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发朋友圈的人,是不是代表心智不成熟?
有些人喜欢分享生活的快乐,他们爱美食、爱旅游、爱户外,也喜欢与人交往;有些人喜欢分享自己的思想,他们对人对事的看法能够给人以启发。
对于喜欢发朋友圈的人来说,他们已经把这当做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或许他们的动机可能有所不同,但大多数都是为了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
但近来有一种论调,说经常发朋友圈的人心智不成熟。
对此,很多人都感到不满——发朋友圈什么时候跟成熟有关了?难道成熟的人都不发朋友圈?
为什么经常发朋友圈是心智不成熟的表现?
当一些人人为地将对方看作是“喜欢发朋友圈的人”或是“朋友圈常客”的时候,就意味着他已经将对方进行了分类。
社会分类是人们认识环境、控制环境最常用的手段之一,通过分类人们可以快速地对他人进行认知,从而进行自我行为定向。
最低限度群体范式告诉我们,仅仅是群体划分本身就能引起群际冲突。
因此,当人们划分出“喜欢发朋友圈的人”和“不发朋友圈的人”两个群体时,就意味着这两个群体之间已经开始出现了对立。
而事实也正是如此,不发朋友圈的人觉得自己稳重成熟,情感和情绪比较内敛而不露于外,同时觉得那些经常发朋友圈的人做作、矫情,连一丁点事儿都要发个朋友圈。
一方面,社会分类导致了群际间的对立,另一方面,我国的传统文化也影响了人们的社会认知。
在中国,传统文化要求我们收敛、内敛、沉稳、冷静、含蓄等等,因此中国人在很多方面都表现得比较含蓄,不会轻易表露自己的情感和情绪。
正是因为传统文化对我们的影响,一些人才会认为那些天天发朋友圈表露情绪的人显得很做作、矫情,相反,在欧美国家等倾向于自我表现的文化中则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此外,由于社会比较机制的存在,天天分享美食、旅游等令人愉快的事物会让一些人觉得很难堪,认为对方是在炫耀自己的财富,显得比较高调,因此便通过评价别人心智不成熟来保护自我价值。
为什么有些人经常发朋友圈?
行为主义学派创始人华生认为,一切的行为都可以用S-R公式来解释,即一切行为的发生都是因为受到了某种特定的刺激。
他有一个臭名昭著的实验,即小阿尔伯特实验,他让小阿尔伯特(一个婴儿)与一只兔子玩耍,刚开始婴儿能够与兔子欢快地玩耍,但随后每当他们玩耍时华生就人为地制造一声巨响。
久而久之,巨响与兔子之间形成了某种联结,婴儿一看到兔子就会全身发抖,后来甚至泛化为对所有带毛的东西都感到恐惧。
发朋友圈是一种行为,这种行为之所以产生,也是因为受到了某种特定的刺激,这种刺激到底是什么因人而异。
按照华生的观点,只要弄清楚了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就可以由刺激推知反应,也可以由反应推知刺激。
按照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有些人之所以喜欢发朋友圈,是因为当他们发朋友圈之后,很多朋友都会来“捧场”,他们获得了与朋友交流打趣的愉悦感。
发朋友圈这一行为与这种愉悦感之间建立了联结,这种愉悦感或者说满足感作为一种正强化物,增加了发朋友圈这一行为在今后发生的频率。
换言之,因为人们知道发朋友圈之后会带来一些“好处”,否则便不会去发了。
再回到之前的问题,经常发朋友圈是心智不成熟的表现吗?
我们已经知道,有些人发朋友圈是因为受到了情境中的某种特定刺激,亦或是受到了强化,因此才会表现出这一行为。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确实存在一些人,他们发朋友圈只是为了炫耀,也有些人“无病呻吟”,天天传播负能量。
经常发朋友圈的人,真的是因为心智不成熟吗,你中招了吗!
为什么说心智成熟的人 都不爱发朋友圈?喜欢我的朋友下方点个“关注”有什么想法下方写评论!喜欢我内容的朋友还可以转发给你身边的朋友看看唷!大家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感谢!感恩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