外国人的后裔。况且,距今两千多年的几百个战俘能够繁衍后裔到现在,也是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
其实,这只是在炒一位外国学者的冷饭。早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历史学家、汉学家德效骞教授8就提出永昌境内有罗马城这一学术命题的。
汉朝确实曾在永昌境内设立过一个古城,叫犁鞬城,此事史籍有载,并且早已被德效骞教授和中国学者确认。但是却没有理由据此说是汉朝军队与罗马军队打过仗,其后把战俘安置在这里。炒作这一话题的学者所依据的是《汉书》中记载的一个事件。
汉元帝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在中亚地区的一支匈奴人的首领郅支单于,趁汉朝无暇西顾,在当地作乱,挑战汉朝政权在这里的统治。汉朝西域都护骑都尉甘延寿和他的副手副校尉陈汤,矫诏(假冒汉朝皇帝的命令)与他们在郅支城都赖水(今哈萨克斯坦与吉尔吉斯斯坦交界处,或即唐代所称怛逻斯)打了一场大仗。汉军在郅支城离城三里处扎营布阵,看到一支奇怪的军队:
望见单于城上立五采幡帜,数百人披甲乘城,又出百余骑往来驰城下,步兵百余人夹门鱼鳞陈(阵),讲习用兵。土城外有重木城,重木城中射,颇杀伤外人。”(《汉书·陈汤传》)
所谓罗马军团的传说就出自这段记载。据称,这种用(圆形)盾牌连成鱼鳞形状的防御阵式(可能是古罗马军队的龟甲战阵)和修“重木城(即城外用木料再修一道城墙)”的方法,只有古罗马军队采用。因此,他们应该是一支被匈奴单于雇用的罗马军队。那么,这支罗马军队来自何处?德效骞教授推测,他们就是古罗马在与安息帝国进行的著名的卡雷战役中失踪的那支军队。
公元前53年的卡雷战役,是西方战争史上最著名的战役之一。古罗马著名历史学家普鲁塔克在其名著《希腊罗马名人传》中,生动描写了这场战役。
公元前2世纪,波斯人建立了安息帝国,波斯与罗马之间战事不断,与波斯作战也是罗马政治军事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公元前53年,得到叙利亚行省总督职位的罗马著名军事领袖克拉苏,带领至少几万人的罗马军团远征安息,前面提到的卡雷战役即发生在这次远征过程中。克拉苏当时60多岁,他的儿子小克拉苏与他一同出征。在战争的拉锯战中,小克拉苏率领1800人的小分队,想绕到安息军队的后面实行突袭,但中了安息军队的埋伏。小克拉苏见局势无可挽回,让副手把自己杀死,他的士兵多数被杀死,一些人被俘虏。老克拉苏背水一战,最后兵败,本人也被安息人杀死。他死后,“于是一些人下山主动投降了,其余的则在夜里四散奔逃,他们之中逃得活命的寥寥无几在整个战役中据说有二万人被杀死,一万人被生俘。”(普鲁塔克:《希腊罗马名人传》)
德效骞教授就是从研究这“一万人被生俘”后的下落着手的。他推论,这些人辗转地来到了中亚,投靠了在当地称雄的匈奴人,做了匈奴人的雇佣兵,17年之后,即公元前36年,在郅支城与汉朝军队打了这场战役。战败之后,这些人被汉朝军队俘虏到中国甘肃境内设立的犁鞬古城安置下来。
这个故事虽引人入胜,但证据不足。
首先,没有任何史料表明,这些罗马战俘到匈奴当雇佣兵去了。
其次,《汉书》记载,郅支城战役的结果是阏氏(单于夫人)、太子、名王以下千五百一十八人被杀,一百四十五人被生虏,千余人投降。甘延寿和陈汤把这些俘虏“赋予城郭诸国所发十五王”,就是送给了跟着汉朝军队作战的十五个西域国家的国王,没说这些人被带到中国境内、带到甘肃。
因此德效骞教授也就是做出了一个引人入胜的历史推测,但也仅仅是个推测而已。
如果汉与罗马两大帝国、两支强军曾经面对面地对阵作战,那将是个足以让人遐想联翩的故事,但是毕竟没有证据表明这件事确实发生过。
那么,为什么当地确实存在一些具有与欧洲人相似的体貌特征的居民呢?这个问题也很好理解:当地正处在中国内地连接西域的交通要道,在中国内地与西域两千年的接触中,有具有欧洲人体貌的外国人到中国来太容易了,未必非得认定他们是罗马军队的后裔。此外,在当地曾经发掘出一些元朝时期的等器物。元朝时欧亚大陆畅通无阻,各种各样的人种都有可能到中国来居住生活,也许这些人就是元朝到此居住的外国人的后裔。况且,距今两千多年的几百个战俘能够繁衍后裔到现在,也是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