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界两套烃源岩生成的气源充足
2020-01-16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烃源岩是形成油气藏的物质基础。鄂尔多斯盆地古生界主要发育广覆式沉积的奥陶系海相碳酸盐岩和坳陷型沉积的石炭—二叠系煤系地层两套重要的烃源层(长庆油田石油地质志编写组,1992;杨俊杰等,1996),并且中部气田奥陶系顶部风化壳具备接受上、下古生界两套气源的地质条件(张文正等,1997;戴金星等,1997;李贤庆,2001),为奥陶系古风化壳气藏的形成创造了必要条件。
由第二章可知,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厚度大,中部气田大多在500m以上,其有机碳含量基本上大于0.1%,高值区达0.30%,以菌藻类、水生浮游生物为主要生源,有机质类型主要为I型和Ⅱ型,热演化程度已达到过成熟阶段,具有较好的生气能力;上古生界煤系源岩厚度相对较小,中部气田大多为80~150m,其中煤层10~20m,暗色泥岩60~110m,有机质丰度高,煤的有机碳含量多超过50%,暗色泥岩的有机碳含量大多达2%~4%,石炭系灰岩有机碳含量一般达0.5%~3%,以陆源高等植物为优势生源,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Ⅲ型,部分石炭系灰岩为Ⅱ型,热演化处于高成熟—过成熟阶段,应当具有良好的生气能力。
前人大量研究成果已充分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庆阳—富县以北、鄂托克旗—伊金霍洛旗以南的中部地区,上古生界生烃强度一般大于25×108m3/km2,下古生界生烃强度普遍大于20×108m3/km2,均达到形成大气田的强充注气源条件(生气强度大于20×108m3/km2,戴金星等,1997)。生气中心及其周缘不仅可以源源不断地获得两套烃源岩生成的充足气源,而且运移距离短,避免了天然气长距离运移过程中的大量散失,因此,在遇到较大圈闭的情况下,容易形成大中型气田(戴金星等,1999,2000;赵文智等,2004)。图6-1是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上、下古生界生烃中心与气田分布位置图。生烃中心的生、排烃强度相对较高,有利于天然气的聚集成藏,目前已基本探明的中部大气田正好位于上、下古生界生烃中心的叠合区之中。
图6-1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上、下古生界生烃中心与气田分布位置图
2024-10-28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