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人会爱上一个原本自己讨厌的人呢?
爱情偶像剧里常常会出现这样的剧情,一开始男女双方并没有给对方留下什么好印象,然而随着之后的接触,误会渐渐消除,对对方的评价不但发生了转变,还喜欢上了对方。我们之前提到第一印象非常重要,那么为什么有时候相较于初次给我们留下良好印象的人,有的人反而更容易喜欢上之前印象不好的人呢?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一个人对他人印象的形成和转变,就好像在心理上进行加减运算,只是它所遵循的法则和一般的数学不太一样。如果一个人最初对A的印象为正性(即留下好印象),而对B的印象为负性(即留下不好的印象),在这之后两个人如果不约而同做了同样一件可以赢得此人好感的事情,那么此人对B的综合印象反而可能会更好,甚至是远远大于一开始就给他留有好印象的A。
相反的,如果这两个人都做了一件会引起他人反感的事情,那么A获得的减分反而会更大。这是因为一开始两个人在评价者心理上的起点是不一样的,当他们做出和评价者对他们的最初认知相反的行为时,就会给评价者造成一种心理上的巨大反差感,那么这件事就会被夸大,从而在综合评定上占有更大的比重。
这是“得失理论”在人际吸引中的一个典型例子。得失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阿伦森提出来的。他经过研究后认为,在人际关系中,一成不变地讲好话并没有像先讲坏话然后再慢慢地变成讲好话的情形来得更吸引人、讨人喜欢。我们对这样的人的喜欢程度会比那些一直说好话的人来得高些。这种先贬后扬的吸引效应就是人际关系中存在的“得”与“失”现象。在与人交谈中,很多时候最能让对方开心的方法并不是从头到尾一味地褒奖。
先抑后扬的说话方式,让对方先是感觉失落,有点受伤,之后的褒奖则会使对方更加开心,这样反而会为你赢得异性的青睐。比如有男士对某个女士说:“你的妆化得太浓了,你不化妆更好看。”就会让女性觉得更为高兴,同时也会觉得这个男生很真诚、沉稳。这样可能比直接夸奖她漂亮更能赢得好的印象。
总结:当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未必这么轻松。“贬低”的分寸到底该如何拿捏,还应视对象和场合而定,这值得我们在生活中仔细揣摩和多加练习。