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是如何被世人推崇的?

 我来答
柠檬水嘿嘿嘿
2019-02-27
知道答主
回答量:3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6万
展开全部
他孝顺父母,总是给家里写信,而且还在家书里特别关注弟弟,还有下一辈的读书情况,又对同乡很照顾,很好了~
种完太阳去吃面
2017-12-07 · TA获得超过328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318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99.6万
展开全部

其实从私利的角度看,比如治家,教子,官场,处世,修身而言曾国藩确实有其独到之处,作为一个科举出身的汉族文官能够在满清统治下自力更生训练团练击败太平军进而成为封疆大吏,封爵荫子而且期间屡受挫折(朝廷与太平军双重打击,几次试图自杀)其人生感悟,官场处世肯定有过人之处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北枳读书
2017-12-03 · 贡献了超过122个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12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8万
展开全部

曾国藩能够做到被世人推崇,就是因为他和很多的普通人一样,天资平平,却成就了不朽的功业,很多人也想像曾国藩那样,靠自己的努力打拼出一番成绩来。

曾国藩被称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这种评价已是相当之高,他算不上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可以说是非常愚钝,有一个故事就是讲他小的时候在家里读书,有一个小偷跑到他们家里偷东西,他偷偷的躲在房梁上,准备等曾国藩睡觉了之后,开始行窃。谁知道曾国藩脑子不灵光,一篇文章,背了好长时间都背不下来,连小偷都听得不耐烦了,他从房梁上爬下来,对着曾国藩流利的背了一遍,然后直接甩门而走,留下曾国藩在那里目瞪口呆。

可是就是这样一个愚钝的人,靠着那股子努力的傻劲儿,成就了如此不朽的功业,这对很多人都是非常有激励性的,大多数人都资质平平,他们相信曾国藩能够立言立功立德,他们靠着自己的努力,也可以做到。这才是曾国藩为何如此受推崇的原因。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三也西Aw
2017-12-22
知道答主
回答量: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942
展开全部

-01-

利可共,而不可独

人心趋利避害。有利益好处的地方,往往大家都盯着。如果有人独占了利益而不与大家分享,那么一定会招致怨恨,甚至成为众矢之的,带来后患,结果就是通常说的“独利则败”。所以一个人面对利益要懂得权衡取舍,拿自己该得的那份,甚至有时候为了避免后患,舍弃部分自己应该得的利益。

曾国藩早期以道义号召众人与他一起抵挡太平军,认为有道义就足够了,就能感召别人,“振臂一呼,应者云集”,但是他慢慢发现最初投奔他的人都去了胡林翼那里,于是就问幕僚赵烈文:“众皆出我下,奈何尽归胡公?”

赵烈文回答:“人皆有私,不能官,不得财,不走何待?”(人都有私心,在你那里得不到官,也发不了财,不走还等什么?)

曾国藩又问:“当如何?”(那该怎么办?)赵烈文回答:“集众人之私者,可成一人之公!”(利用众人的私心来做事,可以成就一个人的公义!)

曾国藩连连点头,从此以后对有功的部下大力奖赏,特别是担任钦差大臣、两江总督以后,经常利用一切机会保荐幕僚当官。于是曾国藩的幕府大盛,人才济济。

-02-

谋可寡而不可众

谋划事情,一定要跟有真知灼见的几个人一起讨论,而不要听众人的泛泛之论。正如古人所说,“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也类似于今天的“重大决策专家咨询论证”。

对个人来说,决策一些人生里的重大事情,也无法与众人商量。因为一些人生大的决策关乎个人的世界观,有自己独特的眼光、心胸与气度,自己看准了,去做就是了,如果和别人商量,恐怕也很难被别人说服。别人的立场不一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一定理解你的想法,反而七嘴八舌的,会动摇你的意志,也会破坏你的信心和情绪。

集思广益的前提是对有价值的看法而言的,而有价值的看法往往不会很多。《淮南子·人间训》:“今万人调钟不能比之律,诚得知者,一人而足矣。”参与决策的人的数量并不等于质量,低层次的智慧累加并不能产生高远的智慧,所谓“众谋则泄。”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2)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