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特征

 我来答
中地数媒
2020-01-18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中地数媒
中地数媒(北京)科技文化有限责任公司奉行创新高效、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坚持内容融合技术,创新驱动发展的经营方针,以高端培训、技术研发和知识服务为发展方向,旨在完成出版转型、媒体融合的重要使命
向TA提问
展开全部

根据1∶5万沂水幅地质报告(宋余礼等,1990),除将严家官庄基性岩体单独分出外,将图幅内变质中酸性深成岩体分为马山岩簇和大山岩簇。前者由老至新再分为马山岩体和雪山岩体,后者由老而新再分为林家官庄岩体、英灵山岩体、大山岩体和龙潭官庄岩体;时代归晚太古代。1∶5万高桥幅(顾德林等,1997)则采用超单元和单元的划分方案,总称沂水超单元,其中再分为雪山单元、蔡峪单元和牛心官庄单元;时代归晚太古代早期。

本次研究范围限于1∶5万沂水幅和1∶5万高桥幅的南半部。对区内出露的中酸性变质深成岩的岩性、同位素年龄、野外产出的先后关系、变质程度以及前人的划分依据,做了综合考虑与统一划分(或归并),且一律以岩体作为基本单元。具体的岩体包括马山岩体、蔡峪岩体、雪山岩体、牛心官庄岩体、英灵山岩体、林家官庄岩体和大山岩体(龙潭官庄岩体并入大山岩体)。

(一)马山岩体

该岩体侵入于沂水岩群的表壳岩中,又被大山岩体和牛心官庄岩体所包裹。前人曾认为它被雪山岩体侵入;但据野外所见,二者大都呈渐变过渡,有的二者接触处见有浅色花岗质脉体侵入于马山岩体之中,但难以说明是雪山岩体本身。

在1∶5万沂水幅中,马山岩体分别出露于三个小区:一区分布于大梨行村之东,长家沟—景家庄以西,呈三角形和细长条状,面积约1.5km2,片麻理呈东西走向,向南作50°倾斜。岩体北侧与围岩相接处的围岩部分有糜棱岩带出露。二区分布于柏家坪—罗家庄之南,毛家窑—东院之北的范围内,出露面积约12km2,其中露头较好的地区为马山、罗家庄南(露头见图版Ⅰ之1)和东院以北一带。岩体形状呈不规则的四方形,其东北部分伸出一岩枝,延长约2.5km后尖灭。片麻理呈近东西—北东东走向,向南倾,倾角50°~60°。三区主要见于石山官庄东侧,岩体形状如三角形,出露面积约0.75km2,这是一个小的花岗岩穹隆,东端的变质表壳岩向东倾没,南侧向南倾,北侧倒转亦向南倾,形成一个倒转背斜,岩体即在其中心。

在高桥幅中,马山岩体出露较少且分散,都呈不规则状分布于牛心官庄奥长—二长花岗岩中作为残留体出现。片麻理走向北东东,主体倾向南,倾角30°~71。不等。最大者出露于东曹河庄西南,面积不到500m×200m。在黄姑山顶也有小块呈包体出露。岩体中有中元古代呈北西向的石英闪长岩脉和北西-近南北向的辉长岩脉的侵入,也有燕山期呈北西向分布的辉绿岩小脉的穿入。

(二)蔡峪岩体

该岩体主要出露于高桥幅蔡峪村北,呈东西向分布,长3.5km,宽0.75km,面积达4km2,西部宽度大,东部变窄并被晚期北北东向断层切断。片麻理走向近东西至北东东,倾向南,倾角50°~65°,北部部分与围岩斜长角闪岩和黑云变粒岩组合接触。岩石以中粗粒紫苏花岗闪长岩为主,其中因含较多石榴子石而有别于其它岩体。该岩体总体上被包于大片牛心官庄岩体之中,未见到与其它岩体的接触关系。

(三)雪山岩体

该岩体主要见于沂水幅中,在高桥幅中分布比较零散;最大的一块出露于青山铺东南与东曹河南西西处(呈不规则透镜状),在大黄旺之西1km处也见有小块露头。另外在大张庄以西约1.5km见小块不规则状露头。它们均被包于牛心官庄岩体中,岩体在两个图幅的边部未相接。

