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对于赤壁之战来说,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之一,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此战,曹操率二十万众顺江而下。东吴的左右督周瑜、程普各自督领一万五千人,与刘备军联合,逆江而上,与曹军相遇在赤壁。孙权、刘备的联军以火攻大破曹军,焚其舟船。曹操遣人烧掉其余的船只,引兵撤退,其率领的大军更是损失惨重。
此战之后,孙、刘各自夺取荆州的一部分,尤其是刘备,因此获得了立足之地,这无疑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对此,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如果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取得胜利,那么,三国鼎立的格局很可能不会存在了,也即曹操不仅能顺利消灭孙权、刘备,还能在短时间内一统天下。不过,实际上,赤壁之战后,曹操还有两次一统天下的机会,可惜都被他错过了!
一
首先,在赤壁之战后,曹操还有两次一统天下的机会,一次是在公元215年平定汉中之后,第二次则是在公元219年的襄樊之战时。就第一次机会来说,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亲率十万大军西征汉中,抵达阳平关,张鲁想要投降曹操。但张鲁弟张卫不听,率数万人马坚守阳平关,为曹操所破。张鲁于是率军前往巴中。临行前,左右的人想将仓库里的宝物全部焚毁,张鲁说:“我已有归顺朝廷的意愿,一直未尝如愿。今天我们离开,不过是避开锋芒,并没有别的意图。宝货仓库,应归朝廷所有。”于是将宝物都妥善藏好才离去。
曹操到达南郑后,对张鲁的行为深加赞许,又因张鲁早有归顺之意,所以派人前去慰问。张鲁带着全家谒见曹操,后者上表汉献帝刘协,任命他为镇南将军,以客礼相待,封张鲁为阆中侯(一作“襄平侯”),食邑一万户。因此,在公元215年,曹操比较顺利的降服了割据汉中数十年的张鲁,从而拿下了益州的门户——汉中郡。在此基础上,曹操完全可以将汉中作为平台,以此发动消灭益州刘备势力的战役。
二
建安十九年(214年),雒城被围近一年才被攻克,刘备乃与诸葛亮、张飞、赵云等共围成都。时刘备派建宁督邮李恢说降马超。马超来到成都,刘备命他率军屯城北,一时城中震怖。刘备于是派简雍劝降了刘璋,遂领益州牧,启用蜀中诸多人才。在曹操拿下汉中的时候,刘备占据益州,还不到一年时间。因此,刘备在益州的位置,不是非常稳固,如果有强大的外部压力,益州内部很可能因此分崩离析,甚至有不服刘备的文臣武将选择和曹操里应外合。况且,汉中是益州的咽喉和门户,在失去汉中之地后,益州的山川之险,无疑要大打折扣了,这同意增加了曹操进攻益州的胜算。
但是,非常可惜的是,曹操因为担心后方不稳,加上江东孙权虎视眈眈,所以其放弃了攻打刘备的最佳时机,选择留下夏侯渊、张郃等人镇守汉中,然后自己率领大军回到了许昌。对此,在笔者看来,曹操没有趁势进攻益州,不仅让刘备获得了喘息之机,也给了刘备壮大自身实力提供了机会。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放弃阳平关,南渡沔水,于定军山扎营,夏侯渊率军前来争取定军山,被黄忠所杀。在此基础上,刘备取得了汉中之战的胜利,并派遣刘封、孟达等占领上庸。同年,刘备进位汉中王。
三
另一方面,就第二次机会来说,则发生在关羽北伐襄樊之际。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操刚刚从汉中撤出长安。孙权又在围攻合肥,曹魏诸州皆抽调兵力赴扬州屯驻。刘备大将关羽趁着襄、樊兵力空虚之际,从荆州向他的东南防线襄、樊一带发动了进攻。在襄樊之战中,关羽率军包围了曹仁。对此,曹操不敢怠慢,立刻派大将于禁率兵往救樊城。八月,关羽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乘势进军,将樊城围住。时樊城曹军只有数千人,城被水淹,水面离城楼仅有数尺,曹仁率军死守。曹操又派五子良将之一的徐晃领兵去救樊城。
值得注意的是,在关羽北伐襄樊的时候,吕蒙偷袭江陵得手。关羽撤往益州,路上被孙权军擒杀,孙权将关羽的首级送到洛阳,曹操以诸侯之礼安葬之,襄樊战役结束。对此,在笔者看来,在襄樊之战的后期,曹操是完全有机会浑水摸鱼的。在关羽撤军的时候,曹操选择了按兵不动,这无疑是白白浪费了这一机会,更是眼睁睁看着吕蒙偷袭了荆州三郡,促使东吴壮大了自己的势力。
四
最后,在笔者看来,在关羽撤军的时候,曹操完全可以命令扬州一带将士向东吴发动进攻。因此,这会让东吴陷入两线作战的险境中,也即后者不仅要和撤退的关羽相较量,还需要在扬州一带抵挡曹操大军的进攻。如果战事一旦胶着的话,那么刘备也可能因为孙权背叛孙刘联盟,从而派兵攻打东吴。而这,从理论上来看,完全有可能让东吴走向灭亡。如果东吴被消灭的话,那么三国鼎立的格局自然会被打破,曹操也可以专心来对付刘备了,虽然曹操很可能还会在公元220年去世,但是,只要可以打破三国鼎立的平衡,接下来曹丕想要对付刘备,无疑会轻松不少。
进一步来说,即便关羽撤军后,还是被东吴将士斩杀的话,也即吕蒙成功攻占了荆州三郡。不过,此时的吕蒙,在荆州显然也需要经历一个立足未稳的阶段。所以,对于曹操来说,也可以趁势发兵攻打荆州,抓住这一机会将吕蒙率领的大军赶出荆州,并且,在曹操发兵之后,刘备很难看也会提前率军讨伐东吴,毕竟关羽和刘备情同手足,后者不会对关羽之死坐视不理的。不过,很可能因为身体上的原因,加上急于为曹丕篡汉自立打下基础,曹操在襄樊之战的后期,选择了按兵不动的态度。一定程度上,这显然不符合曹操的性格,也即曹操的一生,是非常善于抓住和创造机会的。总的来说,赤壁之战后,曹操还有两次一统天下的机会,可惜因为种种原因,都被他错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