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什么设计杀掉魏延?并非魏延有反骨,真正原因是什么?
“谁敢杀我,谁敢杀我,谁敢杀我!”魏延三声毕,突然一小将跳将出来,此小将名唤马岱,怒吼到,“我敢杀你!”话音刚落,便在魏延毫无反应之际,手起刀落砍下了魏延的脑袋。魏延就这样在一脸蒙圈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是三国演义中的一段场景,描述了蜀国大将魏延之死。魏延死于诸葛亮的计谋,据说是因为诸葛亮看出魏延天生反骨,自己死后此人必定反叛蜀国,随在临死之时指使杨仪,马岱合谋斩魏延于马下,但历史的真相真是如此吗,诸葛亮杀魏延真是因为他有反骨吗?
诸葛亮是三国中的一个标志性人物,他神机妙算,运筹帷幄,他在未出茅庐的时候,就已经尽知天下事,为刘备谋划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远大目标,最终帮助刘备建立了蜀国。魏延,蜀国大将,虽在名气上不及关羽,张飞,赵云等,但是在刘备的心目中其重要性可以与五虎上将相媲美。魏延在常年的征战中为蜀国,屡立战功,在军事上颇有才华。
公元219年,刘备自称为汉中王,却定治所于成都。于是便需要挑选一名堪当大任的大将守卫汉中,当时关羽已经在镇守荆州,很多人便认为此重要职位非刘备的三弟张飞莫属,谁也没想到最后却是魏延,三军上下一片愕然。由此可见魏延在刘备心目中的地位和重要性。
当年魏延刚投靠刘备,诸葛亮二话不说就命人把魏延拖出去斩首,幸好刘备及时出现,才保全魏延的性命。刘备问诸葛亮为何杀魏延,诸葛亮答曰,魏延天生反骨,日后必反叛。但事实上,从魏延以往的经历可以看出,魏延仰慕刘备仁义许久,早有投靠之心。当年刘备被曹操大军打得落花流水,逃至襄阳欲投靠刘琮,刘琮不仅不接纳,反而命令蔡瑁、张允乱箭要射杀刘备。正当刘备危难之际,正是魏延及时出现,杀死了守门将士,邀请刘备进城休整。此时的刘备正处于低谷败亡的境地,魏延却有心投靠,可见其并非追逐名利之人。
刘备死后,诸葛亮其实对魏延也是相当器重的,史料记载诸葛亮每一次北伐,都会带上魏延,并且会委以重任让他单独统率一队精兵,那么为什么诸葛亮临死之时还是要设下计谋杀死魏延呢?经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并不是因为魏延身上有反骨,真实的原因可能出于对蜀军安危,以及对蜀汉政局稳定的考虑。
魏延其实是一个心高气傲的人,他的傲气与关羽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刘备死后在蜀国除了诸葛亮以外,几乎没有人能压得住他,这也是诸葛亮担心的地方。试想诸葛亮死后,军中群龙无首,一部分将士遵守诸葛亮的遗命,要撤兵回蜀地,而另一部分将士,会在魏延的鼓动下继续征伐魏国,这样一来蜀军势必出现分裂,到时候恐怕会被司马懿乘虚而入,如此一来,蜀军就岌岌可危了,很可能全军覆没。事实也正是如此,诸葛亮刚去世,魏延就对众将士说,不能因为诸葛亮一个人的死就停止了北伐大业。
还有一个原因,姜维作为诸葛亮的徒弟,也是诸葛亮为后主刘禅谋定的可以在军事上接替自己的人物,但心高气傲的魏延肯定不服,会是姜维最大的对手,为了避免日后蜀国政局的动荡混乱,诸葛亮只好设计杀死魏延。
魏延之死,是蜀汉史上的大不幸。事实上,魏延一生忠诚于西蜀政权且功勋卓著,并没有叛蜀投魏之心,他被杀是一桩冤案,这在史学界已形成共识,问题是魏延的真正死因到底是什么?
