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次我读懂了________.半题作文,要有600,自己写的 谁会写帮帮忙吧
4个回答
展开全部
我读懂了你
伯父是一位语文教师,家中自然少不了课本。小时候的我,总爱随便翻翻,可却不知道里面有些什么。
等到稍大,从《少年闰土》《在仙台》这些课文中,我读到了一个陌生的名字:鲁迅先生。加上老师在讲解《三味书屋》时的介绍,使我对这位“先生”产生了兴趣。我迫不及待地在家里翻箱倒柜,倒也找出了一些鲁迅的作品,但我翻来覆去地读,什么“朱文公的子孙”“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令人疑惑不解。当时我已经“粗通文墨”,对于一些拗口的句子统称为“病句”,而鲁迅的文章就被我归入了“文理不通”一类,扔在故纸堆里了。
后来,我了解了“文理不通”的原因,加之人地两生,孤独寂寞,便重新拾起了鲁迅。这回我已能粗知文章大意,对《社戏》中的江南乡村尤为向往,也幻想能到海边摘一两个西瓜……但在那时,作文水平奇差的我,最希望的却是能达到他的水平。不过,那时我既开怀于作者对阿Q的“考证”,也落泪在祥林嫂的哭诉之间;一句话,我并不知道他为什么被人们描绘得那么深刻。
再一次接触鲁迅,源于对《朝花夕拾》的兴趣。我在图书馆借了厚厚的16本《鲁迅全集》一篇一篇地翻阅,就如基督徒之于《圣经》。可我既不解《故事新编》与《朝花夕拾》强烈的反差,也疑惑于《野草》和《呐喊》的隐晦。夏瑜坟上的花环,狂人“疾愈”前的呼喊,抑或是手持投枪的战士,人鬼相争的地狱,于我都难以理喻。《华盖集》的首篇《咬文嚼字》已令我不解;《三闲集》中长篇大论式批评创造社的文字,却使我从疑惑走向厌烦。读他关于文字改革的提议,使我产生对他的不信任;听他对于起义农民的评价,益使我对他怀疑。我懂得了他的深刻,却疑惑于他的尖锐。
但当我了解了他的故事,他的生活,我理解了他的尖锐;当我知道他的战斗,他的流亡,我理解了他的“过激”。他曾被诬为“汉奸”,指为“乱党”,但他不像他的论敌,狗急跳墙。由于在生活中看到的种种怪事,听到的各色奇谈,我开始佩服鲁迅,因为他伟大的人格:宽容而不纵容,尖锐而不尖刻。
随着阅历的增长,我逐渐读懂了你,鲁迅先生。我理解你的寂寞,清楚你的孤独,了解你的深刻,懂得你的激烈。“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你,将永远是我的老师;因为,我终于读懂了你,一个在黑暗的夜里独行的思想者。
伯父是一位语文教师,家中自然少不了课本。小时候的我,总爱随便翻翻,可却不知道里面有些什么。
等到稍大,从《少年闰土》《在仙台》这些课文中,我读到了一个陌生的名字:鲁迅先生。加上老师在讲解《三味书屋》时的介绍,使我对这位“先生”产生了兴趣。我迫不及待地在家里翻箱倒柜,倒也找出了一些鲁迅的作品,但我翻来覆去地读,什么“朱文公的子孙”“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令人疑惑不解。当时我已经“粗通文墨”,对于一些拗口的句子统称为“病句”,而鲁迅的文章就被我归入了“文理不通”一类,扔在故纸堆里了。
后来,我了解了“文理不通”的原因,加之人地两生,孤独寂寞,便重新拾起了鲁迅。这回我已能粗知文章大意,对《社戏》中的江南乡村尤为向往,也幻想能到海边摘一两个西瓜……但在那时,作文水平奇差的我,最希望的却是能达到他的水平。不过,那时我既开怀于作者对阿Q的“考证”,也落泪在祥林嫂的哭诉之间;一句话,我并不知道他为什么被人们描绘得那么深刻。
