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什么时候开始种植的
早在公元前7000-前6000年,在土耳其、伊朗、巴勒斯坦、伊拉克、叙利亚、以色列就已广泛栽培小麦;公元前6000年在巴基斯坦,公元前6000-前5000年在欧洲的希腊和西班牙。
公元前5000-前4000年在苏联的外高加索和土库曼,公元前4000年在非洲的埃及,公元前3000±159年在中国(详情见下),公元前3000年在印度,都已先后种植小麦。
中国的小麦是由黄河中游逐渐扩展到长江以南各地,并传入朝鲜、日本。公元15世纪至17世纪间,欧洲殖民者将小麦传播至南、北美洲;18世纪,小麦传播到大洋洲。
扩展资料
我国小麦主产区
1、北方冬麦区: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长城以南,这里冬小麦产量约占全国小麦总产量的56%左右,其中主要分布于河南、河北、山东、陕西、山西诸省区。
2、南方冬麦区: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这里是我国水稻主产区,种植冬小麦有利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粮食产量,其特点是商品率高,主产区集中在江苏、四川、安徽、湖北各省。
3、春小麦区:春小麦区主要分布在长城以北,该区气温遍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小麦
一、考古发现与古代历史记载
我国从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在黄河、淮河流域普遍种植普通小麦,不难设想,在我国先民尚处于采集野果时期,分布广泛和生长茂密的各类牧草由于长期相互自由传粉而引起的天然变异是很自然的。
人们对于那种籽粒大和能自行断节碎穗的麦类会加以注意,因为在当时没有任何收割麦类的工具,而那种不需收割只要轻轻一碰麦穗就可把带壳麦粒收集起来,应当说在当时是再方便不过了。那种有芒与带壳的麦粒如果用火烧烤一下,去掉芒与壳,被烧熟和略带焦味的麦粒吃起来是既焦香又味美的,在神农尝百草时代(距今约一两万年),那种由无意识的发现和选择断节麦到有意识的选择麦粒越来越大的断节麦,大概是人工选择发生效用的第一步。也就是说,在人们第一次有意识地去挑选那种较大的断节麦粒作为食用时,就是人能够选择有利变的开始。人们在采集断节麦的同时,对于那些同类不断节的也逐渐加以注意和选择。在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在我国云南边区和西藏某些农业落后地区,人民就是同时采食断节麦和不断节麦的。他们把采收来的断节麦放在烧热了的石板上烤焦去壳,然后食用,同时把不断节的也收集起来挂藏作为冬季食用。
二、不同地理气候条件与生态系统和新类型形成的关系
由于地理气候条件的不同使中国小麦变成许多明显不同的生态系统和变异类型由此构成了东方的中国普通小麦系统。黄河流域是我国古代重要麦区,此带气候四季分明,对于小麦生长发育有良好影响,普通小麦具有早熟、多花和品质优良的特点。由此向北发展直到接近长城,气温越变越冷,小麦的越冬是不顺利的,但在人们的细心管理下小麦的抗寒能力不断地得到锻练和加强,由此不同的冬性程度的冬小麦品种产生了。
以上构成了华北和黄土高原小麦生态型,它是我国主要冬小麦类型的代表,具有抗寒性和长日性的特点。从黄河流域向南发展,由于气候温润、小麦由秋播变为冬播和系统发育的结果,春性和短日性小麦类型由此形成,构成了江汉平原喜温的小麦生态型,华东华南小麦属之。小麦之所以能产生很多
变异和成为品种资源或遗传资源,它既与我国的复杂地理气候有关,又与我国悠久的文化历史有关。这是因为我国的普通小麦,在由野生型进化成栽培型的漫长历史过程中,在不同自然环境影响和人工选择的作用下,必然要发生许多适应性变异,从而导致各种各样的变种和类型的出现。
三、小麦在中国的本土化历程
大约5000年前,麦子最先进入的是中国的西北地区。麦子来到北方之后,面临着最大的不适应便是干旱。麦子虽然属旱地作物,但和原产中国北方的其它旱地作物相比,要求有较好的灌溉条件,在这个条件不能满足之前,一般都是选择低地种植。因为水往低处流,低地墒情会相对好一些。
而当麦子在距今1700年左右的时间进入中国南方之后,情况正好相反。南方雨水充沛,地势低洼,最大的障碍不是旱而水,特别是在稻麦二熟地区,水稻在收割之后,为了能及时地种上麦子,必须及时地排干稻田中的水分,因此,排水成为在南方稻田上推广种麦的关键。同时种稻和种麦之间还存在季节上的矛盾。这个问题和土地所有制结合在一起就更加复杂了。宋代以后,政府为了鼓励种麦,出台了一项政策,规定所有稻田上种麦的收成全部归客户所有。
