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工作
1个回答
2017-07-08 · 视频找工作,就来上啥班!
关注
展开全部
(一)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的目标
(1)帮助大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对个人的知识、体力、能力、社会经验、智力和个性特点进行恰当的评价;
(2)指导大学生正确地认识和把握社会职业的性质、特点、要求和就业可能性,并做出正确的判断;
(3)引导大学生把个人具备的条件与就业因素恰当地联系起来,加以合理的组合,做出合理的选择,形成切实可行的就业需要;
(4)使大学生了解社会分工、经济特点、相关的职业群在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这些职业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为充分发挥个人聪明才智,追求个人自我价值实现的同时,还要培养其为社会作贡献的精神;
(5)帮助大学生了解个人的智能水平和个性心理特征,指导他们选择今后就业的大致方向,以提高知识学习和个性锻炼的针对性和主动性;
(6)提高大学生根据社会需要和个人特点正确选择职业的能力,以及求职自荐能力和转业改行的多项适应能力;
(7)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准备和职业道德辅导,引导他们抓好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习和一般职业技能训练,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吃苦精神、责任心等。
(二)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的内容
1.强化择业的自主意识,坦然承受毕业的心理压力
大学毕业生从国家“统包分配”制向“双向选择”制的转变中,应首先在观念上积极地转变并适应和接受。面对分配体制的转变,毕业生只有在心理上具备了自主择业的意识,才可能坦然承受来自方方面面的心理压力。自主择业在带来机会和实惠的同时,也带来了压力和竞争;择业是自主的,但是双向的,择业的自主正表现在选择与被选择的过程之中。毕业生已没有了传统的“一锤定终生”的分配,在未来可能还会面临很多次择业。
2.树立职业的长远意识,调整择业的价值取向
大学生的职业价值与其具体的择业行为之间,总的来说虽是一致的,但也存在着一些矛盾。其根源就在于毕业生的各种具体的择业行为很容易受眼前利益所驱动,而掩盖了职业的深层价值。特别是高职院校的毕业生,一方面最看重成就、生活方式、独立性等职业价值,另一方面又似乎主要为经济利益所驱使,它实际上是缺乏远见的表现。不少毕业生一味重视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提高,却忽略了做人的根本;重视功利,却忽略了情感和理想。因此,毕业生完全不必要拥在所谓的“热门”小径上,而应该有长远的眼光和抱负:世上原本就没有最好的职业,只有最适合于自己的职业。
3.帮助大学生正确地了解自己
认识自己有多种渠道,一是通过他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他人主要是指导教师、家长、同伴等。一般来说,任课教师对大学生的评价由于机会多、情感因素影响较小,评价的参照较宽,因而比较准确、可信。二是从活动成绩的优劣来认识自己,不要因为一时的成败而改变自己的志向。三是从教师、专家对自己的专门的评定中来认识自己。
4.指导大学生关心社会就业信息
就业信息对升学时填报志愿、选择学校和专业,以及毕业后选择所要从事的职业十分重要。为了使大学生能在社会上顺利就业,学校应该给大学生提供就业的信息。就业信息的获得:一可根据国家权威部门对各种人才需要的预测,二是参照各地区劳动人事部门的人才需求信息,三是通过媒体、职业介绍所、人才交流中心等机构的招人信息等。
5.要强化择业中的价值观指导
价值观是主导人的行为的指导思想,它决定了个人职业选择的倾向,决定了当理想与现实冲突时人们的抉择取向,也决定了人们的生活幸福感。在价值多元时代,有人崇尚科学技术,有人崇尚文化艺术;有人追求物质,有人追求精神;有人看重稳定,有人欣赏冒险等。尽管人们注重的内容千差万别,只要人们在考虑个人的兴趣爱好和个人特长时,把个人的愿望与社会的需求结合起来,踏踏实实地工作,多元价值也未尝不可。最高尚的职业价值观是将个人的职业理想与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发展以及人民大众利益结合在一起。