再一次接触鲁迅,源于对《朝花夕拾》的兴趣。我在图书馆借了厚厚的16本《鲁迅全集》一篇一篇地翻阅,就如基督徒之于《圣经》。可我既不解《故事新编》与《朝花夕拾》强烈的反差,也疑惑于《野草》和《呐喊》的隐晦。夏瑜坟上的花环,狂人“疾愈”前的呼喊,抑或是手持投枪的战士,人鬼相争的地狱,于我都难以理喻。《华盖集》的首篇《咬文嚼字》已令我不解;《三闲集》中长篇大论式批评创造社的文字,却使我从疑惑走向厌烦。读他关于文字改革的提议,使我产生对他的不信任;听他对于起义农民的评价,益使我对他怀疑。我懂得了他的深刻,却疑惑于他的尖锐。
但当我了解了他的故事,他的生活,我理解了他的尖锐;当我知道他的战斗,他的流亡,我理解了他的“过激”。他曾被诬为“汉奸”,指为“乱党”,但他不像他的论敌,狗急跳墙。由于在生活中看到的种种怪事,听到的各色奇谈,我开始佩服鲁迅,因为他伟大的人格:宽容而不纵容,尖锐而不尖刻。
随着阅历的增长,我逐渐读懂了你,鲁迅先生。我理解你的寂寞,清楚你的孤独,了解你的深刻,懂得你的激烈。“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你,将永远是我的老师;因为,我终于读懂了你,一个在黑暗的夜里独行的思想者。
展开全部
那一次,我读懂了坦然
只有经过地狱般的磨炼,才能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奏出世间的绝唱。——泰戈尔
自从上了初三,很少有时间投身于我所热衷的"悦读"上。总是无法摆脱"题海",每天6时起床22时睡觉,见同学狂侃学习,稍有偏题便是不正经。尽管如此,成绩却每每不见上涨,更是在多次大考中失利。我累极了也难过极了,开始抱怨人生的不公:"为什么耕耘没有收获?为什么努力不见成果?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思想一旦走进了误区,难见好转,我在那段时间里就这么怨着、叹着,天天愁眉苦脸。终于有一天,父母再也忍受不住了——他们可爱的女儿为何变得如此?失落、抱怨、叹气不止。
然后,厄运便到了我的面前——一叠文学名著。望着久久未翻的小说、诗词,我想:好吧,读读也罢,反正学不下去了。
于是我翻开了,我看见了把酒临风的苏轼迎面走来。
谪居黄城中,把酒临风,牵黄擎苍叹英雄。昔日汴河见风光处,覆履难重。成败任西东,此恨无穷。一蓑烟雨平生任,踏雪飞鸿。
苏轼同我一样满腔豪情,然而爱情曲折、仕途艰辛的他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念。他坦然面对一切得失,被贬杭州,他却自得——青青竹杖,绿绿芒鞋,眼中只有秋水泛清波,难道你不怨吗?难道你甘于被贬吗?难道你不想成就大业吗?
"不,我学会了坦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便是。"他笑答。
我若有所思——也许面对这些失败的我也该收获一份坦然?还未想完,就看见黄沙漫天中那位骑驴的歌者向我招手,一看,原是李白。
李白同我一样对于前程充满希冀,然而官道不如意,人们希望他歌颂当政,赞美君王,他却不,他也要一咏"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豪迈!坦然地接受一切得失,行至蜀路,一路高歌"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身着碧青纱,头顶飘飘发,眼中一片豁达。难道你不怨吗?难道你不想成就大业吗?
"不,我学会了坦然,酒入豪胸,七分酿成了月亮,三分啸成了剑气,回望盛唐,我立于其中!"
我终于懂得了,原来他们也是同样的豪迈激情,只是,他们勇于面对眼前的失败、中伤……那么我呢?
别再怨天尤人了!我对自己说,我才十七岁!我也会坦然面对眼前的挫折,我要像他们一样收获坦然的美丽
我合上书,自信地抬起头。
乌江水?霸王情
乌江水的澎湃涛声依旧清晰可辨,它不停地翻滚着,不停地向人们诉说着那无尽的霸王情……
项君之力拔山兮,孤水无奈草萋萋,垓下虽败威尤在,何故弃骓哭虞姬?
