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比古代发达,为什么现代人写不出与李白杜甫所写的一样美的诗?
一、社会和个人的需求变了
古人读书,学而优则仕,以文干䘵,写好诗文,便能行走天下,这是有利益驱动的;唐代取士,主要以诗赋为主,即使考察一个人的治国理政才能,也是策论相试,从中基本能看出一个人的见识和才能。
现代社会,分工日益细密和多样化,知识庞杂,各行各业,需要不同的人才,所以读书不止是做官。立身行事,一个人不可能从小只读文史,否则,难以适应社会的各种需要。社会主要不以文章取胜,而是需要更多能够实际操作和运用能力的人。
二、古代诗歌的杰作是专精的结晶
现在的学生各科必学。高考取的是各科总分,各科都要学好,仅学某一两科,难以出头。若有一科没学好,他就必须或者他被迫削掉在学科或者优势学科上的时间和精力,去攻弱科,即使他根本不感兴趣,甚至根本学不了,这样,偏才专才就难以得到发展。
人不可能都是全才,学什么都能好。人的精力始终有限,天下全才极少,唯专一才出天才。更何况学生读书,直接目标在追求分数,国家选拔人才,在分不在能,在分不在识,在分不在才。学生平时必须消耗大量时间和精力应对考试,以取得高分,哪像古代文人,在读书作文上花了那么多精力和时间呢?
仅就文史学识的积累,现代人有几人能赶得上?你们所选取的意象意境能超出古诗之外吗?如果连意象不能超出,那就没有创新,自然不能超越古人。
三、伟大的艺术往往是偏才的杰作
像李杜这样的大家,斗酒诗百篇,“读书破万卷”,学养功底极其深厚,经史子集,谙熟于心,信手拈来。他们从小到成年,就是读书,走文史专业化学习,他们一生,诗文歌赋是其专攻;同时也是长期大量创作实践的结果。如李白大量摹写赋文,为写诗歌,积累了极其丰富的语汇,往往信手拈来,天然精妙,达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化境。
现在,即使文史专业的学生,进入大学后才进行专业化学习,而且伴有理论学习。理论灌输,必然挤压诗性思维,创作会受到理论条条框框的束缚。中小学,在最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的年龄阶段,对各种知识都作基础性的学,无法对自己感兴趣的学科作广泛深入扎实地钻研,例如对语文的各类经典,对历史的各类经典,对物理的各类经典,对化学的各类经典等的深读,也就是说不可能从小就走专业化的精深之路。这是古今极不相同的地方。
社会需求的变化、专业学习的时间和内容的不同,首先就决定了古代艺术形式的不同。
四、诗意的生活环境变了
古人能够消遣的无非看书、写字、聚会、博戏、青楼、探寻山水之胜之类。现在能够消遣的很多,除了前面这些,还有各类玩具、影视、车辆,等等,让人分心的事物多了,加以交通发达,出行方便,人就更难有定心。
古人稍有识字者,独自之余,多捧书而读。无论文与史,相关书籍并不是太多,能反复读,精读深思,现在文献浩如烟海,难以取舍,能静下心读的又少。较之古人,现代人物质更丰富,生活条件优越,艺术土壤发生了变化。
有句话:诗穷而后工。苦难出好诗。屈原、陶潜、杜甫、陆游、稼轩、易安自不必说,连飘逸浪漫的李白之诗、豪放旷达的苏轼之文,其底色无不是悲伤的,因为他们的人生也颇多不如意。“以孤篇压全唐”的《春江花月夜》被称为“诗中的诗”“顶峰中的顶峰”,沉淀的是千古的忧伤,万古的迷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