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晚结束都会播放《难忘今宵》这是为什么?
《难忘今宵》是春晚的定制歌曲。《难忘今宵》作为节目,第一次登上春节晚会是在1984年,也就是中央电视台开始办春晚的第二年。第一年的春晚办完之后,当时负责晚会的导演黄一鹤觉得缺少一首能和节目配合的歌曲,于是在1984年,黄一鹤找到了当时已经是著名词作家的乔羽进行创作。乔羽曾经创作过《让我们荡起双桨》、《我的祖国》、《人说山西好风光》等一系列脍炙人口的作品。
乔羽斟酌许久,最后创作出一首《难忘今宵》。随后黄一鹤找作曲家王酩谱曲,形成了《难忘今宵》一曲。但是,《难忘今宵》在登上银屏时也遇到一番波折。因为当时在正式晚会上演唱的歌曲以欢快清扬或者是喜庆亦或是充满奋斗的歌曲为主,但是《难忘今宵》曲调舒缓,颇具情感,让人感伤。导演组觉得这样的歌曲登上春晚,不符合春节的喜庆气氛。黄一鹤力持己见,邀请李谷一老师进行演唱并录制,最终登上了春晚舞台。
第二点,《难忘今宵》表达出了家、国的情感。当时黄一鹤希望乔羽能为春晚创作一首歌曲,能够彰显家人团聚、阖家团圆、祖国美好希望等等思想。乔羽果然不负所托,在歌词中既表达了对于家人团聚的欣喜和对共度美好时光的感慨,又表达了举国欢庆佳节的共感,如“难忘今宵,难忘今宵,无论天涯与海角,神州万里同怀抱”,词作中体现出的是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提到的“美美与共”的思想;家、国的概念,正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最珍视的情感,在歌词中深刻体现。
《难忘今宵》表达了对未来的期许。今宵是欢乐的,但《难忘今宵》作为今宵的终结,无疑是带有一丝感伤,让人遐想。不知在未来还有没有今朝?但是歌曲在结尾转向祝愿,祝愿祖国,祝愿家庭,因此带来了未来的一番希望,让歌曲由此升华。放在春节联欢晚会的结尾,既是对共度这一美好时光的感慨,也是对未来的一番憧憬,因此无比恰当。“无论新友与故交,明年春来再相邀”,似乎带我们回到了古人亲朋齐聚,酒尽之时笑说明年春上再相聚的美好场景;“青山在,人未老,共祝愿,祖国好”是对于未来的美好期许,对于个人、对于国家未来的殷殷期盼。
然后,更重要的是我觉得春晚节目组已经没有别的新意了,当然我也想不到更好的方式了,毕竟春晚想起来就是有点温馨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