……
他终于突出重围,满身伤痕,身边的弟兄又少了。夕阳静静地挂在天边,很沉,很沉。
夜悄悄地来了。他和他的马儿孤寂地站在冰冷的乌江岸边。秋风撩起了他散乱的头发,也吹皱了一池乌江水。他那刚毅的脸上写满了疲惫,忆起年少时叔父说过的一句话:"为一个人牺牲千千万万个人,同为千千万万个人牺牲一个人一样是不对的,但你必须做出选择。"是啊,就在今晚。他回看不远处的营帐,那里有他曾经的辉煌和如今的颓败。他不忍再想,只是用手轻抚着身边马儿的鬓毛,望着这依旧清澈的乌江水,自己的虎目竟有些发胀的感觉,连忙把头扭向一边……
流星能划亮漆黑的夜空,小水滴也同样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芒。听到了天下百姓无尽的哀鸣,他立下豪情壮语。用血腥的十指抚万峰之峦为琴,援千河之水为音,引领八千江东雄兵,走上反秦之路,打破王军。他有巨鹿破釜沉舟的英雄气概,又有鸿门宴不杀刘邦的大仁大义,当他发现自己的辉煌竟是以百姓的痛苦为代价时,向刘邦建议:"世上匈匈数岁者,徒以二人者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雄雌,毋苦天下之民父子也。"可怜如此忠义,换来的却是小人的十面埋伏……
乌江上漂来了一叶小舟,那是乌江亭长。霸王犹豫了,他听到了乌江潺潺的流水声,他摇摇头,他无颜面对江东父老,更无法留弃身边的弟兄。
"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她对他说:"生是你的人,死是你的鬼。"他便看着她举剑抹向自己雪白的粉颈,眼睁睁地,酒力发作,他无能为力,第一次觉得眼前的颜色竟是如此的刺目,它曾经从敌人的脖颈中喷涌而出,如今却染红了自己心爱女人的翠玉黄衫。浑浊的流水寂无声息地滑落……
敌人如潮水般压了过来,他将乌骓马推上木筏,静静地说道:"来世,仍是兄弟。"便起身冲向敌人。通过层层血海。他看到自己的乌骓马竟驶过了无底的乌江,看着身边的兄弟一个个倒下。他明白了,巨鹿和垓下,于身前身后又有何区别,楚河汉界,原本不过一盘棋。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他做到了,他无悔于自己,流着眼泪,含笑举起了手中的剑……
乌江的流水还是那么澄澈,或许也只有它才能读懂这一切,它似乎不停地在喊:霸王,你拔剑挥动的姿影,依然是气盖山河的铿锵姿影;霸王,你头颅运行的曲线,依旧是气贯长虹的优美曲线……
只有经过地狱般的磨炼,才能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奏出世间的绝唱。——泰戈尔
自从上了初三,很少有时间投身于我所热衷的"悦读"上。总是无法摆脱"题海",每天6时起床22时睡觉,见同学狂侃学习,稍有偏题便是不正经。尽管如此,成绩却每每不见上涨,更是在多次大考中失利。我累极了也难过极了,开始抱怨人生的不公:"为什么耕耘没有收获?为什么努力不见成果?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思想一旦走进了误区,难见好转,我在那段时间里就这么怨着、叹着,天天愁眉苦脸。终于有一天,父母再也忍受不住了——他们可爱的女儿为何变得如此?失落、抱怨、叹气不止。
然后,厄运便到了我的面前——一叠文学名著。望着久久未翻的小说、诗词,我想:好吧,读读也罢,反正学不下去了。
于是我翻开了,我看见了把酒临风的苏轼迎面走来。
谪居黄城中,把酒临风,牵黄擎苍叹英雄。昔日汴河见风光处,覆履难重。成败任西东,此恨无穷。一蓑烟雨平生任,踏雪飞鸿。
苏轼同我一样满腔豪情,然而爱情曲折、仕途艰辛的他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念。他坦然面对一切得失,被贬杭州,他却自得——青青竹杖,绿绿芒鞋,眼中只有秋水泛清波,难道你不怨吗?难道你甘于被贬吗?难道你不想成就大业吗?
