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大合唱的历史意义

 我来答
光芒无处不在
高粉答主

2019-02-21 · 每个回答都超有意思的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899
采纳率:97%
帮助的人:42万
展开全部

这部作品的词写出了中华民族的气魄, 音乐表现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民族风格,其高度的思想性、象征性、艺术性为中国大型声乐创作提供了光辉的典范。成为抗日歌曲的“主旋律”和时代的最强音。

黄河大合唱作品表现了在抗日战争年代里,中国人民的苦难与顽强斗争,也表现了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不可战胜的力量。

它以我们民族的发源地——黄河为背景,展示了黄河岸边曾经发生过的事情,以启迪人民来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作品气势宏伟磅礴, 音调清新、朴实优美,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强烈反映了时代精神

扩展资料

《黄河大合唱》创作于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1939年春天,同年4月13日首演于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由邬祈零指导)立即引起巨大,反响,随即很快唱响全国,成为抗日歌曲的“主旋律”和时代的最强音。其在艺术上有着很高的音乐成就与独创性。

整个乐章主要通过,时而激昂,时而平和的对比反差,以号角性、战斗性的音调,运用了提琴、号、大鼓,以及男女合唱,把乐曲推向高潮通过,塑造了黄河在怒吼、人民在抗争的艺术形象,召唤着全国人民为抗日战争的胜利而战斗! 

《黄河大合唱》整部作品在各个乐章之间主要通过男声朗诵进行过渡,主要运用了提琴,大鼓,号等乐器,采取男声、女声独唱,合唱等多种形式表达了中华民族在危急关头,人民奋起抗争的思想。 

它是抗战中所产生的最成功的一个新型歌曲。音节的雄壮而多变化,就像暴风中的浪涛一样震撼人心,这足以表达了劳动者们在被剥削、被压迫中流离失所、饥寒交迫的悲惨场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河大合唱

rgbjshl
推荐于2018-02-26
知道答主
回答量: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黄河大合唱》之所以历演不衰,主要有三个原因:其歌颂伟大的抗日战争,表达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不屈精神,并最终以胜利告终,充分表现了民族的自信心;其本身的曲调,歌词写得非常中国化,一方面继承了民族的精华,同时也借鉴了西方艺术进行加工,是造诣高深而又雅俗共赏的划时代精品;作品不断改进,加工,跟随时代的进步。

在《黄河大合唱》雄浑的歌声与音乐中,存在一个多世纪的被欺压感得到了解脱。音乐在充分表达了听众的这种情感,同时它还能唤起在海外长大的华人的民族认同感。而在目前,再唱《黄河大合唱》,就更多了一种勿忘苦难心存危机的现实意义。今日我们能从《黄河大合唱》听到的,不仅仅是国家兴亡的民族呼声,不仅仅是时代的战歌。从音乐上来说,《黄河大合唱》音调有黄河船夫的号子,有来自民间音调的民族体歌曲,有乡土味浓郁的山西音调,作曲的技巧与和声,却又是很欧洲的。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csbls
高赞答主

2011-05-24 · 点赞后记得关注哦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6万
采纳率:0%
帮助的人:8854万
展开全部
热情歌颂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光荣历史和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痛诉侵略者的残暴和人民遭受的深重灾难,广阔地展现了抗日战争的壮丽图景,并向全中国全世界发出了民族解放的战斗警号,从而塑造起中华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a0031000
2011-05-24 · TA获得超过843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8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3万
展开全部
主要表现了中国人对日本侵略的反抗精神,歌颂了中国人的不屈和顽强。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百度网友55fdcb08c
2011-05-24 · 超过15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10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57.7万
展开全部
热情歌颂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光荣历史和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痛诉侵略者的残暴和人民遭受的深重灾难,广阔地展现了抗日战争的壮丽图景,并向全中国全世界发出了民族解放的战斗警号,从而塑造起中华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
主要表现了中国人对日本侵略的反抗精神,歌颂了中国人的不屈和顽强。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1条折叠回答
收起 更多回答(3)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