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全面真实客观完整的评价李林甫?
李林甫, 是唐皇室的远亲, 缺乏文学才能, 却能在盛唐崇文学的背景下做到宰相的高位, 没有一定的才干是不可想象的。安史乱后, 玄宗在逃亡四川的途中与京兆尹(相当于现在的首都市市长)裴士淹聊天,就称赞“李林甫之材不多得”。裴士淹也赞同说:“诚如圣旨, 近实无俦。
唐玄宗认为李林甫为不可多得之才, 裴士淹也认为其才当时无匹。
确实,历史上的李林甫是一个很有才干的人。他的才能首先表现在他能洞悉当时政治、经济及军事形势的变化, 并适应新形势, 推动和主持了唐玄宗朝后期一系列政策调整和制度改革。
1、主持修订均田令,进行财政改革,维护均田制;
2、主持修订刑法,主持编修《唐六典》(《唐六典》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行政法典, 不仅是我国封建立法史上的一项创举, 在世界中世纪法律制度史上, 也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
3、确立了天下定赃的统一标准, 既便于法律的执行, 又能防止舞弊。
4、提出了由府兵和兵募的征兵制转向兵防健儿的募兵制的建议并主持改革;
5、简化了国家财政收支计划的流程,使帝国的财政制度更紧密地切合地方实际情况。
上述田制、税制、兵制及边防体系的改革, 虽自高宗以来即已开始, 但直到玄宗时代才最终完成, 它最终促进了开元、天宝盛世的形成, 而李林甫正是玄宗后期, 特别是开元二十三年李林甫任相以后诸项改革的设计者和主持人。
但是李林甫不是个有骨头的士大夫。我们知道,宰相的定义是“我国君主时代君主的最高幕僚,为百官之长”,宰相所负责的事务,和皇帝是重叠的。历史上强势的宰相,引领百官,往往能有效地限制皇权,逼得皇帝不得不让步。玄宗的宰相,在李林甫之前,都当不长,张说以“引术士夜解及受赃”的罪名罢相,在玄宗朝做宰相不过两年;还有著名的张九龄,736年玄宗想立牛仙客为相,张九龄反对,即引起玄宗的不满,认为“事总由卿”,随后以怀疑其结党为由罢相。但是李林甫不一样,他对此看得很清楚,他深知玄宗不喜欢和他唱对台戏的宰相,所以也曾经劝诫那些“不知趣”的同僚:
士大夫阶层作为皇帝统治天下必须依仗的群体,经常集结起来,与皇权形成对立,使得国器不至于沦为私器。在权力斗争中,防止一家独大,也能保证双方的权益都得到保障。而宰相,既为百官之长,也肩负着这个重任。但是李林甫却把这个权柄移交出去换取了自己的19年的富贵。他当然很聪明,也很有能力,但是却一味迎合皇权,是个没骨头的宰相。皇权越来越集中,越来越蛮不讲理(宋朝稍微好一些),就是因为这些自认为聪明、懂变通的人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