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资料信息化建设浅析
2020-01-16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苑丽华 邹淑芳 滕睿
(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沈阳110000)
摘要 新一轮国土资源调查工作的开展,对地质资料的数字化要求愈来愈高,迫切要求开展信息化服务工作,本文围绕地质资料信息化建设的诸多方面展开探讨。
关键词 地质资料;信息化建设
地质资料广泛应用于地球科学研究、矿产资源勘查、工程建设、地质环境保护、防灾减灾等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对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地质资料需求服务的日益增大,国务院2002年公布了《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完善了地质资料的统一汇交制度、确立了地质资料的公开利用制度、强化了对地质资料汇交人权益的保护,指明了加快建立地质资料信息系统,提高资料信息的综合处理和服务水平意义。2006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又明确将“推进地质资料开发利用”作为新时期加强地质工作的六大任务之一,迫切需要加快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国家地质资料数据中心等,充分反映了新形势对地质资料工作的迫切需求。同时一系列相关地质资料管理制度、规范等的实施,都将大力推进地质资料信息化进程,开展地质资料在线服务建设,对加强地质资料的综合研究和开发,提高地质资料信息的管理、服务、利用水平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1 地质资料及其信息化的涵义
凡是在地质勘查、地质科学研究活动中所投入的各种实物工作量及研究、分析结果将全部转化为成果地质资料。包括文字、图件、表册、照片及底片、影片、光薄片、录音带、录像带和磁介质等,它是地质事业发展的历史记录,其载体形式正在由纸介质向电子数据产品转化。
地质资料信息化内涵深刻,首先它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资料的管理模式要完成从以面向资料实体保管为重点,由资料实体数字化信息的形式向社会提供利用为重心的转变。其次,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地采用现代信息技术装备资料部门,使地质资料管理利用的现代化水平得以极大地提高,从而实现地质资料信息接收、传递、存储和提供利用一体化。再次,实现地质资料信息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标准化和系统化,达到地质资料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满足社会发展对地质资料信息的需求。最后,地质资料信息化建设须由国土资源部信息化管理部门统一规划和组织。因为它是地质事业持续发展的大计,必须由上级主管行政部门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统一实施和指导。
2 地质资料信息化建设的基本任务
从宏观方面讲,其基本任务是跟上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实现各馆藏机构地质资料信息化建设与国家信息化建设同步。
2.1 保证电子资料完整、规范归档和安全利用管理
地质资料的汇交工作应严格按照2006年国土资源部《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件汇交格式要求》归档验收。现行成果地质资料的汇交制度的制定、汇交格式的统一是成果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工作的一大进步,地质资料数字化将是社会发展对地质工作成果的必然要求。
2.2 加紧地质资料目录数据库系统建设
地质资料目录信息服务系统建设是推进地质资料信息化进程的重要环节。该系统是建立全国范围内,按照统一的资料著录要求,对地质资料进行特征描述和重要信息存储的地质资料目录数据库,并提供基于互联网的检索查询服务。通过该系统的建设,能够简化查找利用资料的复杂过程,对提高地质资料的综合处理和服务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效益。
2.3 开展地质资料图文数据库系统建设
将现有馆藏地质资料中的重要报告(包括区域地质调查报告、物化探报告、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勘探报告、典型地区、典型矿床的地质勘探报告等)以及急需抢救的珍贵资料等用扫描的办法进行数字化,编辑、处理存储在光磁盘中。
将图文地质资料数据库中的报告正文部分,建成地质成果报告正文全文献检索系统。涉密资料专项清理后,逐步将图文数据库中的公益性资料网上运行,以开展地矿资料信息的社会化服务。
2.4 搭建网络平台,加快数字化的公益性信息资源在网络上运行,实现安全共享
目前汇交的地质成果资料数字产品,应采用空间信息资源共享与操作技术、空间信息分析与处理技术、空间信息服务与应用技术,开发可实际运行具有分布式海量地质空间信息交换、处理、分发与服务的地质信息共享与服务系统,实现地质信息资源的统一描述、发现、集成的一站式服务。重点建立地质资料数据公共服务平台,建立地质资料数据公共服务电子网络,提供地质资料信息产品的在线服务。
综上,加强地质资料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任务是,逐步使我们的资料馆藏机构变成数字地质资料馆。它是一种便于使用、没有时空限制的知识信息中心。
3 地质资料信息化建设遵循的原则
统一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在整个平台上,通过建立包括用户、配置、权限、数据等,实现统一的信息抽取和查询等,充分实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统一标准——实现数据集中:采用统一的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档的验收格式、目录数据库著录要求、图文数字化处理软件和开发标准、代码标准,使数据能够到统一的平台之上,形成数据集中和管理集中。
统一管理——实现维护便捷:通过统一的后台管理,实现统一信息管理、信息发布,实现集中授权,分层管理。
统一架构——实现高效开发:提供统一的技术架构和接口规范,各功能模块分工协作、松散耦合,为系统高效开发奠定基础。
统一安全——实现安全保障:采用统一的安全保障机制,实现数据的完整性、保密性。
4 地质资料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当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为数字资料信息资源的科学保管和开发利用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契机;信息化建设是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地质工作事业发展的需要;地质资料信息化建设是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工作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资料管理程度的高低主要靠地质资料信息化建设工作来体现,是显示一个国家地质工作水平的重要标志。
5 地质资料信息化建设效益观分析
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应用方案层出不穷,而资料信息化建设的项目往往周期长,难以跟上技术前进的步伐,导致方案不够全面,应用不够先进,功能不够合理等,从而使信息化建设效益大打折扣。
地质资料的信息化建设需要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不断投入,而信息化建设往往没有固定经费的支撑,故谈不上投入“产出比”。资料信息化系统是个整体,一旦失败,所有投入都可能付之东流。所以,在做地质资料信息化建设的项目时,要加强项目经费的预、决算,聘请地质专家和信息技术专家作咨询顾问,需要其他单位协作的工作,必须预算外协费。
地质资料的信息化建设是个新生事物,从传统的手工管理、纸质资料的接收到数字资料的接收乃至计算机网络管理,开发研制的数据库软件等管理系统,应采用长远规划与阶段性相结合的办法,边建设,边评估,不断调整实施方案,及时吸收新技术,融入新应用。
减少地质资料信息化建设的重复项目。融合信息资源,集成信息系统,解决系统互联和信息、资源共享是当务之急,不可操之过急,避免为资料信息化建设后续项目造成障碍和经费的浪费。
信息化建设的效益观,就是用最短的时间建设项目,坚持建则必快,建则能用、边用边完善的原则,多快好省地建立地质资料信息化建设。
总之,随着我国地勘管理体制和矿业开发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投资的主体日益呈现多元化,社会各界对地质信息资源全社会共享的呼声愈来愈高,尤其是加入WTO后,我国矿业的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工作不断增多,为适应“开拓两个市场,利用两种资源”,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的战略要求,必须加快地质资料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2024-10-27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