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韵美的名词解释?
展开全部
在某校园看到这样的标语:“促进素质教育,建设魅力校园”,十个字中有九个是去声字,这样的标语、题目、词句,实在是屡见不鲜。“节能型迷迪车”,六个字中五个阳平字,“家居装修新天地”,七个字中六个阴平字,而且这些同声调的字都连在一起,“绿地建设示范项目”,干脆八个字都是去声,大家都见怪不怪,为什么呢?因为现在的汉语,已经不讲究声韵之美了。这些词句,大家都是念的,或是朗诵的,一带而过,其中的声韵别扭之处,觉不出来。但古人是吟诵的,吟诵的时候要拖长声音。大家试着拖长声音念一念上述词句,就会觉得拗口难读了。
现在的老师批作文,是从字句、结构、思想、手法上批改,罕有从声韵上批改了。“文章开篇,不该连用几个上声字”,“这句是表决心的,应该把最后一个字改成去声字”……这样的批语,可曾看见过?然而在古代是很正常的。因为吟诵的时候,所有声音的特征,都会被放大,声音本身所包含的意义,也被放大,因此声韵用来表达涵义,而声韵之美就是每个文人士子特别重视的事情了。
这次只谈声调。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绝大多数是在中古音系统中被创造的。中古音有平、上、去、入四个声调。平声舒缓、低沉、平静,其发声相当于今天的第一声,其字演变为今天的一、二声,所以今天的一、二声字,中古音都读一声。近体诗必须押平声韵,所以近体诗无论怎样,最后都有归于平静之感。因此大开大阖、情绪激烈的诗歌,多用歌行、古体来做。上声即今天的第三声,古代有“上声高呼猛烈强”之说,然而我一直怀疑这个说法。
上声的声调向上,这是毫无疑问的,不然不会用“上”这个字表示。但是否都是“高呼猛烈强”呢?看看押上声韵的诗词吧: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如果是猛烈高呼,则韵味全无。所以我的意见,是至少在某些地区,某些人,某些情况下,上声是曲折音,先下后上的,只不过下少上多,调值高,因此为“上”声。郑张尚芳先生曾指出,人体器官多用上声,如首、口、眼、耳、齿、嘴、脑、脸、手、脚等,最后自称也是“我”。由此知上声有亲密、细腻、喜爱之意。押上声韵的诗,大部分细腻缠绵,如上例,只有小部分,豪迈壮烈,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类。
去声相当于今天的第四声,去声语音通达顺畅,如掷地有声,故铿锵有力,或旷远明亮。押去声韵的诗词如:
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住?聚万落千村孤兔。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难诉!更南浦,送君去。
入声在古代的声调是高是低,是升是降,尚未有定论,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入声是短音。短音就像发了一半的音突然被噎住一样,因此可以传达出痛苦、愤怒、压抑、决绝等比较激烈的情绪。汉乐府《上邪》在说出了自己的愿望之外,连用四个入声韵,以示决心。杜甫的诗世称“沉郁顿挫”,什么是“顿挫”?
就是说他爱用入声字,而且用的好。著名的《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五百字五十个韵,全部是入声韵,入声的短促顿挫之音,把他的悲愤沉痛之感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岳飞的《满江红》也是押入声韵的词,:“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歇”是入声字,读如“谢”,而且是半个“谢”,急促而压抑,把岳飞当时愤懑难当的心情传达得很充分。
但是如果按现代汉语念,读一声阴平,则好像岳飞的满腔怒火,至此消歇,化为平静,意思满拧了。同样,“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我看到很多朗诵者满怀豪情地念。他如果知道这首词也是押的入声韵,句句哽咽,就从韵上都能知道苏轼做这首词是多么的悲伤了,就再也不会当“百万雄师过大江”那么朗诵了。
很多诗词有换韵的现象。换韵是很有讲究的,尤其是不同声调之间的换韵,更是一种情感的传达。我们看陆游的《钗头凤》: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用上声韵,多么婉转,多么细腻,好像捧在手里,说不尽的珍爱。但是下面一转: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改用入声韵,满腔的压抑愤懑。下阕前面不再用上声韵,而是用去声韵: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是一种怨恨的口气,发泄的口气。然后,仍然转入声韵结束: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还是归于压抑和痛苦。看,不同声调的韵的转换起到了何等重要的作用!