首先是,魏延与诸葛亮在北伐进军路线上有着巨大分歧,当然其曲在诸葛亮;其次,导致魏延身死的“虎头桥之变”,诸葛亮的临终遗命起了重要的作用,这道遗命是魏延赴黄泉的“催命符”,而魏延的临机处理和自身缺陷又将这道“催命符”主动贴在了自己身上。
01 先说说诸葛亮到底对魏延有着怎样的认识?刘婵时代,蜀国军政决于诸葛亮一人。刘禅曾经说:
“政在葛氏,祭则寡人”,“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顷之,又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
刘备之后,表面上西蜀进入了刘禅时代,实质上是诸葛亮时代。说破了,刘禅不过是“印章皇帝”。这时的魏延,也进入了他人生的最辉煌时期。在诸葛亮封侯的同时,魏延亦被封为“都亭侯”。建安五年,诸葛亮“驻汉中”,更以延为督前部,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这一段寥寥数语的史料,说明了三个问题:
其一,诸葛亮时期一开始,魏延在刘备信任重用的基础上,就被西蜀依为干城之一,同诸葛亮拥有了同级的爵位。而其时的其他人,都没有侯爵的封赐。
其二,在同诸葛亮开始共事的五年中,更深得其信任与倚重,因之,在驻守汉中准备北伐时,提拔魏延做副帅,兼任凉州刺史。
其三,相府司马的职务,是一个地位低微的同侯爵、副帅、镇北将军、汉中太守、凉州刺史等无法相比拟的军职,但对诸葛亮来说,这一低微的军职却是至关重要的,它关系到后方稳定以至诸葛亮身家性命的安全,必须由十分忠实可靠又有才干谋略的将领来担任。
也许是他太谨慎的缘故,故而排除了西蜀所有的将士,而由魏延屈尊降节来兼职。这时的魏延,是西蜀兼职最多的官员,而且都是极为重要的职务。
魏延于建兴8年,在阳溪与北魏名将费瑶、雍州刺史郭淮大战,并获得全胜。这也给魏延带来了更多的荣誉:
“迁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即持有的皇帝符节,代皇帝出巡视察),进封南郑侯”。
要知道,在蜀国将领中,张飞是右将军迁车骑将军;关羽最高的军衔是前将军;马超是左将军迁骠骑将军;黄忠勉强是后将军;赵云最高军衔是镇东将军,他们的军衔上均没有“大”字。
截止诸葛亮病逝,魏延出事止,在蜀军将领中授“大将军”衔的,唯魏延一人。获得“假节”这一荣誉的,也只有张飞、诸葛亮、魏延三人而已;唯关羽一人“假节钺”(即拥有代皇帝巡察并可先斩后奏的权利)。
魏延较之前两个,获得的荣誉为最高;同关羽相比,互有高低。魏延一再升迁,都是基于诸葛亮对魏延功劳、才能、德操的肯定和褒奖。由此,更可见诸葛亮对魏延信任依赖之一斑。怎奈,诸葛亮打算出祁山北伐时,在出师路线上,与魏延产生了不可弥合的矛盾。
02 诸葛亮与魏延的最大矛盾:关于出师路线的分歧诸葛亮五出祁山时,“魏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对长安形成两面夹击之势。但“亮以为此县(悬字)危,不如安从坦途,可以平取陇右,十全必克无虞”,故“制而不许”。
对此,魏延常言诸葛亮用兵胆小甚微,“叹恨己才用之不尽。”主帅与副帅摆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作战方案,就得需得仔细分析优劣,评判是非了。
当时镇守长安的北魏曹丕女婿夏侯楙,此人少不更事,怕死而又没有谋略,出镇长安,是曹丕任人唯亲的产物。如果诸葛亮率主力从阳平关出师陇右,魏延率骑兵从褒城斜道穿秦岭向东,出子午谷奔袭长安城,夏侯楙重兵在宝鸡以西设防,而飞将军于无声息中突然出其肘腋之下,这时候的夏侯楙,要么弃城东逃,要么成为魏延阶下之囚,不仅长安以西四百里关中平原,西蜀唾手而得;而且,诸葛亮、魏延分别率领的两军会师潼关后,八百里秦川,就没有北魏站脚之地。
此战略,深合兵法“攻其不备,出其不意”之要。可惜诸葛亮见不及此,反而以为是侥幸冒险,不足为训;而要以“十全必克无虞”的方案收取关中。但出兵祁山真的十全必克无虞吗?