"不,我学会了坦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便是。"他笑答。
我若有所思——也许面对这些失败的我也该收获一份坦然?还未想完,就看见黄沙漫天中那位骑驴的歌者向我招手,一看,原是李白。
李白同我一样对于前程充满希冀,然而官道不如意,人们希望他歌颂当政,赞美君王,他却不,他也要一咏"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豪迈!坦然地接受一切得失,行至蜀路,一路高歌"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身着碧青纱,头顶飘飘发,眼中一片豁达。难道你不怨吗?难道你不想成就大业吗?
"不,我学会了坦然,酒入豪胸,七分酿成了月亮,三分啸成了剑气,回望盛唐,我立于其中!"
我终于懂得了,原来他们也是同样的豪迈激情,只是,他们勇于面对眼前的失败、中伤……那么我呢?
别再怨天尤人了!我对自己说,我才十七岁!我也会坦然面对眼前的挫折,我要像他们一样收获坦然的美丽
我合上书,自信地抬起头。
乌江水?霸王情
乌江水的澎湃涛声依旧清晰可辨,它不停地翻滚着,不停地向人们诉说着那无尽的霸王情……
项君之力拔山兮,孤水无奈草萋萋,垓下虽败威尤在,何故弃骓哭虞姬?
……
他终于突出重围,满身伤痕,身边的弟兄又少了。夕阳静静地挂在天边,很沉,很沉。
夜悄悄地来了。他和他的马儿孤寂地站在冰冷的乌江岸边。秋风撩起了他散乱的头发,也吹皱了一池乌江水。他那刚毅的脸上写满了疲惫,忆起年少时叔父说过的一句话:"为一个人牺牲千千万万个人,同为千千万万个人牺牲一个人一样是不对的,但你必须做出选择。"是啊,就在今晚。他回看不远处的营帐,那里有他曾经的辉煌和如今的颓败。他不忍再想,只是用手轻抚着身边马儿的鬓毛,望着这依旧清澈的乌江水,自己的虎目竟有些发胀的感觉,连忙把头扭向一边……
流星能划亮漆黑的夜空,小水滴也同样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芒。听到了天下百姓无尽的哀鸣,他立下豪情壮语。用血腥的十指抚万峰之峦为琴,援千河之水为音,引领八千江东雄兵,走上反秦之路,打破王军。他有巨鹿破釜沉舟的英雄气概,又有鸿门宴不杀刘邦的大仁大义,当他发现自己的辉煌竟是以百姓的痛苦为代价时,向刘邦建议:"世上匈匈数岁者,徒以二人者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雄雌,毋苦天下之民父子也。"可怜如此忠义,换来的却是小人的十面埋伏……
乌江上漂来了一叶小舟,那是乌江亭长。霸王犹豫了,他听到了乌江潺潺的流水声,他摇摇头,他无颜面对江东父老,更无法留弃身边的弟兄。
"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她对他说:"生是你的人,死是你的鬼。"他便看着她举剑抹向自己雪白的粉颈,眼睁睁地,酒力发作,他无能为力,第一次觉得眼前的颜色竟是如此的刺目,它曾经从敌人的脖颈中喷涌而出,如今却染红了自己心爱女人的翠玉黄衫。浑浊的流水寂无声息地滑落……
敌人如潮水般压了过来,他将乌骓马推上木筏,静静地说道:"来世,仍是兄弟。"便起身冲向敌人。通过层层血海。他看到自己的乌骓马竟驶过了无底的乌江,看着身边的兄弟一个个倒下。他明白了,巨鹿和垓下,于身前身后又有何区别,楚河汉界,原本不过一盘棋。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他做到了,他无悔于自己,流着眼泪,含笑举起了手中的剑……
乌江的流水还是那么澄澈,或许也只有它才能读懂这一切,它似乎不停地在喊:霸王,你拔剑挥动的姿影,依然是气盖山河的铿锵姿影;霸王,你头颅运行的曲线,依旧是气贯长虹的优美曲线……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我读懂了你
