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形的定义和分类 等腰梯形定义 性质 判定

不存在的守望者
推荐于2017-09-10 · TA获得超过5920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257
采纳率:83%
帮助的人:409万
展开全部
1. 梯形:一组对边平行且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注:(1)梯形是特殊的四边形

(2)有且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2. 梯形的分类: 1一般梯形 2特殊梯形﹙直角梯形、等腰梯形﹚

(1)直角梯形:有一个角为直角的梯形为直角梯形

(2)等腰梯形: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3. 等腰梯形具有的性质

(1)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内角相等

(2)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3)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等腰梯形的对称轴是两底中点所在的直线。

4. 等腰梯形的判定

(1)利用定义:

(2)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3)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qq1511220222
2011-06-04 · TA获得超过113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8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6.6万
展开全部
例1、如图,△ABC中,AB=AC,BD、CE分别为∠ABC、∠ACB的平分线.求证:四边形EBCD是等腰梯形.   分析:欲证四边形EBCD是等腰梯形,解题思路是证ED//BC,BE=CD,由已知条件易证△BCD≌△CBE得到EB=DC,从而AE=AD,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证ED//BC.   证明:∵AB=AC,   ∴∠ABC=∠ACB,   ∴∠DBC=∠ECB=1/2∠ABC,   
∴△EBC≌△DCB(ASA),   ∴BE=CD,   ∴AB-BE=AC-CD,即AE=AD.   ∴∠ABC=∠AED=,∴ED//BC,   又∵EB与DC交于点A,即EB与DC不平行,   ∴四边形EBCD是梯形,又BE=DC,   ∴四边形EBCD是等腰梯形.   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是证明ED//BC,EB=DC,易错点是忽视证明EB与DC不平行.   例2、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中,AB=DC,AC=DB,AD≠BC.求证: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   证明:过点A作AE∥DC交BC边于点E.   ∵AB=CD,AC=DB,BC=CB,   
∴△ABC≌△DCB,∴∠ABC=∠DCB   又AE∥DC,∴∠AEB=∠DCB   ∴∠ABC=∠AEB ,∴AB=AE,∴.   ∴四边形AECD是平行四边形. ∴AD∥BC.   又AB=DC,且AD≠BC,   ∴四边形ABCD为等腰梯形.   点评:   判定一个任意四边形为等腰梯形,如果不能直接运用等腰梯形的判定定理,一般的方法是通过作辅助线,将此四边形分解为熟悉的多边形,此例就是通过作平行线,将四边形分解成为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等腰三角形.   例3、如图,P为等腰梯形ABCD的下底BC上一点,PM⊥AB,PN⊥CD,M,N为垂足,BE⊥CD,E为垂足.求证:BE=PM+PN.   证明:过P点作PH⊥BE于点H.   ∵BE⊥CD,PN⊥CD,   ∴四边形PHEN是矩形.
∴HE=PN,EN∥PH.   ∴∠BPH=∠C.   ∵四边形ABCD为等腰梯形,   ∴∠ABC=∠C.   ∴∠MBP=∠HPB.   又PM⊥AB,BP公共,   ∴Rt△MBP≌Rt△HPB.   ∴PM=BH.   ∴BE=BH+HE=PM+PN.   点评:要证线段的和差问题,通常可以考虑用“截长法”或“补短法”来完成,本例采用的是“截长法”.   例4、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且AB=AD+BC,M为DC的中点.求证:AM⊥BM.   证明:延长AM交BC的延长线于点N.
∵M为DC中点,AD∥BC,   ∴△ADM≌△NCM.   ∴AD=CN,AM=MN.   ∴AB=AD+BC=BN.   由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知,BM⊥AM.   点评:根据证题的需要,集中梯形的两底也是常用的添加辅助线的方法.本例也可以先延长BC至N,使BN=AB,再证A、M、N共线.   例5、如图,梯形ABCD中,AD∥BC,对角线AC⊥BD,且AC=5cm,BD=12cm,求该梯形上下底的和.   解:过D作DE∥AC交BC的延长线于点E.   ∵AD∥CE,
