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皇帝有了锦衣卫还要东厂,有了东厂为何还要建立西厂?
出身草根的皇帝朱元璋,对待普通百姓要比官员和蔼亲热得多,因为他对平民及平民生活有着深刻的切身体会。中国古代社会的阶层划分通俗来说,到了明代,主要为“皇帝及勋贵——士人——平民” 组成,这是一个大致划分,其中士人承担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能力非同小可,而士人之中,坐堂问道的官僚集团又是主要阶层,他们几乎占据着大明朝的所有“关节”,即或是在朱元璋时代,所谓浙东集团和淮西集团之间的明争暗斗无时无刻不存在。
这与宋朝之后文官集团的崛起有很大的直接关系。这是大明朝开国之初的一些基本背景,这个背景是要说明,整整大明一朝,文官集团对于大明的朝政,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崇祯亡国的时候说,文官欺瞒,人可皆诛,大意是指明朝的文官集团因为缺乏有效的约束,导致朝政大夏倾覆,是为“一害”。但是这种说法也欠妥,因为在文官集团内部,也有一心一意为了国家大义,励精图治者,比如张居正,比如海瑞。
锦衣卫的前身是朱元璋设立的“拱卫司”,后改为“亲军都尉府”,统辖“仪鸾司”,掌管皇帝的仪仗及侍卫。洪武十五年,朱元璋撤销亲军都尉府和仪鸾司,设置锦衣卫,作为皇帝侍卫的军事机构,锦衣卫的主要职能为“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锦衣卫的首领为指挥使,一般由皇帝亲信的武将担任,直接向皇帝负责,锦衣卫下设南北镇抚司,从事侦察、逮捕、审问等活动。实质上,锦衣卫已经绕过三法司,行使了三法司部分之权。
明朝朱元璋时代的胡惟庸案,蓝玉案等,锦衣卫参与其中侦缉,很是活跃,也可以说,这几大案件,都有锦衣卫的功劳。
朱元璋为什么要设立锦衣卫呢?
一是朱元璋因为文官集团产生了不信任。浙东集团和淮西集团的内斗让朱元璋对文官集团产生了不信任,锦衣卫的首领是武将,他需要用武将老制衡文官集团。
二是提高行政效率。皇帝们都喜欢大权独揽,如果很多事政事交由部门文官去办,效率就会低很多,锦衣卫办事直接向皇帝负责,效率大大提升。
三是加大反腐力度。众所周知,朱元璋绝对是中国历史上反腐力度最大的皇帝,而反腐需要一个由他直接领导的部门来落实或者监督很重要,于是,锦衣卫便应运而生。
洪武二十年,按照朱元璋的说法,是因为锦衣卫有人借机滥用职权,制造冤狱,故解散锦衣卫,并将锦衣卫刑具焚毁,所押犯人交由三法司审理定案。朱元璋此举一是为太子朱标铺路,想来也是让锦衣卫成为“背锅侠”,锦衣卫第一任指挥使毛骧惹众怒被朱元璋杀就是案例,因为是他制造了胡惟庸死后的牵连大案。
但是锦衣卫对于皇帝来说是个好东西,他是皇帝的一只耳。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后,夺取了侄儿朱允炆的江山,遂恢复锦衣卫。但是到了永乐18年,朱棣组建东厂,由宦官太监充当首领,属于特权监察机构、特务机关和秘密警察机关,位在锦衣卫之上,直接向皇帝负责。
朱棣设置东厂的原因,一是因为锦衣卫属于外官武将领导的机构,朱棣因为是夺取侄儿的江山,有些得位不正的嫌疑,外官有所非议。所以朱棣用太监,因为太监是身边人,重新组建这么一个机构,便于自己刺探外官情报,对发对自己的人施以主动权。二是文官集团。总是要提文官集团,本来,朱棣夺取江山后,对朱允炆身边的文官们毫不手软,但是总免不了文官们也对他得位不正的非议,西厂不仅仅纠察锦衣卫,还纠察百官臣民,是将特务机构推升到另一个高度。三是因为信任度。在靖难之役中,太监在情报工作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得到朱棣的首肯,在他看来,建立一个更为高级的机构,让太监充任领导,更让人放心。
按说,有了这两个机构,应该没事了吧。可是到了成化十三年,明宪宗朱见深又在东厂之外,增设一个西厂,权在东厂与锦衣卫之上,侦缉范围进一步扩大到京外地区,直接向皇帝负责,太监汪直提督西厂。若说东厂的设置还能说得过去,可是又设西厂,层层设置事权几乎相同的机构,到底目的何在呢?
朱见深的父辈们可能对他产生过心理上的影响。土木堡之变后,朱见深的太子之位被废除,直到夺门之变,朱见深又才坐上太子之位,想必在此过程中,朱见深的感受颇深,在深宫大院之中,除了常年陪伴自己左右的万贵妃和太监汪直,朱见深没有人可以信任。
此外,在朱元璋和朱棣时代,因为他们的铁腕手段,文官集团虽然有内斗,但是还不敢造次,到了朱见深这里,文官集团开始逐步壮大,尤其是在土木堡之变,文官集团将王振拉下马后,又将朱祁珏推上皇位,后文官集团的一派又发动夺门之变,将朱祁镇又拉回来了,文官集团在这两次“运动”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更为重要的是,锦衣卫和东厂频繁与文官集团勾连,形成统一的利益联盟,这是让朱见深最为忌惮的事。为此,成化十三年,朱见深组建西厂,由他最信任的太监汪直提督,用以纠察百官臣民及锦衣卫和东厂。
当西厂走向文官集团的时候,内厂又出。明朝中后期的大多数皇帝,都在以不同的形式与文官集团抗争,锦衣卫、东西厂包括后来的内厂,都是这种抗争的必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