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和音乐一样下一句是什么?

 我来答
亦是如此
高粉答主

2021-04-30 · 往前看,不要回头。
亦是如此
采纳数:6378 获赞数:544426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诗和音乐一样,生命全在节奏。”这是现当代美学家朱光潜的名言。

意思是:诗句要有鲜明的停顿及抑扬的节拍感,亦如音乐必需的节拍和旋律感。说明了诗的节奏的重要性。

诗歌讲究节奏和韵律,就像音乐一样,音乐性在诗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关内容介绍:

朱光潜看重诗:“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最好从诗入手。能欣赏诗,自然能欣赏小说、戏剧等文学种类。”

在朱光潜看来,诗歌就是一个诗人内心主宰的世界,是他创造出的另一番生活境界,这就是“诗的境界”,也就是诗歌的艺术本质了。

朱光潜对诗的境界的看法,被称为“诗境说”,这个“诗境说”涉及到两个概念,一个是“情趣”,一个是“意象”。“情趣”,就是创作中依据的自我感受和主观偏好,去审视世界;而承载情绪的载体就是“意象”了。

杨老师秒懂课堂
高能答主

2021-05-01 · 分享生活酸甜苦辣咸,喜怒哀乐。
杨老师秒懂课堂
采纳数:876 获赞数:110661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生命全在节奏。“诗和音乐一样,生命全在节奏。”这是现当代美学家朱光潜的名言。意思是:诗句要有鲜明的停顿及抑扬的节拍感,亦如音乐必需的节拍和旋律感。说明了诗的节奏的重要性。诗歌讲究节奏和韵律,就像音乐一样,音乐性在诗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朱光潜看来,诗歌就是一个诗人内心主宰的世界,是他创造出的另一番生活境界,这就是“诗的境界”,也就是诗歌的艺术本质了。

朱光潜对诗的境界的看法,被称为“诗境说”,这个“诗境说”涉及到两个概念,一个是“情趣”,一个是“意象”。“情趣”,就是创作中依据的自我感受和主观偏好,去审视世界;而承载情绪的载体就是“意象”。

诗歌与音乐、舞蹈同源

就人类诗歌的起源而论,历史与考古学的证据远不如人类学与社会学的证据之重要,因为前者以远古诗歌为对象,渺茫难稽;后者以现代歌谣为对象,确凿可凭。

应该以后者为主,前者为辅。从这两方面的证据看,可以得到一个极重要的结论,就是:诗歌与音乐、舞蹈是同源的,而且在最初是一种三位一体的混合艺术。

诗歌、音乐、舞蹈原来是混合的。它们的共同命脉是节奏。在原始时代,诗歌可以没有意义,音乐可以没有“和谐”,舞蹈可以不问姿态,但是都必有节奏。

后来三种艺术分化,每种均仍保存节奏,但于节奏之外,音乐尽量向“和谐”方面发展,舞蹈尽量向姿态方面发展,诗歌尽量向文字意义方面发展,于是彼此距离遂日渐其远。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小熊玩科技gj
高能答主

2021-04-30 · 世界很大,慢慢探索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2万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530万
展开全部

“诗和音乐一样,生命全在节奏”。

这是现当代美学家朱光潜的名言。意思是:诗句要有鲜明的停顿及抑扬的节拍感,亦如音乐必需的节拍和旋律感。说明了诗的节奏的重要性。诗歌讲究节奏和韵律,就像音乐一样,音乐性在诗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诗歌就是一个诗人内心主宰的世界

在朱光潜看来,诗歌就是一个诗人内心主宰的世界,是他创造出的另一番生活境界,这就是“诗的境界”,也就是诗歌的艺术本质了。

朱光潜对诗的境界的看法,被称为“诗境说”,这个“诗境说”涉及到两个概念,一个是“情趣”,一个是“意象”。“情趣”,就是创作中依据的自我感受和主观偏好,去审视世界;而承载情绪的载体就是“意象”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阿肆聊数码
高粉答主

2021-04-30 · 说的都是干货,快来关注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6435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20万
展开全部

诗和音乐一样,生命全在节奏。

“诗和音乐一样,生命全在节奏。”这是现当代美学家朱光潜的名言。意思是:诗句要有鲜明的停顿及抑扬的节拍感,亦如音乐必需的节拍和旋律感。说明了诗的节奏的重要性。诗歌讲究节奏和韵律,就像音乐一样,音乐性在诗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朱光潜看来,诗歌就是一个诗人内心主宰的世界,是他创造出的另一番生活境界,这就是“诗的境界”,也就是诗歌的艺术本质了。朱光潜对诗的境界的看法。

被称为“诗境说”,这个“诗境说”涉及到两个概念,一个是“情趣”,一个是“意象”。“情趣”,就是创作中依据的自我感受和主观偏好,去审视世界;而承载情绪的载体就是“意象”了。

美学思想

朱光潜的美学、文艺学思想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结合现代心理学,将现代人文主义心理学的美学思想运用于文学研究。在康德开始的近代美学研究后。

朱光潜将审美同情与道德同情的质的区分作出揭示,指出审美同情消除主客体之间的界限,“把一瞬间的经验从生活中孤立出来,主体‘迷失’在客体中”,也就排除了理性的审美同情中的地位。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2)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