(三)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的方式
1.开设以讲授为主的有关课程
开设就业心理学课或举办有关的知识讲座,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有效地调控自己心理和行为无疑是必要的。开展心理辅导的作用不是要扩展大学生的知识,而且要改善大学生情绪状态、思想状态、学会必要的社会技能等。
2.开设就业心理辅导活动课
这是为开展就业心理辅导而专门设计的一种活动课程,一般都列入教学计划之中。其特点在于:形式上以大学生活动为主,内容选取上应充分适合大学生的实际需要,活动组织上以教学班为单位,活动课的目的、内容、方法、程序均是有计划、有系统地安排设计的。通过心理辅导,可以对大学生就业的认知、情感、态度、行为各方面有目的地施加积极的影响,大学生活动,有利于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便于组织管理,且能使全班大学生在辅导活动中受益。将心理辅导列入课程,也使这项工作的开展在人员、时间上有了保证。
3.结合班级、团体活动开展就业心理辅导
不把就业心理辅导作为一门课程单独开出、列入课程计划,而是结合班会活动、课外活动、团体活动来进行,是这一途径的特点。新生入学时的“始业辅导”、毕业时的就业辅导也属于这一类。但要注意的是,心理辅导仍须有自身的目标和内容,不要让心理辅导被班级、团队的日常活动所代替而丧失自己的特色。
4.个别辅导
个别辅导是辅导教师通过与大学生一对一的沟通互动来实现的专业助人活动,比较常用的方式有个别交谈、电话咨询、信函咨询、个案研究等。个案研究是针对个别大学生(通常是一些特殊大学生包括资质优异大学生、情绪困扰大学生、行为偏差大学生、家庭处境不利的大学生等)所实施的一种比较深入的、持续时间较长的个别辅导方式。它要求广泛地收集资料,客观地分析问题的性质与成因,依据诊断的结果,拟定辅导方案,以协助大学生解决问题。由于心理辅导的精髓在于个别化对待,因此可以说个别辅导是一种不可替代的辅导方式。
5. .组织大学生参加各种就业训练活动
如模拟招聘活动、参加就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对就业的过程有一个感性认识,以利于更好地做好就业准备,消除就业恐惧心理
(1)帮助大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对个人的知识、体力、能力、社会经验、智力和个性特点进行恰当的评价;
(2)指导大学生正确地认识和把握社会职业的性质、特点、要求和就业可能性,并做出正确的判断;
(3)引导大学生把个人具备的条件与就业因素恰当地联系起来,加以合理的组合,做出合理的选择,形成切实可行的就业需要;
(4)使大学生了解社会分工、经济特点、相关的职业群在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这些职业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为充分发挥个人聪明才智,追求个人自我价值实现的同时,还要培养其为社会作贡献的精神;
(5)帮助大学生了解个人的智能水平和个性心理特征,指导他们选择今后就业的大致方向,以提高知识学习和个性锻炼的针对性和主动性;
(6)提高大学生根据社会需要和个人特点正确选择职业的能力,以及求职自荐能力和转业改行的多项适应能力;
(7)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准备和职业道德辅导,引导他们抓好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习和一般职业技能训练,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吃苦精神、责任心等。
(二)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的内容
1.强化择业的自主意识,坦然承受毕业的心理压力
大学毕业生从国家“统包分配”制向“双向选择”制的转变中,应首先在观念上积极地转变并适应和接受。面对分配体制的转变,毕业生只有在心理上具备了自主择业的意识,才可能坦然承受来自方方面面的心理压力。自主择业在带来机会和实惠的同时,也带来了压力和竞争;择业是自主的,但是双向的,择业的自主正表现在选择与被选择的过程之中。毕业生已没有了传统的“一锤定终生”的分配,在未来可能还会面临很多次择业。
2.树立职业的长远意识,调整择业的价值取向