词、曲的换韵是词牌、曲牌固定好的,因此词牌、曲牌对情感、叙述模式也都是有所界定的。与此不同,古体诗是可以自由换韵的。我们都喜欢李白那些变幻莫测的歌行,可是很少有人注意到其中换韵的作用。比如《宣城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用的是“尤”韵(iou),一看韵就可知道是一首思悠悠、恨悠悠的诗。可是在中间,有两句换用了入声韵: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我听过很多人朗诵到这里,都是豪迈痛快的,其实这恰是整首诗最压抑的地方。骨、发、月都是入声字,偏在第三句用了一个平声字结尾,还是“飞”。这正是对比,对比于古人的豪情和功业,我却碌碌无为,因此古人越豪迈,我则越压抑。这与苏轼的《念奴娇》是一样的道理。最后,诗人终归于无奈,于是再回到平声的“尤”韵。
曹操的《短歌行》也是这样,通篇用的是平声韵,中间插入了两句入声韵:“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李白的《将进酒》等名篇,其韵的转换更是汪洋恣肆,玄机无限。
再看一个换韵的典型例证:《诗经·周南·关雎》。前四句用平声韵: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注意:在这里“之”是个虚词,不参与押韵,所以是“流”和“求”押韵。四句都是平声韵,为什么呢?因为刚看见淑女,相思乍起,美好而纯洁。后面转入声韵: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为什么用入声韵呢?因为没有追求到,所以痛苦了。再下面,转上声韵: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为什么呢?因为刚追求到,无限珍爱,所以用上声以示之。最后,转去声韵: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乐”,古音为“yào”,与“芼mào”押韵。为什么用去声韵呢?因为追到手之后该表决心了。去声铿锵有力,所以用去声。为什么不像《上邪》那样用入声表决心呢?因为《上邪》的决心,是决绝,好似有莫大的外界压力;《关雎》的决心,是和谐,是美好的希望,因此用去声不用入声。
现在的老师批作文,是从字句、结构、思想、手法上批改,罕有从声韵上批改了。“文章开篇,不该连用几个上声字”,“这句是表决心的,应该把最后一个字改成去声字”……这样的批语,可曾看见过?然而在古代是很正常的。因为吟诵的时候,所有声音的特征,都会被放大,声音本身所包含的意义,也被放大,因此声韵用来表达涵义,而声韵之美就是每个文人士子特别重视的事情了。
这次只谈声调。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绝大多数是在中古音系统中被创造的。中古音有平、上、去、入四个声调。平声舒缓、低沉、平静,其发声相当于今天的第一声,其字演变为今天的一、二声,所以今天的一、二声字,中古音都读一声。近体诗必须押平声韵,所以近体诗无论怎样,最后都有归于平静之感。因此大开大阖、情绪激烈的诗歌,多用歌行、古体来做。上声即今天的第三声,古代有“上声高呼猛烈强”之说,然而我一直怀疑这个说法。
上声的声调向上,这是毫无疑问的,不然不会用“上”这个字表示。但是否都是“高呼猛烈强”呢?看看押上声韵的诗词吧: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如果是猛烈高呼,则韵味全无。所以我的意见,是至少在某些地区,某些人,某些情况下,上声是曲折音,先下后上的,只不过下少上多,调值高,因此为“上”声。郑张尚芳先生曾指出,人体器官多用上声,如首、口、眼、耳、齿、嘴、脑、脸、手、脚等,最后自称也是“我”。由此知上声有亲密、细腻、喜爱之意。押上声韵的诗,大部分细腻缠绵,如上例,只有小部分,豪迈壮烈,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类。
去声相当于今天的第四声,去声语音通达顺畅,如掷地有声,故铿锵有力,或旷远明亮。押去声韵的诗词如:
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住?聚万落千村孤兔。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难诉!更南浦,送君去。
入声在古代的声调是高是低,是升是降,尚未有定论,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入声是短音。短音就像发了一半的音突然被噎住一样,因此可以传达出痛苦、愤怒、压抑、决绝等比较激烈的情绪。汉乐府《上邪》在说出了自己的愿望之外,连用四个入声韵,以示决心。杜甫的诗世称“沉郁顿挫”,什么是“顿挫”?