以四川一省的人力物力,率长期征战的疲惫之卒,要同拥有整个北方数省的北魏进行旷日持久的战斗,已经十分困难;且北魏坚兵固守,以逸待劳,在这种情下,西蜀胜利的希望究竟能有多少?哪容奢谈“十全必克无虞”之方略?
陈寿作《诸葛亮传》,除高度评价诸葛亮外,也说:
“然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
此评可谓一语中的!魏延的方案被否定,是他的重大失误,“奇谋为短”的考评,当与此关联。要说明的是,此时的魏延,还是十分顾全大局的。他对自己出师方略的被否定,虽有意见,但意见只是谨慎的保持在军纪允许的范围内。一方面是批评诸葛亮胆小怯敌,一方面为自己军事才能不能完全得以发挥而哀叹。
除此之外,魏延没有反常的表现,这同西蜀历史上的廖立、杨仪等不被重用时,就企图谋叛,或者肆意诋毁他人的行径比,更显得难能可贵了。
03 导致魏延身死的“虎头桥之变”全过程诸葛亮五出祁山时,除军事上“凭魏延之骁勇”外,同时,还重用另外的一人,即先为参军后迁长史的绥军将军杨仪。诸葛亮十分赞赏他在“筹度粮谷” 上的才干。魏延、杨仪是诸葛亮行军作战的左右手,遗憾的是,魏延骄傲,杨仪自大,两人谁都瞧不起对方。
“军师魏延与长史杨仪相憎恶,每至并坐争论,延或举刀拟仪”。
二人闹到如此水火不能相容、冰炭不能共器的地步,也是够份量的了。对此,诸葛亮虽然“常恨二人之不平”,但还是“不忍有所偏废”。多亏了费祎从中充当润滑剂,经常调解劝说,分别利害,以至于召开会议时,费祎都要坐在两人中间,以防变故出于突然。
从这可以看出,诸葛亮使用将领、协调矛盾的能力,实在不敢去恭维。自己的左膀右臂之间矛盾公开化,弄到常常在高级军事会议上拔刀相向,他仅有的只是恨恨连声,而又“不忍有所偏废”,也不能从组织上迅速地加以调整,只好听之任之了。
这同曹操的“唯才是举”,像海绵吸水般地招揽天下人才,而一旦收揽于麾下,则又“以道御之,无所不可”的组织路线相比较,则不可同日而语了。因为不能“以道御之”,所以西蜀的高级将领如关羽、张飞、刘封,再之后的李严、魏延、杨仪等,不出事则已,一旦出事,就是身败名裂或者丧地辱师、全军覆没以至身首异处了。
果不其然,诸葛亮死后,迅速爆发了魏、杨内讧,并导致魏延身死。但内讧在如此不适当的时候爆发,诸葛亮的临终安排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细想,杨仪一没有指挥军队的经验和威望,二官不过长史,且与战功卓著的征西大将军魏延形同水火;而更为重要的是,按当时人的道德标准,应该说杨仪“脑后生有反骨”。此公曾经是荆州刺史付群的主薄,曾“背群而诣襄阳太守关羽”,而且还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即“仪性狷狭”。
杨仪追随诸葛亮之后,与蒋琬同为丞相参军长史,自以为资格比后者老,才能更是超过了蒋琬,对不被诸葛亮独独重用,则是“怨愤表形声色,叹咤之音发于五内”。在诸葛亮死后,更对蒋琬担任尚书令而自己挂名中军师而十分地恼恨。此时的杨仪,竟然为在当年临时统率大军时,没能举众投降北魏而后悔。为此,他对费祎说:
“往者丞相亡没之际,吾若举兵以就魏氏,处世宁当落度如此邪!令人追悔不可复及。”
让杨仪统率主力撤退而魏延断后,诸葛亮是有些寒不择衣、饮鸩止渴了。他已顾不得杨仪的才能、德性和威望,以临死之身作出了不计后果的决定;然而,他的临终安排又是经过反复思考的。活着的时候,他对二人“不忍有所偏废”;临终时,只得忍痛打破天平,而割爱魏延了。