伯父是一位语文教师,家中自然少不了课本。小时候的我,总爱随便翻翻,可却不知道里面有些什么。
等到稍大,从《少年闰土》《在仙台》这些课文中,我读到了一个陌生的名字:鲁迅先生。加上老师在讲解《三味书屋》时的介绍,使我对这位“先生”产生了兴趣。我迫不及待地在家里翻箱倒柜,倒也找出了一些鲁迅的作品,但我翻来覆去地读,什么“朱文公的子孙”“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令人疑惑不解。当时我已经“粗通文墨”,对于一些拗口的句子统称为“病句”,而鲁迅的文章就被我归入了“文理不通”一类,扔在故纸堆里了。
后来,我了解了“文理不通”的原因,加之人地两生,孤独寂寞,便重新拾起了鲁迅。这回我已能粗知文章大意,对《社戏》中的江南乡村尤为向往,也幻想能到海边摘一两个西瓜……但在那时,作文水平奇差的我,最希望的却是能达到他的水平。不过,那时我既开怀于作者对阿Q的“考证”,也落泪在祥林嫂的哭诉之间;一句话,我并不知道他为什么被人们描绘得那么深刻。
但当我了解了他的故事,他的生活,我理解了他的尖锐;当我知道他的战斗,他的流亡,我理解了他的“过激”。他曾被诬为“汉奸”,指为“乱党”,但他不像他的论敌,狗急跳墙。由于在生活中看到的种种怪事,听到的各色奇谈,我开始佩服鲁迅,因为他伟大的人格:宽容而不纵容,尖锐而不尖刻。
随着阅历的增长,我逐渐读懂了你,鲁迅先生。我理解你的寂寞,清楚你的孤独,了解你的深刻,懂得你的激烈。“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你,将永远是我的老师;因为,我终于读懂了你,一个在黑暗的夜里独行的思想者。
伯父是一位语文教师,家中自然少不了课本。小时候的我,总爱随便翻翻,可却不知道里面有些什么。
等到稍大,从《少年闰土》《在仙台》这些课文中,我读到了一个陌生的名字:鲁迅先生。加上老师在讲解《三味书屋》时的介绍,使我对这位“先生”产生了兴趣。我迫不及待地在家里翻箱倒柜,倒也找出了一些鲁迅的作品,但我翻来覆去地读,什么“朱文公的子孙”“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令人疑惑不解。当时我已经“粗通文墨”,对于一些拗口的句子统称为“病句”,而鲁迅的文章就被我归入了“文理不通”一类,扔在故纸堆里了。
后来,我了解了“文理不通”的原因,加之人地两生,孤独寂寞,便重新拾起了鲁迅。这回我已能粗知文章大意,对《社戏》中的江南乡村尤为向往,也幻想能到海边摘一两个西瓜……但在那时,作文水平奇差的我,最希望的却是能达到他的水平。不过,那时我既开怀于作者对阿Q的“考证”,也落泪在祥林嫂的哭诉之间;一句话,我并不知道他为什么被人们描绘得那么深刻。
但当我了解了他的故事,他的生活,我理解了他的尖锐;当我知道他的战斗,他的流亡,我理解了他的“过激”。他曾被诬为“汉奸”,指为“乱党”,但他不像他的论敌,狗急跳墙。由于在生活中看到的种种怪事,听到的各色奇谈,我开始佩服鲁迅,因为他伟大的人格:宽容而不纵容,尖锐而不尖刻。
随着阅历的增长,我逐渐读懂了你,鲁迅先生。我理解你的寂寞,清楚你的孤独,了解你的深刻,懂得你的激烈。“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你,将永远是我的老师;因为,我终于读懂了你,一个在黑暗的夜里独行的思想者。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中国的作文不都是应试的么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