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古代如何打仗,为什么将军不容易死

 我来答
百度网友03c759a
2018-01-28 · TA获得超过1.1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539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63万
展开全部
在古时,打仗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是一门行为艺术,怎样打,在哪打,多少人,怎样天时地利人和都得到。然而,现在人们对于打仗的观念还都是来源于三国,水浒都电视剧,然而小编可以告诉你,那种主将负责打仗单挑,士兵负责围观善后的场景,在历史上是基本上没出现过。
一般战争中,将军是全军的重点保护对象,越高级别的将军越是如此。因为一旦将军战死,军队里又不能立即任命出新的将军,整支军队就会指挥不灵,这也是为什么将军不能战死的首要原因。士兵的保护起了决定性作用。为了能有效保护将军,除了给将军穿上结实的装备外,一般身边还要保留卫队,并且全军主帅通常不可以亲自上阵杀敌。
不仅如此,将军的指挥中枢要严密设防,尽量不能让对方找到破绽,而交战中需要抓的一个重要机会就是去攻击敌方的指挥中枢,一旦打破指挥中枢斩杀或者俘虏对方的将军基本就可以宣告本次战斗胜利了。在一场战斗中,将军的任务是合理配置自己能掌握的资源,以尽量小的代价完成战斗任务,不一定要用个人武力来体现自己的能力,而且一般来说指挥调度比起打架来要困难得多,所以不会因为将军打架不够厉害士兵就不服。将军不容易死是相对士兵而言。
顺便说一句,将军不容易死是相对士兵而言,总的来说别犯大的错误无论是胜是败活着回去的机会还是很大,但是比起其他的官职将军还是一个很危险的职业,打的仗多了总有可能遇险,曹操的传记记载中就曾经多次遇险。两河流域古代也有发达的文明,国王也常常需要统兵打仗,战死的国王并不少,一般认为主持编纂世界第一部法典的乌尔纳木国王就是战死沙场的。武将上场单挑是说书人的最爱,不是真实的战争。古代战场讲究的是阵型(骑兵讲究突击),除了很少以勇力闻名的角色,多数情况下领军大将都是坐镇中军调度,没那么容易死掉。
一般战争, 主将阵亡, 将旗倒下的话, 对士气是大大打击, 军队多半会溃败.溃败接着就是各自逃跑.而唐五代宋律令: 大军弃主帅而逃者斩; 大军失主帅者, 有官职的黜为民, 普通士兵流万里.所以主帅首先必须自保, 也是为了不让军队失败, 不让士兵受处分. 同样理由, 即使普通士兵也会拼死保护主帅, 更不用说是主帅的亲兵护卫了.即使战败, 主帅也不允许轻易战死或被俘, 他要拼死突围, 活着回去接受审判. 这就是他的命。
主将通常在中军, 不是稳扎末尾。主将在, 将旗在。意味着即使战败, 也能有战败的方式后退, 而不是溃败。敌军的骑兵追杀溃败的军队, 正是拿手好戏.所以主将必须被保护, 并且要自保.另外你说的当烈士确实只是想当然耳. 活着回去会被当替罪羊, 你可知若是战死, 构陷二字也同样很轻易的就能安在头上?每一个战败或战胜后活着回去的将士, 都是军队宝贵的财富. 历练过阵仗的经验, 比什么都重要.轻易战死的将军, 只能说是匹夫之勇. 重新收拾重头再来, 才是真正合格的将军。
还有一点主帅不容易死,因为他们不到万不得已不用上阵肉搏。和士兵一起冲阵的将官比起小卒也不容易死,因为:将武艺精湛,兵甲精良,也就是说攻击力防御力都高;就算勇将习惯冲锋在前冒得风险比小卒高,但是将官都有亲兵,或称牙兵,数量多寡视将官等级而定,亲兵是忠勇精悍的死士,待遇优厚,若将官战死,亲兵全队皆斩,还可能累及家人,所以在作战时,亲兵会贴身保护主将,充当肉盾,与小卒相比,主将就更不容易死了。
冷兵器时代的战争中将军如张飞、赵云等等的象征意义和领头意义很重要,指挥作用则远小于前两者,起指挥作用的另有其人,如孔明、曹操等。有过人的本领才能做将军,武艺高超,一人能敌百人,所以不易死,他们可以带头杀人以提高士气,以展示高超武力的方式发挥个人魅力,感染己方士兵震慑敌方士兵,是为榜样。
而通常情况下所指的将军是独自带军镇守一方或有权指挥一支军队的人,关键在下达命令起指挥作用。军人是受过有素训练的人,体能、技巧等都高于常人,每一个军人都是一份战力,多份战力组合在一起就是军队。军人的有素训练不止体现在技能,更体现在服从命令上其实军人的有素训练不止体现在技能、技巧等之上,最关键的是:服从命令。一个个体或小的团体难以在战场上发挥作用,这就需要有指挥才能的人去引导这些个体,将军就是这个指挥者。将军一死就无人指挥,军人会无所适从,也难以发挥个体优势去改变整个战争局面,所以将军的命很重要。这也就是无论古代或现代,将军身边总会有“亲兵”、“护卫”一类军人来保护其性命不受威胁的原因。

打仗时,首席指挥官是不用亲自上阵杀敌的,只需要站在一面大旗下,告诉自己的士兵:哥哥在这里,大家加油打。当然,若果谁踏马的当逃兵,哥哥也是看的一清二楚的。同时传递冲锋方向靠的是旗帜,发布进攻命令的是乐器,击鼓进兵,鸣锣收兵。
一旦一方打输了,就会开始掉头鼠窜,赢得一方并不懂得穷寇莫追,当时的人毕竟没有那么多的计谋,使劲追击。逃兵跑到战车过不去的地方就会丢下战车,这种情况下,赢家也不会追下去(战车过不去,想追也没办法,就像现在,也不会出了坦克去追人。
这样一场战争就这样圆满的打完了,然后就是开始圆桌谈判,改割地的割地,该赔钱的赔钱。这样的打发直到直到春秋末年孙武的出现才结束,因为其写的《孙子兵法》,真正的把打仗变成了一门艺术。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1条折叠回答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