什么原因促成了对魏延的“割爱”?是政权吗?不是,魏延几十年的历史证明自己是忠实于刘氏集团和蜀汉政权的。是才能吗?也不是,魏延“善待士卒”,统军有方,军功卓著,诸葛亮有目亲睹,并多次用奖励、升迁作了肯定的。
那么,答案只能有一个,就是对魏作战方略的分歧了。诸葛亮最大的顾虑,在于将军权交于魏延后,魏延会脱离他既定的军事路线,而按自己的作战方略行事。诸葛视谨慎得有余了,然千虑一失,百密一疏,他却恰好没有考虑到最后一个人事安排哪怕是一个临时应急的安排,却导致了一场血肉横飞的内讧。
正是因了这原因,所以病逝前他开了个秘密军事会议。会议排除了首先应该参加的副帅魏延,而只召集“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诸葛亮没有让魏延率领全军,而是“令延断后”。换言之,此时的诸葛亮已作了最坏的打算,即“若延不从命,军便自发”,他要彻底牺牲魏延了。
可以说,诸葛亮的这道临死遗命,正是魏延黄泉路上的催命符。此时的诸葛亮,在临终安排时,根本没有考虑过请来魏延,以理说服,让他主动回师;也没有采取强制措施,请来圣旨,命其班师;更没有在自己病重时立即撤军。
诸葛亮不是暴病,他本有充分时间安排回师的事宜,可他选择了分裂军队的下下之策,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极大的悲哀。可魏延也主动将那道催命符贴在了自己身上。魏延从费祎那里得到诸葛亮病逝的消息后,志高气壮地说:
“丞相虽死,吾自见在,府亲官属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事邪?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
同时,魏延扣押了传递军令的费祎并逼迫他联名发出截然相反的军令。费祎一见大事骤变,借口为魏延说服杨仪交还军权而逃去。这是一场货真价实的军事政变,虽然不是针对蜀汉政权的谋反,也是针对代帅杨仪的夺权。
魏延这个不寻常的做法,已经犯下了三个致命的错误:
首先,对诸葛亮死后,军心士气的低落,缺乏清醒的估计。本来,诸葛亮五出祁山北伐曹魏,是其一味孤行的举措。这一错误的方针,不仅受到了满朝文武的抵制与批评,而且西蜀小国寡民长期遭受战争水火蹂躏,苦战厌战反战的情绪,已是由来已久了。今诸葛亮一死,将士思归的心情,潜然隐藏于丧帅举哀之背后。在这一背景下,欲再发兵与强大的北魏交战,已经完全不可能。
其次,军事政变贵在诡秘而速发,必须将它做得常人不可捉摸。可魏延将一件军事阴谋,通过公开诚信的手段去完成,这是一对目的与手段极不相容的矛盾。魏延既同费祎联名签署军令,不仅不该再放费祎归还,而且应该想方设法,赚来杨仪、姜维等,能多赚一个是一个。费祎一走,魏延的军事阴谋也就完全暴露于政敌,已经失去时机而受制于人。
再次,在军事阴谋刚开始就已失败的情况下,魏延不思改弦更张,居然率领断后的部队径先南归,并烧断主力部队回归的阁道。不过,从这里也可以看出魏延并不是反叛蜀汉。魏延要反叛西蜀,就应率军北投曹魏,而不是南返截击,要叛蜀降魏就没有必要向刘禅表奏杨仪“叛逆”。
可以说,此时的魏延,已把同杨仪个人之间争权夺利的矛盾,立即发展成两支西蜀大军之间的对立;并把诸葛亮退军和自己进军的分歧公开于全军上下。这两个矛盾,魏延都站在错误的方面,所以,在南谷口与杨仪军队相遇而发生局部战斗时,“延士众知曲在延,莫为用命,军皆散”。
在杨仪、魏延矛盾激化时,唯一能够缓解、协调这对矛盾的力量,就是西蜀皇帝刘禅了。在此前,两人都有表章上奏朝廷,相互指责对方“叛逆”。毫无主见的刘禅,就此事征询朝臣的意见,本来,在情况完全不明的时候,大臣们是无从盲目表态的;稳妥的办法是,命令双方立即脱离接触,规定出严格的回军路线,先将军队带回来,再调查处理也不迟。