在沂水幅西部,见于沂水县城之东的前晏家铺村—冯家官庄一线,南界位于南小尧—青龙峪—苇园—刘家山一线,北侧大部分与马山岩体南界接触,部分与沂水岩群的麻粒岩-片麻岩组合相接触,接触界线平直至弯曲。与大山岩体分界先是呈北东向至苇园转而呈南北向。与大山岩体的接触界面弯曲,大山岩体侵入雪山岩体中。岩体面积约25km2。总体上呈北东向展布,从苇园至刘家山西折为南北向,进入高桥幅又转为北东向。岩体片麻理倾向南东,倾角50°~70°,与岩体接触的部分(变质表壳岩)往往遭受糜棱岩化,并不同程度地形成边缘混合岩化,最宽处可达250余米。岩体具较多白色伟晶岩脉、二长花岗质岩石和乳白色团块状的石英脉穿插。

岩体中还见有中元古代近南北向的辉石岩脉、近南北向的石英斑岩脉和北东向的斜长花岗岩脉以及燕山期北西向的辉绿岩脉的穿切。

(四)牛心官庄岩体

由顾德林等(1997)在测制1∶5万高桥幅地质图时命名,该岩体出露于图幅中青山铺—小店子一线以南,东侧和南侧与相邻图幅命名不统一,缺乏明显界限。岩体中间被韩家渠东紫苏花岗闪长岩和东曹河—小店子一带的沂水岩群所分隔,分成南北两个岩基。

(五)英灵山岩体

该岩体主要出露于沂水图幅中,西起丰台湖—石屋官庄一线以东,向东北延展至后梭庄—唐家河一线以西;总体上呈北东向分布,北部与沂水岩群的麻粒岩-片麻岩的上部变质岩石组合直接接触,界线平直。岩体中夹有多层长条状的角闪石-黑云母变质岩石组合及其混合岩化岩石。岩体片麻理呈北东走向,向南倾,倾角40°~50°,与围岩产状基本一致。岩体中见有少量中元古代呈近南北向分布的花岗岩脉和较多燕山期呈北西西向和近东西向的辉绿岩脉和近南北向的石英斑岩脉。

(六)林家官庄岩体

该岩体主体为花岗闪长岩,出露于沂水幅的东南角,即唐家河村—林家官庄—胡家马庄一线;总体呈北东向分布,位于英灵山岩体之南。在西义家庄之北和唐家河村以南部分地区可见该岩体与英灵山岩体直接接触。沂水幅说明书指出,林家官庄岩体老于英灵山岩体(在后面的章节将详细讨论)。岩体片麻理倾向南东,倾角变化于45°与70°之间。岩体总体呈长条状,且间隔多条混合岩化程度不等由斜长角闪岩-黑云变粒岩为主组成的变质岩石组合,其产状与岩体基本一致。岩体的北东部分和南西部分均已延至图外,图幅内出露面积约为48km2。岩体中常见有燕山期呈东西向和南北向分布的辉绿岩脉和近南北向的石英斑岩脉的穿入。由于第四系覆盖和强烈风化,露头不甚清晰。

(七)大山岩体

该岩体分布于雪山岩体的东侧,南起沂水幅后梭庄西北,经苇园、九层岭至刘家山,尖灭于图幅边部;南部较窄,宽仅1.5km,北部可宽至3km,南北向延长约8km,总面积约18km2。片麻理隐约可见,走向为北东东,倾向南,倾角50°~55°,典型出露区为大山。与围岩或与雪山岩体的接触带有时见有中元古代的钾质花岗岩脉的侵入。岩体中见有中元古代呈东西向的辉长岩脉和北西向的斜长花岗岩脉以及燕山期北东向的辉绿岩脉穿入。大山岩体的主体为二长花岗岩或钾质花岗岩,变质作用最高达角闪岩相。

在沂水幅北部,大山岩体似已进入高桥幅,但该图幅中岩体均归入牛心官庄岩体,推测该岩体中包有部分大山岩体。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