∴DE=AC=5cm,AD=CE.   ∵AC⊥BD,   ∴DE⊥BD.   在Rt△BDE中,   ∴AD+BC=CE+BC=BE=13cm.   点评:过顶点作一条对角线的平行线,把两条对角线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集中到一个三角形中,将求梯形上下底的长转化为求直角三角形斜边的长.   例6、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AB=DC,且AC⊥BD,AF是梯形的高,梯形的面积是49cm2.求梯形的高.   解法1:如图(甲),过A作AE∥DB交CB的延长线于点E.    ∵AC⊥BD,
∴AC⊥AE.    ∵AD∥EB,   ∴AE=BD,EB=AD.    又∵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   ∴AC=BD.   ∴AE=AC.    ∴△AE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又AF是斜边上的高,故AF也为斜边上的中线.   ∴AF=7cm   解法2: 设梯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O点,过O作OH⊥BC于点H,延长HO交AD于G点(如图(乙)).    ∵AD∥BC,   ∴HG⊥AD.    ∵AB=DC,AC=DB,BC公共,    ∴△ABC≌△DCB.   ∴∠2=∠1.    又∵AC⊥BD,∴△BO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同理.    ∴. 以下解答过程与解法1相同.   解法3:过D作DM⊥BC于点M(如图(丙)).    ∵梯形ABCD是等腰梯形,   ∴AC=DB,∠ABC=∠DCB.    又∵AF=DM,   ∴Rt△AFC≌Rt△DMB,   ∴∠DBC=∠ACB.    又∵AC⊥BD,   ∴∠DBM=∠ACF=45°.    ∴△AFC和△DMB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F=FC,DM=MB,    ∴. 以下解答过程与解法1相同.   点评: 本题的三种解法都是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或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来证明该梯形的高就等于该梯形的中位线的长.因此,在等腰梯形中,若两条对角线垂直,则这个梯形的高就等于中位线的长,梯形的面积就等于高的平方.   例7、如图所示,在梯形ABCD中,AD//BC,AB=DC,点E,F,G分别在边AB,BC,CD上,且AE=GF=GC. (1)求证四边形AEFG是平行四边形; (2)当∠FGC=2∠EFB时,求证四边形AEFG是矩形.   分析:本题考查有关三角形、四边形的综合证明.涉及到等腰梯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在解答过程中要注意证明格式、推理方式的规范化.   证明:(1)∵在梯形ABCD中,AB=DC,   ∴∠B=∠C.    ∵GF=GC,
∴∠C=∠GFC,   ∴∠B=∠GFC.    ∴AB//GF,即AE//GF.    又∵AE=GF,   ∴四边形AEFG是平行四边形.    (2)过点G作GH⊥FC,垂足为H.    ∵GF=GC,   ∴∠FGH=1/2∠FGC.    ∵∠FGC=2∠EFB,   ∴∠FGH=∠EFB.    ∵∠FGH+∠GFH=90°,   ∴∠EFB+∠GFH=90°,   ∴∠EFG=90°.    ∵四边形AEFG是平行四边形,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gaosmos2008
2011-06-02
知道答主
回答量: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6万
展开全部
1.梯形: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
2.等腰梯形: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3.等腰梯形性质:两腰相等;统一底上的两个内角相等;对角线相等。
4.梯形问题常常转化为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问题。常见的几种梯形辅助线做法如下: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浅蓝色Angle
2011-05-24
知道答主
回答量:1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2.4万
展开全部
一组对边平行(不相等),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等腰梯形。
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两腰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两个底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泉声听雨无须蕉5368
2011-06-05 · TA获得超过5.4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3.3万
采纳率:0%
帮助的人:4303万
展开全部
已知,在梯形ABCD中,AD平行BC,对角线AC等于BD,那么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吗?请说明理由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1条折叠回答
收起 更多回答(3)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