但因魏延“勇猛过人,又性矜高”的缺点,造成了同僚们“当时皆避下之”这一表面和谐,实则紧张的关系,这一紧张关系,在关键时候无疑起了重要的作用。西蜀高级官员董允、蒋琬等临大事而盲目地“保仪疑延”,终导致魏延被马岱追杀于虎头桥,之后杨仪又将他“夷灭三族”。
魏延虽有雄才伟略,可还是惨死在诸葛亮的计谋之下,其实诸葛亮杀他并不是因为他有反骨,而是担心自己身后魏延会威胁到自己多年来巩固下来的基业。
蜀汉不可多得的军事奇才建安二十四年,刘备自称汉中王,治所定在成都。汉中作为成都的重要屏障之一,其重要性毋庸置疑,于是选择谁担任汉中太守成为重中之重。当时,大家都认为张飞适合担此重任,但是刘备却选择了魏延,将其从牙门将军提拔为镇远将军。
一日,刘备大会群臣,当大家面问魏延,“现在为委你重任,你准备如何镇守汉中?”魏延直接回答道,“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历史告诉我们,刘备没有看错人,在镇守汉中的期间,魏延功勋卓著。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魏延都是蜀汉一位不可多得的军事奇才,但却处处受到诸葛亮的质疑,被认为“脑后有反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魏延提出著名的“子午谷奇袭”,希望诸葛亮允许自己领兵一万,与诸葛亮分兵出击。
仔细分析魏延的“子午谷奇袭”,并非是纸上谈兵,而是他多年经略汉中得出的结果。魏延仔细分析敌我的形势, “今假延精兵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楙闻延奄至,必弃城逃走。比东方相合聚,尚二十许日,而公从斜谷来,必足以达。如此,则咸阳以西可定矣。”然而,诸葛亮生性谨慎,拒绝了魏延的计策。
那么为啥诸葛亮处心积虑的要设计杀掉魏延呢?
魏延不听话诸葛亮三出祁山时,想用诈败之计击败司马懿,而用诈败之计,肯定就需要一员猛将截断魏军的退路,等魏军追到埋伏圈后,大家一起杀出,击败魏军。当魏军发现退路被截后,必定做困兽之斗,爆发出超强战力。
所以最终能否彻底击败魏军,就要看蜀汉这边能不能准确地截断魏军的退路,不让魏军打开缺口逃回去。从战略目的来看,切断魏军退路必须要一员猛将,而此时蜀汉军中最猛的将领非魏延莫属,所以说,诸葛亮其实是想派魏延前去的。
但是魏延呢,由于不满诸葛亮不用他的子午谷之谋,所以此时也不想听诸葛亮的将令,虽然诸葛亮多次暗示魏延主动请战,魏延都是置之不理的。最终诸葛亮脾气也上来了,你魏延既然不想请战,那你就别再参加此次作战了,于是我们便可以看到,自此以后,魏延很长时间都没有参与作战任务,直到诸葛亮四出祁山时。
不得不说,魏延这人,确实是太不给诸葛亮面子了,诸葛亮再怎么说也是领导啊,暗示你主动报名,你就报名啊,还在那里低头不语,让诸葛亮非常难堪。
杀鸡儆猴孔明其实压根就不知道魏延长有什么反骨,他只是借魏延杀韩玄之实故弄玄虚,给大家上演了一出曹孟德梦中杀仆人的好戏,好让大家看到他有洞察人性的本领,提醒大家最好不要有非分之想,否则刀下无情。
虽然此次只是吓唬,并带有其他目的,但后来魏延还是死在诸葛亮的计谋之下,不过这次杀魏延的原因,更多是为了蜀国在他死后,最好去除魏延的左右和影响,不让魏延展示自己的才能,好让蜀国按照他的设想和规划,顺利完成权力交接,为他指定的接班人铲除对手和顺利接班铺平道路。
大家认为魏延惨死的原因是什么呢?
