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时,齐鲁之地的儒生代表人物是()

 我来答
创作者hWecaOoIUH
高粉答主

2019-06-06 · 每个回答都超有意思的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8570
采纳率:92%
帮助的人:1275万
展开全部

汉武帝时,齐鲁之地的儒生代表人物是申培,公孙弘,倪宽。

1、申培

申培(约前219-前135)名培,亦称申公、申培公。鲁(今曲阜)人,西汉今文诗学“鲁诗学”的开创者,少年时代跟浮邱伯学诗,前201年,任楚国中大夫。前195年(汉高祖十二年)刘邦过鲁时,申培等人随师浮邱伯在鲁南宫受到召见。吕后执政时,浮伯在长安,申培再次前去学诗。

文帝继位后,听说申培对诗研究精深,遂拜为博士。申培为诗作传,号称鲁诗。远方慕名而来学习的弟子先后达千余人。前140年(建元元年)汉武帝即位不久,赵绾向武帝推荐年已80岁的老师申公。武帝派人前往鲁国迎接申公。

到长安后,武帝询问治乱的关键,申公说;“治理国家,不在多说话,而在多做事。”,于是任命申公为太中大夫,参与研究有关兴建明堂,厘定天子出巡规章,改变历法及服装颜色等事。后弟子赵绾等因事案发而自杀。

申公被免官遣送回鲁国。几年后,卒于家。申公一生新教弟子中成才者甚多,其中为博士者十余人,为大夫、郞、掌故者以百数。著名的有孔安国、周霸、夏宽、砀鲁、缪生、徐偃、庆忌等。

2、公孙弘

公孙弘(前200年—前121年),名弘,字季,一字次卿(《西京杂记》记载),齐地菑川人(今山东寿光南纪台乡人),为西汉名臣。

其少时为吏,牧豕海上,四十而学,谨养后母。汉武帝时期,先后二次被国人推荐,征为博士。十年之中,从待诏金马门擢升为三公之首,封平津侯。先后被任为左内史(左冯翊)、御史大夫、丞相之职。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公孙弘于相位逝世,谥献侯。

公孙弘是西汉建立以来第一位以丞相封侯者,为西汉后来“以丞相褒侯”开创先例。其在职期间,广招贤士,关注民生,并为儒学的推广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曾著有《公孙弘》十篇,现已失佚。

3、倪宽

倪宽(?—公元前103年)西汉官员,字仲文,千乘(今山东广饶县)人。历仕廷尉、掾举侍御史、中大夫、左内史、御史大夫。汉武帝元封六年,奉诏与司马迁等共定《太初历》,精通经学和历法,且善文辞。

倪宽幼时聪明好学,但家中贫穷,上不起学。他就在当时的郡国学校伙房帮助做饭,以此求得学习的机会。他还时常被人家雇用做短工。每当下地干活的时候,他总是把经书挂在锄把上,休息时就认真诵读,细心研究。这就是至今为人们传颂的“带经而锄”的故事。

由于他勤学好问,得到了西汉著名学者、今文《尚书》《欧阳学》的开创者欧阳生的身传亲授。后来又受业于孔子后裔、西汉经学博士孔安国。所以在经学、特别是《尚书》研究方面有了很深的造诣,被当时的郡国选诣为博士。

扩展资料

汉武帝刘彻,中国封建社会首屈一指的帝王,常和秦始皇联系在一起。他雄才大略,独步天下;文治武功,登峰造极。对内,他加强中央集权,铁腕治国;统一地方财政,充盈国库;独尊儒术,统一意识形态

对外,他厉兵秣马,御敌于国门之外,让北方游牧民族臣服于脚下。通过他的励精图治和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他将西汉帝国的繁荣推向前所未有的顶峰。

汉武帝之所以能有如此丰功伟业,得益于他不拘一格的选人用人。他一共用了13个宰相,按使用的先后顺序分别是:卫绾、窦婴、许昌、田蚡、薛泽、公孙弘、李蔡、庄青翟、赵周、石庆、公孙贺、刘屈氂、田千秋。这13位宰相中,大多不得善终。

被汉武帝免职的有——

卫绾和许昌,他们是“无为政治”的坚定支持者,因实在没有什么作为,没干几年就被免职了。

田蚡,因受赵绾、王臧的牵连被免职。

薛泽,纯属无能被免职。

被汉武帝处死的有——

窦婴,因救灌夫,被汉武帝以“伪造诏书”被处死。

刘屈氂,因牵连太子刘据的巫蛊案,被腰斩于市,死得最惨。

公孙贺,被儿子牵连,惨遭灭族。

自杀的有——

李蔡、庄青翟,赵周。

善终的有——

石庆,在位九年,但碌碌无为,中途曾辞职,汉武帝不许,后死于任上。

田千秋,在位时间较长,共12年,汉武帝去世后,曾辅佐幼主刘弗陵,善终。

最后,我们来说说公孙弘,他也是为数不多的,在相位最后得善终的人。而且被誉为“政坛常青树”,这是为什么呢?

其一,他善于韬光养晦。

两个例证。

一是在他60岁时,因汉武帝招选贤人,被强行征召入朝,封博士。(这里科普一下,西汉时期的博士有别于现今的学位博士,它泛指学者,是通古知今的人),后出使西域,回来复命时,故意歪曲事实,不依照真实情况上奏。因此,汉武帝对他的报告很不满意,于是公孙弘以年事已高,身体有恙为由,回家养病去了。

二是在汉武帝又一次召集天下文学时,公孙弘被官员再次举荐。于是他勉强东拼西凑敷衍了一篇文章,结果不出所料,排名倒数第一。但奇怪的是,当所有的文章递到汉武帝手中时,他竟然被皇帝钦点为头名。就这样,在几年后,公孙弘被提拔为宰相。

其二,他为人低调,不招摇,不轻易树敌。

公孙弘为人极其低调。即使他后来位列三公,生活也极其简朴。吃的是粗茶淡饭,从不超过三个菜。甚至盖的被子也是破烂不堪,多次缝补。而且,公孙弘与同事关系和睦,从不当面争辩,也从不亲自向皇上打小报告,工作中是个好好先生,深受同僚喜爱。

其三,他懂进退,从不僭越。

当汉武帝征求公孙弘对朝政的意见时,他总是只陈述事实及利害关系,不轻易拿主意,让皇上圣裁。这一特点,深受强势的汉武帝喜欢,凡事都和公孙弘商量(从这一点,或许大家就明白为什么公孙弘的文章写得很差,但汉武帝把他钦点为第一名的原因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申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公孙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倪宽

丹春晴K
2017-12-08 · 超过37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02
采纳率:87%
帮助的人:14.8万
展开全部
(1)分封制(2)巩固统治,加强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3)政局混乱,暴君误国。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