就是说他爱用入声字,而且用的好。著名的《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五百字五十个韵,全部是入声韵,入声的短促顿挫之音,把他的悲愤沉痛之感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岳飞的《满江红》也是押入声韵的词,:“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歇”是入声字,读如“谢”,而且是半个“谢”,急促而压抑,把岳飞当时愤懑难当的心情传达得很充分。
但是如果按现代汉语念,读一声阴平,则好像岳飞的满腔怒火,至此消歇,化为平静,意思满拧了。同样,“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我看到很多朗诵者满怀豪情地念。他如果知道这首词也是押的入声韵,句句哽咽,就从韵上都能知道苏轼做这首词是多么的悲伤了,就再也不会当“百万雄师过大江”那么朗诵了。
很多诗词有换韵的现象。换韵是很有讲究的,尤其是不同声调之间的换韵,更是一种情感的传达。我们看陆游的《钗头凤》: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用上声韵,多么婉转,多么细腻,好像捧在手里,说不尽的珍爱。但是下面一转: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改用入声韵,满腔的压抑愤懑。下阕前面不再用上声韵,而是用去声韵: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是一种怨恨的口气,发泄的口气。然后,仍然转入声韵结束: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还是归于压抑和痛苦。看,不同声调的韵的转换起到了何等重要的作用!
词、曲的换韵是词牌、曲牌固定好的,因此词牌、曲牌对情感、叙述模式也都是有所界定的。与此不同,古体诗是可以自由换韵的。我们都喜欢李白那些变幻莫测的歌行,可是很少有人注意到其中换韵的作用。比如《宣城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用的是“尤”韵(iou),一看韵就可知道是一首思悠悠、恨悠悠的诗。可是在中间,有两句换用了入声韵: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我听过很多人朗诵到这里,都是豪迈痛快的,其实这恰是整首诗最压抑的地方。骨、发、月都是入声字,偏在第三句用了一个平声字结尾,还是“飞”。这正是对比,对比于古人的豪情和功业,我却碌碌无为,因此古人越豪迈,我则越压抑。这与苏轼的《念奴娇》是一样的道理。最后,诗人终归于无奈,于是再回到平声的“尤”韵。
曹操的《短歌行》也是这样,通篇用的是平声韵,中间插入了两句入声韵:“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李白的《将进酒》等名篇,其韵的转换更是汪洋恣肆,玄机无限。
再看一个换韵的典型例证:《诗经·周南·关雎》。前四句用平声韵: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注意:在这里“之”是个虚词,不参与押韵,所以是“流”和“求”押韵。四句都是平声韵,为什么呢?因为刚看见淑女,相思乍起,美好而纯洁。后面转入声韵: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为什么用入声韵呢?因为没有追求到,所以痛苦了。再下面,转上声韵: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为什么呢?因为刚追求到,无限珍爱,所以用上声以示之。最后,转去声韵: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乐”,古音为“yào”,与“芼mào”押韵。为什么用去声韵呢?因为追到手之后该表决心了。去声铿锵有力,所以用去声。为什么不像《上邪》那样用入声表决心呢?因为《上邪》的决心,是决绝,好似有莫大的外界压力;《关雎》的决心,是和谐,是美好的希望,因此用去声不用入声。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