真正的原因是诸葛亮不想自己死后魏延掌权。
魏延这个人诸葛亮从开始到最后一直不看好他,自己活着的时候可以压制魏延,自己死了恐怕没有人能够压制魏延,所以诸葛亮设计杀掉魏延。
一、魏延是一个不忠不义之人魏延最初的最初在长沙太守韩玄底下工作,是一名冲锋陷阵的将军,因为黄忠报答关羽在战场上放走关羽,韩玄很生气要斩杀黄忠,魏延直接站起来斩杀韩玄,打开城门迎接关羽。
就这样魏延成了蜀汉的人,诸葛亮第一次看到魏延就命人杀掉魏延,他和刘备说魏延是有反骨之人,说他食其禄杀其主是为不忠也,居其地而献其城是为不义也,是一个不忠不义的小人留不得。
而刘备认为如果杀掉魏延会寒了将士们的心,会造成人心惶惶的局面,他拒绝杀魏延。诸葛亮站起来警告魏延要忠于主公,如若不然必杀之。
二、开始诸葛亮的真实目的是为了吓唬他诸葛亮是人不是神,说魏延有反骨只不过是一个理由罢了,他怎么能够看到有反骨的呢?古代人都札着头发戴着簪子,怎么能看透呢?
诸葛亮用反骨的理由说杀魏延是在警告魏延,让他不要再做杀君欺上的事情了,也是为了警告众人,最好不要有非分之想,如若有必杀之。在这个时候诸葛亮也是在给自己树立威风,让所有人知道诸葛亮威信,尤其是刚来的魏延。
同时黄忠的行为与魏延做出了明显的对比,关羽进城后黄忠就脱掉军装回家去了,他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拒绝一切探视,说自己羞愧做降将,刘备诸葛亮听后连连夸赞黄忠。
魏延一副居功自傲的样子诸葛亮怎么能看不透他呢?诸葛亮是军师,懂玄学懂人心,他一眼就看出魏延不是一个忠厚之人,也不是一个死心塌地屈服他人的人。
三、最后诸葛亮是为了保证蜀汉军队的安危魏延从一个降将最后一步步做到大将军,其势力和权力是蜀汉后期里位高权重的一位了,他的地位和权力堪比当年的张飞,关羽。
可是魏延一次次表现让诸葛亮很失望,诸葛亮安排到阵前叫骂,可是他却说自己是大将军应当冲锋陷阵,不应该像婆娘那样叫骂;还有多次魏延与诸葛亮的计谋不和,魏延一直认为诸葛亮太小心,但是因为权力的关系他只能顺从诸葛亮,内心对诸葛亮特别不服。诸葛亮知道魏延的心思,他也知道魏延的野心,他临死的时候害怕魏延看到自己死后谋反,他设出了一套计策。
而魏延听说诸葛亮死后立马暴露了自己的野心说:
“丞相虽亡,吾自见在。府亲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
诸葛亮死了,魏延没有伤心,他反而认为丞相死了自己可以代替丞相继续北伐,丞相的尸体只需要杨仪护送回去就可以了,自己给杨仪断后实在是大材小用。
魏延一步步的表现都证明了诸葛亮的猜想没有错,马岱看到魏延造反他听从诸葛亮留下的计谋和魏延一起离开部队,等到魏延准备进攻南郑的时候,杨仪让魏延大喊三声“谁敢杀我”,在喊第三声的时候马岱说“我敢杀你”,一刀把魏延斩杀。
与其说是诸葛亮设计杀死魏延,不如说是魏延自寻死路。如果魏延能够听从诸葛亮的遗命,护送杨仪撤退的话,我想魏延是不会死的,魏延看不清形势,自认为诸葛亮死后自己是老大,实则诸葛亮将权力交付给了杨仪和姜维,才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在《三国演义》里面,魏延这个人物在蜀汉政权后期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然而根据小说的说法,因为魏延脑后生有反骨,所以诸葛亮在去世之前设下一个计策,等待魏延稍有异动就将其杀死。有这个细节可以看出,诸葛亮对魏延这个颇有才能的大将,心里很是忌惮。
而根据《三国志》的记载,直接导致魏延死亡的人物并非诸葛亮,而是杨仪。魏延固然有居功自傲之过,但是魏延其人,还罪不至死。将魏延处死,对于当时缺少大将之才的蜀汉政权的大局而言,百害而无利。对于这个现实,诸葛亮不可能不知道。
那么,在真实的历史上,这个杨仪有什么能耐,有什么借口一定要将魏延置于死地呢?