大学生的职业价值与其具体的择业行为之间,总的来说虽是一致的,但也存在着一些矛盾。其根源就在于毕业生的各种具体的择业行为很容易受眼前利益所驱动,而掩盖了职业的深层价值。特别是高职院校的毕业生,一方面最看重成就、生活方式、独立性等职业价值,另一方面又似乎主要为经济利益所驱使,它实际上是缺乏远见的表现。不少毕业生一味重视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提高,却忽略了做人的根本;重视功利,却忽略了情感和理想。因此,毕业生完全不必要拥在所谓的“热门”小径上,而应该有长远的眼光和抱负:世上原本就没有最好的职业,只有最适合于自己的职业。
3.帮助大学生正确地了解自己
认识自己有多种渠道,一是通过他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他人主要是指导教师、家长、同伴等。一般来说,任课教师对大学生的评价由于机会多、情感因素影响较小,评价的参照较宽,因而比较准确、可信。二是从活动成绩的优劣来认识自己,不要因为一时的成败而改变自己的志向。三是从教师、专家对自己的专门的评定中来认识自己。
4.指导大学生关心社会就业信息
就业信息对升学时填报志愿、选择学校和专业,以及毕业后选择所要从事的职业十分重要。为了使大学生能在社会上顺利就业,学校应该给大学生提供就业的信息。就业信息的获得:一可根据国家权威部门对各种人才需要的预测,二是参照各地区劳动人事部门的人才需求信息,三是通过媒体、职业介绍所、人才交流中心等机构的招人信息等。
5.要强化择业中的价值观指导
价值观是主导人的行为的指导思想,它决定了个人职业选择的倾向,决定了当理想与现实冲突时人们的抉择取向,也决定了人们的生活幸福感。在价值多元时代,有人崇尚科学技术,有人崇尚文化艺术;有人追求物质,有人追求精神;有人看重稳定,有人欣赏冒险等。尽管人们注重的内容千差万别,只要人们在考虑个人的兴趣爱好和个人特长时,把个人的愿望与社会的需求结合起来,踏踏实实地工作,多元价值也未尝不可。最高尚的职业价值观是将个人的职业理想与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发展以及人民大众利益结合在一起。
(三)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的方式
1.开设以讲授为主的有关课程
开设就业心理学课或举办有关的知识讲座,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有效地调控自己心理和行为无疑是必要的。开展心理辅导的作用不是要扩展大学生的知识,而且要改善大学生情绪状态、思想状态、学会必要的社会技能等。
2.开设就业心理辅导活动课
这是为开展就业心理辅导而专门设计的一种活动课程,一般都列入教学计划之中。其特点在于:形式上以大学生活动为主,内容选取上应充分适合大学生的实际需要,活动组织上以教学班为单位,活动课的目的、内容、方法、程序均是有计划、有系统地安排设计的。通过心理辅导,可以对大学生就业的认知、情感、态度、行为各方面有目的地施加积极的影响,大学生活动,有利于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便于组织管理,且能使全班大学生在辅导活动中受益。将心理辅导列入课程,也使这项工作的开展在人员、时间上有了保证。
3.结合班级、团体活动开展就业心理辅导
不把就业心理辅导作为一门课程单独开出、列入课程计划,而是结合班会活动、课外活动、团体活动来进行,是这一途径的特点。新生入学时的“始业辅导”、毕业时的就业辅导也属于这一类。但要注意的是,心理辅导仍须有自身的目标和内容,不要让心理辅导被班级、团队的日常活动所代替而丧失自己的特色。
4.个别辅导
个别辅导是辅导教师通过与大学生一对一的沟通互动来实现的专业助人活动,比较常用的方式有个别交谈、电话咨询、信函咨询、个案研究等。个案研究是针对个别大学生(通常是一些特殊大学生包括资质优异大学生、情绪困扰大学生、行为偏差大学生、家庭处境不利的大学生等)所实施的一种比较深入的、持续时间较长的个别辅导方式。它要求广泛地收集资料,客观地分析问题的性质与成因,依据诊断的结果,拟定辅导方案,以协助大学生解决问题。由于心理辅导的精髓在于个别化对待,因此可以说个别辅导是一种不可替代的辅导方式。
5. .组织大学生参加各种就业训练活动
如模拟招聘活动、参加就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对就业的过程有一个感性认识,以利于更好地做好就业准备,消除就业恐惧心理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