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大青树下的小学?
很好呀。
国民政府于1915年改初等小学堂为国民学校,“以授以国民道德之基础及国民生活所必需之普通知识技能为本旨”。“小学堂”划分为初等小学堂和高等小学堂。六岁入学,修业四年,毕业后视具体情况可升入高等小学校(修业三年)。另设预备学校,同国民学校、高等小学校平行,“以施以初等普通教育、预备升入中学为本旨”。
国民学校分前期(四年)和后期(三年)。1922年,国民学校改为初等小学校,取消预备学校。1940年,国民政府实行所谓“管、教、养、卫一体”,规定各乡设中心国民学校(相当于中心小学),由乡长兼任乡壮丁队长和校长,各保设国民学校(相当于村小),校长由保长兼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乡镇(人民公社)一级设置一所中心小学,在各村(生产大队)设村小。随着老龄化加速,幼儿人口比重下降,小学生源减少,各村小开始撤并,很多地方仅保留寄宿制中心小学,使得路途遥远的学生上学极为不便。
新中国的小学学制,废除了民国时期的初小和高小之分,实行一贯制小学,先后有五年制和六年制小学。
由于推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升初中不再实行考试。
通过描写边疆的一所小学,反映了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大青树下的小学》是吴然写作的散文,原名《民族小学》,选进人教实验版教材后改名为《我们的民族小学》,后选入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改名为《大青树下的小学》。
教学目标:
本课需要会写的生字有13个,需要听写的词语如下:早晨、穿戴、鲜艳、服装、打扮、敬爱、国旗、敬礼、教室、朗读、安静、树枝、好奇、招引、粗壮、影子、绒球花、汉族、停下。
学习时,可以按照“上学路上——来到学校——课上认真读书——课下尽情玩耍”的时间顺序,了解同学们幸福的学习生活;抓住“上课安静——动物们听课”“下课玩耍——动物们看热闹”“学校景物——铜钟、大青树、凤尾竹”感知这所学校的特别。
文章第一自然段写了同学们在上学路上和来到学校的情景;第二、三自然段写同学们上课认真读书和课下尽情玩耍的情景;第四自然段抒发对这所学校的热爱、赞美之情。
《大青树下的小学》描写身着鲜艳民族服装的小学生们课上认真读书,课下尽情玩耍、游戏的学习生活。
《我们的民族小学》是吴然创作的散文,收录于人教版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由梓君参与录音。
该课文通过描写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啊,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几只猴子。
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同学们读课文,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大青树下的小学》描写了很多民族的小学生团结有爱都成了好朋友。上课了,小学生在教室里读课文,小动物在安安静静的听小学生读课文。下课了,小学生在大青树下做游戏。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