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容补偿正常范围是多少
1、欠补偿
补偿的电容电流要求小于被抵消的电感电流。补偿后仍存在一定数量的感性无功电流,令cosφ小于1但接近1。
2、全补偿
按照感性实际负荷电流配置电容器,IC=IL将感性电流用容性电流全部抵消掉,令cosφ等于1。
3、过补偿
大量投入电容器,在全部抵消掉电感电流后,还剩余一部分电容电流,此时原感性负载转化为容性负荷性质。功率因数cosφ仍然小于1。
补偿的基本原则就是必须采用欠补偿方式,补偿后的功率因数则要求小于1,并且尽量接近1。为了防止谐振,一般将上限确定在0.95。
容量为700KW的负荷,可以先测量一下其自然功率因数值,就是全部负荷起动情况下,不带电容器时的功率因数值。若没有办法精确测量,估计你大部分负荷都是电机,以功率因数cosφ1=0.70估算,若要在额定状态下,将其功率因数提高到0.90,则需要补偿电容器容量为:
补偿前:cosφ1=0.70,φ1=0.7953,tgφ1=1.020
补偿后:cosφ2=0.90,φ2=0.451,tgφ2=0.483
Qc=Pe·(tgφ1-tgφ2)=700×(1.020-0.483)=375.9(Kvar)
取整,约需要补偿378Kvar的电容器,若选择单台14Kvar的电容器组,则需要27块。
扩展资料
产品结构
一般来说,低压电容补偿柜由柜体、母排、熔断器、隔离开关熔断器组、电容接触器、避雷器、电容器、电抗器、一、二次导线、端子排、功率因数自动补偿控制装置、盘面仪表等组成。
基本原理
在实际电力系统中,大部分负载为异步电动机。其等效电路可看作电阻和电感的串联电路,其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差较大,功率因数较低。并联电容器后,电容器的电流将抵消一部分电感电流,从而使电感电流减小,总电流随之减小,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差变小,使功率因数提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容补偿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容补偿
推荐于2017-10-08 · 知道合伙人旅游行家

具体的,可以查查国家文件,这是公开的。文件信息:
《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
水利电力部国家物价局文件(摘要)
(83)水电财字第215号文件 1983年12月2日
功率因数的标准值及其适用范围:
功率因数标准0.90:适用于160千伏安以上的高压供电工业用户、装有带负荷调整电压装置的高压供电电力用户和3200千伏安及以上的高压供电电力排灌站;
功率因数标准0.85,适用于100千伏安(千瓦)及以上的其他工业用户,100千伏安(千瓦)及以上的非工业用户和100千伏安(千瓦)及以上的电力排灌站;
功率因数标准0.80,适用于100千伏安(千瓦)及以上的农业用户和趸售用户,但大工业用户未划由电业直接管理的趸售用户,功率因数标准应为0.85。
功率因数的计算
凡实行功率因数调整电费的用户,应装设带有防倒装置的无功电度表,按用户每月实用有功电量和无功电量,计算月平均功率因数;
电费的调整
根据计算的功率因数,高于或低于规定标准时,在按照规定的电价计算出其当月电费后,再按照“功率因数调整电费表”(表一、二、三、)所规定的百分数增减电费。如用户的功率因数在“功率因数调整电费表”所列两数之间,则以四舍五入计算。
本办法解释权属水利电力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