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孟子的”性善说”?
展开全部
孟子说人性善,并不说人一出生就是圣人,而是人性中有种种善的成分。孟子认为,人与生俱来一种最基础的本性,就是“不忍人之心”,或者说他人的“同情心”。人性本身无所谓善恶,若不适当控制,就会通向恶。
孟子提出大量认证,来支持性善说,有段论证是:“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刚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人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1]202
首先,孟子通过以“不忍人之心”为核心来探究“本心”,确立性善论的观点。孟子看重的是心的道德本性“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其次,由“本心”出发论“本性”,由“不忍人之心”得出“四端”说,通过论证得出人才有“仁义礼智”四德。即将善这种本性看作生而有之的先验的。孟子所谓的四端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1]202四端是人的本性的自然显现,是人与动物的区别之处。所以孟子认为人如果没有四端,则不能成为人;最后,孟子的尽心、知性、知天只有尽自己的道德本心去行事,就可以认识了解到自己的本性是向善的,在内心上不会抗争,由此知本性与本心。而通过了解自己的本心是善的就知晓天了。确认人本性中的善来自于天将人的价值源头客观存在化。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1]307
关于“人性”的问题,在孔子那里只讲了“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并未进行更多的深化探究。孟子作为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系统地阐述了“人性”问题的思想家,提出了“性善”论。孟子所讲的“性善”,表面上是说人人都具有的普遍的共同的“人性”。其实不然,他所讲的“人性”只不过是把封建地主阶级的“仁、义、理、智”等道德观念美化,将封建地主阶级的阶级性叙述得更加抽象化,将之穿上人类“人性”的华服。所以,孟子虽然在表面上说“性善”是人人相同的,“人皆可以尧舜”。但在实践中,他严格区分“君子”和“小人”,认为“仁、义、礼、智”这些善性的特点,只有“君子”才能保存、才能恢复,而“小人”是不会保留,也是不可回应的。因此,孟子的性善论仍是一种抽象的人性论。
孟子的“性善论”是从正面鼓励人积极向上,推动人自觉向善的。孟子从人与动物不同的类本性的角度出发阐述了人的本质,把人的食色之性排斥在人的本性之外,而把道德观念和理性看作人天生的本性,从而深入了我们对人的本性更全面的认识,突出了人的向善本性;在以人为主体的道德修养中,孟子再次强调了“为仁由己”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从而树立起人道德实践的主体性,鼓励以人为核心的主体好善厌恶、积极向上,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实现崇高道德理想和人的本性。提供了人性本善的内在依据和人天生具有的完善自我的可能性和主动性,但却忽视了人道德修养中的必要性和被动性。
来源:学理论·中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