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打到北京,为什么没人救崇祯呢?
崇祯十六年,李自成在河南郏县战役中歼灭了陕西总督孙传庭的主力,攻破潼关,孙传庭战死。明史:“传庭死,则明亡。”闯军随即进入西安,第二年正月初一,建大顺政权,年号永昌,七天后,开始东征北京,一路势如破竹。
此时的北京城,焦急的崇祯帝和大臣商议对策,此时挽救大明的只有两条路:一是迁都,避敌锋芒,力图东山再起。另一个就是坚守北京,依靠各地勤王的兵力和城坚炮利打退敌人。大明历史上的北京保卫战也不止一次了,前者有于谦指挥打退瓦剌进攻,后有袁崇焕指挥打退皇太极,所以坚守也是一条可行的路。那么到底选哪一条呢?
先说迁都:
李自东征的时候,左中允李明睿在一次朝会后向崇祯帝献计,建议迁都南京,东山再起,毕竟南京也有一套政府机构,内阁六部一应俱全,且南方大明的军队也有数十万。李明睿的建议和崇祯不谋而和,崇祯很高兴。
随着战事的进行,李自成大军占山西,逼进北京,二月初八,李明睿又上疏迁都事宜,崇祯帝让朝臣讨论,结果是一片反对声,兵科给事中光时亨更是公开指出迁都是"邪说",提出"不杀李明睿,不足以安人心"。这让崇祯帝放弃了迁都想法,坚守北京,与社稷共存亡。
李明睿上奏迁都
那么,为什么迁都会遭到如此激烈的反对呢?
首先,明朝中后期,官员贪腐很严重,他们的家产都在北京,如果迁都势必丢掉一部分在北京,其码房子和一些大物件搬不走吧,那么贪污来的金银,会在搬家的时候露馅,所以极力反对。
其次,南方也有一套备用的行政班子,如果北方集团过去,南北双方会有权利冲突。一些大臣也担心离开了自己的地盘,自己的权利会被削弱。
第三,还有一些人生活在死板的道义中,以守祖宗社稷为荣,以迁都为逃跑主义,把坚守看作是忠君爱国,不知道迂回变通。
不管是崇祯死要面子、无担当,还是惧文臣言官的压力,迁都流产。那么只有一条路,命各地勤王,组织第三次北京保卫战。
三月初四,崇祯帝终于决定,放弃宁远,征调辽东总兵吴三桂、蓟辽总督王永吉、宣化总兵唐通、山东总兵刘泽清护卫京师。同时诏令天下勤王。
当时大明的军队有多少呢?
战斗力最强的是镇守山海关的关宁骑兵,大概四万多人,被辽东总兵吴三桂掌控。
人数最多的当数镇压武昌的左良玉军队。左良玉可以说是张献忠的克星,打的张献忠满地找牙,而李自成又是左良玉的克星,在朱仙镇和襄阳两败左良玉军队,左良玉逃到武昌,抢夺百姓,扩充军队,大概有二十多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