由于《三国演义》的宣传,很多人都异味是诸葛亮觉得魏延有反骨,但是这种小说里才有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诸葛亮虽然不是完美的,但是基本的大局观是有的。不然他也不会在刘备死后,还费心费力地想要光复汉室。对付刘禅,诸葛亮都不用跟他玩摔杯为号的把戏,蜀汉政权就会姓诸葛。
所以,对于《三国志》内杨仪在诸葛亮这个唯一的障碍死后,主使杀死魏延的可能性就无限存在了。根据相关记载,到诸葛亮准备北伐的时候,跟随刘备入川的那些武将中,只有魏延这一根可以撑起大梁的独苗了。加上魏延其人确实有才,善于练兵,对于军事部署也能够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所以史书记载“延既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又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唯杨仪不假借延,延以为至忿,有如水火。”
大家都尊敬魏延这个大将,只有杨仪看不起这个臭丘八。魏延心高气傲,当然不会惯着这孙子。所以两人经常会发生争论,根据《蜀书·费祎传》记载:两人争论到激烈之时,魏延会拿刀朝他比划,杨仪却哭着鼻子。文人出身的杨仪想和一个手持利刃并且暴怒的武将讲道理?杨仪显然还没疯。
但这种记录也可以说明,这两人之间的关系已经无法调和。他们在战时还能维持脆弱的同事关系,但是战事平息以后,两人就是不死不休的仇敌!
在刘备死后,作为蜀汉政权绝对的实力派,诸葛亮的一言一行都值得下属们关注。作为掌管军队后勤的得力官员,诸葛亮是很喜欢办事利索的杨仪的。而军中事物和战场厮杀又离不开骁勇善战的魏延,毕竟诸葛亮确实神机妙算,但是论上战场打仗他就是个弟弟。
所以手下这两个得力助手出现了如此明显而又严重的矛盾,诸葛亮是非常想要将两人好好调和一番的。奈何这两人实在是矛盾太深,怨气太大,根本不是外人可以和稀泥搞定的。诸葛亮在现实面前不得不妥协,对于两人之间的问题,也就听之任之了。
由于诸葛亮对杨仪的倚重,所以诸葛亮在病逝以后,杨仪引导大军撤退。在没有得到诸葛亮明确指示的情况下,杨仪自认为居功甚伟,在诸葛亮去世以后,他可以掌控蜀国朝政。失去诸葛亮压制的杨仪,终于可以运用军令对魏延下手。
结语:所以魏延之死完全是杨仪一人所导演,别说什么脑后有反骨要杀你有多荒唐,就算是你脑门上长了一颗痣,在两人关系如此恶劣的情况下,杀你还需要借口吗?在魏延死后,杨仪还用脚践踏魏延的首级,破口大骂:“庸奴!复能作恶不?”也可看出杨仪这个人心胸狭窄,实在不是可以胜任蜀汉丞相之人。
虽然诸葛亮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也秘密对自己死后蜀汉政权的大势进行了一定的安排,但因为他对杨仪在后勤事务上的倚重,导致蜀汉早期最后一名大将魏延身亡。而诸葛亮因为马谡的失误,导致在街亭蜀军战败,进而引发诸葛亮所引导的第一次北伐全面失败。由这两个案例也可以看出,诸葛亮在识人用人方面,比之刘备还是有一定差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