影响麦子本土化的更大的阻力来自人们长期以来所形成的饮食习惯。饮食习惯是随着农业的形成而形成的。北方由于自古以来以种粟为主,小米成为北方人的主食,南方以种稻为主,大米成为南方人的主食。
除了饮食习惯和经济上的考虑以外,影响麦子本土化的另一个障碍可能还来自人们的观念。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中麦子不及小米和大米。
麦子在中国的本土化经历了一个自西向东,由北南来的历程。中国西部地区(特别是西北地区)可能是中国最早种麦的地方。这里近邻中亚,据史书的记载,中亚的一些国家很早就有麦的种植。麦子可能最先就是由西亚通过中亚,进入到中国的西部地区。迄今为止,最早的麦作遗存都发现在西北地区。在新疆、甘肃、青海、云南先后发现了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的小麦遗存。其中甘肃省民乐县东灰山遗址最早,距今约5000年。古文献中也有有关西部少数民族种麦食麦的记载。如成书于战国时代的《穆天子传》记述周穆王西游时,新疆、青海一带部落馈赠的食品中就有麦。
商周时期,麦子已入黄河中下游地区。麦子虽然自西而来,但汉代以前麦的主产区却是在东方,即黄河下游地区。自战国开始,主产区开始由黄河下游向中游扩展,汉代又进一步向西、向南扩展。
经过汉代的大力推广,麦子的种植面积扩大了,产量提高了,在粮食供应中的地位上升了,并成为重要的战备物资,这在汉末和三国时期的军阀混战中突显出来。麦子成为战争的导向。晋代麦子的种植面积扩大。麦子在粮食供应中的地位又有所提高,麦子的收成直接影响国计民生。值得注意的是,江南麦作的也是在此时兴起的。汉以前江南没有小麦种植,三国时吴国孙权曾经用饼来招待蜀国的使者费祎。这是目前所知江南有面食最早的记载。但这并不意味着麦作在江南的兴起。有学者认为,邺宫中所食面食麦子可能来自淮南。江南麦作的开始时间定在吴末西晋时期。
永嘉南渡之后,更促进了麦作在江南的发展。唐代麦子的种植区域扩大,许多州郡都有种麦的记载,甚至在一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也有了麦的种植,如广西、云南,在云南还出现了稻麦两熟的最早记载。麦子成为国家税收的重要征收对象。这在两税法中得到体现。唐人在提到粮食作物时往往以“粟、麦”次序排列。说明麦的地位已仅次于粟。但这主要是指北方的情况,就南方地区而言,虽然自六朝以后,麦作得以发展,但真正达到高潮是在南宋。南宋时期,由于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他们把原有的饮食习惯也带到了了南方,社会对麦类的需要量空前增加,以及佃户种麦所能获得的实际利益,因而促进麦子在南方的种植达到了高潮。当时人用“极目不减淮北”来形容。可见其盛况空前。明代末年中国北方人一半的口粮来自麦子。麦子在中国粮食供应中的地位确立。
冬小麦区:一般在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翌年5月底至6月中下旬成熟。又分为北方冬小麦区和南方冬小麦区。
北方冬小麦区,这里冬小麦产量约占全国小麦总产量的56%左右。主要分布在河南、河北、山东、陕西、山西等省区;
南方冬小麦区,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集中在江苏、四川、安徽、湖北各省。
春小麦区:一般在早春顶凌播种,时间在清明节(4月5日)前后。7月中旬左右成熟。春小麦区气温普遍较低,生产季节短,以一年一熟为主,主产省区有黑龙江、新疆、甘肃和内蒙古等。
详见百度百科:冬小麦、春小麦。
从古代流传下来的农谚来看,北方地区播种冬小麦的最佳时间是白露节气。”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这就是说,白露节气到来时,就有播种冬小麦的,但有点儿早;如果到寒露节气再播种,就有点儿晚了;播种冬小麦的最佳节气是秋分。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冬小麦的播种日期往后推迟了十五天左右,播种冬小麦的农谚也改成了”秋分早,霜降迟,寒露小麦正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